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和控制水平解读.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7335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和控制水平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和控制水平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和控制水平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和控制水平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和控制水平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和控制水平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和控制水平解读.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和密度控制水平标准解读,汇报人:庞松涛,第一部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GB/T 23795 23798-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的意义,病媒生物危害程度的主动评价虫媒传染病的预警病媒生物控制方案的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效果的评价,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GB/T23797-2009,1、诱蚊灯法(1)适用范围:畜禽棚内或其附近按蚊属、库蚊属等成蚊的监测。(2)器具:诱蚊灯、乙醚等。,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3)操作步骤 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诱蚊灯光源离地1.5m。日落前1h接通电源,开启诱蚊灯诱捕蚊虫,直至次日日出后1h(或根据监测目的决定诱集时

2、间)。密闭收集器后,再关闭电源,收集、分类和记录雌蚊数。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4)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只)/灯的数量(台)诱蚊小时数(h)或诱蚊夜数(夜),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2、二氧化碳诱蚊灯法(1)适用范围:按蚊属、库蚊属等成蚊的监测。(2)器具:诱蚊灯、干冰或二氧化碳气瓶等。,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3)操作步骤 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诱蚊灯光源离地1.5m。日落前1h接通电源,贴近光源悬挂干冰或把二氧化碳气瓶出气口靠近光源,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00ml/min500ml/min,开启诱蚊灯诱捕蚊虫,直至次日日出后1h(或根据监测目的决定诱集时间)。

3、密闭收集器后,再关闭电源,收集、分类和记录雌蚊数。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4)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只)/灯的数量(台)诱蚊小时数(h)或诱蚊夜数(夜),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3、产卵雌蚊诱集法(1)适用范围:适用于寻找产卵场所的库蚊属等雌成蚊的监测(2)器具:产卵雌蚊诱集器、产卵诱集物等。,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3)操作步骤 日落前1h放置孕蚊诱集器,盘内装不少于2L的产卵诱集物。每天日出后1h移走诱集的蚊虫并分类、计数。每晚(每次)更换产卵诱集器。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4)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只)/产卵雌蚊诱集器数量(个)诱蚊夜数(夜),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4、4、人诱停落法(1)适用范围:嗜人血成蚊的监测。(2)器具:计数器、手电筒、电动吸蚊器等。(3)操作步骤:选择遮阴处为监测地点。在党的蚊虫刺叮高峰期,监测者暴露一侧小腿,静止不动,记录30min内停落在小腿上并被拍死或用电动吸蚊器捕获的蚊虫数量,或根据监测目的设定诱蚊时间。记录诱蚊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温度、湿度和风速。(4)密度计算公式:停落雌蚊数(只)/诱蚊人数(人)诱蚊次数或诱蚊时间(min),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5、栖息蚊虫捕捉法(1)适用范围:人房或动物厩舍中栖息的成蚊的监测。(2)器具、试剂:电动吸蚊器、手电筒、乙醚等。(3)操作步骤:依据不同蚊种的生态习性,选择蚊虫栖

5、息时间及蚊虫栖息场所,在手电筒的照明下,使用电动吸蚊器捕获栖息的蚊虫,每次15min。用乙醚麻醉捕获的蚊虫,记录每处场所蚊虫的数量与种类。记录温度、湿度。(4)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只)/房屋数量(间)捕蚊时间(h),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6、诱卵器法(1)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蚊卵的监测。(2)器具:诱卵器,白色滤纸等。,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3)操作步骤:将诱卵器放置于监测地,连续放置4天,第4天检查、收集诱到的成蚊及蚊卵,记录诱蚊、诱卵的阳性瓶数和成蚊数。同时记录调查期间平均气温和降雨情况。(4)密度计算公式:a.回收的诱蚊诱卵器中伊蚊成虫(只)/回收的有

