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活力课堂文化,演绎全新课程理念.doc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活力课堂文化,演绎全新课程理念.doc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构建活力课堂文化,演绎全新课程理念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校长 彭丽君【论文内容提要】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遵循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的改革更离不开课堂文化的重新构建。“活力教育”追求的本质是让一切教育资源与充满活力的教师、学生相契相宜。“活力教育”要依托“活力课堂”,树立“快乐有效才是课堂”的理念,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作为课堂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打造“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民主和谐、快乐高效”的“活力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力课堂”恰好演绎了新课程重视学生的生存地位,研究学生主体的心智发展方式,关注学生的人格精神的重要理念。本
2、文从“多向交流展活力,引导学生积极对话”“打开思维增活力,激励学生敢于质疑”和“提升素养保活力,带领学生打造团队”三个方面,阐述了关于“构建活力课堂文化,演绎全新课程理念”的一些认识。【关键词】对话 质疑 团队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最好方式是聚焦课堂。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遵循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的改革更离不开课堂文化的重新构建。课堂文化建设作为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和改革的载体,承担着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克服当前某些课堂少、慢、差、费弊端,力求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发展的一项举措。由于我工作在基层小学,十几年的学校管理经历使我有
3、机会形成“本位发展,活力创新”的教育思想,并且拥有了目前实践“活力教育”的广阔天地。因为“活力教育”追求的本质是让一切教育资源与充满活力的教师、学生相契相宜,而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是重视学生的生存地位,研究学生主体的心智发展方式,关注学生的人格精神,所以新课程要打破旧有的课堂文化,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和特长,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由关注知识变为关注人的发展,由给出知识到发现、生成知识,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处处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活力。“活力教育”要依托“活力课堂”,树立“快乐有效才是课堂”的理念,针对教学中教师约束多,学生自主
4、少,课堂沉闷、缺乏活力等现象,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作为课堂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打造“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民主和谐、快乐高效”的“活力课堂”,让师生交流中时时闪耀着“人文智慧”的光芒。“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力课堂”的打造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自然生成,更离不开文化的熏陶浸润。所以,我们把教师专业成长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放在了课堂,把发展学校“活力教育”特色的重心放在了“构建活力课堂文化,演绎全新课程理念”上。下面,我就具体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认识:一、多向交流展活力,引导学生积极“对话”为了焕发课堂活力,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使教师
5、、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积极互动,使教学展开多向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师要自觉地为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从而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对话文化”。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对话有着多层内涵,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和交流。它追求的是平等、民主、公正的交流和沟通。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对话的新意,创造生成性的教学。同时,要善于开发生本对话的新景。阅读是生本对话的主要方式,我们常常会引导学生亲历课文情境,眼看,耳听,与课文对话,与作者、编者对话。但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本对话除了读文,也包括读图、读实验、读网络等,生本对话不是简单
6、的阅读,而是精神的体验。此外,要善于营造生生对话的新风,不仅要让学生放声地讲,还要让学生能静心地听,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这样,才能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的沟通,实现学生个体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的沟通。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话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智能与品格的结盟。具体包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肯定;合理组织竞争活动,培养勇为人先精神;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完善;重视人格缺陷者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等。也就是说,智能与品格的结盟更多地是在“对话文化”中塑造完成
7、的。“活力课堂”要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对话中获得德育感染,让课堂为“育人”这个根本目的服务。二、打开思维增活力,激励学生敢于“质疑”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所以在“活力课堂”中,要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对科学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不仅要改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途径,还要努力创造“问题试探性假说批判与检验”的探究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开思维实质上就是在构建“质疑文化”。对此,教师应敢于接受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尽管每位教师掌握的信息要比学生多,但面对全班学生的眼睛和头脑,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毫无纰漏
8、,只要学生始终保持对课堂的好奇心,认真思考教师的每句话、每个动作,思维的碰撞就会不断释放出“火花”。而作为教师本身,应当为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感到欣慰。同时,教师应乐于支持学生向课本提出质疑。新课程提倡实现“三维”目标,单靠教材作为学生唯一的课程资源是难以实现的,学生向课本提出质疑,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另外,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向科学提出质疑。新课程在编写过程中十分重视贯穿科学精神这条主线,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和创新”。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获得成功就要坚持求真和创新,要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要引导学生在大胆质疑的过程中展现活力。打开思维和大胆质疑,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
9、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了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个性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让“活力教育”实现了以童心培育童心,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师生释放活力的目标。三、提升素养保活力,带领学生打造“团队”新的国家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的目标,也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要达到相应的目标,落实这样的理念,就必须提升学生素养。也就是说,学生素养是课堂活力的源头。提升学生素养,要以课堂为中心建立学习共同体,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目前,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但通过倡导
10、合作学习、构建“团队文化”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选取知识、运用方法和确定目标上为提升学生素养服务。其中,知识传授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途径,必须掌握知识才能有所发展,这是肯定的。但传授知识不等于在课堂上单纯传授书本知识和简单地传授知识结论。什么样的知识,怎样传授,如何有效地学习科学知识,是大有讲究的。当前,世界教育改革一个响亮的口号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也是新课改的最高目标。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种种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讲究能力和方法。也就是说,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一般公民,都需要学会生存、学会工作、
11、学会学习和学会合作,这就是综合素养对科学方法论的要求。关于学习目标的确定,则要侧重于让每个学生相信自己的思考,建立信心,要从每个小问题开始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在已有课堂改革“实、活、乐、新”的经验基础上,加大引领力度,体现“不拘一格”的理念,开展多学科高度融合的课堂改革,不仅让国学和思维训练走进了小学生的课堂,还对科学课进行了整合,把七巧板融入了科学课堂,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美术、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这种教学方式的革命,使自主发现和意义创造的课堂文化逐步构建起来,学生具有了知识发现和能力生成的后续力,就会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促成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达到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目标。“对话”、“质疑”与“团队”,使“活力课堂”更加关注生命成长、关注动态生成、关注全员参与、关注个性发展、关注思维创新。活力课堂文化让新课程理念得到了脚踏实地的落实,让我们的课堂始终充满勃勃生机,让我们的学生在富有活力的课堂学习中,得到了更加理想的发展与提升。“活力课堂”,让师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不仅发展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关于活力课堂文化的继续构建,我们的美好愿景是:让活力课堂文化成为隐形的翅膀,带动活力涌动、生命绽放的老师和孩子们去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