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玩沙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9687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玩沙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幼儿园玩沙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幼儿园玩沙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幼儿园玩沙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幼儿园玩沙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玩沙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玩沙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毕业论文.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玩沙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毕业论文 摘 要游戏的空间密度、游戏时间以及游戏材料等是影响幼儿游戏重要的环境因素,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相关的游戏条件。玩沙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研究幼儿园玩沙游戏适宜的环境因素对促进幼儿园玩沙游戏的开展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当前幼儿园玩沙设施的设置及玩沙游戏的开展情况;通过观察记录的方法,了解不同的游戏空间、游戏时间和游戏材料条件下,幼儿玩沙游戏行为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 1.幼儿园存在重视玩沙价值而不重视玩沙活动开展的矛盾,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2.游戏空间的大小对幼儿的玩沙影响比较明显,综合考

2、虑空间大小的变化对幼儿玩沙游戏中的游戏类型、社会性、消极行为、材料运用等因素的影响,得2 2出幼儿玩沙的人均空间应为 2.1m -2.5m 为宜; 3.充分的游戏时间是幼儿玩沙游戏品质提高的保证。从幼儿单次的玩沙过程来看,不论小、中、大班幼儿都首先经历一个玩沙的体验或准备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玩沙准备阶段经历的时间就越短,幼儿越能很快地进入到游戏的情节中,但同时,年龄越大的幼儿体现游戏内容的复杂度所需要的游戏时间也越长。因此,单次玩沙游戏的时间随年龄增加而延长。 4.投放不同类型的辅助材料,在干沙和湿沙游戏中对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影响不同。 结合研究的结论,对教师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包括:重视

3、幼儿园玩沙游戏的开展、合理规划幼儿园的玩沙设施、保证幼儿玩沙的足够时间、根据幼儿园的现状灵活组织玩沙活动以及丰富幼儿玩沙游戏的辅助材料。关键词:玩沙游戏 游戏空间游戏时间辅助材料V AbstractThe space density, the paly time as well as the material ar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affect on the children play behavior. So we should provide the children that suitable related conditio

4、n for play. Sand play have the important value for the children. So the research on suitable circumstances for play have the vit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and play in kindergartenThis research primary coverage include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and play in kindergarten through the ques

5、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interview method, and to observate the children behavior in different space density , length of play time and various kinds of materialThe result shoued that:1. The teachers didn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and play although they entirely agree to the value of play for childr

6、enThis result is caused by the various reason2. The space density is influential obviously for children behavior. According to 2 2the observed result, we can obtain that every child should have 2.1m -2.5m in sand play area3. In the process of single sand play, every child have a preparation stage fi

7、rstly no matter regardless of different agesAlong with the age growth, the preparation stage experience the time to be shorter , children can that enter the pley theme be faster. But simultaneously, older children need more time to develop more complex play. So the single play time will to be expand

8、ed along with the age growth4. Puts the different type of the supplementary material in the wet sand and dry sand, it have different effect on the children behavior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we should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to the teacher and the correlation department: Takes the sand play in ki

9、ndergarten into account. The special planning on sand play must be reasonable. Provide the children enough time for single sand play and variou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Key words: sand play space density for play time for single play supplementary material VI 目 录中文摘要.V 英文摘要.VI 目录.VII 图表目录.IX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0、1 一、研究的理论背景1 二、研究的实践背景3 三、问题的提出 .4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6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6 二、文献综述8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18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18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8 三、观察对象19 四、研究方法20 第四章 幼儿园玩沙设施设置及玩沙游戏开展现状调查.23 一、玩沙池的设置.23 二、玩沙游戏的开展情况.25 三、教师对玩沙游戏的看法和指导.28 四、小结.32 第五章 不同的玩沙游戏空间对幼儿行为的影响.34 一、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玩沙游戏中的消极行为.34 二、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玩沙游戏中的合作性.35 三、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玩沙游

11、戏的认知类型.36 四、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对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37 五、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游戏时的场地利用情况.38 六、小结.39 第六章 游戏时间与幼儿的玩沙游戏.40 一、游戏时间与小班幼儿的玩沙游戏.40 二、游戏时间与中班幼儿的玩沙游戏.45VII 三、游戏时间与大班幼儿的玩沙游戏.50 四、小结.54 第七章 玩沙游戏中辅助材料的投放对幼儿行为的影响.55 一、干沙游戏中辅助材料的投放对幼儿行为的影响.55 二、湿沙游戏中辅助材料的投放对幼儿行为的影响.67 三、干沙与湿沙对幼儿玩沙游戏的影响.76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87 一、研究结论与讨论.87 二、行动建议.92 三、

