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讲义(ppt 42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讲义(ppt 42页).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五台山医院,江苏省五台山医院,心理科 顾小扬,2023/2/19,危 机,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指个体运用通常应对应激的方式或机制仍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外界或内部应激时所出现的一种反应。,2023/2/19,危机概念三个组成部分,存在具有重大意义、产生较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识、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当事人或患者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注:应激可以来自外部,也可以来自内部,一般多为急
2、性应激,也可以是慢性或累积性的。危机一般不持久且大多为自限性,一般不超过68周。,2023/2/19,危机干预,指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提高应付能力,恢复心理平衡,防止自杀发生,并达到成长与提高。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将会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机遇。与此同时,心理危机也越来越多。应激性生活事件是客观存在的,如下岗、就业困难、婚外情、离婚率上升、家庭矛盾与暴力、失恋、贫富差距的形成与扩大、天灾人祸等等。处于危机中的人,如得不到及时干预,可发生焦虑、忧郁、精神崩溃,甚至轻生自杀。,2023/2/19,危机时的表现(1),情绪变化:往往表现为高度紧张、焦虑、抑郁、悲伤和恐惧,部分人甚至会出现
3、恼怒、敌对、烦躁、失望和无助等情感。认知改变:在急性危机阶段,当事者的注意力往往过分集中在悲伤事件或反应之中,出现记忆和认识能力方面的“缩小”或“变窄”,判断、分辨和做决定能力下降,部分人会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2023/2/19,危机时的表现(2),行为改变:痛苦悲伤表情、哭泣或独居一隅。工作能力下降,不能上班和做家务,兴趣减退和社交技能的丧失,抑郁寡欢,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对前途悲观失望,拒绝他人帮助与关心,易激惹。躯体症状:失眠、多梦、早醒、食欲下降、心慌、头痛、全身不适等多种躯体不适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压、心电生理及脑电生理等方面的变化。,2023/2/19,危机的类
4、型,发展型危机: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地变化和转变所产生的危机,如就业、失业、退休、移民等;境遇性危机:遭遇天灾人祸等异乎寻常的事件,如洪水、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空难等;存在性危机:面对人生重大问题所产生的危机,如价值、意义、目的、责任、独立、自由等。,2023/2/19,危机的结局,理想的情况是:有效地应付和渡过危机,获得经验和成长;暂时渡过危机,但并没有真正将危机造成的影响解决,而是遗留下来一些认知、行为、人格问题等,以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再次影响个体;心理、生理崩溃,如果得不到及时有力的帮助,有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物质滥用与依赖、自杀、攻击他人与社会等。,危机是普遍存在的,几乎没有人能够
5、幸免。但是每个人面对的危机又有所不同,即使面对同样的情况,有些人成为危机受害者,而另一些人没有。正如字面上的理解,危机既是一种危险,又是一种机会。因为危机所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变化与帮助,在战胜危机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2023/2/19,危机的过程及危机干预,2023/2/19,危机干预步骤(1),第一步:确定问题。首先从当事人的角度,确定和理解当事人本人所认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对方。在确定问题时,一个重要的技术是倾听技术,并保持同情、理解、真诚、接纳和尊重。是认真地、全神贯注地听,一边听一边理解对方,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理解他的思维、情感等等。可以适当插话表达
6、理解。,2023/2/19,危机干预步骤(2),第二步:保证当事人安全。危机干预是一种紧急短程心理治疗。在过程中保证当事人安全是首要目标并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对当事人当前的状态进行评估,包括评估危机的严重程度,目前的情绪状态,危险性的评估(对自我或他人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危险性),评估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应付机制、支持系统及其他资源等。在此基础上予以相应的干预。,2023/2/19,危机干预步骤(3),第三步:给予支持。与当事人沟通与交流。工作人员应无条件地以积极的方式与态度接纳所有的求助者,通过交流,让当事人感受到危机干预工作人员是能够给其关心帮助的人,让求助者相信:“在这里真的有人很关心我并希望帮
