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级语文教案《炮手》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3296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三级语文教案《炮手》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级语文教案《炮手》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级语文教案《炮手》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三级语文教案《炮手》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三级语文教案《炮手》教学设计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炮手教学设计宁夏灵武市一小 赵云霞一、教材说明 炮手记叙了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中一名普通炮手,为了革命,亲手炸掉了被侵略者占据的家园的感人故事。全文以对话形式为主,以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为辅贯穿全文,形象地突出了主人公炮手复杂的内心世界,赞颂了他令人钦佩的奉献精神。 二、学情分析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对战争的实质不甚了解,而本课的时代背景和我们现在相距一百多年,考虑到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可能有困难,上课前鼓励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战争的影片,了解战争的目的、意义,懂得军人的使命是为了祖国的安全,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读懂课文奠定基础。 三、教学

2、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5个,会写9个。 、找出炮手神态变化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炮手的心情。 、用联系上下文和比较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苍白、煞白、惨白、凛冽、喝彩、仅有“等词语。 、学习课文,理解“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房子开炮?”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炮手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自我,牺牲自我的精神。 、续写“战争结束后,炮手回到了故乡”,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多种手段 创境激情 1、板书课题:炮手,齐读。问题:你知道炮手吗?为什么课文以“炮手“为题? 2、同桌交流,你对战争了解多少?战争中作为军人,他们的职责是什么? 点评:这样做有利于鼓励学生养成搜

3、集、整理、运用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出示插图,看看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执行什么任务?远处的浓烟是什么? 点评: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想象,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特别注意多音字“颤”的正确读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名朗读。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相互交流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点评:学生预习时解决生字问题,课堂上把检查的权利也交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对每一次读课文提出不同的、循序渐进的要求,让学生明确目标,逐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合作交流 具体感知 1、默读课文,

4、设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点评:读懂每句话是读懂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 2、细读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问题。(如: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还要亲手炸掉?) 3、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吗? 点评: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主动的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小组讨论,自己有什么想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 5、梳理小组同学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准备提出全班解决。 6、全班反馈,集中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点评:引导学生把合作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的一种意识,一种需求,一种自觉行为,一种良好习惯。 7、教师点拨,深入理解。问题:课

5、文用了哪个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写炮手不同时刻的神态?几次使用有什么不同?找出来反复读一读(苍白煞白惨白),用心品味一下炮手神态的变化。点评:关键处,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8、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凛冽、喝彩、仅有。9、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点评:感情朗读是理解课文最直接的体现。(四)突出重点 精心品读 1、师:同学们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有两个问题请大家解答,可以吗? (1)为什么裹着大衣的副官冻得浑身打颤,炮手的额头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 (2)敌军驻地红瓦白墙的农舍被击垮后,将军连声喝彩“干得好!”炮手的脸颊上却流下了悲伤的热泪。(师:先不忙着回答,找出这两处句子多读几遍,再联系前后内容 想

6、一想。) 点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难点、疑点,从读入手,设法解决。 2、比较两组句子,体会炮手的内心世界。 “裹着大衣的副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大颤,可炮手的额头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干得好,伙计!这座农舍看来不太结实,它全垮了!”将军连声喝彩,回头微笑着看看炮手。可是,他大吃一惊:炮手的脸颊上流下了两行热泪。” (1)读一读。(2)比一比,发现了什么? (3)想一想:为什么炮手与别人的神态截然相反? 假如你是炮手,当时会怎么样呢?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写,你读了之后印象如何? (4)议一议(交流刚才的问题)。 (5)有语气地读这两组句子,认真体会炮手的内心活动。 点评:教师质疑的目的是引导学生

7、认真读文,深入理解,学习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对比手法);教给学生方法;“读比想议读”实现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的深入理解 3、分角色朗读全文(叙述和旁白同桌齐读) 点评:通过分角色朗读,促使学生角色移位,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再塑炮手的形象,展示炮手的精神品质,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升华。 、说一说,这时你的心里有是怎么想的?(可自言自语,可随意跟他人交流。) 、教师小结。 (五)续写课文,拓展延伸。 1、范读。 点评: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再度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使学生、教师、作者、作品之情产生共鸣,为续写再做铺垫。 2、师: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消灭侵略者,炮手奉献出自家仅有的一点财

8、产红瓦白墙的房子。请同学们替作者续编故事战争胜利了,炮手回到亲爱的家乡 3、学生续写。4、反馈。 (六)检查指导写生字(略) 五、案例点评 本课设计突出了以下几点: 1.学生是阅读的主人。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本课设计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交流,具体感悟”、“突出重点,精心品读”等环节,引导学生渐进有序地读书,理解、感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课改新理念。 2.“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整课书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方法,有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带着问题认真、充分地阅读,细心品读,以读促

9、讲,以读代讲,以读代教。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突破课文重难疑点。 3.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苍白、煞白、惨白”进行比较,仔细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帮助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两组对比句的重点学习,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主人公为国家、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自家的牺牲精神的领悟。 4.注重教给阅读方法。现在的教学是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教师整篇教学设计为学生提出了一种整体把握具体感知重点突破”的有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两组对比句时,又具体设计了“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教学生从整体着眼,从局部着手,认真研读,深入理解。持之以恒,学生自能阅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5.调动学生情感参与。教材编者在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中告诉我们:“调动情感参与是阅读教学的催化剂。”教师把调动学生情感参与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教学开始,就通过解题,交流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出示课文插图等手段,调动学生情感。教学中,又通过人物神态变化的比较,感情朗读,角色移位,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等形式促使学生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炮手“心理相融”。 (宁夏灵武市教研室 吕玉素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