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四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全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1273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四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冀教版小学四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冀教版小学四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冀教版小学四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冀教版小学四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四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四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全册.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四年级上册科 学 教学设计 课时编号 课题 动物的运动课时教学目标11、1、巩固所1 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2 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方法。个性化修改重难点1 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2 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教学准备有关运动的各种卡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它们怎样运动?1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风在动、人在行、水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2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3 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2、吗?”学生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4 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选择自己最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研究的问题。搜集有关运动资料。1 讲解:科学家已经做过了许多关于运动问题的研究,查阅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是解决我们关于运动许多疑问的最好方法之一。2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搜集、查找资料。报纸、书籍、网络,利用标题、目录、搜索快速查询。3 把自己查阅的资料记录并制成卡片。需要记录内容:作者、书名、页码、出版社、出版日期、摘要、摘录日期。4 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把自己制作的资料卡片与同学交流、分享。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动物运动会课时教学目标11

3、、能够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个性化修改重难点、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教学准备各种表演辅助工具(棍子、悬挂铁丝、小物件等,两个特大号的袋子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表扬同学们的第一次研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我们就会越来越像科学家。”)二、研究动物的运动方式。、小组活动。每组积极准备,选择教师提供的辅助工具,模拟一种或多种动物运动的方式。、表演,全班一起评价。边讨论小结各种动物运动方式。、竞赛。教师准备两个特大号的布袋或较厚的塑料袋,全组同学一起模仿袋鼠妈妈带着两个袋鼠宝宝一起跳跃。看哪组速度快。

4、三、小组集体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完成后讨论小结。四、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看哪组的分类标准最多分得最恰当。鼓励发散思维。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生命在于运动课时教学目标11、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个性化修改重难点、能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教学准备计时工具。学生小组活动用表格。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谈话引入。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注意:

5、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 及时做好记录。四、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可以全班和老师一起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因老师拍手节奏的变化和气氛的热烈,学生可能会兴趣更浓。)六、小结。、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提出个人锻炼计划。推荐资料:为什么要从小参加体育运动1、体育锻

6、炼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1 )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生长需要不断地吸收蛋白质和无机盐(特别是钙和磷),人体必须有足够的 维生素才能使钙和磷很好地吸收。户外活动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麦角固醇)转化 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另外,体育锻炼中, 跑跳等动作对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改善 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2)肌肉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肌纤维变粗, 肌肉血液供应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3)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在体育锻炼中, 肌肉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奏 的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

7、官的联系加强了,因而改善和 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4)心脏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的儿童,心肌健壮, 跳动次数比一般儿童要少,这是心脏健康的表现。 “您的心脏就是您的健康。”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 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 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大脑工 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锻炼还可使体内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发挥 “聪明”功能。 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 医生常说,体育锻炼

8、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能 摄取14公升的氧气,而跑5 公里,一分钟能吸取2公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仅从获氧量来看,锻 炼与不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就大不相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小吊车课时教学目标11、1 能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2 能描述某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锻炼人体的哪部分肌肉。个性化修改重难点1 能对制作模型、设计仿生产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2 能发挥创造力,大胆设计仿生产品。教学准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

9、、激趣启疑,引入新课。CAI场景:货轮靠岸了,同学们想想看, 有哪些办法可以把货物搬上岸?(滑梯 、直升机、吊车)激趣: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好了一辆小吊车(出示小吊车)。别小看它呀,它一样可以灵活的提起和放下重物。不信的话 ,看看老师的表演!(教师演示)激发提问:对于这个有趣的小吊车,你有什么疑问吗?引出课题: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小吊车工作奥秘在哪里呢?这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板课题:小吊车的奥秘)二、制作小吊车模型,探究发现其构造和工作原理。1、CAI:探究问题1:小吊车工作奥妙在哪里? 2、学生分组制作小吊车模型。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表演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师生共同评价。4、分组有目

10、的的”玩”小吊车.注意观察:小吊车工作的几个关键构造是什么?注意体验:两根牵引绳如何协调作用牵动吊臂? 6、说出我的发现:小吊车工作的奥妙。三、通过感受肢体运动,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动物肢体的运动原理。 1、讨论:你觉得我们身体有哪些部位可以象小吊车这样提起和放下重物?设疑:我们的手臂也可以象小吊车这样灵活的提起和放下物体,你觉得它们相似吗?引出探究问题2:手臂与小吊车的运动原理相类似吗? 3、摸一摸(手臂) 看一看(CAI提供手臂剖面图)手臂的构造怎么样。4 学生类比手臂与小吊车模型,描述手臂与小吊车相类似的构造。用手臂模仿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观察体验手臂的变化。感觉手臂运动过程中骨

