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级下册《筷子“折”了》教学诊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四级下册《筷子“折”了》教学诊断.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筷子“折”了教学诊断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三课筷子“折”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筷子放在水里会变“折”、有水的碗显得底比较浅等。对于这些现象,很多学生已是见怪不怪,视而不见。有些学生凭经验在心中似乎明白,但对其中的科学道理却说不出所以然。本课以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为例,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使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皆科学,并能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一下是教学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活动一:交流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奇怪现象有很多。播放课件(水变深了)。学生发现:筷子“折”了,光点“偏”了,有水的碗显得底比较浅等。活
2、动二:提出问题,学生猜想(1)提出问题:“筷子为什么会变折了?”“清澈见底的水为什么会变深了?”(2)学生猜想:“之所以会发生筷子变折了的现象,可能是因为筷子发出的光经过了两种不同的物质;我们在岸边看到水很浅,实际却很深,也可能是因为光经过了空气和水两种物质的原因。”活动三: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教材力图通过筷子“折”了等,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掌握了光的折射概念;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第一,以光的折射规律为主线,通过筷子“折”了,光点偏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探究出
3、光的折射规律。第二,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科学结合生活的意识。第三,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第四,以问题为平台,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1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科学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科学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2.由于课前实验器材准备不充分,在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路不很清楚,但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的方式,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视频太多最后导致我后面的内容处理仓促。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已领会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实现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