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个性之花在对话中绽放.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393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个性之花在对话中绽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论文:个性之花在对话中绽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论文:个性之花在对话中绽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论文:个性之花在对话中绽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论文:个性之花在对话中绽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个性之花在对话中绽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个性之花在对话中绽放.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个性之花在对话中绽放 “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也许萨特的话太诗意,但可以肯定的是,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语文学科是一个诗意的世界,在其间,读者与作者用“心”面对世界和人生,在开放的思维空间放飞着想象,盛放着期待,弥散着梦想,感受

2、着人生的博大,触摸着世间的真情,从而使生命变得丰盈、滋润、灵动起来。“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景观。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也意味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涌动的生命流程中的快乐驿站。在这个流程中,师生共同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尽情享受着阅读的乐趣。那么,针对小学生知识、阅历的局限和个性特点,如何引发对话,实现心灵的交流呢?笔者在学习课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做法。一、充分阅读,尊重个性解读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就是鼓励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阅读内容作出个

3、性的反应,从学生独特的感受和需要出发,以学习者的个体体验为出发点,进行自主建构。如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片段:通过指导学生看图、朗读相关段落,理解“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这句话的意思之后,师提出问题:“小白兔和小灰兔,你们喜欢谁呢?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生1:我喜欢小白兔,因为他勤劳,懂得靠劳动来创造美好的生活。生2:我也喜欢小白兔,他聪明,不要菜,要菜籽。生3:我也喜欢小白兔,他还会教育小灰兔,说明他关心别人。(此时,大多数学生点头表示赞同。)生4:(激动地)我有不同意见,我喜欢小灰兔。生5:你怎么喜欢小灰兔呢?他那么懒!生4:他不懒,他和小白兔一起帮老山羊收白菜,他也爱劳动,爱帮助别人

4、。生6:可他收下白菜就不干活了,光吃白菜,吃完了,还去向老山羊要,还不懒呀?生4:(挺挺胸脯)他是因为不懂“只有自己种才有吃无完的菜”这个道理。他听了小白兔的话,就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也会改正。老师,我要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叫小灰兔种菜。师:你的想法与众不同,也很有道理,老师更佩服你能续编故事,那就祝你成功吧!(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师:(微笑着看着大家)你们能对同学的看法提出自己合理的见解,说明你们学会了倾听和动脑筋,这就是学习。老师也要把最真诚的掌声送给你们。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忽视学生中富有个性的见解喜欢小灰兔,反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热烈地讨论,使学生在“对话”中不断地形成独特的感受和理

5、解。当学生产生“续编故事”这个愿望时,教师能抓住时机利用这一活的资源,使阅读教学在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是的,对话就应该建立在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形成学生个人的感受,在此期间,教师充当的是向导,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交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出现孩子们七彩斑斓的感受。二、链接生活,促进个性感悟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的确,只有当这些文字“活”起来,学生才能与作者心心相印。教学中只有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学生已有的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言语作品才能在学生心灵中获得新生,学生才能走进作者的内

6、心世界和生活世界,才能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如称赞教学片段: 出示句子: 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指生读)师:对呀,当时,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板凳,虽然他做的很认真,但是都做得很粗糙,不精致也不漂亮。他心里会怎样?生:小獾心里肯定是很难过的。生:小獾灰心了,不想做了。 师:是啊,这就是泄气。(出示 “泄气”)师:孩子们,你有过“泄气”的时候吗?生1:上次跳绳比赛,可是我不会跳,同学教我,可我练了一节课也没学会。我就对老师说:“我不参加比赛了。”生2:我的字写得很糟糕,明明是一个字,可在我手下,左中右结构的字就变成三个字了。妈妈就让我参加了写字兴趣小组,可进步

7、不大,所以我去了两个月不去了。生3:我挺喜欢画画的,可是画得不好,所以现在除了美术课我就不画画了。师:是的,碰到了困难,花了很多精力都没有成功,我们“泄气”了,此时的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呀?生1:如果同学不嘲笑我,我不会灰心的。生2:最好妈妈能帮助我。生3:有老师的表扬,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师:是呀,就跟我们同学一样,此时的小獾多需要别人给他鼓励呀! 出示句子,引读:这时小刺猬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的一个比一个好!”叶圣陶先生说:全部的课程就是全部的生活,一切生活就是一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让学生联系周围的生活学语文。在

8、此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搜集生活中的信息,在生活中寻找“泄气” 的现象。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重点词“泄气”,并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受理解了“鼓励的力量”,扩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 “语文与生活同在”,教科书、阅读材料都不过是各种书籍中一个非常小的部分,课堂也仅仅是一角小小的天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引发对话,就是要以语言为凭借,激发学生类似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巧妙联系,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从而实现学生活动文本的对话,通过参与对话,让学生享受生活化的语文,让语文课堂流溢生命的动感!三、激活阅读积

9、累,展示个性底蕴我们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不但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且都已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阅读教学,只有激活学生街垒的知识和文本进行同构、重组,才能实现阅读主体的自主建构。四个太阳教学片段:(学习多彩的太阳一段)师:请喜欢彩色太阳的同学站起来,请你们给其他同学做个示范,把这段读读。生:(绝大多数学生站起来读)师:老师想带大家去找春天(课件播放春天的画面)你看见了什么?生1:我看见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生2:草地上开满了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