6、效诱蚊诱卵器数量(个)b.伊蚊卵阳性的诱蚊诱卵器数量(个)/回收的有效诱蚊诱卵器数量(个),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7、幼虫吸管法(1)适用范围:居民区蚊虫幼虫(蛹)密度的监测。(2)器具:长吸管、小滴管、白色方盘、采样管、水网等。(3)操作步骤:监测小容器积水中蚊虫幼虫(蛹)密度时,用长吸管把全部水吸到白色方盘内;监测大容器积水和地表积水的蚊虫幼虫(蛹)密度时,用水网捞捕幼虫(蛹),然后翻扣入盛有水的白色方盘内,再用小滴管把蚊幼虫(蛹)吸出放入已编号的采样管内。记录地点、场所和日期。将收集到的幼虫(蛹)进行分类、计数。,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4)密度计算 a.百户指数:阳性积

7、水处数(处)/检查居民户数(户)b.容器指数:阳性积水容器数(个)/容器数量(个)c.幼虫密度指数:幼虫(蛹)数量(条)/检查的居民户数(户)d.幼虫房屋指数:幼虫(蛹)阳性的房屋数量(户)/检查的居民户数(户),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8、幼虫勺捕法密度计算公式:采集所得的蚊幼虫(蛹)总数(条)/阳性勺数,库蚊、伊蚊的勺捕方式,按蚊的勺捕方式,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9、动物诱集法 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量(只)/动物数量(头)诱蚊次数(次)或诱蚊时间(min)10、挥网法 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量(只)/网的数量(网)11、黑箱法 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量(只)/黑箱数量(箱)12、

8、路径法 密度计算公式:阳性容器数和阳性小型积水处数(处)/监测行走距离(km),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13、人帐诱法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量(只)/蚊帐数(顶)诱蚊时间(h)14、动物诱帐法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量(只)/蚊帐数(顶)诱蚊时间(h),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表A.1蚊虫成虫监测表,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表A.2蚊虫幼虫(蛹)监测表,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GB/T 23796-2009,1、笼诱法(1)适用范围:室外成蝇密度和种类的监测。(2)监测工具:捕蝇笼。,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GB/T 23796-2009,(3)操作步骤:每个捕蝇笼诱饵盘内

9、放置50g红糖、50ml食醋及50ml水,或者按照监测目的采用其他诱饵。诱饵盘与捕蝇笼下沿的间隙应不大于20mm。监测时间为上午9点到下午3点。将捕获蝇类麻醉后分类、计数,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候数据。(4)密度计算捕蝇总数(只)/投放捕蝇笼数(笼)监测时间(h),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GB/T 23796-2009,2、粘捕法(1)适用范围:室内成蝇密度和种类的监测。(2)监测工具:粘蝇带。,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GB/T 23796-2009,(3)操作步骤:监测时将粘蝇带挂置在离地面2.5m处,粘蝇带之间需相距3m以上,每标准间放置1条。监测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3点,记

10、录粘捕到的蝇数,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候数据。(4)密度计算 粘捕蝇总数(只)/粘蝇带总数(条)监测时间(h),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GB/T 23796-2009,3、成蝇目测法(1)适用范围:室内成蝇侵害率和密度的监测。(2)操作步骤:监测人员目测计数、记录监测标准间、阳性标准间和每一间内的蝇数,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候数据。(3)密度计算a.侵害率计算:有蝇房间数(间)/监测房间数(间)b.蝇密度计算:蝇总数/有蝇房间数(间),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GB/T 23796-2009,4、蝇类幼虫孳生率(1)适用范围:蝇类幼虫孳生率及孳生密度的监测。(2)操作步骤:调

11、查蝇类的孳生地,检查孳生物内有无蝇类活幼虫和蛹孳生。记录检查的孳生物数、阳性孳生物数和每处或每一单位(如100g)内的蝇类活幼虫数和蛹数,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候数据。(3)密度计算a.蝇类幼虫孳生率:有活幼虫和蛹孳生的孳生物处(处)/调查的孳生地处数(处)b.蝇类幼虫孳生密度:发现孳生的蝇类活幼虫和蛹总数(条)/阳性孳生物数(处)或百克(100g),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GB/T 23796-2009,5、格栅法(1)适用范围:室外成蝇密度的监测。(2)操作步骤:在蝇类活动高峰期,将格栅放置在多蝇场所,计数并记录1min内停落在格栅上的蝇数,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候数据。(

