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六: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六: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六: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二、 教学重难点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教材解析本课教学内容是正式教学用数学的内容。教材中通过一副“小象运木头”的主题图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并展现出解决数学问题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
2、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巩固对乘法意义的认识,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这正是标准对解决问题方面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一。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怎样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怎样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在做一做中,教材注意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逐步增强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武汉市洪山区南望山小学 林光明四、 教学设计课题: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一、创设情景 复习旧知师:同学们,今天小精灵明明带我们来到了动物乐
3、园。哟!来了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呢!1、口算下面各题22= 32= 25= 24= 53= 43= 33= 54=师:每人可算2题,其他同学做小老师,用手势判断对与错!过渡语:同学们算得真好!其实,在动物乐园还有大象呢!我们跟小精灵明明一起去看一看吧!2、复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过渡语:瞧!大象兄弟真勤劳,它们正在运木头呢!明明提出问题: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师:是呀!一共运多少跟木头呢?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先想一想,再告诉林老师!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二、解决问题师:看来同学们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掌握得还不错!过渡语:瞧!这两头大象把木头运走了,哎!又有大象在运木头呢,它们可真
4、勤劳!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师:同学们,从这幅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指2、3名学生说)师:同学们的眼睛真亮,都找到了“有3头大象,每头大象运2根木头”。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师:小精灵明明根据你们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一共运多少根木头?)板书: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师:要求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就要把这些木头合起来!师:同学们,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对明明提出的这个问题你能不能解决呢?想一想,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然后解决它。(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师: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5、要求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其实就是在求3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像这样求3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的问题(手指画面)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板书:用乘法计算) 完善课题: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三、运用1、59页做一做课件出示59页做一做中的情景图(1) 同学们,从这幅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指2、3名学生说)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来看白天鹅有几组?每组有几只?你说的真好!谁还能象他这样说。(3)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师:同学们,你能从中找出合适的数学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你会解决提出的问题吗?试一试!完成59页做一做!(4)汇报、交流提出的数学问题(再全班交流)过渡语: 同学们真不错!帮助小精灵明
6、明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在这里要解决的问题都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乘法计算来解决呢?想一想,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一下.(引导学生得出:凡是求几个几加的和是多少的问题都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过渡语:同学们刚才运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动物乐园这么多的实际问题,老师很佩服你们!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也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你们想试试吗?那我们就跟小精灵聪聪一起出发吧!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1)练习十二第60页第1题,独立练习,然后汇报、说理。(2)练习十二第60页第2题,独立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3)练习十二第60页第3题,说
7、出商品价钱,独立练习,同桌互相判断对、错。(师先示范说出一种商品的价钱)然后指明学生说出每种商品的价钱,再依次独立解决提出的两个问题(课件依次出现两个问题),同桌互相交换、判断对错,集体订正。请学生根据5种商品的价钱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要求:同桌之间一人提问,一人解决。判断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否用乘法计算解决过渡语:刚才林老师发现同桌之间合作得非常好!那下面我来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来判断这个问题能不能用乘法计算来解决。(要求学生说理:为什么不能用乘法计算?)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那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呢?武汉市洪山区南望山小学 林光明五、 教学反思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武汉市洪
8、山区南望山小学 林光明新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之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正是为了完成这一项目标而设计的。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有趣的资源,我根据教科书的意图安排了情景教学,我想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当学生发现了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并不经意地从生活中去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进而认识到知识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便能产生努力学好这一知识的愿望,达到发展、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里,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定位在“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我在
9、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1、挖掘教材,使教学情景趣味化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尤其是对好动的低段学生,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在开课时显得尤为重要。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中大象运木头的劳动场景用动画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动画图片中搜集大象运木料的信息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搭建了平台。并将聪聪和明明教材中的两个小精灵贯穿于整节课中,以它们带我们参观动物乐园作为主线是教学过程故事化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创设“数学味”的情境,经历数学化的活动情境创设首先应有“数学味”,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