11、骼、肌肉、关节的作用。 6、类比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手臂的运动原理,并简单描绘猜测图。学生投影展示猜想图并表述推测依据。四、动画模拟手臂的运动过程,领会和归纳: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牵拉前臂骨完成曲臂运动。反之则是伸臂运动。 2、学生修正手臂运动原理的推测,展说。五、体验肢体的其他运动,进一步认识肢体运动是多个运动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1、引导迁移:身体的其他部位运动原理是不是一样呢? 2、学生再体验踢腿等运动,说说原理。 3、帮助学生提升认识:肢体运动需要多个运动器官的协调作用,任何一块肌肉、一块骨,孤军作战都不足以完成运动。六初步了解仿生学和仿生方法,尝试仿生创意设计。 1、启发:

12、事实上,吊车正是人们在研究了手臂的运动原理后发明出来的一种机械。2、谈话:你还知道有哪些仿生产品? 3、讲述仿生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STS) 4、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仿生方法(视频:仿生典例)6、头脑风暴:学生分组探讨一个仿生创意。 7、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回家设计或制作仿生作品。七、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课外自主进行仿生实践活动 把小组的仿生创意进行仿生制作、制图或科幻绘画。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位置与运动课时教学目标11、 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 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主要标识的功用。(东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标记等。)个性化修改重难点、 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法告诉

13、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 对搜集各种各样的地图感兴趣,并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教学准备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红色小方块。地形图。预设教与学的过程第一课时一、 记忆游戏。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在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每组分发一张晋州市地图,、请每位同学

14、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亩的校园范围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第二课时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 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准备工作:、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对所有同学

15、予以鼓励。三、布置课外活动:、收集各种地图。、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做沙盘课时教学目标1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会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根据自己的计划或方案,制作出沙盘模型。个性化修改重难点、 能与小组同学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 能与其他小组交流评价各组的活动结果。并分析成败的原因。、 关心校园环境,愿意设计新校园。教学准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做校园沙盘模型1 教师介绍沙盘是什么样的,沙盘是如何制作的。2 学生讨论、摆弄模型,在沙盘上建造所观察到的校园。3 各小组之间进行对比,看哪组做的在

16、最形象、最准确。形象方面侧重沙盘中一些建筑物的比例、形状、大小等,准确方面侧重平面图的准确,设计沙盘中物体间的距离、摆放位置等。未来校园设计大赛1 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目标,设计方案。2 征求其他同学或家长的意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修改设计方案。3 根据拟订的方案准备材料,并在沙盘中展示出来。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动与静课时教学目标11、1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个性化修改重难点、 愿意对物体“运动与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教学准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荡秋千1 问题引入:我们坐在行驶的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引起学生探

17、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兴趣。2 “荡秋千”活动:让秋千上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的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秋千下面的同学说说看到的秋千上的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分析为什么秋千上的同学和秋千下的同学看到的情况不同。引导学生说明理由,即以什么作为参照物来判断的,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3 分析戴帽子的同学在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的运动情况。4 结合实际,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特别要说明什么为参照物。分析电扇工作时个部分的运动情况。1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2 选择参照物,判断同一物体中某一部分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快与慢课时教学目标11、1、巩固所能从位置、方

18、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个性化修改重难点、 能够主动地通过多次测量,如实记录所获得的相关数据。、 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的情况;愿意把本组让小车跑的更快的方法告诉给其他组。教学准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第一课时比较列车的快慢1 引入课题。播放相关课件,帮助学生意识到不同动物运动的方式和快慢不同。在同距离的条件下,跑完全程,谁用的时间短,谁的速度越快。2 让学生感受运动速度的快慢。在操场上分组进行比赛,让学生知道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3 认识列车时刻表。4 比较列车的快慢。每列火车运行的时间用到达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根据快慢给列车排序。第二课时玩小车1 讨论怎样使小车动起来。

19、记录自己的方法。2 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从课文中给出的方法中选取一种方法。3 学生分组活动。引导学生小组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快,并说出理由。4 猜想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在做这一类对比实验时,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才能准确观测这一条件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这是进行科学的对比实验的重要条件。5 利用影响小车速度的诸多因素,改造自己的小车,是小车跑的更快。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推和拉课时教学目标11、1能说出推和拉的动作要领与方法 。2做好单人、双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戏活动,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个性化修改重难点能认真参与,吃苦耐劳,发挥小组合作精神,锻炼身体