7、助我”。,2023/2/19,危机干预步骤(4),第四步: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通过帮助,让当事人认识到其所面对的困境,可以有许多的变通应对方式,其中有些选择比别的选择更为适宜。让当事人认识到,自杀不过是其面对当前困境最差的选择之一,并非是最终的目的。可变通的方式不宜多而宜精,关键是能够帮助求助者现实地处理当前境遇。(如环境支持:有什么人或机构组织可以关心帮助自己。应付机制:可以用来战胜危机的行动、行为或环境资源。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等等)。,2023/2/19,危机干预步骤(5),第五步:制定计划。干预工作者与当事人共同制定行动计划。不应直接将计划、安排传达给当事人,而是应让求助者
8、积极地参与到计划的制定中去,让求助者感到这是他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从而能更加坚定有效地执行。注意:确定有另外的个人、组织团体和有关机构能够提供及时的支持,确定当事人现在能够采用的、积极的应付机制,确定当事人能够理解和把握的行动步骤。,2023/2/19,危机干预步骤(6),第六步:得到承诺。这是危机干预的一个重要步骤。要得到当事人的承诺与保证去应对或根据计划实施行动。干预工作人员应要求当事人口头小结计划和要采取的行动步骤,这样可以了解求助者对计划的认识和保证,并可以发现和澄清一些误解,调动求助者积极应付动机。如果制定计划完成得较好,得到保证则比较容易。应该看到,保证不是孤立的,如果没有前面的步骤
9、,单纯的保证是没有价值的。,2023/2/19,危机干预基本技术,支持技术。对处于困境或严重心理应激中的求助者,合理地采用倾听、劝解、疏导、鼓励、安慰、同情、支持以及保证等交谈方法,帮助其认识问题,改善心境,提高信心,从而促进心身健康。有关指导、解释、说服主要应集中于放弃自杀的观念上,而不是对自杀原因的反复评价和解释。倾听是危机干预中一个重要的支持技术,准确和良好的倾听技术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明确求助者问题,而且有利于当事人宣泄压抑的情感。实际上,有时仅仅倾听便是危机干预的全部。,2023/2/19,危机干预基本技术,干预技术。帮助解决危机,使功能水平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或力争高于危机
10、前状态。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罗列并澄清各种方案的利弊及可行性;选择最可取的方案;确定方案的具体步骤;执行方案;检查方案的执行结果。,2023/2/19,关于自杀,在现代社会中,自杀已成为十分突出的普遍性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许多国家的自杀现象都在增加。自杀数字一般是以自杀率作指标,以10万人为基数。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1950年 1960 年间,全世界30多亿人口,每年就有3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率为101O万,平均每天约1000人,几乎每一分钟有一人自绝生命。,2023/2/19,关于自杀,而到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30国自杀率表明
11、,自杀率呈上升趋势。比例最高的国家是匈牙利。自杀率高达4491O万,其次是丹麦31571O万。德国为20.91O万,日本为17.5510万,美国为11.51O万。平均为14.4210万。其中大多数国家的自杀率均有上升的趋势。从人群分布看,老年人及青少年是自杀率高发年龄组。若将各国青少年198O年与1970年的自杀案件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大部分国家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尤其以15岁24岁的男性组别为多。,2023/2/19,自杀概念,社会学家(Durkheim):自杀者知道行为的后果是死亡,而主动或被动地终止生命。既是谋杀者又是受害者。心理学家(Bacehler 1995):自杀代表寻求和发现采取结
12、束自己生命来解决现存问题的任何行为。精神病学家(Gelder 1983)自杀行为是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夺去他们的生命。自杀分类:自杀已遂、自杀未遂、自杀观念,2023/2/19,全球自杀率概况,1990年全球自杀死亡人数达140万,占该年总死亡人数的1.6,而自杀或因意外死亡导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损失为15.9男性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为:年自杀率60/10万 立陶宛、俄罗斯联邦、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女性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为:年自杀率14/10万 斯里兰卡、中国、匈牙利和爱沙尼亚等部分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自杀率却非常低:年自杀率1/1
