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9795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 作业复习要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心理学作业一l 复习要点一: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是在1879年。2.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能力、气质、性格。3.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4.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游戏。5.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了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6.人的大脑皮层中的颞叶是跟人的哪种感觉有关联听觉 。7.创设并控制一定条件,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8.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谈虎色变。9.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10.幼儿期是在以下哪个年龄段范围内3岁6、7岁。1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12.下列观点中不属于行为主义学说

2、的是人的发展中遗传起到极大的作用。13.下列哪项不是幼儿心理学一般应用的研究方法写作法。14.狼孩阿玛拉和卡玛拉的经历主要反映了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15.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l 复习要点二:1.心理是主客观在具体活动中的对立统一。 2.离开了社会生活,人的心理现象不能得到正常发展。3.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了解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由于观察法能主动引起一定的心理现象,所以常用于研究儿童的心理活动。5.让幼儿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身体,增强他们的体质。6.心理活动不是由心脏产生的,是由大脑产生的,所以,心理是大脑的机

3、能。7.环境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8.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跟像镜子对人的反映不同。9.儿童身体发展的顺序是从头部下部,从上肢下肢逐渐发展。10.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再也学不会这些行为。1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12.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13.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4.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到个人的态度和经验的影响。15.心理测试的信度是指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变异与实得变异的比率。l 复习要点三:1.心理的本质是:(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4、。(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3)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到个人的态度和经验的影响,心理也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4)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1)遗传与生理成熟 A、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并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可能性。B、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2)环境与教育:环境与教育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能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3)实践活动: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游戏、日常生活、早期的学习和劳动。3、观察

5、法的优点是: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观察到的情况比较真实可靠。 观察法的缺点:(1)难以重复观察、检验(2)难以排除干扰因素 (3)要观察的现象不受人为控制(4)结果受个人因素影响l 复习要点四: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狼窝里发现两个由狼抚养过的女孩,大的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他们两个被送到孤儿院去抚养。她们的生活习性和狼一样:四肢着地,白天睡觉,晚上活动,喜欢吃肉,不会说话。阿玛拉于第二年死去,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单词,勉强说几句话,死的时候估计有16岁,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

6、子。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来解释狼孩的现象:狼孩出生虽然有正常、良好的遗传素质,但由于他们从小和狼群生活在一起,形成了狼性。狼孩长期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没有接受人类的知识、语言方面的教育,到7、8岁的时候才回到人类生活,这时已经错过了学习人类知识和语言的关键期。这正好说明了人类生活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幼儿心理学作业复习要点二l 复习要点一: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嗅觉刺激。2.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恒常性。3.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注意。4.“灰色长方形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

7、在白色背景上更亮一些”这是感觉的什么现象对比现象。 5. 3岁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的程度是能辨别上下 。6. 记住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或记住一个不认识的外文单词,这是机械识记。 7.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的注意,叫有意注意。8.一个人能同时把歌唱好,能把舞跳好,能注意在队列中与别人对齐,是注意的分配能力好。9.没有自觉识记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是无意识记。10.“视崖实验”说明实验中的六个月大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11.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浮现出草原的景象,这种心理现象是想象。12.婴儿认生现象是形象记忆的表现。13.无论是清

8、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恒常性。14.科学家创造发明新产品,离不开创造想象的作用15.影响人们无意注意的因素是: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和周围事物的对比情况、.刺激物的新奇程度、人的兴趣和情绪状态、人的过去经验。16.幼儿的游戏情节往往是复制成人的生活,这反映出他们的想象再造想象为主特点。17.关于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能再认的一般能再现。18.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19.下列关于记忆说法不正确的是瞬时记忆保持时间很短,对我们的记忆保持量没多大影响。20.幼儿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识记过材料的保持量大于刚识记时的保持量,这种现象叫记忆的恢复现象。l 复习要点二:

9、1.人走在街上,由于害怕有时会把风吹动的树影当成人影,这是一种幻觉。2.不是任何的外界刺激人都能感受得到。3.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训练得到提高。4.美术活动最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所以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就要适当多开展美术活动,也要开展其他的活动。5.中班幼儿已经能对昨天、今天、明天等时间概念分辨清楚了。6.知知觉是感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7.幼儿机械识记的效果比意义识记效果好。8.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自始至终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9.看完电影之后,还记得电影的情节,这是形象记忆的结果。10.幼儿初期的形状知觉发展程度是: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

10、、梯形、菱形、和椭圆形。11.创造想象的形象是独创的,带有首创性。12.感觉的剥夺实验说明感知觉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前提。13.孤立的感觉是很少的,人们往往把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觉。14.在上课的幼儿往往很容易注意到飞进教室的蝴蝶,这种注意是无意注意。15.如果识记的内容成为活动的对象,无意识记的效果也会比较好。16.年龄越大的幼儿想象力越丰富。17.我们要多向幼儿提出记忆的任务,尽量减少幼儿的有意识记忆,就可以提高幼儿记忆的效果。 18.幼儿有时会把主观臆想的事物当作亲身经历来回忆。19.幼儿的想象往往有虚构夸大的成分。20.多让儿童练习计数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l 复习要点三:1.幼

