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680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精品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精品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精品教案五年级第下册第三单元课题长方体的认识课型新授主备单位、教师 使用单位、教师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的形体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2、能根据长方体摆放位置的不同情况,正确说出长、宽、高及各面长方形的长和宽。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实物及框架,学生准备长方体实物及用小棒和橡皮泥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比较分类,生成问题。1、教师课件出示:长方形、

2、正方形、三角形、正方体和墨水瓶盒、粉笔盒、铅笔盒、排球、牙膏的实物图,并且表上序号。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你能给它们分类吗?2、交流概括:按照平面上的图形(平面图形)和占据一定空间的图形(立体图形)分为两类。(如有不同分类,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概括:像粉笔盒等长方体或正方体和排球等球体等等,都占据一定的空间,把它们的形状称为立体图形。3、(课件出示长方体实物图形)师: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你今天带来了哪些长方体的物体?指名回答。4、 师: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物体,它们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为什么都是长方体?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

3、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师板书:长方体的认识)设计意图:在与旧知识的连接中引出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看一看。小组交流自己的感觉和认识。2、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反馈。教师演示。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是长方体的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方体的顶点。教师板书:面、棱、顶点3、教师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老师说出面、棱、顶点的名称,学生迅速在学具上指出。(二)探索长方体的特征。(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师:刚才我们认识

4、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第28页中的表格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提示学生不重复,不遗漏。(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师随机板书。、指名汇报小组交流成果,其他同学补充。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理解相对的面,相对的棱以及6个面为什么只有12条棱,8个顶点?)教师课件演示长方体的面及棱的特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对的棱,相对的面: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指导学生观

5、察长方体,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如果我们从前方观察所看到的长方体,画出来就是这个样子,(课件演示)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框架。师:老师安排你们课下与家长合作制作长方体框架,同学们都完成的不错。现在回忆一下,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回答下面问题吗?(出示问题)、长方体的几条棱可以分为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样?、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小组测量验证。2、师生共同概括:按棱的长度可分为组,每组内4条棱互相平行且长度相等。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3条,长度不

6、一定相等。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形状、大小是由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的。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师将长方体横着、竖着、侧着摆放,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明确:长方体的长、宽、高根据长方体所放位置的不同而改变,相交于每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由于摆放位置不同,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它们的和是不变的。要求学生将长方体学具横放、竖放、斜放,分别指出它的长、宽、高。4、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框架需要多长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怎样求总棱长?指名说一说。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充分发挥学

7、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学生在观察、测量、比较、想象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时,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记忆在内的多种学习方法,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1、打开知识库,一起填一填。、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长方体是由个()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相交于一个()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2、我是小法官。(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24条棱。 ( )(3)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4)长

8、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3、我会思考。说出下图所表示的物体的形状,并且说明: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4厘米8厘米6厘米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4、我能想象。前面的面积是( ),( )面和( )面的面积都是20平方厘米,左右两个面的面积是( )。5厘米3厘米4厘米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既深化了知识,又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空间观念得以培养。四、课外延伸,反思提升。1、这节课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2、课外作业:课本第29页“做一做”。剪下附页1的图样。(1)把图中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涂上同样的颜色。(2)用这个图样做一个长方体。(3)量一量所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设计意图:总结本课收获,评价师生表现,体现教师的指导价值,并在互相评价中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应如何做才取得更好效果。课外作业的设置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 6个面都是长方形 (6个) 面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12条)棱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宽、高 (8个)顶点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