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小学一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411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小学一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北师大版小小学一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北师大版小小学一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北师大版小小学一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北师大版小小学一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小学一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小学一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生活中的数课 时教学目标1、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数。2、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重点难点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数组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15里面有( )个十,( )个一,15前后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2、从1数到20的数。二、探知导学1、导入学习(1)数铅笔,让学生准备好100根小棒。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2)学生分小组讨论。3、一枝一枝地数:1、2、3、4、5、 让学生用

2、小棒数(自由数、齐数、分组数)。一根一根的数,看有多少根。4、小组汇报5、五根五根地数:5、10、15、20、25、306、两根两根地数:2、4、6、8、107、十根十根地数:10、20、30、40(1)分组把小棒10根一捆捆完后,从一十数到一百。(2)指导学生在实物图上数数过程。问:这里有多少根小棒?(100根)几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几个十?8、合作学习,尝试训练(1)分组讨论数100以内数,怎么数?(2)相互交流,板书。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根一根地数:1、2、3、4、5两根两根地数:五根五根地数:十根十根地数:9、引导观察有几种数法?三、尝试训练教材P2“说一说”

3、。四、点讲小结100以内的数是怎样数。五、巩固训练1、从85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0。2、从10起一十一十地数,数到100。3、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数到85。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七、作业设计教材P2“练一练”第1、2、3题。板书设计数铅笔一枝一枝地数:1、2、3、4、5、两枝两枝地数:2、4、6、8、10、五枝五枝地数:5、10、15、20、25、十根十根地数:10、20、30、40、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数豆子课 时教学目标1、能读写百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2、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的数字的意义。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具

4、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数数、读数、有规律的数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出示盒子问:猜猜看老师手中抓的是什么?(同学们猜想)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桌上的盒子看一看。(1)大家一块做数豆子的游戏。(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建立数感;加强估算意识。每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让学生数一数。 板书:数豆子二、探知导学1、导入学习(活动一)(1)出示计数器(介绍数位及位置值,建立模型。)(2)演示计数器,拨珠“22”。问:“22”这两个“2”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为什么?(组织交流讨论)不一样,因

5、为十位上的2表示两个十,个位上的2表示两个一。(3)怎么写这个数,请你试着写一写。2、活动二(1)在估数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读、写数的方法。(2)同桌两人玩豆子。 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一起猜有多少粒,猜后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你抓一把大约有多少粒豆子? (3)指定物体量豆。(4)交流你是怎样估计的。(5)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三、尝试训练教材P4页“写一写”。四、巩固训练1、十位上是4,个位上是7,这个数是( )。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9,这个数是( )。3、百位上是1,其它数位上是0,这个数是( )。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到

6、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七、作业设计教材P5页“练一练”第1、2、3、4题。八、板书设计 数豆子 右边的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 左边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 2 4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动物餐厅课 时教学目标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3、培养学生的数感。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2、和61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3、

7、十位上是4,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二、探知导学1、导入学习(1)小朋友,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灰兔要带我们去参观动物王国里的餐厅,大家想去吗?(2)小灰兔要和大家玩一个数学游戏,想不想玩。(3)数一数:小猴和小狗的手上,拿着许多盘子,你们能数出它们的数目吗?(4)小组合作学习。比较小猴和小狗拿的盘子的数目,你发现了什么?三、尝试训练教材P6“试一试”。四、点讲小结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五、巩固训练1、41、43、 、 、 、 。2、75、76、 、78、 、 、 。3、比大小4554 8676 8089 10089 17 69六、课堂小结怎样

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七、作业设计教材P6-7页练一练第1、2、3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小猴 小狗 21 18 3 2 3 4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小小养殖场课 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按数的顺序填空。515238392、 比少( )个。 比多( )个。二、探知导学1、导入学习(1)观察出示挂图:问:小朋

9、友们,这幅图漂亮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养殖场都养了些什么吗?2、学生合作学习,尝试训练(1)养殖场有42只鸭子,34只鹅,还有85只鸡。(2)发现养殖场鸡最多,鹅最少。(3)说一说:“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在小组里说一说,谁多谁少?(小组内讨论、交流)3、引导学生(鸡比鹅多得多,鸭比鹅多一些)4、让学生比较两个说法,讨论为什么两个说法不一样?5、自学课本。三、尝试训练教材P8页“想一想”。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四、点讲小结两数相差很多,那就用多得多表示,如果两数相差不多,那就用多一些来表示。五、巩固训练1、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号小鸡吃了56条小虫。号小