10、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生3:我看见天空中五颜六色的。小朋友们在放风筝。蓝蓝的天空中,各种各样的风筝在自由自在地飘舞着。师:春天真是个多彩的季节!谁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象,用上描述春天的词。生1:春天是那样的生机勃勃。生2:春天是鸟语花香的季节。生3: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季节。生4:老师,我会背春天的古诗。背村居生5:我也会。背春晓、草师:春天真美啊!让我们把喜爱之情读出来吧!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把积累的优美词语、美妙诗句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这些语句就像跳动的音符,美妙无比。像这样孩子们的阅读积累就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他们的阅读积累也会随着不断地盘活,得

11、以充实和完善,成为库存中的活跃因素,随时听候调遣。长此以往,阅读积累必将丰厚学生底蕴,为他们学好语文扬起远航的风帆。通过对话去理解文本,发展文本,师生、生生对话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阅读积累都被激活,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可以引发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四、放飞想象,激发个性思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双向的,一方面,学生从文本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丰富的语言世界中获得人与世界的亲近,获得个体精神的丰富,增强人的生命力,帮助个体获得一次次生命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又以自己的知识、情感、智慧、灵性,赋予文本新的意义、新的形象、新的价值。小熊住山洞教学片段:想象小动物献

12、花时的场景引导学生设想各种动物的“赞扬与感谢”1、变一变。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中的一种小动物。(生兴奋地把事先做好的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戴在头上)2、说一说。森林受到保护,对“我”(自己设想的那种小动物)有什么好处?3、演一演。把自己对小熊的赞扬与感谢的话表演出来。生1:“我是小兔,熊爸爸,因为你们没有砍树,我才有地方躲起来不让坏人抓走,谢谢你们。” 生2:“小熊,因为你们没砍树,我小猴才有那么多好吃的果子,真是太感谢了。” 生3:“我是小松鼠,我的家在大树上,你们不砍树,我才有温暖的家。” 让学生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教材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想象中,学生不仅进一步认识

13、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了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德。生活的多彩,阳光的灿烂,个体的差异,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也构成了语文教学无处不有的资源,丰富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内容。对话,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让他们的心灵自由飞翔。这样,课堂不再是“同一首歌”,语言在和学生精神的同构中获得了协同发展,个性之花在对话中悄悄绽放。五、鼓励质疑,个性在碰撞中超越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到点拨作用。我们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当渠道不通畅时,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示范;当渠道通畅时,教师应善于捕捉对话中创造火花,激励、评

14、价,推波助澜,让课堂涌动生命的浪潮。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片段:在课接近尾声时一生提出了“小蝌蚪真傻”的观点。此话一出,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因势利导,把学生分成了两组,组织了一场辩论。生1:小蝌蚪真傻,他看见乌龟四条腿,就把他当作了妈妈。生2:我也认为小蝌蚪傻,因为乌龟虽然有四条腿,但它的嘴巴又不宽。生3:我也觉得小蝌蚪很傻,在没弄清楚事实之前就乱叫妈妈。(接着发言的是认为小蝌蚪不傻的小朋友)生4:我觉得小蝌蚪不傻,因为小蝌蚪和他们的妈妈长得太不像了。生5:我也认为小蝌蚪不傻,小蝌蚪生下来后,他妈妈就离开了他,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什么模样。生6:是呀,我觉得小

15、蝌蚪找错妈妈不是他的错,而是鲤鱼妈妈说的不够详细,没有把青蛙的样子说完整。师:你说的有道理,鲤鱼妈妈介绍得不完整,才使小蝌蚪找错了妈妈。那是谁帮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呢?生8:是乌龟帮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师:乌龟怎么说的?(生读)大家认为乌龟应该怎么说?生9:乌龟没有把青蛙的样子介绍完整。他应该加上“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生10:我知道了,小蝌蚪是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他们的帮助下才找到妈妈的。生11:我觉得小蝌蚪不但不傻,还很聪明。他能把鲤鱼妈妈说的和乌龟说的特点合起来去分析。师:如果老师现在重新问你们小蝌蚪傻不傻,你们会怎么回答?生:(响亮而又齐声地回答)不傻。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小蝌

16、蚪并不傻。他找错妈妈的原因是鲤鱼和乌龟没有完整地介绍他妈妈的样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该单方面去分析一样事物。而应该综合地分析才不致于出差错。 课堂教学应该是动态的、生成性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意义,提出了“蝌蚪真傻”的问题。此时,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碰撞,教师及时抓住这个契机,激励学生主动质疑,学会质疑,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在学生思维和文本碰撞当中闪现的富有灵性的语言,充分显示了个性的张扬,生命活力的涌动。是的,对话应建立在学生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的感受,教师更多的是充当向导,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或在学生理解错误时点拨,或引导学生链接生活、

17、个人经历,促进学生对话的深入,或在学生讲不明白、讲不深入时及时讲解,既在点拨中深化了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把握,又在比较中激发了学生的正义感,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把对课文的感悟引向深入。记得有这么一段话: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如同养蜂人。在春天的原野上,放手让一群快活的小蜜蜂都能采撷到各自不同的醇美的蜜,无须担心蜂儿会扑到同一朵花上或让尖细的蛰针刺疼花儿,蜂儿自会将毛茸茸的“携粉足”上沾满的花粉收集到身上的“花粉篮”里。只是,当蜂儿于馥郁的芳香中留连忘返时,会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蜜蜂的思维触角上有无数的感受器,请用敏锐的嗅觉与味觉去唤醒花儿的情愫,去体味花海的万千风情,去聆听某一花蕊里生命的颤动。请相信,蜂儿心灵的成长与舒展亦如花的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