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自杀预防计划的建立与实施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036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国家自杀预防计划的建立与实施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最新:国家自杀预防计划的建立与实施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最新:国家自杀预防计划的建立与实施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最新:国家自杀预防计划的建立与实施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最新:国家自杀预防计划的建立与实施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自杀预防计划的建立与实施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家自杀预防计划的建立与实施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文档资料.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报告的内容,国内自杀死亡与自杀未遂的现状国家自杀预防计划,3,1995-1999年中国最重要的死因排序,排序 死因 死亡率(1/100,000)全人口1 脑血管疾病 110.412 支气管炎和慢性肺气肿 107.153 肝癌 24.784 肺炎 24.665 自杀 23.2315-34岁人群1 自杀 26.042 交通事故 20.613 意外溺水 6.874 肝癌 4.725 他杀 4.26,4,5,我们中心与中国CDC协作在全国范围内调查的895自杀死亡案例基本上能够代表全国的状况,其特征如下79%居住在乡村28%从未上过学58%服用农药或鼠药自杀(其中62%被医务人员抢救但失败)4

2、7%有血缘关系的人或亲戚、朋友、熟人有过自杀行为63%有精神障碍27%有自杀未遂既往史仅 9%曾在精神科就诊过,6,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的自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死前两周抑郁严重程度有自杀未遂史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死亡当时的急性应激强度死前一个月内的生命质量差死前两天内发生急性人际冲突死前一年内负性生活事件产生的慢性心理压力朋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农民、家庭主妇、退休、失业者死前1个月内的社交活动少,7,8,25所综合医院诊治的15,238例自杀者(A组)和617例深入调查的病情较重的自杀未遂者(B组)的特征 71%是女性 自杀当时的平均年龄 32.4岁54%服用医疗药品和

3、28%服用农药或杀鼠剂自杀77%居住在乡村16%从未上过学49%有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38%自杀当时有精神障碍15%有过自杀未遂既往史仅 11%自杀前曾在精神或心理科就诊过 46%在自杀前所考虑的自杀时间小于10分钟,A,B,9,两个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的自杀未遂危险因素,急性应激强度大抑郁或其他精神障碍家人或熟人中有自杀行为家庭功能差冲动性或攻击性人格近一个月生命质量低文化程度低,10,调查员及研究人员独立评估7类原因在每个案例自杀原因中的相对重要性 病情较重自杀未遂者 自杀死亡者各类原因 N=617 N=895精神或心理问题:30.5%47.5%心境障碍 20.7%29.3%饮酒问题 2.7

4、%4.0%其它精神心理问题 7.1%14.2%社会问题:69.5%52.5%家庭矛盾 54.8%26.3%经济困难 2.7%8.4%躯体疾病 2.4%11.3%其它社会问题 9.8%6.5%,11,为了降低我国自杀率我们应该做些什么?,12,国家与世界因素,外部影响-西方价值观的全球化-地区与全球性经济的一体化,文化因素-有关自杀的信念和来世的信念-对交往方式和怎样规定人的 社会地位的传统观念,社会的大环境,社会政治因素-生产方式、财富分配手段-政治结构、媒介影响-社会性的防治自杀活动,个人所处的小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与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关系-亲近人对自杀的看法,社会经济环境-能得到如教

5、育、工作、住房、保健、社会福利等社会资源-能得到有效的防止和治疗自杀的服务-自杀途径的方便性和危险性,自杀未遂自杀死亡,生物与心理状况-遗传因素、性别、年龄-人格、对生活满意的程度-躯体与精神疾病,社会身份-被承认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个人的价值被肯定或否定,个人的资源与压力-教育水平和经济地位-生活事件和耐受能力,个人特点,多因素自杀模型,13,推动中国的自杀预防工作,在各地建立相应的研究与服务中心模式,向当地各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提供支持,培训非专业人员识别与处理自杀行为,并积极提高公众对自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开展一个全国性自杀预防研究项目以确定哪些干预措施在国内有效制定与实施国家