20、并注意安全 。教学准备一、场地:学校操场(草地)。 二、设备器材:墙、大树、篮球架、游戏器材(纸币、圆圈等) 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本课1课时完成。 二、教学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第二部分:双人、多人推拉游戏,小组套圈比赛游戏。活动过程:预备运动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为后面剧烈运动做好准备,以便拉伤。二、推拉伸展 1、双手互拉:双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两侧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划脚:运用手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跪撑手猜拳、俯撑手猜拳。3、双脚屈伸:双脚左右侧拉及前后分腿等。运用脚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站立脚猜拳、坐姿脚猜拳、躺撑脚猜拳、仰撑脚猜拳、俯撑脚

21、猜拳。 4、用力推墙:运用单手、双手或脚用力推(墙、大树、篮球架等均可)。三、双人推拉游戏:推拉动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进行,避免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进行 。2、用手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单手或双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骑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动作。 3、双手拔河:两人一组,双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状,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离愈长者为负,对方为胜,可增加不同组別胜者与负者彼此挑战的机会,以增加课堂气氛的有趣性 。 4、搬运:背扛、背負走、同心协力。 5、手推车: 6、鼓励学生自创其他双人的推拉游戏:教师从旁协助或指导,并适时让学

22、生发表或表演、示范等。四、多人推拉游戏1、用力拉动。(本游戏可一人拉二个人也可反过来变成二个人拉一个人)。2、团体拔河:本游戏为双人拔河的延伸,人数约四、五人,双方应注意安全,避免松手后跌倒,教师指导时应特别强调合作精神及安全原则的重要性。3、投圈得分:在远近距离不同的地方分别放有不同分值的纸币,每人五个圈,看谁套的分数最多。指导要点:注意事项 :一、教学时宜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才能充分伸展肢体。 二、推拉游戏时,应特别注意课前的场地安全检查。教学活动应兼顾安全为原则。 三、团体拔河,以双方人数各35人最能引起学生高昂兴趣又较安全。 四、投圈游戏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体会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教学评量 :

23、一、指导学生自我评量。 二、具体评量标准参考: 1、推拉游戏中,尽全力而有明显用力且流汗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2、学会互推和互拉的方法,10种以上者为3分,69种为2分,5种以下者为1分。 3、投圈游戏中,以圈投中的纸币的分值之和计算。4、在游戏中能尽全力,肯合作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三、评出优秀活动小组 把个人得分与小组集体得分总和作为活动小组总分,评出优秀小组并给予奖励。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常见的力课时教学目标11、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个性化修改重难点1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能够通过弹

24、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教学准备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棋子等等。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 导入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2、演示:双手同时压粉笔盒,粉笔盒(物体)怎样了?要求:用简单的图形来描述现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观察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2、给力起名称。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过渡:力在哪里? 到处都有力。(让学生立足现实感受,以利于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三、发现、认识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

25、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让学生在观察现象中分析与发现科学规律,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形成对力的概念认识。)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四、探究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过渡:想一想,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2、游戏:弹棋子要求:弹棋子的方法。(教师演示)记分方法。(板书说明)分组,每人弹三次。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学生进行游戏。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棋子弹的

26、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五、反馈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让学生形成概括性的思维,通过对新问题的提出以发现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以便于拓展性的学习。)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课时教学目标11、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等)作用的结果。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更多的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个性化修改重难点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设想。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

27、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教学准备各种小球、气筒、扇子、细线、挡板、磁铁、大头针、图片等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 活动1 让小球动起来 1 小组智慧,想让小球动起来的方法,比一比哪个组方法多且独特2提出观察要求,小组按照设计的方案动手试。3小组活动、汇报交流。在以上基础上,提出问题:再试一试,怎样使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通过交流,体验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做法中用到的力有弹力、风力、冲击力、浮力等。二 活动2 是什么力使物体开始运动的?合图,观察思考:是什么物体?分别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需要的力与什么有关?交流,认识到:帆船是在风力的作用下运动的;箭是在弹力的作用下运

28、动的,弹弓也是,靠弹力把子弹射出去的;碾子是在牲畜力的作用下转动的;水轮是在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转起来的;. 三 阅读科学在线 1外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想物体运动起来是什么样的?(示范:平着把书推出、转动小水轮、拉二胡。) 2阅读: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平动、转动、振动。理解机械运动的三种方式。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课时教学目标11、能用实验说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能意识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为阻力。 个性化修改重难点能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能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 能够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教学准备小球、风车、自行车、钢尺、摩

29、擦力利与弊的课件等。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 活动1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1你能用哪些方法让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停下来?把想到的方法记录下来。2实验设想(室内外结合)。 3交流讨论: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认识阻力和摩擦力。二、活动2 感受摩擦力 1找一找生活中的摩擦力,然后体验感受大小和方向。小组可以设计体验方案,教师提供实验材料。2交流体验结果。三、拓展活动 摩擦力的利弊1结合课件认识摩擦力的利弊两面。2联系生活体会摩擦力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去指导生活。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我们的地球课时教学目标11、1、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2、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知识