11、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有:(1)幼儿对活动目的的明确性程度。活动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2)教师能否合理组织活动。教师如能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合理组织活动,有利于保持幼儿的有意注意。(3)幼儿对活动有没间接兴趣。当儿童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4)幼儿的意志水平和抗干扰能力。2、幼儿的观察力发展表现出的特点有:(1)观察力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幼儿往往不能自觉、有意识地观察,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个人兴趣和情绪影响改变观察目的。(2)观察缺乏持久性。幼儿观察的时间常常不能持久,随年龄增长观察持续时间逐渐延长。(3)观察不够细致,比较笼统。幼儿往往只能观察到事物的大概轮

12、廓,不能观察到事物的细致部分。(4)观察缺乏顺序。幼儿观察往往缺乏一定的顺序,不能有条理地观察。(5)观察不够深入。幼儿往往不能观察到各事物或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l 复习要点四:1.4岁的彬彬喜欢自己穿鞋子,但总是把左右脚的鞋子穿反了,也常常把自己的左右手搞错了,从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这种现象,是因为:这是因为四岁儿童的方位知觉的发展特点决定的。四岁儿童能辨别上下、前后,但不能分辨左右方位,因此很难把左、右脚的鞋子分开,把左右手分开。 2.壮壮对班上的小朋友说:“我看到过一个这么大的蜗牛!”壮壮用自己的小拳头比划着,那还真是个超级蜗牛,足有他的拳头那么大。有一次,壮壮又对妈妈说:

13、“我今天在幼儿园吃了四碗饭。”其实,他在幼儿园只吃了两碗饭。妈妈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儿子这么爱说谎,怎么办呢?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这样理解:壮壮不是说谎,是他把想象和现实混淆了。幼儿期儿童想象的特点是常常把想象和现实混淆了,言谈中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往往加以夸大。壮壮把现实中的蜗牛夸张成拳头大,夸大了吃饭的数量,并不是他在故意撒谎,而正是他心理水平低,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 幼儿心理学作业复习资料三l 复习要点一:1.依赖动作和感知来进行的思维是直观行动思维。2.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3.幼儿更容易掌握下列的哪些概念动作概念。4.人的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幼儿期。

14、5.良心是属于道德感 情感。6.幼儿常常叫太阳做太阳公公,把风叫做风婆婆,这是幼儿思维中的泛灵论特点。7.早晨起床,推开窗户,看到地面潮湿,便推想到“夜里下过雨了”。这反映了思维的间接性。8.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和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9.以下关于思维说法不正确的是思维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10.人们可以通过表情来表达和交流感情,这是情感的信号作用作用。11.幼儿比较少使用的句型是双重否定句。12.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或内心感受,我们称之为情绪情感。13.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14.下列描述幼儿语音发展特点错误的是语音发

15、展的飞跃期是5-6岁。15.幼儿使用的句型中很少出现的是双重否定句 。16.“当机立断”反映的是人处于应激的情绪状态。17.幼儿喜欢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这是他们的美感在起作用。18.宝宝说“妈妈鞋”这说明他的语法发展处于双词句阶段。19.思维是对原有经验的重组和改造,从而发现事物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反映了思维的组织性。20.幼儿最先掌握的是名词。l 复习要点二:1.3岁前的婴幼儿大多采用的是对话式的交际方法。2.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3.幼儿并不总是无忧无虑的,也会有情绪困扰。 4.母亲和婴儿最初的交流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 5.幼儿对事物进行概括时,往往能概括到事物内部的外部特征。6.在幼儿使用的

16、句子当中,大量是简单句。7.幼儿的情绪容易外显,不善于掩蔽自己的真实情绪。8.小班的幼儿开始告状,这是道德感发展的表现。9.幼儿有掌握书面语言的可能性,为促进他们书面语言的发展,应让幼儿多看、 多听、 多说、多练。10.情绪是比较短暂、带有情境性的,情感体验是比较持久、深刻的。11.“怒发冲冠”是描述一个人处于激情状态。12.当我们问幼儿如果把西瓜子吃进肚子里会怎样,幼儿回答头上会长西瓜,这是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起作用。13.儿童在出生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绪反应。14.通过思维可以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所以是认识的高级阶段。15.幼儿的韵母发音正确率高于声母。l 复习要点三:1.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17、:情绪不稳定、容易变化;情绪外露;情绪容易冲动;情绪容易受感染,表现在情感方面有以下特点:(1)情感不断丰富和深刻化(2)高级情感开始形成(3)道德感3岁后逐渐产生初步的道德感如自豪感、友谊感等,但很表浅。(4)理智感 5岁左右,儿童的理智感明显发展,表现为好奇好问。6岁左右表现为喜欢智力游戏,争强好胜。(5)形成初步的美感2.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的特点:表现在掌握概念方面容易掌具体形象的概念,如实物概念、动作概念等,难以掌握抽象的概念,表现在判断、推理方面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外部联系出发从自身社会经验出发,不能服从任务和目的缺乏明确的依据。l 复习要点四:1.问一个中班幼儿“为什么皮球会从椅子