12、本研究的不足与方向.96 附录97 参考文献104 后记107VIII 图表目录表 4.1幼儿园沙池设置情况23 图 4.1幼儿园沙池设置类型?沙池位置24 图 4.2幼儿园沙池设置类型?移动性24 表 4.2幼儿园沙子质地情况25 表 4.3幼儿园沙水结合游戏情况25 表 4.4幼儿园玩沙活动开展的形式26 表 4.5教师组织集体的玩沙活动的频率27 表 4.6幼儿区角自选玩沙活动的频率27 表 4.7集体玩沙活动每次安排的时间27 表 4.8幼儿区角自由选择玩沙活动每次的时间28 表 4.9教师对玩沙价值重要性的认识29 表 4.10 教师对开展玩沙活动的态度.29 表 4.11玩沙过程中

13、教师指导的内容.30 表 4.12 幼儿玩沙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目标.30 图 4.3沙池辅助材料的投放31 表 4.13 玩沙区材料的更换情况.31 表 4.14 幼儿园开展玩沙活动的阻力因素分析.32 表 5.1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玩沙游戏中的消极行为34 图 5.1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玩沙游戏中的消极行为总数34 图 5.2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玩沙游戏中不同消极行为的比较35 表 5.2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玩沙游戏的合作性35 图 5.3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玩沙游戏的合作性36 表 5.3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游戏的认知类型36 图 5.4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游戏的认知类型37 表 5.4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

14、对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37 图 5.5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对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38 表 5.5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的场地活动情况38 图 5.6不同空间密度下幼儿的场地活动情况39 表 6.1游戏时间与小班幼儿玩沙游戏中的语言40 图 6.1游戏时间与小班幼儿玩沙游戏中的语言40 表 6.2游戏时间与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42IX 图 6.2游戏时间与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42 表 6.3游戏时间与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42 图 6.3游戏时间与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43 表 6.4游戏时间与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的复杂度43 图 6.4游戏时间与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的复杂度44 图 6.5游戏时

15、间与小班幼儿玩沙游戏中的消极行为44 表 6.5游戏时间与中班幼儿玩沙游戏中的语言45 图 6.6游戏时间与中班幼儿玩沙游戏中的语言46 表 6.6游戏时间与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46 图 6.7游戏时间与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47 表 6.7游戏时间与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47 图 6.8游戏时间与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48 表 6.8游戏时间与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复杂度48 图 6.9游戏时间与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复杂度49 图 6.10 游戏时间与中班幼儿玩沙游戏中的消极行为.49 表 6.9游戏时间与大班幼儿玩沙游戏中的语言50 图 6.11游戏时间与大班幼儿玩沙游戏中的语

16、言.50 表 6.10 游戏时间与大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51 图 6.12 游戏时间与大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51 表 6.11游戏时间与大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51 图 6.13 游戏时间与大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52 表 6.12 游戏时间与大班幼儿玩沙游戏的复杂度.52 图 6.14 游戏时间与大班幼儿玩沙游戏的复杂度.53 图 6.15 游戏时间与大班幼儿玩沙游戏中的消极行为.53 表 7.1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大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水平55 图 7.1干沙游戏中不同游戏材料投放下大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水平56 表 7.2干沙游戏中不同游戏材料投放下大班幼儿游

17、戏的认知类型56 图 7.2干沙游戏中不同游戏材料下大班幼儿游戏的认知类型57 表 7.3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水平57 图 7.3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水平58 表 7.4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58 图 7.4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59 表 7.5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水平59 图 7.5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水平60X 表 7.6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60 图 7.6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

18、放下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61 表 7.7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对幼儿团体性游戏的影响61 图 7.7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对幼儿团体性游戏的影响62 表 7.8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对幼儿练习性游戏的影响62 图 7.8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对幼儿练习性游戏的影响63 表 7.9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对幼儿建构性游戏的影响63 图 7.9干沙游戏总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对幼儿建构性游戏的影响64 表 7.10 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对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影响.64 图 7.10 干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对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影响.65 表 7.11湿沙游戏中不

19、同辅助材料投放下大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水平.67 图 7.11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大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水平.68 表 7.12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大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68 图 7.12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大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68 表 7.13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水平.69 图 7.13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社会性水平.69 表 7.14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69 图 7.14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中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70 表 7.15

20、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社会性水平.70 图 7.15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社会性水平.70 表 7.16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71 图 7.16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投放下小班幼儿玩沙游戏的认知类型.71 表 7.17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添加幼儿团体游戏的变化.72 图 7.17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添加幼儿团体游戏的变化.72 表 7.18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幼儿练习性游戏的变化.72 图 7.18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幼儿练习性游戏的变化.73 表 7.19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