12、3)密度计算 停落蝇总数(只)/监测格栅数(格栅),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GB/T 23796-2009,表B.1 蝇类密度监测记录表,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GB/T 23796-2009,表B.2 蝇类密度监测记录表,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GB/T 23796-2009,表B.3蝇类密度监测记录表,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GB/T 23796-2009,表B.4蝇类幼虫、蛹监测记录表,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 23795-2009,1、粘捕法(1)器具:胶面规格为170mm100mm。(2)操作步骤:监测时,在粘蟑纸中央放置2g新鲜面包屑作为诱饵,将其放置

13、于蜚蠊经常栖息活动的地点,每15平方米房间放1张,不足15平方米的单独房间按15平方米计算,大于15平方米房间按15平方米为1间折算,粘蟑纸放置12h,晚放晨收。记录捕获蜚蠊种类及数量,计算蜚蠊粘捕率、侵害率、密度、密度指数。监测时不得选择一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作监测点,每次监测时,粘蟑纸必须更新。,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 23795-2009,(3)计算 a.粘捕率:粘捕到蜚蠊的粘蟑纸数(张)/有效粘蟑纸数(张)b.侵害率:监测到蜚蠊的房间数(间)/监测总房间数(间)c.密度:粘捕到蜚蠊数(只)/有效粘蟑纸数(张)d.密度指数:粘捕到蜚蠊数(只)/粘捕到蜚蠊的粘蟑纸数(张),

14、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 23795-2009,表A.1蜚蠊密度监测记录表(粘捕法),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 23795-2009,2、药激法(1)器具及药品:手电筒、蜚蠊密度检测剂(常用的检测剂有质量分数为0.3%的氯菊酯酒精液)。(2)操作步骤:用蜚蠊密度检测剂对蜚蠊栖息活动地点进行喷洒,用手电筒照明,检查5min内驱出的蜚蠊,并计算。(3)计算 a.侵害率:有蜚蠊房间数(间)/监测总房间数(间)b.密度:5min内激出的蜚蠊总数(只)/监测总房间数(间)c.密度指数:5min内激出的蜚蠊总数(只)/有蜚蠊房间数(间),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

15、23795-2009,表A.2蜚蠊密度监测记录表(药激法),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 23795-2009,3、目测法(1)器具:手电筒。(2)操作步骤:在监测房间内选择蜚蠊栖息活动的场所,用手电筒照明,检查并记录每个场所3min内观察到的蜚蠊种类、数量、活卵鞘数和蟑迹(空卵鞘壳、死尸、残尸等)数。,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 23795-2009,(3)计算 蜚蠊成若虫密度计算 a.侵害率:有蜚蠊房间数(间)/监测总房间数(间)b.密度:监测到的蜚蠊总数(只)/监测总房间数(间)c.密度指数:监测到的蜚蠊总数(只)/有蜚蠊房间数(间),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

16、GB/T 23795-2009,蜚蠊活卵鞘密度 a.侵害率:有蜚蠊活卵鞘房间数(间)/监测总房间数(间)b.密度:监测到活卵鞘总数(只)/监测总房间数(间)c.密度指数:监测到活卵鞘总数(只)/有活卵鞘房间数(间)蟑迹密度计算:有蟑迹房间数(间)/监测总房间数(间),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 23795-2009,表A.3蜚蠊密度监测记录表(目测法),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1、粘鼠板法(1)适用范围:室内鼠密度的监测。(2)器具:粘鼠板,胶面规格为150mm200mm。,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3)操