6、性的和地方性的预防自杀计划并对其效果进行监测,14,作为制定一个国家性自杀预防计划的第一步,我们建议开展一个有尽可能多的、对自杀问题感兴趣的不同单位和机构参与的全国性自杀预防研究项目。该项目将制定各种自杀预防策略并对其成本效果进行验证,与此同时,促进组建一个由专家和对自杀问题感兴趣的社区机构组成的核心小组。该核心小组将致力于此项目的各项工作,并且随后会变成一个协调和监督国家自杀预防计划的委员会。,制定一个国家性自杀研究项目,15,建议的全国性自杀预防研究项目完成该项目需要三年时间,将牵涉8个省的16个县和14个城市地区(7个大城市和7个小城市)。第一年,在每个选中的研究地点建立一个细致的自杀和

7、自杀未遂监测系统。一旦建立完善,这个监测系统将继续运作满三年。在第一年,也在其他的农村和城市地区将制定如下七个不同的自杀预防措施并进行预试验以调整其具体的步骤:1)限制自杀工具的方便易得,特别是农药和有毒药物的方便易得2)扩大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网络3)针对精神卫生和自杀的健康促进运动4)提高医务人员识别与处理与自杀有关的精神问题的能力5)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筛选高危个体的项目6)扩大面向高危个体的危机支持服务和有针对性的精神卫生服务7)提高初级保健机构处理自杀未遂导致的躯体合并症的能力,16,建议的全国性自杀预防研究项目(续)在开始这个项目之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将在上述一半研究地点应用不同的干预

8、措施。七种干预措施分别在七个县、三个小城市和三个大城市的城区开展;另外,全部七种干预措施在一个县、一个小城市和一个大城市的城区开展。未开展项目的地方作为对照地区。监测预防计划在降低自杀率和自杀未遂率、改变群众对自杀的态度方面的效果,并与没有开展自杀预防计划的县和城区进行比较。在项目结束时将评估不同的自杀预防方法的成本效果,然后决定在全国其它地方推广成本效果好的自杀预防计划。,17,国家性和地方性预防自杀计划中的所有目标目标1: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承受力和社会联系目标2:使自杀预防工作获得广泛支持目标3:限制不同自杀工具的方便易得并降低其致死性,特别是农药目标4:改善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网目标5:

9、促进社区识别高危个体的筛查计划的建立目标6: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和自杀的了解并转变其态度目标7: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目标8:建立面向自杀高危个体和其他受自杀问题困扰的人的具体服务项目目标9:为预防和临床上处理自杀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目标10:改进与扩大对自杀行为的监测目标11:建立长期资助与自杀有关的服务和研究项目的运作机制,18,目标 1: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承受力和社会联系,1.普及宣传减轻心理应激负面影响的具体方法2.培训学校儿童的应激处理技巧3.对扩大社会支持系统的活动进行鼓励,19,具体目的 2:培训学校儿童的应激处理技巧理论基础:在中国,许多自杀属于急性应激之后的一种冲动

10、行为,特别是剧烈的人际矛盾之后。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及其应激处理技巧将有助于他们在面对急性应激事件时想到其它解决问题的办法。,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一系列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应激处理技巧的培训教材,培训普通老师使用这些教材并对其效果进行验证。这些不同的教材应满足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在全国推广使用并修改这些教材。参与机构:教育部、师范学院以及当地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学会应该制定这些教材并对其实际效果进行检验。媒体和针对公众健康的教育促进机构应负责向社会推广这些教材。绩效评估指标:使用这些培训教材的学校数目。媒体中有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应激处理技巧培训的重要性的报道数目。在

11、有效地使用这些培训教材的地方,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的降低程度。,20,4.提高公众和政府对自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5.培训一批组织和管理自杀预防活动的专业人员 6.在全国各地建立自杀研究与预防中心 7.鼓励各部门和各机构将预防自杀纳入其正在开 展的工作中去 8.促进地区与地方自杀预防计划的建立 9.支持成立与预防自杀有关的非政府的机构10.鼓励制定相关法律支持自杀预防工作,目标 2:使自杀工作获得广泛支持,21,具体目的 4:提高公众和政府对自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理论基础:国家计划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强大支持。为了成功地开展这个全方位的、持续的公众健康教育运动,必须提高公众对自杀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重要性的

