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课堂上对学生慎用物质奖励.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71638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课堂上对学生慎用物质奖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课堂上对学生慎用物质奖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课堂上对学生慎用物质奖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课堂上对学生慎用物质奖励.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课堂上,对学生慎用物质奖励 在很多次的品生品社公开课教学中,我经常会看到讲课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颁发各种各样的小奖品,有漂亮的小贴画、可爱的卡通图片、美丽的小花朵,甚至还有大大的毛绒玩具,这些奖品中,有的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让学生用获得的小卡片制作“*卡”等,而有的奖励则纯粹是为了表扬学生的某种良好表现,如坐姿端正、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善于提问等等,而在某个学生被表扬的瞬间,这种激励措施的确会产生一定的作用,被表扬的同学喜上眉梢,做得更好,其他同学眼露羡慕的目光,也努力地向这位同学学习。可是,当这种手段在被频繁使用几次

2、之后,我们会发现,获奖次数较多的同学会不由自主地翻开那些可爱的小奖品把玩起来,而没有获得奖品的同学也会悄悄地向别的同学私语:“他(她)都有3个了呀!”此时,我们感到,教师颁发奖品的本意已经被学生曲解了。随着这种奖励形式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奖品对学生行为产生的导向作用会越来越轻,甚至会导致学生有价值的行为追求被一种浅层的物质追求所替代。由此,我不禁想到了心理学领域提出的“德西效应”。这是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的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

3、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我们通常施以学生物质奖励,久而久之往往就会演变为德西效应。很多时候,我们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会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那么,在学习过程,我们应该恰当引导孩子树立一种规范的行为意识,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我们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对表现好的学生奖励参与一次愉快的阅读活动等有价值的学习过程等,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