18、上滚下来?”他会回答“因为他不想呆在椅子上”。问他“为什么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而铁块会沉下去?”他会回答“因为木块大,所以浮起来。铁块小,所以沉下去”。从幼儿判断推理的特点分析这些现象可以得出:幼儿时期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所以从不想给别人发现就要藏起来这个生活经验出发,认为皮球从椅子上滚下来是因为他不想呆在椅子上。而对木块和铁块沉浮原因作出那样的判断进是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大小情况出发行判断推理,而没有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特点2.妮妮是个比较文静的小姑娘。今天家里来客人了,妮妮像变了个人似的,又给客人唱歌又表演跳舞,还把她所有的玩具都翻出来让客人玩,妈妈说妮妮是“人来疯”。从幼儿情绪

19、发展特点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得出:妮妮的人来疯现象反映出幼儿的情绪特点。幼儿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影响而冲动起来,又不能很好地抑制,因此当家里来了客人时,就表现出特别兴奋。幼儿心理学作业复习资料四l 一复习要点一:1.自尊、自豪感是自我体验 。2.对待外部事物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是性格。3.下列关于气质和性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同气质类型的人不会形成相同的性格特点。4.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独特性的集中表现。 5.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一个人的能力。6.安全型的依恋最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7.某幼儿特别喜欢拼装变形金刚,而且拼得又快又好,这说明他的操作能力发展较好。8

20、.忽视型父母对孩子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和孩子的交往很少,对孩子的任何行为反应都缺乏反馈,常常表现出不耐烦。9.一个幼儿热情直率,活泼好动,反应快,动作迅速,适应能力强,但兴趣变化大,经常是三分钟热度,其气质类型是多血质。10.有一位孩子,不愿自己独自玩耍,与妈妈分离时哭闹不安,很难接受陌生人亲近,与妈妈重聚时会紧紧缠着妈妈,有时又会表现出生气、反抗、踢打妈妈的行为。这个孩子的依恋类型是矛盾型。11.自我意识是个性的核心特征12.进入幼儿园后,.教师是儿童心目中的新权威。13.幼儿和同伴进行交往,主要是通过游戏来进行的。14.下列关于气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具有某种气质特

21、征的人,常常在不同内容的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动力特点。15.下列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准确的是没有心理异常、疾病,身体、心理和社会行为三方面保持良好状态 。 l 复习要点二:1.人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就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往往指的是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3.性格会掩盖或者改变人的气质特点。4.从总体上来说,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不强。5儿童对成人的依从性在幼儿时期是最强的,以后会逐渐减弱。6.幼儿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情绪性。7.人的个性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定,较难发生变化。8.幼儿虽然表现出各种气质特征,但教师不应该轻易对幼儿的气质类型下结论9.性

22、格无好坏之分。10.只有少数儿童智力明显优于或低于中等水平。11.气质既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也影响工作效率。12.人在出生时已经表现出气质类型的差异。13.在“点红实验”中,儿童懂得去摸自己鼻子上的红点意味着他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14.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往往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15.布鲁姆认为人的智力在4岁时已发展50%。16.对于气质的生理基础,现在比较认同的观点是人体内何种体液占优势较多来决定人的气质类型。17.幼儿的口吃并非是因为他的发音器官或神经系统存在缺陷。18.幼儿会通过模仿和强化习得攻击性行为。19.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父母的教养态度。20.食品添加剂过多或

23、铅中毒都有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多动症。l 复习要点三:1.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稳定,反应适度 (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4)行为统一和协调 (5)个性特征良好2、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有:(1)平等、尊重原则(2)真诚、信用原则(3)互助互利原则(4)相容原则l 复习要点四:1.丁丁是个男孩子,他精力旺盛,情绪很容易激动,一点小问题就和同学发生争执;爱出风头,经常在课堂上不举手就回答问题,被教师表扬就得意洋洋,被批评就垂头丧气。丁丁的气质偏向于胆汁质类型,对这类型的儿童,教师要教会他们自制,养成守纪律的习惯。一旦他们在遵守秩序方面取得进步,教师就要及时表扬他们,以使他们的良好行为固定下来。2.中班幼儿王峰个性比较内向,动作较慢,常常落后于其他的小朋友,班主任李老师常常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说:“你真笨,全班同学当中最笨就是你了,我看你最好去小班读算了。”从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角度看老师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幼儿时期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尤其是幼儿初期的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成人对儿童评价偏低,儿童对自我的评价也就偏低,不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