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21.掌声》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21.掌声》说课稿.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掌声说课稿首先说教材这是一个感人至深、耐人寻味的温情故事。掌声既是题目,也是文眼,还是主线。小英是一个腿部落有残疾的女孩,她鼓起勇气,走上讲台,赢得掌声。在这之前,她是一个忧郁自卑的女孩,她需要掌声。在赢得掌声之后,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活泼开朗,难忘掌声。文章启示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这篇课文与本册教材中先后出现的第八次卧薪尝胆军神金子孙中山破陋习等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这些课文组合搭配,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人物专题。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启发和教育。二、说学情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的中间学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
2、用。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受到心智水平的制约,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特别是对于课文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还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分析。小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特别喜读故事。特别是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具有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和真挚的情感,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故事中的人物和学生同龄,最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这是对学生认知心理水平的分析。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年段目标的要求,以及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学习目标。1、识字学词。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困境愿意持久”等由生字组词的词
3、语。2、朗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和掌声的妙处,受到相互关爱、尊重的教育。四、说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内容,感受形象,体会情感。难点是: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的含义。五、说教法学法我认为,教法和学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要以学法为中心,教法要服务于学法。本课教学,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的设计理念,主要采取情境教学、以读促悟、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设计这些方法的出发点是学生,是学生的心智水平,落脚点还是学生,是学生素养
4、的形成和发展。要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逐步习得和掌握这些方法。 六、说教学准备和教学时间教学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按照四步法预习课文。一读(读课文,读字词)二查(查资料、查字典)三思(理解课文内容)四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学习新知做准备。重点是读熟课文。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熟读文本,吃透教材。于永正老师说,在挖掘教材上,下多大气力,都不足为过。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其次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这里要说的是第一课时。七、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情趣导入,扣题质疑二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是
5、突出重点、精读感悟四是总结积累,拓展延伸。第一步,情趣导入,扣题质疑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富有情趣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上课伊始,我会安排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张开双手,掌心相对,做一个击掌动作。再来,加速、再加速(掌声响起)感谢同学们热情的掌声,我要送给大家一句话:屏幕出示: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范读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掌声的故事。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掌的上边是党字头,要从中间起笔,第一笔是竖。齐读,有什么问题?(掌声来自哪里?掌声?送给谁?有什么作用?)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
6、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二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读者,拿到一篇文章,总有先睹为快的心理。特别是在扣题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因此,要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通读文本,整体感知。)读书之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整体感知以后,进行学情反馈。首先出示本课生词,采取指名读、领读、齐读等方式,检查指导。重点指导“经久不息和渐渐平息”这两四字词语。比较特点,都有“息”,什么意思?(停止)都是写什么的?(掌声)意思一样吗?该怎样理解。用掌声告诉我,首先是经
7、久不息,然后渐渐平息。(这两个词语与两次掌声密切关联,在比较中理解,在情景中体验,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为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然后交流读书的收获: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充分发言,在交流中理清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先讲了小英犹豫自卑,需要掌声再讲小英走上讲台,赢得掌声后来小英活泼开朗,难忘掌声)(课标要求,从三年级开始要初步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这一环节向学生渗透了列标题把握内容的方法。) 第三步 突出重点、精读感悟有的学者曾用“模模糊糊一大片,简简单单一条线”来形容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的差别。这话很是让我们感到汗颜和尴尬。的确,语文既要考虑字词句段篇,又要兼顾听说读写练。但是,一堂
8、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根据文本和学生的特点,精心选择教学的着力点。通过扎实细致的教学,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目的。具体到这一环节,要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句段,引导学生披文入境,以境促读,以读传情,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启发教育。版块一:抓住变化,质疑导学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读,思考,小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可能会说,小英很忧郁,眼睛真亮,抓住关键词对理解人物很有帮助。这是以前的小英,后来呢?学生可能会说,(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变成一个词,(活泼)概括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能力。(板书)指着板书,以前忧郁的小英,变成了活泼的孩子,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原因)(板书?)板块二:感受鼓励的掌
9、声1、出示:描写第一次掌声的语句。“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地流下了眼泪。”2、听老师读,故意漏掉“终于”和“一摇一晃”这两个词。细心的学生会敏锐的指出来。我会故作困惑的说,没有“终于、一摇一晃”读着也很通顺,少了不行吗?3、先来看看,为什么不能去掉“一摇一晃”?( 准确地写出了小英走路的姿势)小英走路为什么“一摇一晃”?学生会联系第一自然段,说出落下了残疾。我会及时鼓励:读书就要这样,要前后联系读,理解得才深刻! 4那“终于”能去掉吗?为什么?(学生会说,她不是马上走上去的,经过
10、了较长时间的等待。)(课标要求,要理解关键词语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上环节抓住“一摇一晃、终于”两个词语,较深刻地理解了关键词语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是啊,小英的腿有残疾,走上讲台,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请同学们继续联系上文,默读第2、3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小英能走上讲台,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可以把有关的词句画下来,也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读完以后,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合作探究之后,进行班级汇报。这一环节的教学具有
11、很大的生成性,我会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相机指导。预设1、体会犹豫的心理。学生会找到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小英犹豫了一会儿。小英在犹豫什么?(该不该上去)她愿意上去吗?为什么?(学生会找到第二自然段的“小英离开把头低下了头”,说明英子很自卑,想逃避。)听其言,观其行。透过动作,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既然不愿意上去就不去好了,为什么还要上去呢?(老师不了解情况,怕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多么懂事的孩子呀!一方面,自己不愿去,另一方面,由不能不上去。这两种心理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就是犹豫。预设2:观察焦灼的神情学生会找到表现神情的语句(小英眼圈儿红了)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心里很着急,记得都要哭了。真会读书,眼睛是心
12、灵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看到了小英内心的痛苦!预设3.感受迟疑的动作学生会找到描写动作的语句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对呀!为什么不是一下子站了起来?(学生可能会说,说明他很不情愿,还可能说,说明他缺乏信心)说的都有道理。透过小英的心理、神情和动作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凝聚成一个词终于。一个词语的背后有多么丰富的内涵呀!带上感受,再读这段话。(课标要求,要理解关键词语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上环节抓住“一摇一晃、终于”两个词语,较深刻地理解了关键词语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板块三:反思感悟,在语境中复沓朗读中心句1,当看到小英一摇一晃地、艰难地走向讲台的时候,想不想帮她一把?可以
13、怎样做?有没有比掌声更好的办法?(如果我是同位,我想把她扶上去行不行?为什么?)(小英最需要的是不是同情,而是鼓励!)那女生接读上台鼓掌的内容。是啊,难道还有比掌声更好的办法吗?出示:中心句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齐读。)2、出示:后半段,描写第二次掌声的语句。男女生接读。3、两次掌声一样吗?含义相同吗?(鼓励、赞美)作用一样吗?(感动、自信。)4、看看小英是怎么说的?出示第6自然段。齐读。小英的话最有说服力,她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5、这还是那个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的小英?这还是那个低着头、眼圈红红的犹豫不决小英吗?从小英的变化中,我们不得不说,引导学生再次复沓朗读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这一环节,根据文本内容,创设了4个层次的朗读语境,使学生在复沓中加深了理解,产生了共鸣。)第四步 总结积累、拓展延伸1、文章是照亮灵魂的一面镜子,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受到了什么启发,请写下来。(按照读写结合、以读带写的语文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实现情感和能力迁移。)2、推荐阅读心灵的暖阳。(因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堂无非是个窗口。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实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目的。)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设想。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板书:21掌声犹豫 掌声 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