21、材料的投放幼儿建构性游戏的变化.73 图 7.19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幼儿建构性游戏的变化.73 表 7.20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变化.74 图 7.20 湿沙游戏中不同辅助材料的投放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变化.74 表 7.21 常规材料投放下,干沙和湿沙中幼儿团体游戏的变化.76 图 7.21 常规材料投放下,干沙和湿沙中幼儿团体游戏的变化.77 表 7.22 添加建构性游戏辅助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团体性游戏的变化.77 图 7.22 添加建构性游戏辅助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团体性游戏的变化.77XI 表 7.23 添加角色扮演类辅助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团

22、体性游戏的变化.78 图 7.23 添加角色扮演类辅助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团体性游戏的变化.78 表 7.24 常规材料的投放下,幼儿在干沙和湿沙中练习性游戏的变化.79 图 7.24 常规材料的投放下,幼儿在干沙和湿沙中练习性游戏的变化.79 表 7.25 添加建构性游戏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练习性游戏的变化.79 图 7.25 添加建构性游戏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练习性游戏的变化.80 表 7.26 添加角色扮演类游戏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练习性游戏的变化.80 图 7.26 添加角色扮演类游戏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练习性游戏的变化.80 表 7.27 常规材料的投放下,幼儿在干沙和湿沙

23、中建构性游戏行为的变化.81 图 7.27 常规材料的投放下,幼儿在干沙和湿沙中建构性游戏行为的变化.81 表 7.28 添加建构类的辅助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建构性游戏的变化.82 图 7.28 添加建构类的辅助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建构性游戏的变化.82 表 7.29 添加角色扮演类辅助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建构性游戏的变化.82 图 7.29 添加角色扮演类辅助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建构性游戏的变化.83 表 7.30 常规材料的投放,干沙和湿沙中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变化.83 图 7.30 常规材料的投放,干沙和湿沙中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变化.84 表 7.31 添加建构性辅助材料,干沙和湿沙

24、中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变化.84 图 7.31 添加建构性辅助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变化.84 表 7.32 添加角色扮演类辅助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变化.85 图 7.32 添加角色扮演类辅助材料,干沙和湿沙中幼儿象征性游戏的变化.85 XII 幼儿园玩沙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一、研究的理论背景 1.玩沙游戏在儿童游戏中的地位 (1)沙子作为游戏材料的作用 对游戏材料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游戏材料的结构性是指游戏材料的特定性程度,即材料使用方法的规定性程度。依据这一标准,可以1将游戏材料分为高结构的游戏材料和低结构的游戏材料。华爱华(

25、1998)提出 ,不同结构化游戏材料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不同。她认为,低结构材料更有助于儿童进行发散思维。儿童在使用高结构游戏材料时更多的是模仿,而在使用低结构材料时较多的是创造。沙子是结构化程度最低的游戏材料,它本身没有具体的形象,可以让幼儿任意造型,因为没有固定的玩法,因此使得其有启发创造性。 沙子这种非结构化的特点所引致的创造性地玩法,使得玩沙游戏在儿童游戏中的地位突显出来。 (2)玩沙是多种游戏的整合 玩沙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虽然我们在进行游戏分类的时候往往把它归为一种结构游戏。但幼儿在玩沙中所表现出来的,并非只有建构行为。玩沙是多种游戏的整合。 练习性游戏:幼儿通过抓握、挖、倒、铲等动

26、作,体验沙子质地的特点,感受沙子的流动性的独特特性,同时,还发展了幼儿肌肉动作能力,这是其他游戏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作为结构游戏的一种,玩沙游戏以儿童基本的建构动作为基本活动,但又与角色游戏的关系密切,常常在角色游戏开始或进行过程中产生。角色游戏常常给结构游戏提出目的和任务;结构游戏则为角色游戏提供物质条件,有时又发展成为角色游戏或成为角色游戏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玩沙游戏是多种游戏的整合,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发展价值。 2.玩沙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玩沙游戏是指儿童借助玩沙的工具或材料,对沙子进行操作的游戏活动。可以说,玩沙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英国一家报纸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

27、: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快乐?获得大奖的四个答案之一就是: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其实,玩沙游戏不仅带给了幼儿快乐,同时,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价值。 1华爱华, 幼儿游戏理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95 1 幼儿园玩沙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 (1)玩沙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沙的质地、重量、黏度使它成为一种千变万化的操作材料,促进了幼儿对沙子特性(如沙粒大小、质地、重量等)的基本认识,为幼儿提供了学习测量的机会及充分进行创造表达的机会。在幼儿的玩沙活动中,幼儿通过感官的刺激,可以了解物体的性质,例如了解干燥的沙子和潮湿的沙子有何异同,体验沙子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通过一些材料