10、鸡吃了86条小虫。号小鸡吃了91条小虫。( )号小鸡吃得最多,( )号小鸡吃得最少。六、课堂小结今天玩得开心吗,你学会了什么?七、作业设计教材P9页练一练,第1、2、3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鸭 42只 鸡比鹅多得多鸡 85只 鸭比鹅多一些鹅 34只 还可以怎么说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认识100以内数的练习课课 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数位的概念。2、进一步熟练两位数大小的比较,初步掌握比较多个数的方法。3、学会有根据的进行选择,发展估计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数位的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法愉快教学

11、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比大小5335 4839 10099 848个十和4个一 9个十892、写出两个比80小得多的整十数: 3、写出两个大于40小于50的两位数: 二、探知导学1、导入学习(接力赛)现在,在去数学乐园之前,先来玩个“接力赛”游戏吧!哪列小火车先来试试?如第一个同学说20,第二个说22,第三个说24按规律接下去。2、填一填。P10页练习第1题。(独立完成)3、说一说。“练习一”第2题。(1)引导学生看图小朋友,你们认识啄木鸟吗?它可是森林里的名医哦,它能吃掉树伯伯们身上的害虫,为树治病,你们说,它是不是个好医生呢?所以呀,我们要今天森林里的

12、名医们在进行比赛,大家请看评一评。(2)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3)同桌互相评价。4、画一画,“练习一”第3题:引导理解题意。5、自学课本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三、尝试训练教材P10“填一填”。四、点讲小结练习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五、巩固训练1、想一想,写一写。(1)按顺序写数67739994(2)写出3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 )(3)写3个十位上是4的两位数。( )六、课堂小结通过复习巩固训练本单元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七、作业设计教材P11页练习一第3、4、5题。教后反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观察物体课 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

13、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让学生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出示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学生看不出是什么东西。2、图画演示杨桃的不同侧面。3、问:现在知道是什么了吗?(杨桃)4、你们看到的只是杨桃的一个部分。.二、探知导学1、出示小汽车(1)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可以用看的

14、方法,可以用观察的方法。)(2)请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然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3)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自由述说自己看到的小汽车部位。(看到的是车尾、车的左侧面、车门)(4)问:淘气和笑笑他们也在观察小汽车,他们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是第几幅图呢?2、自读课本(引导学生观察后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1)笑笑看到的是车的侧面,是第二幅图。(2)淘气在车的后面,看到的是车尾,是第一幅图。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3)问:为什么这两个小朋友看到的不一样呢?3、讨论归纳小结。三、尝试训练教材P12“练一练”第1题。四、点讲小结他们站的位置不同,看

15、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五、巩固训练同步本上的练习。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观察物体,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察。七、作业设计教材P13练一练第2、3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笑笑 侧面 车淘气 车尾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桌子有多长课 时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个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

16、训练问:想知道自己有多高吗?想知道讲桌有多长吗?小朋友你们能告诉我吗?二、探知导学1、导入学习(1)桌子有多长。估计活动先用手比划一下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实际测量。讨论交流。(2)认识刻度尺,用尺子量,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让学生拿出刻度尺,认一认。让学生书写:厘米、cm。学生观察知道刻度尺上每10小格组成一大格,就表示1cm,让学生指一指尺子上从哪到哪里是1厘米,如:从4到5是1厘米吗?2、量一量:铅笔有多长?(1)引导示范。我手上这枝铅笔,它到底有多长吗?我们量一量,首先,我们要找到0刻度,把笔的一端对它,看另一端对准哪个数值,再把它读出来,谁来说一说这枝铅笔有多长?教 学 环 节 及