10、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数学教学要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现实进行数学化的过程,使数学变成他们自己“再创造”的产物,而不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东西。所以,数学化是学生自己的活动,不是教师的活动;数学化的对象是学生熟悉的现实,不是成人的现实。教师的责任是创设适合进行数学化活动的具体的情境,并有效地指导他们参与到数学化的各个方面中去。3、引导提问,在释疑中培养学生创新信息的能力信息创新能力指在加工信息的时候,经过分类、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去获取信息,再引导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创造。如:师:同学们,从这幅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11、?生1:我看到有3头大象。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还有谁想说?生2:我看到一头大象运了2根木头。师:说得可真好!谁能把这两句合起来说说。生:有3头大象,每头大象运了2根木头。当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问题,引起了以下思考。(1)如何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这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不仅体现在一种班级与教师的关系上,并且甚至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上。这种相互作用是课程资源不断动态生成的课堂机制,这种生成不仅包括学生的解法的再创造,也包括问题的再创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具有教育机智,能够随机地捕捉、把握、重组课堂信息,并发挥有效的“即兴操作”,促进教学深层地互动与发展。没有课
12、堂的动态生成,也就没有学生的发展。(2)通过数学化获得的知识与技能,需要通过练习或训练达到巩固或熟练。但过早的训练,过多的训练,为训练而训练,也会威胁和危害学生创造性与洞察力的保持。如何把把再创造与训练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经历数学化活动的每一步都包含着再创造与训练两个方面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研究。六、 专家点评专家评课: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2至5的乘法口诀”以及“乘加、乘减式题”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是第一次让学生根据乘法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
13、数和)实际问题。教科书第59页例6和“做一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从中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根据乘法的意义,运用乘法口诀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在“用数学”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优秀青年教师武汉市洪山区南望山小学的林光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轻松、有趣、有效,非常的实在,没有很多花样的东西,是非常吸引人的一节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了解决问题教学的关键:“描叙建模说理”的过程这节课中,教师牢牢把握六个字“描叙、建模、说理”,抓住了解决问题教学的关键,并且把这种思想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例6时,林
14、老师首先就让学生观察画面,收集数学信息,学生找到了“有3头大象,每头大象运2根木头”,并提出数学问题:“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在这一层次的教学中学生结合情景图,将观察、采集到的数学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描叙它,这就是一个描叙的过程;然后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共运多少根木头?”这个问题的解决转化为算式,建立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来解决的数学模型,这个过程就是建摸的过程;教学中,林教师并不仅仅满足于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而是非常注重学生说理。如:“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为什么用23=6或32=6来解决这个问题?”等等,使学生知道解决问题要做到有理、有据。2、尊重教材,挖掘教材教材
15、文质兼美,目前课本仍是学生认知世界的窗口,获取知识的工具,教材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载体。本课从复习到练习素材都是源于教材,是一种对平时课堂教学的回归。老师有大的教材观,对教材的处理很巧妙。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追求时尚,做得实在。这节课中林老师在读董教材、正确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上,挖掘出教材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动物乐园”为主线来设计教学,在“动物乐园”的情景中组织学生复习乘法口算、口诀和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提供了知识上的储备,使学生理解到当加数不同时只能用加法计算来解决,而加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突出了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用“大动画”和“
16、小动画”的形式,把主题图、做一做以及练习中的部分情境活动化,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教材把三头大象运的木头放在地上,并且用大括号括起来,不仅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渗透了“数学化”的思想,给学生以生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这些都是教师在充分运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的灵活处理,效果很好!3、以问题的形成和培养为核心,鼓励大胆创新大家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产生求知欲的根本原因。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与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思考的能力紧密联系。课堂上林老师把
17、问题作为学生思维的出发点、落脚点,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如:林老师多次强调性地提示“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你提出来的这个问题能用乘法计算解决吗?”、“林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能用乘法计算解决吗?”、“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来解决?”等等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样教学比教师过细过碎地给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总之,林老师在课堂上一是重视了在解决问题前让学生学会对情境中信息的收集,重视了学生的数学化过程;二是突出了解决问题过程教学,学生由解决“他问”到解决“自问”,学会了学习,不失为一
18、节好课。专家简介:李桂玲,女,大学本科,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小学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湖北省优秀教研员,武汉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湖北省省级骨干教师,中央教科所教材实验先进个人。从1992年以来,她连续在洪山区、武汉市主讲教材教法报告30余场;她辅导的数学课分别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一、二等奖。组织并参与完成的两个教育科研项目,经评审分别确认为武汉市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和小学数学教育创新研究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近年来,她结合教科研实践,自己撰写的论文、案例多篇在全国、省、市优秀论文及新课程教学案例评比中获一、二等奖。所写的教学案例在湖北教育上发表,所写的论文、教学设计分别被编入武汉市教育学会论文集、武汉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教案集和全国小学数学教材实验研究优秀教学设计集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