17、作步骤:将粘鼠板展开,紧靠墙基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栖息的场所。每15平方米房间对角放置2张。粘鼠板应避免放置于阳光直射、水淋、地面潮湿的场所,并防止尘土等污物对粘鼠板的污染。记录经过一夜粘捕到的鼠的种类和数量。(4)密度计算 粘捕率:捕到鼠的粘鼠板数(块)/有效粘鼠板数(块)粘捕指数:捕鼠数(只)/有效粘鼠板数(块),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2、夹夜法(1)适用范围:室内外环境的鼠密度监测。(2)器具:鼠夹,规格为120mm65mm,感量为2g0.2g。,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3)操作步骤:以生花生米等为诱饵,

18、室外沿一定地势放置鼠夹,夹距5m10m,行距20m 50m。室内沿墙基放置,鼠夹和墙基垂直,踏板端靠墙。小于15平方米房间放置1夹,15平方米房间放置2夹,大于15平方米的房间按每15平方米为1间折算标准间数,放夹数量依此类推。傍晚放置,次日清晨检查记录捕获鼠的种类及数量。以捕获率表示鼠密度。(4)密度计算 捕获率:捕到鼠的鼠夹数(夹)/有效鼠夹数(夹),20m50m,5m10m,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3、粉迹法(1)适用范围:室内鼠密度的监测。(2)器具:手电筒、滑石粉、双层纱布袋、“凹”字形支子(空隙大小为200mm200mm)。,四、病媒生物密度监

19、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3)操作步骤:将滑石粉装入纱布袋,选择平整、干燥的地面,支子紧贴墙基,在支子上方约50mm处轻轻抖动纱布袋,布撒一层薄滑石粉,粉块厚度约0.5mm。小于15平方米房间布放2块,15平方米房间布放2块,大于15平方米的房间按每15平方米为1间折算标准间数,间距不小于5m。晚上布粉,次日清晨检查,记录阳性粉块数和有效粉块数。以鼠迹阳性率率表示鼠密度。(4)密度计算 鼠迹阳性率:阳性粉块数(块)/有效粉块数(块),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四、病媒生物密度监

20、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4、盗食法(1)适用范围:下水道鼠密度的监测。(2)器具:选择当地鼠类喜食,便于检查的饵料(如10mm见方的红薯块),诱饵钩,细绳。(3)操作步骤:打开下水道井盖,诱饵钩钩住饵料,用细绳将饵料吊入井内,置于鼠类活动场所,系牢绳子,盖好井盖,做好标记,次日检查,被鼠类盗食或留有啮痕的饵料即为阳性饵料。以盗食率表示鼠密度。(4)密度(盗食率)计算 阳性饵料数(块)/总饵料数(块),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5、鼠迹法(1)适用范围:室内外环境的鼠密度监测。(

21、2)器具:手电筒、镊子、计步器。(3)操作步骤:室内鼠密度:检查房间内鼠迹,如活鼠、鼠尸、鼠爪印、鼠粪、鼠咬痕、鼠洞、鼠道等,有1处鼠迹的房间就算鼠迹阳性房间。15平方米或不足15平方米的房间算1间,大于15平方米按每15平方米为1间。以鼠迹阳性率表示鼠密度。外环境鼠密度:沿选择的路线如公路或铁路两侧、河湖两岸或公共绿地行走,记录行走距离内发现鼠迹的处数。以路径指数表示鼠密度。,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4)密度计算 a.室内鼠密度(鼠迹阳性率):阳性房间数(间)/总房间数(间)b.外环境鼠密度:鼠迹数(处)/检查距离(km),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

22、类GB/T 23798-2009,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鼠咬痕,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6、堵洞查盗法(1)适用范围:室外环境的鼠密度监测。(2)器具:手电筒、铲具、测绳。(3)操作步骤:确定调查样方,测定面积(用公顷表示),堵塞样方内所有鼠洞,24h后检查盗开鼠洞数,以单位面积的鼠洞数或鼠洞盗开率表示鼠密度。(4)密度计算 a.鼠密度:盗开鼠洞数(个)/样方面积(公顷)b.鼠洞盗开率:盗开的鼠