30、个性化修改重难点通过制作地球仪,观察体验地球的基本知识。观察和发现地球仪的基本特点。教学准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引入新课视频:地球各种自然现象谈话:关于地球,你想了解哪些事情?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地球二、提出探究问题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地球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2学生猜测地球的模样。3讲述:古代人对地球是怎样认识的呢?(CAI: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讨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5教师小结: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地球的作用三、制作地球仪,发现地球的基本特点。1谈话:要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地球的知识,你觉得有哪些方法?2观察地球仪,说出自己的

31、发现。(经线、纬线、赤道、地轴)3学生制作地球仪4比较自制地球模型与地球仪。5自评,说出要做什么改进。拓展: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1、谈话:你还有哪些途径获得地球的知识?2、把收集到地球资料整理制作成卡片。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太阳和影子课时教学目标11、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变化。个性化修改重难点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教学准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导入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

32、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2学生猜谜。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二、画影子(一)画自己的影子。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

33、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过程:1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2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3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4记住自己站的姿势。5让学生观察

34、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二)画其它物体的影子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学生在画其它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1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2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3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

35、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4交流: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现?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殊?(三)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教师讲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或“”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平放好,准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用“”或“”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的时间。过程:1分发学生材料。2学生制作简易日影仪。3操作记录杆影。(说明: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详尽地说明操作的方法,因为这是教会学生科学地学习方法,要求摆放日影仪时,一定要用指南针测准方位,确保科学性)三

36、、猜想影子的变化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本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评析: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

37、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四、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交流讨论1教师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变化吗?2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站在自己的脚印上,影子和原先画的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固定的物体的影子,变化很明显。3交流讨论:(1)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2)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3)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五、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1猜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的?2讨论: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3观测记录:在观察记录之前,让学生讨论需要注意些什么:日影仪要

38、严格按着方位放。画图或记录时,一定要记下时间看太阳时,要隔着一层东西看,防止灼伤眼睛。(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2)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选参照物观察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在的圆记录下来,最后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教师指导学生要选好观察的参照物体。六、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1整理日影仪上的数据(1)量出杆影的长度(2)交流发现比较杆影,有什么发现?(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早晨和傍晚的有什么不一样?)2分析交流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39、1)选择学生的记录图展示,观察太阳的运动模式。(2)讨论: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方向、高度)3讨论:太阳高度和影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七、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子的变化(课前学生从家里带来手电)教师提问:你能用实验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以及影子的变化吗?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可以用手电模拟太阳,控制太阳的运动,观察手电下物体的影子)八、 总结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课后反思课时编号课题昼夜的形成课时教学目标11、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自转一周为一天,需小时。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个性化修改重难点能够在合作中设计验证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方案。能积极寻找证据

40、支持自己的观点。教学准备预设教与学的过程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模拟实验的方案,并能正确操作。能够较清晰地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模拟实验的结果。能积极寻找证据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实施建议:本活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昼夜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前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模拟昼夜的成因,如何分工合作等。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计划,在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准备好所需材料后,再开始实验。实验时用遮光窗帘将教室变暗,以保证实验效果。学校如没有地球仪,可用学生自制的地球模型代替。以下具体实验步骤供参考: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旋转(逆时针方向),

41、在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在正对地球仪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确定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小纸人投向地球仪表面影子的位置和变化过程与一天中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否一致,从而确定地球旋转的方向。这一教学过程重点是让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教师要鼓励学生应用平时观察到的地球上的物体在一天中影子自西向北再向东的变化过程来解决这一问题。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为了帮助学生强化探究中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

42、向相反。实验结束后各组分别向全班介绍模拟实验的结果。教材最后的讨论是对知识的运用。一定要让学生先根据两地的位置判断,再用实验演示。同一天中位置靠东侧的地方先被太阳照到,上海在乌鲁木齐的东侧,所以先被太阳照到。拓展知识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公元前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德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世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玫(Claudius Ptolemaeus)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基础上,做了

43、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地心说。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玫的声望,加上这种理论迎合了后来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地心说整整统治欧洲达多年之久。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玫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哥白尼之后,意大利学者布鲁诺(Giordano Bruno)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发动教会对布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年,伽利略(Galileo)用望远镜巡视星空,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银河是由无数单个的恒星组成的,木星有颗卫星,金星有圆缺变化,这些观测事实有力地支持了日心说。教会非常恐慌,将伽利略传到罗马的宗教法庭受审,并宣判他有罪,直到多年后的年,这一冤案才得以昭雪。尽管罗马教廷对宣传、支持日心说的科学家加以重重迫害,然而经过开普勒(Johannes Kep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