17、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2)学生动手、操作。(3)小组合作学习,量一量自己的铅笔多长。3、自学课本三、尝试训练。教材P14“量一量”。四、点讲小结量物体时,要找准0刻度线,对准哪个数值。五、巩固训练1、量一量。( ) ( ) ( ) ( )六、课堂小结说一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七、作业设计教材P15练一练第1、2、3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桌子有多长 厘米 cm 6厘米 6cm 4厘米 4cm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去游乐园课 时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2、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

18、。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2、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尺等。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读下面的数:2厘米 4cm 6cm 5厘米二、探知导学1、导入学习出示书上16页的图。观察图,它们遇到了什么问题?2、认识米。(1)出示一把米尺。米用字母表示:m(2)让学生观察米尺,发现了什么呢?1米等于100厘米。(3)让学生说一说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米。3、量一量(1)认识了米这个长度单位,量一量自己身边的物体。(2)学生动手量,可以量一量桌子的高;黑板、教室的长等等。4

19、、自学课本。三、尝试训练教材P16“试一试”。四、点讲小结1米=100厘米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五、巩固训练1、填空(1)1米=( )厘米,100cm=( )m(2)教室的黑板长大约是( )米,你的一拃长是( )厘米。(3)估计教室的门宽( ),测量结果是(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米的认识,1米等于100厘米。七、作业设计课本P17练一练第1、2、3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去游乐园 米 m 1米 100厘米或1m=100cm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估一估 量一量课 时教学目标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0、教具准备: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估计、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米尺、厘米尺、绳子、卷尺等。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1、基本训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1)一棵树高约3( )。(2)一张床长2( )(3)妈妈的身高是1( )58( )。(4)小明跨一步的距离约是48( )。二、探知导学1、估一估,量一量(1)出示图,提出问题:黑板的长大约是多少?(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估计的结果。(3)学生分小组前来测量。(4)小组汇报测量结果。2、试一试(1)先估测。(2)再量一量。(3)最后填出具体的数值。(4)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具体的困难,

21、是怎样解决的。3、自学课本。4、讨论归纳。三、尝试训练教材P18“练一练”第1题。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四、点讲小结体会当没带尺子时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步距米量。五、巩固训练1、画一条长5cm的线段。2、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3、24厘米+17厘米=( )厘米4、45米+36米=( )米。5、在直线上点两点,这两点间的一段叫(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七、作业设计教材P18练一练第2、3、4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讲桌的高是 m cm。2、板报的长是 m cm。3、门的高度是 m cm。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小兔请客课 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

22、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3、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的单位名称。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2、尝试解答,找出计算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5捆小棒(10根一捆)。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5+6= 8+3= 9+10= 10+3= 10+1=10+5= 5+15= 20-10= 1+10=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20页主题图,讲小兔请客的故事。板书课题:小兔请客三、提出数学问题1、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观察图1,找出数学信息)

23、2、又问:利用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3、根据回答: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式)4、引导观察图2,提问:第二幅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可以怎样列式呢?(尝试列出算式)四、探索算法,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1、先摆出多少根小棒来表示30?2、加上20,又该怎么摆呢?3、30+20等于几?为什么?4、齐读算式。问:算式中30、20、50各表示什么? 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 30 + 20 = 50(个) 50 10 = 40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五、巩固练习。1、P21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2、数学游戏。(小组分工,计时比赛)六、

24、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了解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七、课外作业:口算1、20+30= 60+30= 90-50= 60-30= 40+50= 30+30= 70-40= 80-10= 90-10=2、开火车:30+40=-10=+20=-60=+50=90-30=-40=+50=+10=-60=3、列式计算 一个加数是50,另一个加数是40,和是多少?两个加数都是20,和是多少?被减数是30,减数是10,差是多少板书设计20页主题图220页主题图1 小兔请客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还剩多少个果子? 30 + 20 = 50(个) 50 10 = 40 加数 加数

25、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采松果课 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3、对加法交换律有初步的体验。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2、探索计算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50+30= 80-50= 60-10=50+20= 70-20= 25+30=50+40= 100-70= 70+20=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讲松鼠妈妈教小松鼠学本领的故事。2、