23、洞数(个)/堵塞的鼠洞数(个),四、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3798-2009,7、目测法 适用于旱獭密度的监测。,第一部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GB/T 23795 23798-2009,第二部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GB/T 27770 27773-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5.1.1 防鼠设施分为以下等级A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7%B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5%C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3%5.1.2 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鼠迹阳性率率小于或等于1%B级:鼠迹阳性率率小于或等于3%C级:鼠迹阳性率率小于或等于5%5.1.3 外环境

24、鼠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1B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3C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5,6 抽样原则6.1 在城镇范围内,选择不同方位的区域,随机抽样6.2 抽查数量见附录C,上下幅度不超过5%7 评价本标准将鼠密度控制水平定为A、B、C三级,其中,C级为鼠密度控制的容许水平,只有采用同一方法所有指标同时符合某一级别水平的要求时,方可视为达到了相应的级别水平,附录A,附录B,B.1 防鼠设施分为以下等级A级:房间数30间以下的单位防鼠设施完全合格,30间以上的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房间数不超过1间B级:房间数20间以下的单位防鼠设施完全合格,20间以上的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房间数不

25、超过1间C级:房间数10间以下的单位防鼠设施完全合格,10间以上的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房间数不超过1间B.2 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阳性房间数为0,60间以上的单位阳性房间数不超过1间;B级:房间数30间以下的单位阳性房间数为0,30间以上的单位阳性房间数不超过1间;C级:房间数20间以下的单位阳性房间数为0,20间以上的单位阳性房间数不超过1间;B.3外环境鼠密度 不得有鼠洞,死鼠,活鼠等鼠迹。,附 录C:城镇室内鼠类控制水平的抽样量量表,3.4 路径指数累计检查没1000m路径所发现蚊幼虫阳性积水处数。3.5阳性积水处评价人员所观察到的有蚊虫幼虫,蛹孳生的

26、各类容器积水,各类坑洼积水和各类排水系统的井口积水等。3.6 采样勺用于蚊虫幼虫采集的容积500ml的长柄勺。3.7从水体中采样勺取水,发现有蚊虫幼虫和蛹的取样。3.8采集勺指数对大中型水体,包括池塘,湖泊和河流,沿岸每隔10m,用采样勺取水,阳性勺站取样勺的百分比。3.9蚊虫的停落指数评价人在公园、花房、汽修厂、轮胎集放地,暴露右小腿,上午8:0010:00或 16:0018:00观察在0.5h内腿上蚊虫的停落数,计算蚊虫停落指数(停落蚊数/人次)。评价人在居民区、单位、公共场所等外环境,暴露右小腿,日 落后0.5h,观察在0.5h内腿上蚊虫的停落数,计箅蚊虫停落指数(停落蚊数/人次)。,病

27、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蚊虫,5.1.1小型积水蚊虫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 0.1;B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0.5;C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 0.8。5.1.2大中型水体蚊虫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采样勺指数小于或等于1%,平均每阳性勺少于3只蚊虫幼虫和蛹;B级:采样勺指数小于或等于3%,平均每阳性勺少于5只蚊虫幼虫和蛹;C级:采样勺指数小于或等于5%,平均每阳性勺少于8只蚊虫幼虫和蛹。5.1.3外环境蚊虫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停落指数小于或等于0.5;B级:停 落指数小于或等于1.0C级:停落指数小于或等于 1.5。,6抽样原则6.1在城镇范围内,选择不同

28、方位的区域,随机抽样。6.2抽查数量见附录A,上下幅度不超过 5%。7评价本标准将蚊虫密度控制水平定为 A、B、C三级,其 中,C级为蚊虫密度控制的容许水平,只 有所有指标同时符合某一级别水平 的要求时,方可视为达到了相应的级别水平,附 录A表 A.1:评价常见环境类型蚊虫控制水平的抽查数量,表 A.2:评价其他环境类型蚊虫控制水平的抽查数量表,5.1.1 生产销售直接人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室内不得存在蝇类孳生地。5.1.2 室内成蝇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有蝇房间阳性率小于或等于3%,阳性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3只/间;B级:有蝇房间阳性率小于或等于6%,阳性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3只/间

