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2504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给排水设计探讨 摘要:人民防空地下室的设计应考虑平、战结合,设计中应考虑平时和战时功能的不同,采用减少或避免给排水管道穿越人防地下室顶板的方式,方便临战时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在人民防空地下室的设计中,防空地下室内部的给排水管道设计往往较易处理,难在人防地下室与上部高层建筑的管道要在满足人防规范的前提下进行联系。在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第3.1.6条规定:“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的围护结构。当因条件限制需要穿过其顶板时,只允许给水、采暖、空调冷媒管道穿过,且其公称直径不得大于75mm。凡进人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过的人防围护结构,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在高

2、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中,上部建筑的给水、排水、消防、喷淋管道绝大多数大于75mm,而且这条规范又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在工作中如何执行此条文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就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的给水、排水、消防三个方面谈谈设计心得体会。 二、给水高层建筑地下室生活水池一般采用不锈钢生活水池,当其布置在人防工程防护区内时,战时可用作生活饮用储水池。平时生活给水管道通过集中管道井与上部建筑用水点相连,集中管道井布置在人防防护区外,因此,给水系统管道一般均在侧壁穿过人防围护结构,只需在人防围护结构内侧安装防爆波阀门即可。 三、排水高层建筑的上部排水的管道均与人防地下室无关,为避免排水管道穿过人防顶板,高层建

3、筑应考虑管道转换层,上部建筑的排水管道在管道转换层集中后分两三个集中的出口排出,集中管道井的布置,给排水专业在建筑方案设计时就应参与。集中管道井宜布置在靠外墙或布置在人防地下室的防护区外,当不能布置在人防地下室的防护区外时,可采取做管沟或地下室顶板降板的方式处理。 当上部为功能较简单的办公建筑等,卫生设施相对集中,管道相对较小,在底层无卫生用水设施时,可采取地沟的形式,排水管道在地沟中敷设,管道穿梁时预埋钢套管,地沟宽度一般为500mm,深度一般等于地下室顶板的梁高。管道在地沟中敷设完成后,地沟中回填细沙密实,其上再做建筑垫层。 当上部为功能较复杂的宾馆、商住楼建筑等,特别是底层为小开间商店的

4、商住楼,建设单位往往要求带有卫生设施,这种情况下,上部集中排水管道相对较多,底层卫生设施比较分散,可采取地下室顶板降板的方式处理。降板的深度一般为600mm左右,底层卫生设施和上部集中的排出管道均布置在600mm以内。女口果再深,将增加地下室的土建造价。当底层卫生设施排出横管放坡仍不够时,可考虑部分卫生间再垫高。 四、消防人防工程在乎时大多作为汽车库或自行车库,并且都设置了室内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而这些管道在战时又都为人防工程消防时需要使用的。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放火规定第7.3.1条规定: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人防工程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第7.3.2条规定,建筑面积大于1000m2

5、的人防工程应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3。 按此要求,平时设计的消防管道在战时是需要的,是与人防“有关的管道”,是可以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但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当高层建筑地下室不为人防地下室时,以往的消火栓立管DN100或DN150管直通上下,上部的管道穿过地下室顶板在地下室形成环网。常见的系统示意图见图1:当高层建筑地下室不为人防地下室时,设计人员往往为满足强制性规范而将直通上下的消火栓立管改为23根DN65管穿过人防顶板,笔者认为此种做法有牵强附会之嫌。然而,人防地下室与上部建筑的消防系统平时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必须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将人防地下室的消火栓系统独立设置成一

6、个分区的系统是解决问题,满足规范条文的很好途径之一。布置的系统示意图见图2。此种布置形式没有消防立管穿过人防防护区的顶板,2根消防泵出水管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侧壁与上部建筑的消火栓系统相连。战时因为这种布置形式穿过人防防护区的点少,所以方便临战转换。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管道一般设计在集中管道井中,集中管道井布置在人防防护区外,因此,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管道同给水管道一样均在侧壁穿过人防围护结构,只需在人防围护结构内侧安装防爆波阀门即可。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一、竖向分区高层建筑由于建筑高度很大,在进行给水系他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竖向分区问题。如果不分区面采用一个系统供水,则建筑底层的配水点所

7、受的压力过大,会产生很多弊端。如水龙头开启时,水流易喷溅,易产生水锤,给水道管及配件易损坏以及产生噪声等。另外分区压力值也要也要选择合理,分区压力值过高,仍会产生以上弊端;分区压力值过低,又会使分区数量增多,增加给水设备,管道的工程造价及维修管理工作等。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管材质量,卫生器具配件所能承受的工作压力,结合建筑层数合理划分。目前,国内外对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压力值,尚未有统一的规定,但通常都是易各分区最低点的卫生器具配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大于其工作压力为依据进行分区。我国建筑积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规定,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牙不