28、的提供,他们有机会体验到皮亚杰式的物质守恒操作,例如,在他们使用不同型号的容器盛沙子的时候,他们会了解到“多于”、“少于”以及“相等”等概念,初步了解到体积和形状的简单关系等。而湿沙是探索空间关系和形状的最佳材料。在一个玩沙活动的案例中,通过提供孩子一些模具,要求幼儿做四到五个圆饼,并按照从小到大不同的直径排列,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孩子需要理解容器形状和要完成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并且需要孩子经过大量的操作和比较,能够选择合适的容器并且能把它们按照从左到右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在这样的不断操作中,幼儿理解了比较抽象的数学和科学概念。玩沙的过程还有助于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和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在玩沙

29、的过程中,成人、同伴的交流为幼儿发展语言技能提供了机会。玩沙游戏没有固定的模式,较少有规则的约束,幼儿可以依照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去构思和建造,游戏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幼儿为了实现游戏的目的,就要不断适应发展着的新情节,玩出新花样。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动手动脑,发挥创造性的过程。 (2)玩沙游戏在幼儿身体方面发展的作用幼儿通过玩沙,运用多种多样的工具和器皿(如铲子、筛子、挖锄、小桶等)练习舀、铲、挖、装、堆等各种动作技能,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精细小肌肉动作得到了发展和锻炼,尤其在手眼协调的能力,这可以为幼儿以后学习书写打下接触。在玩沙的活动中,幼儿需要不停地进行操作,这为幼儿发展运动机

30、能提供充分的机会,在户外一些比较大的玩沙池,幼儿挖沙、灌沙、甚至用大一点的桶把沙子从这个地方拎到另一个地方,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幼儿大肌肉的发育。同时,户外的玩沙,可以让幼儿多接受户外的新鲜空气,增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幼儿骨骼关节的灵活与协调,使儿童的身心都得到活动。(3)玩沙游戏在幼儿社会性方面的作用玩沙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在玩沙的游戏过程中,能够随时看到幼儿的各种游戏,有独自的游戏,有旁观、平行的游戏,也有合作联合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经常面临和同伴之间的冲突、分享、妥协、谈判等问题。例如,一个大型的建筑物或主题,往往要由几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来完成,这就要求幼儿共

31、同协商、分工合作。 玩沙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实践证明,玩沙使幼儿经历2 幼儿园玩沙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 了健康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合作,形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氛围,引导着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造就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积极向上、不怕挫折的意志品质,有效提高了幼儿心理适应能力,同时玩沙也最能为幼儿提供创造、想像的空间与条件。在玩沙活动中,幼儿情绪愉悦,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境。二、研究的实践背景 1.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早在 60 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就肯定了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意义,提出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这样一个命题。以后,随着我

32、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的提法又逐渐演变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不管是“主导活动”亦或“基本活动”,都肯定了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则是对游戏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当占有的地位的认识,是对游戏与幼儿园教育之间关系的概括,是对游戏的教育价值的肯定。长期以来,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观。这种课程观认为知识是人类积累的文化遗产。学习就是在教师拥有知识经验的人和幼儿不拥有知识经验的人之间发生的不平等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递”,幼儿的任务就是“接受”。在这种以知

33、识的传递为价值取向的课程观的支配下,以分科教学为特征的“上课”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成为教师的中心任务。游戏因为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游戏性动机效应而受青睐,被用作传递知识经验的媒介或载体,更恰当地说是成为教学的一种“包装”。游戏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并未受到真正重视。80 年代末以来,我国幼儿园教育从观念到实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89年试行、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再次强调了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对幼儿园中幼儿游戏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理念上开始重视幼儿游戏,在这一背景

34、下研究幼儿园的玩沙游戏,有利于丰富游戏理论,给教师提供实践上的指导。 2.设置玩沙设施已经成为幼儿园办园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们国家及地方的一些幼儿教育的相关文件对幼儿园应该设置的玩沙设施都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必要的游戏和体育活动设施,并创造条件开辟沙地、动物饲养角和种植园地”,上海市托幼园所办学标准(试行)将幼儿3 幼儿园玩沙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 园是否设有沙池作为一项基础性标准的设施设备的评分项目:“配有大型运动器械,专用室,设有嬉水池、沙池(或沙箱)”。上海市教委 2006 年颁发的上海市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

