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1630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词: 观察实验 培养兴趣 组织游戏 多种形式 课外活动 摘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新课标就把培养兴趣列入教育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乐而喜学。一堂课好的导入,往往能启动学生的思维,成为打开知识门扉的钥匙,唤起学生探究科学奥妙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其具有启发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识科学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知识,教师要尽可能的启发学生自行探索和应用知识。在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亲自观察

2、,亲手实验,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小学生好奇心强,点燃学生求知欲之火,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行探索求知。在科学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苏联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新课标就把培养兴趣列入教育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乐而喜学。一、导课新颖,引起兴趣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堂课好的导入,往往能启动学生的思维,成为打开知识门扉的钥匙,唤起学生探究科学奥妙的兴趣。因此,教师

3、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其具有启发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如在教学影子一课时,可利用手影游戏导入新课。教师在幻灯机的光柱上表演各种各样的手影,如小猫、小狗、鸭子、老鹰等,学生们都争先恐后要到前边表演。这时,切断电源,影子不见了,学生都很疑惑。我便因势利导说:切断电源后,可爱的小动物哪里去了呢?通过影子一课的学习,你们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说到这里,学生把身子坐得更直了,抱着强烈的求知欲开始了一节课的学习。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新课标指出:“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识科学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知识,教师要尽可能的启发学生自行探索和应用知识。”

4、小学生好奇心强,点燃学生求知欲之火,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行探索求知。如教学水蒸气的凝结(一)一课,研究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时,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在一个水杯内倒入半杯热水,将杯盖擦干后盖在上面。过一会揭开杯盖,让全体学生观察,发现杯内有许多小水珠。我问:盖内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由于学生看清了整个实验过程,所以想到这些水珠只能是杯子里的热水变成的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变成水珠。接着我又问: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变成水呢?大部分学生一时答不上来,这时我就指导他们通过对比实验进行研究:在两个装着热水的杯口上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热玻璃片,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中,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冷玻璃片上有

5、水珠,热玻璃片上没有水珠。根据这一变化,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实验条件(对比性),找出出现水珠的原因是“受冷”即水蒸气受冷变成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认真操作,注意力集中,思维也处于积极状态。三、观察、实验,培养兴趣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也是小学科学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科学越是依赖于感官的直觉,就越可靠。”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亲自观察,亲手实验,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如教学蚂蚁一课,课前我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蚂蚁,指导学生观察蚂蚁多在什么地方做窝,蚂蚁怎样搬运食物,怎样传递信息等等。上课时

6、,指导学生观察蚂蚁身体外形特征,先让学生观察、讨论蚂蚁的身体分为几部分,汇报结果时有的分为三部分,有的分为四部分,有的分为五部分。这时我出示蚂蚁的身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根据蚂蚁各部分形状的不同,我们该同意哪种分法呢?学生经过再次认真细致地观察,看出身体最前部较小呈圆形,中间比较细长,最后一部分呈卵形,经过交流、讨论,学生都同意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然后再让学生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观察蚂蚁身体各部分长有什么,是什么样的,分组交流,讨论后汇报结果。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全面地复述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在观察、思考和讨论中获得了生动、形象、鲜明的感性知识,学生印象

7、深、记得牢,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组织游戏,提高兴趣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科学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教学你怎么知道一课,我指导学生做“听声音认东西”游戏,每组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猜,对着黑板站着或坐着,不许回头看,看谁猜得准;每组另一名学生拿着能发声的物体,依次到这些学生的后边,吹、敲物体(或说一句话,唱一句歌),发出声音后让他们猜,这是什么(或这是谁)?并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这个游戏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听觉能力还能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五、

8、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发展兴趣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鼓励和辅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并力求把这种活动化为他们乐于从事的经常性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展知识,发展兴趣,锻炼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教学低年级科学植物一单元时,我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然后教给他们按叶形、根、茎种类制成系列标本。在此基础上,在引导他们动手、动脑,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叶子,按照自己喜欢的物体贴成精美的叶画,并举办“叶画展览”。此外还成立了科学兴趣小组,广泛的观察、探讨,开展科学制作、种植、栽培、饲养等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科学教育的反思与对策张庆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