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暗示法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0205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暗示法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暗示法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暗示法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暗示法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暗示法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暗示法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暗示法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摘要:根据暗示法的教学理论,结合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本人将暗示手段法运动与少儿乒乓球训练中,事实证明,暗示手段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潜在意识,对运动员掌握乒乓球技术,开发思维,提高全面身体素质水平,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起到积 极的作用。关键词:乒乓球 少儿运动员 暗示教学法乒乓球我国的“国球”,也是一项斗智成份相当大隔网对抗性很强的技术性项目。运动员只有在比赛中发挥乒乓球运动技术特点既打的准、打的狠、打的转、打的快、打的落点好还有在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方可在比赛中获胜。而这些都需要在少儿时期打好扎实的基础,学习和掌握乒乓球各种基本的技术、战术、锻炼心理素质、培养自

2、己的技术战术风格,根据自身的打法特点形成一定的技术风格,进而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实力水平。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如今的儿童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呵护倍至,在选材中,要有意思选择那些独立性强,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活泼好动,好模仿,喜欢在众多的小朋友中表现自己的儿童.具备这些心理特征的孩子,很适合于乒乓球这项单人或两人作战的隔网项目,为系统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素质.结合其自身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在选材和少儿时期打好坚实的基础对今后取得优异比赛成绩至关重要,因此重视技战术训练对少儿运动员正确的技术形成和发展,培养最佳的竞技状态以成为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一环。我根据暗示法教学法和理论,结合乒乓

3、球项目的不同特点,对少儿运动员进行技术性的探讨。1.暗示法在乒乓球掌握基本技术训练中的作用1.1对技术动作的校正作用暗示手段运用到训练中能对技术动作起到校正作用。乒乓球技术动作错综复杂,在技术动作掌握过程中,少儿运动员会经常出现错误动作。那如何纠正错误动作?首先要让运动员知道正确的动作,让他们意识到正确和错误之间的差异,徒手做出正确的动作。但运用在击球中,已经形成错误动作就很难纠正,这时教练员必须不断提醒,给他们提供一种诱导性的视觉听觉刺激,通过这种暗示校正技术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动作,起到纠正错误的目的。但是错误动作会经常出现,教练必须及时纠正、反复运用,直到运动员完全把错误动作遗忘。1.2暗

4、示法在乒乓球复线练习法的作用1.2.1两点打一点的练习方法两点打一点者可以提高将几种技术结合起来的技能;可以提高步法的移动速度,特别是用一种技术(如正手攻球)在走动中击球时,对锻炼步法的意义尤为明显;可提高控制与变化落点的能力等作用。它分为有规律地变化左右落点。如:一左一右一左两右等。 无规律地变化左右落点。 在以上的练习中,两点打一点者可使用一种技术(如正手2/3台走动攻)或两种(左推右攻)及两种以上的技术,一点打两点者,可使用一种(如反手推挡)或两种以上的技术(如在摆速练习时,反手推结合反手攻或侧身攻)。因此在练习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而陪练者(一点打两点者)击球的速度和落点、角度

5、的变化应适合对方的水平,另外,还应特别注意不能用降低技术质量的方法进行敷衍式的练习。如练习推、侧、扑时,不能用勉强的小侧身攻。1.2.2两点对两点的练习 两点对两点的练习可以是走动中将两种技术结合运用,并有意识地控制击球落点;可以是途斜变直、逢直变斜的难度比两斜对两直大,既可提高判断能力,又可锻炼步法和有意识地控制落点调动对方的能; 可以是全台练习,往往与战术相结合。它分为两斜对两直:规定一方只能打两条斜线,另一方只能打两条直线的练习。 逢斜变直、逢直变斜:一方可随意向对方全台击球;另一方遇斜线未球必须回直线,遇直线未球必须回斜线。 全台无规律地变化落点的练习。 因此在练习时需从易到难,练习双

6、方应密切配合。当运动员能够很好的判断来球和练习的方法并养成了习惯,在教练暗示引导下如此的反复引导运动员正确的动作,以利用在比赛中。1.3体态暗示运用教练员的非语言暗示指的是教练员通过语言以外 的手段对运动员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平时的训练 过程中,充分利用好非语言暗示,会使运动员的管理和 训练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大大减轻工作量,达到比较 理想的效果。因此,认真分析教练员非语言暗示手段的 构成要素,探索提高教练员在管理和训练中运用非语 言暗示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训练过程中,发现少儿运动员有偷懒的不良行为出现,但为了保护运动员的自尊心,避免产生叛逆心理,教练员可以采用眼神或者走到他身边,看着

