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221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合理利用“留白” 探究科学奥秘徐江小学 朱晓兵【内容摘要】在我们的科学教材中,留白之处可谓每个单元中的每一个主题总可以看到,这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研究留白在无声无息之间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同时也给我们科学教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利用科学教材中的“留白”艺术,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科学教学,谈一点看法。【关键词】 科学教材 留白 “留白” 本是中国绘画的一个用语,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那么什么叫“留白”呢?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的山水画寒江

2、独钓图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意境: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个渔翁独自在船上垂钓。湖面泛起几处粼粼的微波。表面上看,寒江独钓图有大量的空白,而实际上却并非空白,而是“虚”中有“实”,景物虽少,给人的感受却很丰富。正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是中国山水画留白艺术的一大创造。简言之,就是说画面不能画的太满,要留有空白。对于绘画的留白,“留得其所,便生气韵,便使画面上流动着生命,便使观者得以在那白而不空的间徜徉。”同样,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在“留白”这一点上,笔者认为两者是具有共通性的。 我们新科教版的科学教材,也如山水画一样,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着许许多多意犹未尽的缺

3、口,在似乎“虚无”的空白中,渗透着极丰富的“实”与“有”。上科学课“一节课下来教师不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结论”,其实这是一种课堂教学策略,即所谓的“留白教育”,给学生留有思维、想象、应对、创新的余地。这种课堂教学策略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以及对教学过程的熟练驾驽之上的。所以说,留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一、品味教材留白,发挥留白效能。浏览新科教版科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的呈现形式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没有了纷繁复杂的长篇大论,取而代之的是一组组图片和用作提醒语的“片言只语”,且在图例之后都会出现“”、“?”或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就是这小小的省略号、问号和留白给师生创设了无

4、限遐想和创造的空间,留白给了我们一方空间、一份权利,我们可以去体验、去创造!当教材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载体时,我们的科学教学就更灵动、更精彩了!那么,该如何去理解教材中的留白?如何更好地利用留白创设更好的效应呢?(一)、理解教材,解读留白当前,科学教材中留白的种类很多,有计划的发展性留白;还有对观察结果的留白;有的是侧重于操作性留白;还有的是旨在激活想象、引发思考的省略性留白这些留白需要教师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搞清楚留出空间的目的是什么,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例如,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一课中有一些空白,是让学生提自己想研究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研究,并把

5、自己研究结果写下来。但是,研究的结果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身边的材料进行分类,让学生认识每种材料的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怎样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的环境保护意识。其实对身边的材料分类并非是教者真正的意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去体会这样的一个过程,即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很自然地理解科学的真正内涵,“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教材中的“留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展示了新教材的新面孔,蕴藏了编者的独具匠心:它们有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有的则是提供一些信息;而有的又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起解决问题

6、的愿望教师要将这些新教材的优势转化为成功的胜势,把新教材中的“亮点”转化为烛照学生心灵的阳光,应该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留白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力求在个性化的体验中领悟到蕴涵其中的价值。(二)、开发教材,填补留白“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是虚中求实。作为一名新课程下的教师,就要开发教材的留白空间,引导学生填补和阐析,并进行落实和训练,以真正实现对教材富有创意的开发。三年级下册蚕的生长变化一课中的留白,是让学生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还可以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借助此处留白,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程序:(1)交流蚕的

7、生长变化,小蚕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观察学习打下基础。(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写在纸片上。(3)先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听自己描述的变化全面不全面,能不能根据描述的特征说明蚕的变化特点,请同学帮助完善自己的卡片,在卡片上作一次修改。(4)推选几名游戏的主持人,轮流主持游戏:说说蚕发生了哪些变化。(5)让学生画一画蚕还会长成什么样。借助此处留白,学生搜集和积累有关蚕的生长变化的材料和事实。之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准备、自己设计制作蚕还会长成什么样的主题画,其中凝聚着孩子自己的思考和情感,留下的是孩子心中最美的图片或文字,此时,教材已成为学生的创作手册,成为编写

8、者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作品。总之,对科学教材中的“留白”,我们要解读它,去填补它,唯有如此的实践探索和对话互动的过程中,师生才能相互敞开心扉,相互启发激励,相互发现、拓展,活化和深化了教材。二、巧设课堂留白,建构灵动课堂留白是一种艺术的技巧,是生命的艺术,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新的理念,如今,课堂教学提倡洗炼的粗线条设计,留出足够的空白,使教学过程中拥有更多生成的东西,让蓝天白云的课堂拥有更多的自由时空。课堂留白,不是空白,它是动静的和谐,是张驰的结合,是文武之道。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一个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科学课的一般课型中,探究的过程总是基本完整的,有激发兴趣的

9、情境,有猜想有假设,有制订并完善计划的环节。还有实施、论证以及反馈、思考交流,、拓展延伸等环节。但环节多了,要想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探究就会力不从心。让人用去许多时间,完成制订和修正计划似乎也遥遥无期,剩下来能够展开活动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也过于狭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妨有意“留白”,让科学探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在科学课中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留白和科学探究留白,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其中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课堂提问留白科学家克莱因曾说过:“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他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一种方法的掌握,而是一个

