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1352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我就结合自己的做法谈几点培养此能力的看法:首先就是要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让学生乐于提问。其次教师要要扎实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训练;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讨论汇报,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在观察比较、辨别异同中解决问题。主题词: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正文:新的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要培养学生解

2、决问题的能力有明确的说明。所以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简单的认识:一 、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的真正进步。”我国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有几点自

3、己的看法:1、让学生敢于提问。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习惯于解决教师或教材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也没有机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减法时,我首先出示了商店里的一角里的物品以及价钱,问学生,看到这些,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在思考后提出了如下问题:一个羽毛球和一枝钢笔一共多少元?一本书比一个练习本多多少元?一个乒乓球比一个篮球便宜多少元?三个羽毛球和三个乒乓球一共多少元?等等。这些问题有学过的加法的问题,我就及时解决,复习了旧知识,而也有新知

4、识,可尽管这节课无法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提出来的,他们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因此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知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心理上的疑问,形成悬念问题。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给课堂教学增添无穷魅力。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先出示利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形组合成的一个个漂亮的图案,在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让他们动起来,组成了一幅画,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学生欣赏这幅画的同时,让学生说说图中有些什么,从而激发学生产

5、生深入了解的欲望:“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我们也来做一幅吧”。进而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2、让学生善于提问。首先要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如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结合点”找问题,也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发现处处有数学问题。其次,鼓励学生在比较中提问,比较是在思想上将对象和对象的各部分,个别方面和个别特征仔细辨别,确定它们的异同及其关系的思考方法,教师应让学生习惯于比较这两种事物的异同点,从而提出问题: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再次,交给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从结论出发,追溯到必须知道的条件,或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如,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能解决什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