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路——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0931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路——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探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路——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探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路——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探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路——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探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路——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路——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路——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路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自2000年10月份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召开至今,在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如火如荼,信息技术教育也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对经济不发达、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农村来说,在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实际问题。本文作者从本市的实际出发,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旨在更好地了解该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 信息技术教育 思考 措施 随着中小学普及信

2、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逐渐进入中小学校,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人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关系的探讨也越来越多。共同关注的话题是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巨大功效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来说,它是没有地区差异的,但是不同地区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就有所不同了。由于我国农村山区与城市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信息技术在农村教学中的运用就与城市有所不同。对于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不禁思考,如何将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技术、手段农村化?怎样才能闯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路

3、子来?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资金、观念、技术、师资等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多、配置水平低、教学资源匮乏,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资金的匮乏导致必需的硬件设备跟不上,造成信息技术课程难以开设的“瓶颈”。 (二)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虽然国家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

4、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 、领导不重视。很多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校长对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站位不高,思想上存在种种畏难情绪;他们多数人认为信息技术离农村还很遥远,师生学无所用;由于信息的闭塞,大

5、部分农村学校领导观念意识转变较慢,关注的只是升学率、不重视信息技术的投入,不重视教师在新理念、新技术掌握等方面的支持,认识不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不关心。很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愿也不想去改变,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匮乏,信息素养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他们大多数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工具,不使用信息技术照样能把课上好。这使信息技术课程流于形式,成为上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学工具,成了应付检查的手段,而没有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去利用,更没有放在大的教学环境中思考。 、学生不认真。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会计算机操作。上课不认

6、真听课,作业不认真完成等现象时有发生,他们认为不中考或高考就无所谓。把信息技术课堂当作是玩的好地方。 、家长不了解。很多的学生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不是很重要,学生应该把学习精力放在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主干课程上面。很片面地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帮助。 (三)师资队伍素质较低、地位不高、任务繁重、缺乏激励机制 农村中小学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多数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其引导作用。目前,在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和电教专业的教师比较少,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教师的进修机会不多,所以导致许多教师具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教学水平

7、滞后,难以适应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待遇低、工作重,很多学校还把信息技术教师列入后勤或教辅人员之中,身兼数职。另外,信息技术教师出成果的机会少、晋职评模机会少,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一套激励机制,导致大部分教师无积极性、没有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四)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和形式的不合理 信息技术是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各地信息技术教材很不统一,很多教材内容的设置不规范,倾向于知识技能的讲解。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的低水平制约了他们对信息技术教材进行很好地选用和利用。讲授的内容局限于简单的操作技能,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讲授知识练习操作”的教学方式根本不

8、能满足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要求,失去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获取、选择、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真正意义,把信息技术教育当成了计算机教育。 (五)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软件建设不同步 信息技术教育装备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的领导中普遍存在。学校领导在对外汇报工作或是总结时总是说学校添置了硬件设备有多少多少,而软件和资源却是只字不提。原因很简单:认识没到位。至于开发校本资源来说,更是存在着一无资金,二无人员,三无技术的困难。 电脑和网络的完美结合,是积累教育教学资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收集有用信息,积累教育教学资源渠道,这必将使教师的教授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内容都能得

9、到相应的扩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知识面将会得到更好的丰富。 (六)教学软件注重形式 农村课堂教学软件只有在优质课、公开课才难得一见,且普遍存在“只要运用了教学软件,就一定能够促进教学”的错误认识。忽视质量和效果,真正从学习规律角度设计的教学软件很少,并忽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反馈和评价。 在农村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一个主要方面。我们有必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开展。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二、造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主要原因 (一)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教育主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过去在中小学开计算机课的时候,

10、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这门课认识不够,加上自身对计算机接触不多,所以很少去关注,致使一些学校软硬件的配置不能保证教学的需求。现在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很多学校领导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因此缺乏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二)资金严重不足 要想在农村很好的落实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个关键的限制因素就是资金问题。资金不足,犹如一个瓶颈,使信息技术教育中一些必需的设备无法提供,从而导致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相当的抽象。而信息技术教育本身就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两者相辅相成

11、,缺一不可。资金不足,就相当于教学设备不齐全,在基本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的条件下,何以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呢? (三)教师素质问题 一是专业技能不高。现任教师大都数为其他课程的的转岗教师,并不是社会培养出来的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因此其专业技能不高,究其原因,是很多学校领导只简单地让他(她)们培训或自学一下就走上教学岗位,不愿在这方面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金。 二是没有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每天都要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还要学习与教学内容有关或无关的其他知识,软硬必须两手抓,两手都不能缺。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三是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信息技术

12、课往往是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课与上机课。很多教师在理论课上照本宣科,在上机课上留了作业,辅导一下就行,很少花时间去设计课时、设计内容、合理安排与利用上机时间,也不能立足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学技术、学软件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应该说,这是在现行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成败。当然,这里面也于微机少、学生多有很大的关系。 三、促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 基于对以上的分析,对解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问题特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一)转变传统观念,建立有利于师生信息素养发展的机制。 首先,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转

13、变传统的升学教育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升学率,而且还能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应把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对信息设施和信息资源的建设,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内容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 其次,应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为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激励政策。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文化氛围。学校领导应制定一些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评价机制。(二)争取项目,落实资金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保证,近几年来,以争取项目

14、为契机,积极调动各级政府、教育内部、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可采取“引资修建、借鸡下蛋”等办法上设备,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难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要积极疏通资金渠道,是让农村走出信息技术教育的艰难困境,是切实解决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之举。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必须明确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应纳入到县以上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可以适当提高“一费制”农村地区杂费收取标准,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争取更大的经费空间。可以适当收取或提高学生上机的费用。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 建设一支适应信息

15、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关键。农村信息技术课老师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奇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师们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一个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否则,将会影响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要采取相应激励政策,在职称评定、考核评优中给信息课老师与其他老师同等的待遇。积极吸纳专业知识人才到农村学校去。同时,必须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校本培训。还要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校长进行计算机及网络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教育信息的基本技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四)加强教育科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

16、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充分发挥县教研室的作用,构建教研网络,各学科教研员在提高自身信息素质的基础上,要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全县教师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整合。 (五)加快教育资源建设,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充分发挥县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作用,为县域范围内各学校提供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鼓励各校进行校园网建设,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可通过配备多媒体

17、教学设备,配备并定期更换教育教学资源,来解决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学校要充分运用教学软件、光盘以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争取达到“低成本、高回收”的效益。还要加强县域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农村学生认识特点、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软件,通过资源库进行交流,可省时、省力,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共享,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操作性更强。 中小学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是基础教育,而农村教育在整个国家是基础教育,当前我们必须把目光转向我们的弱势地区,关注他们,重视他们,为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出谋划策。随着我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和扶持的力度的加大,如“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工程”的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班班通过程”的逐步推进,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将会得到很大的改观。现时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1、解月光 李伯玲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与建议 中国电化教 育2004第8期2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3、李晓华 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 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访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顾问丁兴富博士 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8期4、张永玉 农村信息化寒冰解冻尚需时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