13、0万,如埃及、秘鲁等,2023/2/19,中国自杀情况,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有二十八万七千人死于自杀,有两百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八人自杀未遂。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资料,自杀已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位的原因。在十五岁至三十四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2023/2/19,自杀危险因素与危害,与自杀有关的危险因素有:曾有自杀未遂史;不良生活事件造成的严重急性或慢性应激反应;近期内严重的抑郁症状;生活质量低,失业等巨大社会生活压力等等。另外,自杀造成的“后遗症”亦不容忽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一个人自杀平均会
14、使六个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据此测算,中国每年大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承受着因家人或亲友自杀死亡所带来的严重心理创伤,其中大约有十三万五千名小于十七岁的孩子经历过父亲或母亲死于自杀的悲剧。专家认为,这种严重的心理影响会持续十余年,甚至会持续影响他们的后半生。,2023/2/19,中国城市、农村以及不同 性别的自杀率(1/10万,1988,1990,1992),农村:1988 1990 1992 男性 23.08 20.35 23.18 女性 30.40 24.64 27.07 合计 27.49 22.46 25.43 城市:男性 7.99 8.10 7.69 女性 10.53 9.07 9.29
15、 合计 9.02 8.57 8.46,2023/2/19,中国城市/农村不同性别男女自杀率(1992),农村地区,城市地区,2023/2/19,不同年代、季节与自杀率,不同年代的自杀率:1979年 14.46/10万 1989年 17.18/10万 年平均增加1.71 1993年 22.20/10万 年平均增加5.84 14年内年自杀率增高53.53不同季节的自杀率:山西阳城县(19891991):夏季占34.64;冬季为13.07 昆明市(19901992):春季占29.96;夏季28.27;冬季16.03 安徽省疾病监测点(19901995):8月为12.66;9月为18.38,2023/
16、2/19,中国的自杀问题,自杀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和健康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大多数的自杀死亡发生在农村地区自杀是15-24年龄组第一位死亡原因两个年龄高峰(15-34 和60岁以上),农村老年男性自杀率最高,2023/2/19,中西方国家自杀状况的主要区别西方国家 中 国,80%的自杀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酗酒有关,男性 女性,城市 农村自杀企图比自杀行为高 48 倍,自杀率很高,但抑郁症的发病率相当低男性 女性,城市 农村较少研究自杀企图,2023/2/19,中国农村自杀状况(1990),2/3 的自杀人口在农村自杀人口中,农村妇女占 了39%以上 80%自杀发生在农村,其中约50%是农村
17、妇女15-40 岁的农村年轻妇女虽在总人口中仅占18,但占了自杀死亡的31,2023/2/19,自杀类型分析,利已型自杀:自杀作为一种反抗社会压力的对策(失恋、负责任等)。利他型自杀:过强的群体意识,通过毁灭自我保护群体意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宗教行为)。反常型:各种精神创伤和丧失体验、不可摆脱的危机(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社会地位的突然改变等)。,2023/2/19,自杀者的心理状态(1),矛盾心态。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偏差认知。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
18、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偏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比如“我考试作弊,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2023/2/19,自杀者的心理状态(2),冲动行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得极其狭隘。关系失调。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