12、认识。,活动:1.把握住媒体的活动,促进公众和社会各界对自杀的公共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和对正在开展的预防自杀工作的了解 2.制定宣传材料并广泛散发3.寻找能帮助宣传的“名人支持者”参与机构:媒体和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机构将互相协调开展这些活动,但是所有有兴趣的部门和机构必须参与本机构内部的预防自杀教育活动。绩效评估指标:1.把自杀预防正式纳入当地社区公共卫生发展计划中去的地方数目2.增加媒体对自杀预防工作的报道,22,提高农药中毒抢救的成功率 限制农药和其它有毒物质的方便易得,目标 3:限制不同自杀工具的方便易得并降低其致死性,特别是农药,23,目标 4:改善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网,13.制定家访独居

13、老人的计划14.促进建立农村年轻妇女自助小组,24,培训卫生保健机构、学校、监狱等单位的关键守门员提高热线咨询员筛选和转介高危个体的能力为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制定有关自杀危险性方面的培训材料,目标 5:促进社区识别高危个体的筛查计划的建立,25,目标 6: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和自杀的了解并转变其态度,18.提高公众对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与治疗的了解19.使更多的居民愿意因心理问题寻求帮助20.减少与精神疾病和自杀有关的耻辱感21.改进媒体、电影等报道描写精神疾病与自杀的方式,26,目标 7: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22.提高全科医生识别与治疗心理问题的能力及主动性23.增加精神卫生专

14、家的数目并增强对他们的心理咨询水平的培训24.提高并标准化对非医学领域心理咨询师的培训25.促进全国各地均可获得价格合理的精神科药物,27,目标 8:建立面向自杀高危个体和其他受自杀问题困扰的人的具体服务项目,26.制定、验证并推广培训精神卫生工作者和全科医务人员恰当治疗自杀高危个体的教材27.向自杀未遂者提供心理评估和随访心理支持服务28.向自杀高危个体提供费用不高(或者免费的)的服务和治疗29.制定医疗机构、学校、监狱和其它机构使用的处理自杀高危个体以及处理自杀和自杀未遂后果的指南30.建立为自杀者家人和其他受自杀问题困扰的人服务的支持小组,28,目标 9:为预防和临床上处理自杀提供更多的

15、科学依据,31.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自杀研究日程32.向承担自杀预防和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机构提供人员 培训和技术帮助33.开展研究来评估具体干预措施在降低自杀和自杀未遂率方面的成本效果34.开展研究来确定达到有关中间结果(提高知识水平、转变态度、增进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等)的最佳方法,29,目标 10:改进与扩大对自杀行为的监测,35.建立评估自杀未遂率的有效运作机制36.建立可靠的方法来评估报告的自杀率和自杀未遂率的准确性 37.开始连续监测自杀和自杀未遂的变化特征、危险因素以及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30,目标 11:建立长期资助与自杀有关的服务和研究项目的运作机制,38.建立筹资组39.促使具体部门

16、的自杀预防工作能获得固定的拨款40.促进建立专门的自杀研究基金,31,如何实施、监督、评估与修改这个计划,32,中国国家自杀预防筹备委员会,工作小组,专家顾问组,筹资组,33,筹备委员会构成(推荐)主任委员:卫生部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农业部、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妇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卫生局 等相关司局秘书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秘书长:卫生部疾控司、农业部、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妇联、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广电总局、国家新闻总署、共青团中央等相关处委员:专业组织代表,相关非政府组织,综合医院代表;专家,34

17、,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人民的健康状况,但是快速的社会变革常常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可以引起精神疾病或使之加重,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导致自杀。我国相对高的自杀与自杀未遂率提示我们:个人、社会机构和政府部门必须齐心协力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来增进人民的心理健康、家庭的稳定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完善。,35,制定“中国国家自杀预防计划”的目的是团结社会一切力量来解决自杀这一重要问题。减少自杀和自杀未遂,减轻自杀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就需要加强社会全体成员的心理承受力和社会联系,从而直接造就更为健康的国民。立足于可靠的科学研究结果,制定与实施国家自杀预防计划需要许多不同机构几年的协同努力,因此需要我们现在就开始解决这一重要的问题。,36,自杀是可以并且是应该预防的。我们鼓励一切感兴趣的个人和机构加入这一重要的工作中来,以促进人民的心理健康并完善我们的社会支持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