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8《路旁的橡树》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56683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8《路旁的橡树》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8《路旁的橡树》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8《路旁的橡树》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8《路旁的橡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8《路旁的橡树》 .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小“目标教学模式”备课表课题8路旁的橡树教材简析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课文主要讲筑路工人们在修建一条公路,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橡树。几年过去了,这条笔直的公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人们都赞叹筑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1读课文,想想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2体会筑路工人保护橡树、保护植物的高尚的心。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教学重难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预习作业一、我要把课文读46遍,做到生字读准,课文通读,不添字、

2、不漏字。二、我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回答问题。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2。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三、我有几个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对字词、句子质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导入1(出示挂图)这是一棵橡树,你了解橡树吗?(学生反馈课前搜集资料)2上星期我们认识了可爱的翠鸟,在燕子专列中感受了人们爱鸟的高尚品德。今天,这棵路旁的橡树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动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先好好地读读吧,读准字音。预习检测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公路宽阔平坦漂亮马蹄橡树粗壮结实挺拨高尚2交流自己学会的词语,提出不懂的词语相互交流。达标教学交流思考交流一:你

3、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1讨论交流: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2读后质疑交流(问题预设:工程师为什么叹气?工人们又为什么叹气呢?)3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心里又在想什么? 交流二:工人们和工程师一样,内心十分矛盾。橡树阻碍了修路的进程,但如果砍掉这么好的一棵橡树,又令人不舍。 最后,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地里。“

4、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说。1讨论交流:读到这里,你的心里有没有一丝感动?为什么?2重点体会工程师的话:“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的意思。交流三:课文最后一句话: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1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2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坐车过往这里的人根据弯曲的路及路边的树,都能判断出筑路人为了保护这棵树而使道路弯曲,他们体会到了筑路人是在为树让路。赞叹筑路人保护橡树、保护植物的爱心。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

5、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目标达成练习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外分层作业抄写练习(任选一题)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2、抄写下面词词。 宽阔平坦漂亮笔直粗壮结实沉重赞叹高尚教后反思:路旁的橡树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学课堂教学:一努力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体会人

6、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教学中,我从“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入手,先引导学生感受橡树的粗壮、结实、挺拔;接着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面对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的人有什么反应?”,通过人们心理活动的揣摩,感受人们爱护树木、尊重生命的高尚情操;最后通过对“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的理解,深入感受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决心。整个教学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从最后的学生的感悟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保护环境方面的拓展延伸教育还不够,如果再深入些,就更好了。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7、,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的学习过程。无论是自学中的质疑交流,还是课堂阅读中的质疑,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自学中提出的问题开展教学,如“大家为什么都沉默不语了呢?工程师为什么叹气?工人们又为什么叹气呢?大家在想些什么?”等问题的提出和交流,既读懂了文本,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三引导学生在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篇文章非常感人,文中橡树的描写非常生动,人们的表现令人感动。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一次次的感情朗读,读出心里一阵阵暖暖的感动。在朗读中,文中人物的高尚情操跃然纸上。教学的设想是非常美好的,然而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这类略读课文的教学,怎样把握好阅读的深度,怎样把握好字词学习的要求,怎样设计一些练习,都是我深感困惑的。今天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