8、宜大于0.4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测压设备。对于高位水箱供水,水箱设置高度,即水箱底与最不利点用水器具或设备的垂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该不利点的流出水头与水流流经由水箱最低最不利点管路和水表的水头损失之和,上述之和通常称为分区给水最小静水压力值。根据经验,一般该值约为0.10Mpa左右。因此,各分区顶层住宅入户管的进口水压一般也不小于0.10Mpa,而卫生器具正常使用的最佳水压宜为0.20-0.30Mpa,所以,对于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应设减压或调压措施,以避免水压过高或过低给用水带来不便。二、给水方式的选用在高层建筑竖向分区确定以后,就要对

9、给水方式进行选择。给水方式选择因以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供水安全可靠为原则。当市政管网压力具有一定资用水头,其压力能满足高层建筑下面几层,如地下室、裙房及附属建筑(如锅炉房,厨房,洗前房)用水需要,为节省能源和基建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下面几层可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但是利用市政管网压力设置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其供水房间的性质和水压要求。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一般低层部分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衷曲和高区各采用一组调速渠供水,这就是垂直分区并联供水系统。分区内再用减压阀局部调压,这种方式不设高位水箱,减少了二次污染,水压也比较稳定,是目前可选用的比较好的供水方式。由于设高位水箱供水

10、方式,需要将水一次加压送至水箱,不节能而且屋顶水箱容积大,加大建筑荷载,另外水由水箱自流进入各区减压时,如果用减压水箱减压,分区水箱占有楼层面积,采用减压阀进行减压,减压阀减压值(或减压比)大,一旦减压阀失灵后,用水存在隐患。因此不提倡作为主要的供水方式应用。对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不宜采用并联供水方式,以免输水管道承压过大,不安全。此时可采用串连供水方式,中间设传输水箱或不设,因为采用调速阀供水,中间转输水箱已失去了调解水量的功能,只剩下防止水压回转的功能,而此功能可用管道倒流防止器替代,不设中间转输水箱,又可减少一个水质污染的环节。三、雨水系统设计中的问题3.1 阳台雨水与屋面雨

11、水应分开屋面雨水排除按重现期位一年设计,因此在遭遇过设计强度的暴雨时,屋面雨水在雨水管内满流而成为压力流系统。而阳台雨水不可能在雨水管内满流,为重力流系统。因此若将屋面雨水与阳台雨水混合排除,则在雨水管满流时会引起阳台反水。3.2 采用测排雨水斗需注意的问题雨水斗排水量是否达到满负荷,是由雨水斗前的积水深度决定的。国家标准雨水斗深为50mm的排水量。因此雨水斗应置屋面较低处,以保证雨水斗的排水能力,防止屋面积水。近年来广泛采用的侧排水雨水斗,其排水能力无一准确数据,但排水能力同样由斗前水深决定,未保障雨水斗排水能力,并防止屋面面积积水过深,可在斗前左一局部降低水坑。由于测排水雨水斗在同样积水深

12、度时,排水能力小于国标雨水斗,且没有排水能力的测试数据,故采用排水雨斗时应适当增加雨水斗数量。四、污水系统设计中的问题4.1 高层建筑的塔楼污水、雨水排除不宜过于集中塔楼污水,雨水立管在管道技术夹层(设备层)或裙房吊顶内汇合不易过于集中。如将二室或二座以上塔楼污水,雨水立管集中汇至一根总管由裙房排出。这种方法的不利之处在于:一旦总管损坏而需要检修室,影响面较大,排水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因此污水,雨水的排除不宜过于集中。 4.2 在不设技术夹层(设备层)的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对排水的影响由于结构转换层梁的高度及宽度一般均大于标准层,卫生洁具的布置及污水管的布置都可能受到转换层梁的影响。如果洁具的布

13、置与标准层相同,则洁具的排水管可能与转换层梁发生冲突,因此,应引起特别注意。由标准层下来之污水管也有可能在转换层遇到较宽的梁面需要拐弯,因此对于单立管排水系统,位于转换层的洁具排水需要单独排出。4.3 在污水,雨水系统中管材的采用硬聚氯乙稀(UPVC)管以其重量轻,内壁光滑不易堵塞,安装快捷、美观、节省刚才等优点在污水系统中被广泛采用。但它的耐冲击能力不如铸铁管,而且由于重量轻,噪声比较大。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在高层建筑中,污水管在技术夹层或裙房吊顶内拐弯时,从弯头开始悬吊管均改用给水铸铁管,在塔楼,UPVC污水,雨水立管尽量不要铺与室内。若为了不破坏建筑外观而必须将立管铺于室内时,最好采用噪声

14、较小的芯层发泡UPVC管。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之我见发表时间:2011-5-30 15:29:53 阅读次数:712 返回列表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现状,从经济、合理、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消防给水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消防水箱;集中式消防加压;消防水迟容积;消防给水系统形式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地矗立于城市之中。在象征城市繁荣与发展的同时,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也就成了给排水设计中的重要部分。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现就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谈几点个人想法。1 关于高层建筑消防水箱的设置按照

