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83268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心内膜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感染性心内膜炎,定义: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面,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其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分类:病因:细菌性,霉菌性,衣原体性,立克次体性,病毒性病程:急性:天周,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周月,草绿色链球菌。自体瓣膜、人工瓣膜、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一、亚急性有关因素(一)血流动力学因素 器质性心脏病:心瓣膜病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 先心病 室间隔缺损、PDA等 赘生物形成 常在低压腔一侧 在压差小时、血流缓慢时少见 如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二)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

2、炎 是细菌定居瓣膜表面的重要因素 心内膜内皮受损 胶原纤维暴露 血小板微血栓、纤维蛋白沉着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无菌性赘生物)常见于湍流区、疤痕处和内膜受损区,发病机制,(三)暂时性菌血症 循环中的细菌如定居于无菌性赘生物上,IE即可发生 口腔创伤-草绿色链球菌 消化道和泌尿道创伤-肠球菌和G-皮肤和远离心脏部位感染-葡萄球菌,发病机制,(四)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此取决于(1)菌血症的频度和细菌的数量(2)细菌的粘附能力,急性IE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致有如下特点:主要累及正常瓣膜循环中细菌量大、毒力强 高度侵袭性和粘附能力强主动脉瓣常受累,病 因,基本病因 风心:60%80%先心:10

3、%退行性瓣膜病 人工心脏瓣膜 其他:梅毒 冠心病,病原菌草绿色链球菌(90%95%60%75%)、肠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细菌培养阴性 15%,细菌侵入途径,菌血症,病损的心瓣膜或心内膜,血小板,纤维蛋白沉积,赘生物,反复慢性菌血症,发病机理,赘生物破裂、脱落,多次释放入血流,病 理,局部心内感染和扩散,赘生物形成,感染局部扩散,栓 塞,血源性播散 免疫系统激活 脾肿大 关节炎 腱鞘炎 皮肤粘膜损害 心肌炎,临床表现,症 状发热全身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脑栓塞 脑出血,体 征心脏杂音外周体征:淤点指和趾甲下裂片状出血Roth斑Osler结节Janeway损害杵状指贫

4、血脾肿大,Osler结节,杵状指,Janeway损害,指和趾甲下裂片状出血,Roth斑,并 发 症,心脏并发症:心力衰竭心肌脓肿急性心肌梗死化脓性心包炎心肌炎,动脉拴塞细菌性动脉瘤转移性脓肿神经系统肾损害,辅 助 检 查,血培养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超声心动图,鉴 别 诊 断亚急性者需鉴别于 急性者需鉴别于 结核病 败血症 急性风湿热(金黄色葡萄球菌,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淋球菌,肺炎球菌,左房粘液瘤 G-杆菌),治 疗,一、抗微生物药物治疗 用药原则:早期,大剂量,长疗程,有疗效 静脉用药。大剂量:23倍 长疗程:46周 有疗效:首选青霉素,其次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 联合用药,治 疗,1.经验性治疗 急性:新青霉素加庆大霉素;亚急性:青霉素加庆大霉素。2.已知致病菌的治疗,治 疗,二、外科治疗适应证:严重瓣膜返流致心力衰竭;真菌性心内膜炎;反复大动脉栓塞,大的心内赘生物;主动脉瓣受累致房室阻滞;血培养持续阳性或反复复发。,预防,凡有各种心脏瓣膜病者及各种先天性心脏病者彻底治疗有慢性感染灶者及时去除病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