35、(试行)第三条设施设备的要求也提出了“户外自然游戏区应开辟玩沙玩水区,场地有限可配备可移动式玩沙玩水设施,以确保儿童玩沙玩水活动的展开”。同时,文件对于沙池的位置、大小、辅助材料的提供等方面也对幼儿园提供了建议: “户外自然游戏区应开辟玩沙玩水区,场地有限的可配备移动式玩沙、玩水设施,以确保儿童玩沙、玩水活动的开展。 a沙池位置尽可能选择在向阳背风处,有利于幼儿玩沙时进行日光浴,并对沙土起消毒作用。 b沙池深为 0.3?0.5m,其大小面积应与机构办学规模相协调。 c沙池应使用细软天然黄沙,避免使用白沙及经工业加工的有色沙,禁用石英砂等工业用砂。沙池应确保良好的管理状态。 d沙池应有良好的排水

36、性能。 e为增加儿童玩沙的兴趣,可在沙池中设置活动区,并应提供多种玩沙设备。 f尽可能在沙池的附近设置玩水区”。 “应根据玩沙玩水场地的大小,配备充足的玩沙、玩水的玩具”。 可见,幼儿园的玩沙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设有玩沙池,开展玩沙活动已经成为了幼儿园办园的基本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幼儿园如何开展玩沙活动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三、问题的提出 1.当前幼儿园开展玩沙游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幼儿教育界越来越重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提出了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这一命题,对游戏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但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整理发现,对玩沙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只停留在对

37、玩沙的发展价值的论述以及教师组织活动的经验的分享上,缺乏实证的具体研究。 而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玩沙设施的设立已经成为幼儿园办园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即便是对玩沙设施的硬件做了规定,但对这些设施建设的规范要求非常笼统,例如只规定大小要与幼儿园规模相适应,但多大规模应当安置多大面积的沙池,以人均多少为宜则缺乏依据;又如规定了应根据沙池大小配备充足的玩沙玩具,但怎样才算充足,怎样的玩沙工具有利于玩沙游戏,都没有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其原因就在于缺少实证的依据。同时,这些文件仅仅是从硬件上对幼儿4 幼儿园玩沙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 设置玩沙设施作了规定,而并未对幼儿园开展玩沙游戏提出要求,很多幼儿

38、园达到了硬件的要求,但事实上玩沙活动开展得很少,甚至不少幼儿园的玩沙设施成了仅仅是应付检查的摆设,我们也经常能在幼儿园看到这类闲置的沙池。因此,虽然玩沙游戏很重要,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但现状却是在幼儿园中幼儿进行其他游戏的时间和机会都要远远大于进行玩沙游戏,这些问题都说明了虽然人们能肯定玩沙的价值,但这种肯定却没有在幼儿园的实际活动中表现出来。 2.引发的思考 通过日常观察,发现了当前幼儿园玩沙游戏开展存在着一些问题。是否幼儿园都能够按照文件的要求设立玩沙设施?玩沙游戏的开展现状如何?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了解当前幼儿园玩沙设施的设置及玩沙游戏开展的现状。 游戏的开展离

39、不开教师对环境的创设。研究证明,游戏的空间密度、游戏的时间和游戏材料是影响幼儿游戏重要的物理环境。对玩沙游戏来说,如何创设幼儿玩沙游戏的环境?为了给幼儿园开展玩沙游戏提供指导,本研究基于玩沙游戏的开展,从空间、时间和材料投放角度出发,探讨不同的环境对幼儿玩沙游戏的影响。5 幼儿园玩沙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相关研究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1.生态学理论 美国学者 U.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是由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既

40、有中心、又向四处扩散的网络系统,这些系统表现为一系列的同心圆,包括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层系统(Exosystem)、宏观系统(Macrosystem)和时代系统(Chronosystem)。布朗芬布伦纳指出,这些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都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儿童的发展过程就是其不断地扩展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的过程(李生兰, 2003)。所谓的微观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境中所体验到2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在这个定义中 ,情境是指人们可以参与的面对面的交往场所,如家庭、托幼机构

41、、操场等,它具有特定的物理、物质特征,如一定的时空、温度、光照及各类材料等。生态学观点主张:个体在不受他人激励和指导下的主动发起、主动维持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环境既能提供机会,也能产生某些潜在的危险。如果儿童在环境中被剥夺了经验,就会产生压力感和紧张感,从而影响其发展。游戏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形式,因此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必然与游戏环境紧密相关。游戏环境是指影响幼儿游戏的一切外部客观条件,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园游戏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虽然不能直接决定幼儿的发展,但它可以通过幼儿的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心理学家指出,在促进儿童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创设良好的环境。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从生态学的立场出发,研究玩沙游戏的环境因素对幼儿行为与发展的影响作用,是生态学理论带给本研究的启示。 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他们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