10、人从整体意义上对科学活动的领悟。”从本质上说,这种“领悟”离不开积极意义的探究空间和时间。而在学生质疑时“留白”,正是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一个挑战性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的开始。“首先是怀疑,然后是探索,最后是发现。”有了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一次次地探索,去发现。如在磁铁的两极这一课的教学时,课前我先出示一根条形磁铁放在投影机上,然后把一粒钢珠放在磁铁的中间或其它点,发现钢珠总之往两端滚去。然后让学生思考片刻,再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疑惑。教师巧妙的设计,使学生脑中产生了许多迫切想知道的疑点,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钢珠总是往两端滚呢?”“难道磁铁中间没有磁力?”等本节课要解决的教学重点问题。古人

11、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问题情境出现后,再给学生内容上与心理上的留白能有力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会想得积极,交流得主动,教师与学生都会感受到这种教学的乐趣与蕴味。(二)、科学探究留白 皮亚杰认为,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教材的局限,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变传递结论为学生发现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倡导探究学习,探究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预设和解释,这是一个发现空白,填补空白,探究未知,发现未知,发现真理的过程。在空白中求异,在空白中创新。关注“探究”中的留白,就是教师在探究过程中留

12、一定的时间空白,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教师未曾实说或未曾明说的部分。上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一课时,当两个大小不同的土豆,同时放入一杯透明无色的清水中时,学生们看到土豆沉入水中,不奇怪;还是这两个土豆,同时放到另一杯透明无色的液体中时,土豆浮上来了,有些奇怪!有个学生马上说:“这一杯水不一样!”这时候教师要守住,要慢,要让学生潜心思索:这不一样的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不一会儿,学生急切地说:“那杯水里有盐!”师面带微笑,依旧慢条斯理地反问:“你凭什么说这杯水里有盐?”众生思索,经过潜心思索,学生纷纷举手,一位学生抢着说:“我来尝尝,如果是咸的,就说明有盐!”但是课堂中、实验室里,是不能让学生随意

13、品尝的,所以要坚决制止。老师就说:“小心,这水里有毒!”学生一下子懵住了,教室里静悄悄的!教师继续用不紧不慢的语调说:“想一想,你们怎么做,就可以证明这个杯子的水的确是放了盐了?”课堂继续静静的,所有的学生都沉浸在这探究的留白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所以在问题探究时留白,是让学生能真正充分思考,思考就是想,有时可能是一种直觉,有时可能深思熟虑,但都会进行周到、比较深刻的思维活动。在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就会划亮闪闪的智慧光点。又如:三年级上册的植物的叶一课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她先让学生选择一片自己最喜欢的叶子,自由说说它的特点,并把它介绍给大家

14、,接着我留了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这片叶子记录下来。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在最后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时,我发现学生的描述不但非常详尽而且是非常精彩!“此时无声胜有声”。有人说,学生不发言不争论,没有热热闹闹的场面,就没有真正进行科学探究。这其实是对科学探究一种形式化的认识倾向。科学探究活动中探究思维的静态表现,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参与,教师在给学生深思的时间和空间留白。三、加强反思学习,重视课后留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为了体现课堂结构的完整性,教师不是立即打开课本布置作业,让学生埋于作业中,就是将课堂上的疑难问题用“下节课研究”或者“课后请大家自由研究”搪塞过去,尤其是公开教

15、学课一结束,至于学生是否真的研究了则完全不必去管。在这个看似完美的收尾中,学生完全没有了反思的机会和再次探究的欲望。其实,教师要舍得花一些时间进行反思和学习。让孩子们带着新的疑问走出教室,保证孩子课后探究的兴致,使孩子们的探究不会因为下课铃声的响起而终结。在教学四年级油菜花开了一课时,在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即指导学生了解油菜花的结构后,针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布置课后探究作业。比如可以选择观察花的专题观察(如颜色、大小、形状等);也可以像观察油菜花那样观察其它花的构造,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甚至可以收集你喜欢的花的图片,再给它们配上图片说明等,待下节课举行“花的观察报告会”,评选出“探究之星

16、”等。在一系列任务驱动的激发下,孩子们激情万分,充满好奇的他们立即开始行动,有上网查询的,有上图书馆查找的,更有实际到公园里去参观的课虽结束了,但课堂留白所产生的效应却仍在继续。 中国绘画讲究“留白”艺术,它往往给人以遐想的空间,令人回味。而科学教材中的“留白”成了师生思想和智慧碰撞的舞台,学生不再只是倾听者,是文本对话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可以自己去选择,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去操作、创作教材。留白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引领性和生成性,它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多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善于品味教材留白,发挥留白效能,要善于巧设课堂留白,建构灵动课堂,还要加强反思学习,重视课后留白,这样定会营造积极、健康、活跃、和谐的教育氛围,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我们的科学教学必定更加精彩纷呈!【参考文献】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谈科学课中的“留白教育” 吴小良3、 “留白”让科学探究更精彩 池芳静4、 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 钱雪祥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