19、孤僻、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孤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2023/2/19,自杀者的心理状态(3),死亡概念模糊。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估计。自杀模仿。德国作家歌德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主人公因失恋而自杀。该书1774年出版后,青少年模仿自杀的很多。1986年4月8日,日本20岁的著名女歌星冈田有希子突然跳楼自杀。消息传开的头10天内,就有20多人学着冈田有希子跳了楼,两个月内共有114名青年男女先后模仿自
20、杀。日本学者称之为冈田有希子症候群。,2023/2/19,改变对自杀的模糊观念(1),“自杀无规律可寻”。自杀事件常常带有突发性,一旦发生,周围的人常感意外诧异。其实大部分自杀者都曾有过明显的直接或间接的求助信息。他们在决定自杀前会因为内心的痛苦和犹豫而发出种种信号。“宣称自杀的人不会自杀”。当有些人向他人透露自己会自杀,尤其当用语带有恐吓成份时,他人以为他不过是说说而已,真正想死的人是不会把自己打算告诉别人的。其实研究表明,5O的自杀企图者在自杀前曾向他人谈论过自杀,这种人很可能会有自杀的举动,必须高度重视。,2023/2/19,改变对自杀的模糊观念(1),“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很多人以
21、为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但是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305O的成年人都曾有过一次或多次自杀念头。对于性格健康,家庭关系好的人,自杀意念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很少发展为真正的自杀行动;而性格或精神卫生状况存在问题的人在缺乏社会支持时,自杀念头有可能转变为自杀的行为。“所有自杀的人都是精神异常者”。有人认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自杀。但事实证明,自杀的人大多不是精神病人,只有2O的自杀者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多数自杀者是正常人。,2023/2/19,改变对自杀的模糊观念(2),“自杀危机改善后就不会再有问题”。企图自杀者经过危机干预状态改善后,情绪会好转。周围的人常常会误以为自杀危险性减低了而放松防范措施。自
22、杀危机改善后,至少在3个月内还有再度自杀的可能,尤其是抑郁病人在症状好转时最有危险性。“对有自杀危险的人不能提及自杀”。很多人担心,对那些有情绪困扰的人,有自杀意念的人,主动谈及自杀全加重他们的自杀动机;实际上受自杀困扰的人往往愿意别人与他倾谈,听他述说对自杀的感受,如果故意避开不谈,反而会因被困扰的情绪无从分解而加重情绪问题。,2023/2/19,改变对自杀的模糊观念(3),“学业问题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不少人认为青少年正处在求学阶段。学业问题的困扰是导致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但学者们研究发现,5O以上青少年自杀者的自杀原因涉及与父母的关系,其次是男女感情,然后是学校问题。,2
23、023/2/19,自杀的过程,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形成阶段。表现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想逃避现实,为解脱自己而准备把自杀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矛盾冲突阶段。产生了自杀意念后,由于求生的本能会使打算自杀的人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从而表现出谈论自杀,暗示自杀等直接或间接表现自杀企图的信号。自杀行为选择阶段。从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决死意志坚定,情绪逐渐恢复,表现出异常平静,考虑自杀方式,做自杀准备。如买绳子,搜集安眠药等。等待时机一到,即采取结束生命的行为。,2023/2/19,发现自杀迹象,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大约23的
24、人都有可观察到的征兆。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的似的。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2023/2/19,自杀的评估,一般而言,被怀疑有自杀企图的个案被问及是否有自杀意念时,常坦然承认,但接下来的反应则可能表现拒绝接受协助或不愿再深谈。个案的自杀危险性高低必须加以评估,以决定进一步处理的紧急程度;若个案强烈表达死的意愿、有确实的计划以及打算使用致命性高的方法、出现要求个案去
25、死的听幻觉、表达极度的绝望和对未来的悲观等,表示必须尽速加以处理否则会有立即的危险。,2023/2/19,自杀处理原则,如果经过评估,发现个案的自杀危险性相当高,应尽量协助其住院接受治疗,在等待住院期间需有人随时陪伴个案以防不测,必要时需强迫拒绝治疗的个案就医。若个案的自杀危险性高但不致於相当急迫,首先应尝试让与个案较亲近的亲友接触,提醒亲友要提高警觉并采取共同面对问题的方式与之接触;其次,设法了解个案可能使用的自杀方式并尽可能令其无法取得自杀工具;同时,通知个案的辅导人员,辅导人员会尽量多与之保持连系并表达协助的意愿,透过此点,有时能有效降低个案的自杀意念.,2023/2/19,谢谢大家光临!祝工作生活一帆风顺!,感谢各位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