29、;C级:有蝇房间阳性率小于或等于9%,阳性间蝇密度小于或等于 3只/间。5.1.3 室外蝇类孳生地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蝇类孳生地阳性率小于或等于1%;B级:蝇类孳生地阳性率小于或等于3%;C级:蝇类孳生地阳性率小于或等于5%。5.1.4 防蝇设施分为以下等级A级:防蝇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8%;B级:防蝇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5%;C级:防蝇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0%,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蝇类,6抽样原则6.1在城镇范围内,选择不同方位的区域,随机抽样。6.2抽查数量见附录B,上下幅度不超过 5%。7评价本标准将蝇类密度控制水平定为 A、B、C三级,其 中,C级为蝇类密度控制的容许

30、水平,只有所有指标同时符合某一级别水平的要求时,方可视为达到了相应的级别水平。GB/T27772-2011,附录A,A.1生产销售直按人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A.2室内成蝇密度拄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房间效60以下的单位有埚房间效为0,61间100间的单位有蝇房间数不超过1间,阳性间蝇密度指数小于或等于3只/间。B级:房间数30间以下的单位有蝇房间数为0,31间60间的单位有蝇房间数不超过1间,61间100间的单位有蝇房间数不超过3间,阳性间蝇密度指数小于或等于3只/间。C级:房间数10间以下的单位有蝇房间数为0,11间30间的单位有蝇房间数不超过1间,61间100间的单位有蝇房间数不超过

31、6间,阳性间蝇密度指数小于或等于3只/间A.3内外不得有蝇类孳生地。A.4防蝇设施全部合格,附录B评价室内蝇类控制水平的抽样检查数量表,附表2评价室外蝇类莩生地蝇类控制水平的抽样数量,3.4成虫侵害率在100间房间(以15m2/间折算)或100处空间发现蜚蠊成虫或若虫的阳性间(处)数,以百分率表示。3.5卵鞘查货率在100间房间(以15m2/间折算)或100处空间内发现蜚蠊卵鞘的阳性间(处)数,以百分率表示。3.6 蟑迹蜚蠊的尸体,残尸,空卵鞘壳,粪便等。3.7 蟑迹查获率在100间房间(以以15m2/间折算)或10处空间内发现蟑迹的阳性间(处)数,以百分率表示。3.8 单位评价的具体场所,如

32、机关,企业,学校,医院,餐饮店,商场,超市等。,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蜚蠊,5.1.1 成若虫侵害率分为以下等级:A级:蜚蠊成若虫侵害率小于或等于1%,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小蠊小于或等于5只,大蠊小于或等于2只;B级:蜚蠊成若虫侵害率小于或等于3%,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小蠊小于或等于10只,大蠊小于或等于5只;C级:蜚蠊成若虫侵害率小于或等于5%,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小蠊小于或等于10只,大蠊小于或等于5只。5.1.2 卵鞘查获率分为以下等级:A级:蜚蠊卵鞘查获率小于或等于1%,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小于或等于2只;B级:蜚蠊卵鞘查获率小于或等于2%,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

33、数小于或等于4只;C级:蜚埭卵鞘查获率小于或等于3%,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小于或等于8只。5.1.3 蟑迹查获率分为以下等级:A级:蟑迹查获率小于或等于3%;B级:嫜迹查获率小于或等于5%;C级:蟑迹查获率小于或等于7%。,A.1成若虫侵害率分为以下等级:A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侵害房间为0,60间以上的单位侵害房间不超过1间;B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侵害房间不超过1间,60间以上的单位侵害房间不超过2间;C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侵害房间不超过2间,60间以上的单位侵害房间不超过3间。A.2卵鞘查获率分为以下等级:A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卵鞘查获房间为0,60间以上的单位卵鞘查获房间不超过1间;B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卵鞘查获房间不超过1间,60间以上的单位卵鞘查获房间不超过2间;C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卵鞘查获房间不超过2间,60间以上的单位卵鞘查获房间不超过3间。A.3蟑迹查获率分为以下等级:A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为0,60间以上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2间;B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2间,60间以上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3间;C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3间,60间以上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5间。,附录B,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