26、出示情景图。(看图进入情境)三、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问:谁能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数学信息?问:利用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回答)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3、怎样列式解答: 25+4= 25-4=四、尝试探索算法1、引导交流:2 5 + 4 = 29(个) 20 5 92、你能计算:2 5 4 = 2 1 20 5 1 五、巩固练习1、42+3= 7+40= 62+5= 3+42= 40+7= 5+62=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 你发现了什么?2、32+5= 4+65= 72+5= 5+74= 66-3= 4

27、4-4= 78-6= 26+3= 88-5=3、大恐龙身长25米,小恐龙身长2米,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六、课堂小结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就是从两位数的个位上加或减这个一位数。七、板书设计 采松果 22页主题图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25 + 4 = 29(个) 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20 5 9 25 4 = 21 (个) 20 5 1八、课外作业1、算一算、填一填15 4 24 5 32 7 50 2、填空:25+2这道题,先算( ),再算( )。48-6这道题,先算( ),再算( )。3、一个加数是26,另一个加数是3,和是多少?4

28、、被减数是76,减数是5,差是多少?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青蛙吃害虫课 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位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探索交流正确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32+5= 4+35= 25+4= 25-4= 30+6= 46-3= 42+3= 48-3=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青蛙吃害虫 2、出示24页主题图(进入学习情境)三、提出问题,列出算式(1)从这幅图中你知

29、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利用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两只青蛙共吃了多少只害虫?(用加法计算)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用减法计算)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害虫?四、探索算法56+30=1、用计数器来拔一拔56+30,想一想先拨多少?再拨多少?得多少?56+30=86 (把56分成50和6,先算50+30=80,50 6 再算80+6=86) 80五、巩固练习1、P25页1、2、3、4题。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先看图观察图,再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并汇报算理。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你学会了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七、板书设计 青蛙吃害虫 24页主题图两只青

30、蛙吃了多少害虫?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少几只害虫?56 + 30 = 86 56 30 = 2650 6 50 6 80 20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练习二课 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2、能灵活、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口算。要求:独立完成在书

31、上,集体订正。二、你能算出温差是多少吗?(1)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温差吗?(用最高温度减去最低温度),北京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度是多少?汇报算式及算理。三、买玩具(26页4题)1、创设情境你能说说,它们各是多少钱吗?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两种玩具,算一算需要多少钱?(填在书上)组织全班交流算式问:现在,小明的妈妈有50元钱,请你帮她看一看能买哪两种玩具?(小组讨论,集体汇报)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三、数学游戏:信鸽送信P27出示:66、39、32的信箱和10张卡片。规则:算出卡片上的得数,然后投入和得数对应的信箱。四、看图列式。P27第6题、7题。1、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2

32、、独立完成书上问题。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4、组织汇报、交流。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和复习,我们巩固了所学的加、减法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所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做个有心人,学会用数学和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拔萝卜课 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多种计算方法。3、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突破重难点措施:在尝试和讨论中理解多种计算方法,

33、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计算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30+50= 64-4= 37-30= 70-20= 38-20= 58-5= 6+72= 4+44= 3+20=二、探知导学1、导入新课,讲述“小兔拔萝卜”的故事。2、合作学习,提出问题(1)观察情景图,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板书:一共有多少个萝卜? 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多少个? 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个?3、怎样列式解答(小组讨论)36 + 23 = 用小棒摆一摆。36 可以用计数器。数位要对齐从低位

34、加起+ 23 利用竖式计算。59三、尝试训练1、 56 75 63 36 +23 - 24 + 5 - 322、31+7= 23+32= 25+40= 52+3= 42+34= 54-23= 76-4= 68-11=3、森林医生 4 78 47 +53 + 1 1 -26 93 67 61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四、巩固训练(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块?中国美国俄罗斯 542114=(块)(2)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块?=(块) (3)美国比中国少几块? =(块)2、被减数7836726945减数1124502733差五、板书设计 拔萝卜一共有多少个萝卜? 36+23=59(个)36

35、-23=13个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多少个?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个?六、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掌握了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多种计算方法。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一 年级 数学 教学设计课 题回收废品课 时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2、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的计算法则。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重点难点学重、难点:1、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培养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破重难点措施:1、巩固计算。2、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独立解答,充分利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培养分析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 学 环 节 及 内 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42+4= 62+5= 7+40= 4+42= 5+62= 40+7= 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