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1025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 我在一些学校、家庭进行了“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长、学校教师为主要对象,主要调查了三个部分,分别是:社会问题、学校问题、家长问题。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自1979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正在陆续长大成人,他们走向社会后的一些列表现好高骛远、情感脆弱、缺乏合作精神等等,使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了。于是如何教育好这一数量正在逐渐庞大的群体成为了家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找到问题的实质,把握好问题的关键,让第二代、第三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和老师可以有经验可循,我进行了“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

2、以走访调查及问卷座谈的形式为主,走访了3个城市,调查了独生子女学生82人,老师20人,家长32人,已成人独生子女28人。通过调查,我了解了目前独生子女本人、教师和家长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并对中国的独生子女教育做了进一步的思考。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一)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在最近30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处于变迁和转型期,这对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媒体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使独生子女接触到比父辈更加广泛的信息,也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但是社会转型期的竞争压力、拜金风潮、不公平的现象也无时不刻地影响着独生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82%的已成年独生子女认为社会

3、上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取向曾经影响过他们的成长;76.8%的独生子女家长认为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潜规则”会影响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向;54%的学校老师承认会因为社会的大风向偏重孩子的某方面教育。从调查情况看,独生子女教育存在着很多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社会转型期的激烈竞争让许多学校和家长意识到了独生子女的生存危机,也让独生子女本身感受到了周边的竞争压力,无形中家长、学校和独生子女本身会达成一个错误的共识,只注重学习成绩从而忽略许多应有的基本教育。2.盲目的权钱崇拜。社会巨变导致的贫富差距拉大、物质生活增强使独生子女受到了极大的价值观影响,容易造成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

4、金钱万能说使他们不屑于教育改变命运。3.网络时代,新一代独生子女所能接受的信息发达程度已经远远超过预期。过剩的信息接受让年轻人不再轻易相信父母师长的说教。(二)家庭问题新一代的独生子女家庭大多是所谓的“421”模式,即四个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小孩。独生子女因其稀有性使其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地位空前提高,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寄托,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所有年代。重金培养投资、揠苗助长式的教育、生活上的包办代劳都使独生子女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93.8%的独生子女几乎从来不做家务;87.2%的独生子女上过各种补习班;88%的家长对独生子女只要求学习成绩好。从调查情况来看,独生子女的教育的确存在

5、着很多家庭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过分骄纵。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孩子不被允许做家务,甚至连简单的自理也被代劳。使独生子女养成了极大的依赖性,遇到难事就想逃避,降低了这一代人的素质。2过分培养和投资。一家一个的孩子让独生子女的父母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生怕输在起跑线上,生怕落于人后。请家教、补课、兴趣辅导班一样不落。反而使小孩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厌学。3.家庭结构不完整。独生子女一代没有兄弟姐妹,缺少玩伴、榜样和可以倾诉的亲密伙伴,往往造成一种心灵上的缺少,不愿意与人接触也不懂得分享和团结。更糟糕的是离婚率日益增加导致独生子女甚至缺少父母的关心,造成叛逆、冷漠、

6、厌学等状况。4.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素质不高,小孩近墨者黑,从小受到不正影响。(三)学校问题 学校事实上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巨变不可能不影响到学校。现在的学校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只用学习成绩说话已经是一种不约而同的潜规则。对学生以成绩粗暴地划分等级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背离了教书育人的宗旨。 在调查中83.5%的学校老师承认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德育教育等等其他教育;94%的独生子女认为在学校中只以学习成绩论英雄。从调查情况来看,独生子女的教育的确存在着很多学校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忽视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使学生的人格严重缺失。2. 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甚至将其代入课堂

7、,向学生灌输,致使学生功利性学习,培养了不正三观。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结合调查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解决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选择较为恰当的教育方法,运用较高的教育艺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 社会主流媒体、官方组织要注意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正确观念的引导。新一代的独生子女对新知识的迫切渴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父辈,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交流的他们成了现代大众传媒最热心的读者、听众和观众。从价值观到生活方式,小到穿衣戴帽,大到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大众传媒为他们提供了众多的信息及分析、解释的道理。所以网络、电视等等主流媒体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宣传教育和理论建设的载体。 但是网络

8、等传媒载体中充满着大量容易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青少年们收集、观看、探讨着本不属于他们关心的问题,大大影响淡化了对他们的正面教育。另外经常面对和接受着新奇信息的年轻人,已经厌倦了官方一本正经、讲经论道的强调。所以主流媒体和官方组织在对年轻人进行正确引导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尽量吸引年轻人愿意去倾听和听从。同时社会可以多建设开放一些图书馆、博物馆等健康的场所,使孤独寂寞的独生子女可以走出家门,并且受到良好的影响。(二)家长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做好独生子女培养的第一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家长要务必要对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做孩子的典范和榜样。作

9、为独生子女家庭中为数不多的成员,家长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家长间的关系、家长的兴趣、爱好、追求等方面所体现的东西会严重地影响着子女。与此同时,放手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总扮演遮风挡雨的角色,将一切事物全部包办代劳,造成孩子的低能现象。这样才有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担当。缺少家庭成员的独生子女一代是孤独的,家长一定要多关心,与子女多进行沟通。同时要多鼓励孩子多走出家门,参加活动、与人交流。另外不要过分在意学习成绩。业余爱好可以培养,但不要进行功利性培养,多尊重孩子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还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要让独生子女学会如何生存和生活比学习成绩、名校背景等等来的更为重要。(

10、三)学校应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偏重智育转向育人。综合性素质高、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在二十一世纪将倍受欢迎。任何一种只注重侧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是和社会、时代发展相违背的。学校作为孩子的主要教育战场,它特有的社会职能和优势条件决定了它对于学生的德育负有特殊的职责。教书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育人。与社会环境相比,它的独特作用体现在对社会中不良因素的滤汰功能,为青少年学生创造一个相对纯净的环境。学校要引导孩子进行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即使有再多的学问,也难以成才。并且针对独生子女情感上“独”的特性,重点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精神,多举办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感受集体,在活动中完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