7、他们,摆摆手或者肢体语言以提醒或制止,运动员会很快领会并意识到及时纠正,这要比直接批评效果会更好。1.4暗示拼抢1分法作用可在乒乓球常规练习的任何内容中进行。要求练习者在每分球开始前,心中默念(或小声嘟嚷):“拼,拿下此分!”随之,提挈全部身心之力,拼抢此分,力争胜之! 此练习的目的在于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取消一切杂念,一往直前,一心只想拼下此分球,这种心理状态正是比赛时所最需要的,也是最难得的,一场或一局比赛都是一分一分地打的,抓住每分球,就可获得全局的胜利。 采用此法练习时,必须强调一丝不苟地按要求去做。为此,应该让运动员真正清楚此练习的作用,真正信服它,否则敷衍应付式地练习,就难以见效

8、。 笔者曾暗暗做过统计,队员在练习右方斜线对攻时,若不做拼抢1分的暗示,命中率基本为4357,而做了拼抢的暗示后,命中率可提高到5070,甚至达到80。1.5 假量训练乒乓球运动不只是用手打球,而是用整个身体去打球,乒乓球的训练也是需要一个完成系统的训练过程。需要速度、力量、揉韧、耐力、灵敏、平衡,这是乒乓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些都需要后天的努力才能获得。特别是少儿时期的孩子,在训练过程中会因为心理、生理特点发生各种变化。在运动状态好的时候,教练员可以采用正假量的训练方法,让运动员状态保持较长的时间。在运动员情绪比较低落的情况下,教练员可以采用负假量的训练方法,以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假量训

9、练运用得当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热情。尤其在业余训练中,由于训练时间短,教练员提高训练质量,又不让运动员有较大的压力,这种训练方法能取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另外,教练员运用假量训练要注意掌握时机,注意隐蔽性,不能太过频繁,这样少儿运动员会麻木,做到收放自如。2.暗示训练法在乒乓球战术技术作用2.1自我暗示训练法教练员教会运动员运用自己的语言、思想对自我心理施加影响,以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和注意力等心理活动,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比如在乒乓球比赛前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暗示如2.1.1语言暗示教练员语言暗示,家今天精神看起来不错”、“我觉得你今天的状态不错,好好努力”等语言,可以调动每一位运动员的比

10、赛热情,激发其比赛动机,并通过心理动员使运动员的生理产生良好的变化。运动员自我暗示,在赛前用“我能行”、“我一定能赢”等类似的鼓励语言来不断的鼓励自己,克服消极情绪,建立良好的积极情绪状态,而且通过这样的自我暗示,学生能明显提高自信,在比分领先的时候不骄傲、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不气馁。2.1.2“意念”暗示让运动员在比赛前,根据了解的各种情况信息,充分、细致地想象比赛过程中各个细节,如比赛中如何进攻、防守,遇到困难时怎样处理等等。想象尽可能的详细,心理画面尽可能接近实际状况,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想象次数的增多,原本自我紧张感会逐渐减弱,同时自信心会逐渐增强,对比赛的渴望也随之提高。在心理意象的

11、过程中,运动员会受到各种可能在实际比赛中遇到的体验,并明确在比赛中如何去面对它、克服它、解决它。通过这种“心理意象”的训练,在队员的头脑和中枢系统就会建立起一个新的“记忆”或“存储数据”,从而在心理上建立起一个新的“自我意象”。这一“自我意象”总是在引导、鼓励和帮助队员们向目标前进,当它与实际的自我融为一体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目的就到来了。因此,比赛前的心理暗示对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起着积极的诱导和调动作用。使运动员的情绪高涨,比赛的质量和效果也得到提高。2.2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对恢复体力、克服赛前紧张心理有很好的作用。教练员通过语言暗示让运动员四肢放松,呼吸节奏平缓,能使运动员的关节

12、、韧带、肌肉保持良好的状态,并使生理能量消耗减少最低限度,从而带动其它机体的放松,达到恢复体力、脑力和克服赛前紧张的情绪,从而使运动员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好的比赛成绩。2.3环境暗示训练法在正式比赛时有观众的喧哗、广播等杂声录音等,因此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在训练中不时地进行潘放,使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即对比赛气氛有所适应。第三十五届世乒赛在朝鲜平壤举行,我国选手童玲在与前世界冠军朝鲜运动员朴英顺比赛时,观众的倾向性很大。因童玲平日训练有素,能把朝鲜观众的喊声、掌声想成是在为自己加油,故而泰然自若,在0:2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局,反败为胜。所以说环境暗示法在训练中起到积极作用。3.结束语以上是我运用暗示手段参与训练的一些手段,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很好,但是在训练中必须满足愉快而不紧张,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暗示的相互作用这三条基本原则,这样才有更好的训练效果。参考文献1体育院系教材.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易凌峰.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J.上海教育科研,2001,(1).3金钦昌吉.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孟烈. 乒坛风云录J.当代体育,1984年02期.5苏丕仁.现代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