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下册《求平均数》评课稿.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664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下册《求平均数》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下册《求平均数》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下册《求平均数》评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下册《求平均数》评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下册《求平均数》评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评课稿听了陈荣怀老师的求平均数公开教学课,这是数学新课程改革下的求平均数的新编排的教材,我没有教过,但基于听了这节课,所以还是去学习了一翻。“求平均数”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六册的教学内容。它是新教材“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算术平均数,用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大量使用统计图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运用平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上,放在根据数据做出必要推断上,另外,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

2、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 ;小于平均数 ; 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平均数,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陈老师这节课在设计上看得出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由学生思考“书架的上层有20本书,下层有10本书,要想使两层的书一样多,应怎么办?”让学生大胆猜想,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然导入新课,充分激

3、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先出示教材情景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说说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怎样求这些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的平均数?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合作伙伴,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亲自体验;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真正变为学习的主人;整节课教学环节清晰,特别是练习设计非常新颖,有梯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4、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课堂中陈老师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让学生能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学到知识。陈老师安排整堂课的教学素材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听了这节课,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1、要为学生创造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2、在教学例题后,可让学生把平均数与各实际数进行对比,学生就很清楚的可以看到,平均数有可能比实际数大,也可能比实际数小,还可能等于实际数。这样一对比,后面的练习题“辩一辩”学生应该能更快更准确地回答出来。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它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浅,也可能比126厘米深,还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总的说来,陈老师善于组织教学,常规训练有素,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从陈老师的教学情况可以看出,他都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有较高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