15、我国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的要求,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高层建筑,均应设置高位消防水箱,以保证火灾初期消防用水量的要求。但在实际执行中,设置高位消防水箱常遇有以下问题:即使设置了高位水箱,建筑物最上面两层的水压往往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消防所需水头,仍需要另加消防稳压泵,这样一来就增添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针对这种情况,本人认为,限于50米以下的二类高层建筑可不设置高位水箱,而采取在消防泵房内一并做小流量的稳压水泵。这样做既可保障建筑的整体消防用水,又可省去设置高位水箱的麻烦,而且水泵的设置位置可任意选,即可在楼内,也可在楼外。这种方案比较适合50米以下的

16、二类高层建筑,但在缺水地区仍要酌情采纳。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一类高层建筑,从安全角度考虑,要谨慎采用。在住宅工程中,本人认为还是设置高位水箱较好。其理由是:可减少设备运行费,有利于住户。 消防系统的稳压装置,虽然其电机功率比消防加压泵小得多,但是需要长期不间断地保持管网压力,一天所需用电量也是数十千瓦,长期运转,也需一笔不少的运转费用。现今的住宅小区,基本上都采用物业管理方式,这笔费用肯定转到住户身上,无形中为用户增加了经济负担。因此,从住户的利益着想,从长远角度考虑,还是设置高位水箱好。水箱的安全性能好。众所周知,采用高位水箱维持消防管网平时的压力,比起稳压泵来,不用电,万一断电,其仍然可发

17、挥相应作用。虽然现在基本上采用两路电源,但仍不排除电路系统发生故障等原因。一旦电路出现故障,水泵就将瘫痪,丧失功能。而采用高位水箱,虽然最上面两层往往也需要有水泵增压,但是如果发生断电事故,它所影响的仅是最上面两层,相对于整栋建筑来说,范围就小多了。因此说高位水箱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措施。2 对于高层住宅小区,宜设集中式消防加压设施现今城市中的高层住宅小区已是星罗棋布、遍布城郊,且处于高度发展阶段。因而小区内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也成了一个不可疏忽的问题。对于一栋单独的高层住宅,其屋顶水箱和消防水泵是必不可少的,且就是为该建筑服务的。但对于由多栋建筑组成的高层住宅小区,如果逐栋设置消防水箱或消防水泵,

18、不仅给住户增加了很多经济负担,同时也给物业管理部门增添了工作上的难度。本人认为,高层住宅小区内可采取设置集中消防加压泵站来保障消防用水压力。因为在同一小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仅为一次,几栋建筑同时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很少,几乎是零。从经济、合理的角度出发,如果将消防水泵出水管同时接到各栋楼的消火栓给水管网上,那么就等于每栋楼都有了消防水泵,只不过距离远近不同,并不影响消防加压效果。这种方案要求消防管网必须是环状管网,以确保消防供水安全。3 消防水池容积的确定消防水池是储存消防灭火用水的构筑物,容积的确定关系着灭火的安全性。高规732规定:”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高层建筑应设消防水池:市政给水管道和

19、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二类居住建筑除外)。”高规733对水池的容积作了规定:”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针对这两条规定,有以下不同的设计方法。当市政自来水公司无法保证市政供水的安全性时,室内及室外消防用水量均储存在消防水池中,这显然会增大消防水池的容积。如每一幢高层建筑均要把室内及室外消防用水量储存在消防水池中,那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本人认为是不

20、可取的。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时,消防水池只满足室内消防用水量。一般做法为:从市政引两根进水管构成室外环状供水,以保证室外供水的安全性。消防水池设在地下室,只考虑室内消防用水量,但不允许考虑火灾时水池的补水量。本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妥,这样导致一幢高层公共建筑地下室一般都储存了四、五百吨的消防用水,一般占地均有二百多平方米。这种做法很不经济,仅工程造价就增上百万元;同时又增大了管理难度,如要清洗,定期换水等,又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果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合建水池,那必然会造成生活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既要保证消防安全,又要降低工程造价及管理方便,首先要加强自来水公司的责任度,保证城市环状供水的

21、安全可靠,然后适当加大高层建筑的进水管,使得进水管在保证高层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的同时能够在火灾时补充消防水池的水量。这样经计算可以适当减少消防水池的容积,达到经济合理。同时本人建议邻近高层建筑共用消防水池,对这一点希望有关市政部门能够牵头,对共用水池进行合理管理,这也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合理公正的规划控制。4 消防给水系统的形式对于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形式的选择,首先应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其次应尽量选用经济合理的供水形式。按服务范围可分为独立消防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消防给水系统,本人建议尽量采用区域集中消防给水系统。就如上述所讲,邻近高层建筑共用消防水池,但这往往得不到推广。主要原因是各开发商协调不

22、好,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能够牵头,共同解决管理及费用的问题,使各方都能接受。按高度可分为分区供水和不分区供水。当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大于1.00MPa时,采用不分区给水形式;当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大于1.00MPa时,采用分区给水形式。分区供水方式又包括:并联分区供水方式、串联分区供水方式、减压阀分区供水方式。关联分区供水方式:各个分区互不干扰,自成体系,系统更加安全可靠,但造价高,维护管理较困难。串联分区供水方式:各区水泵压力相近或相同,不需高压泵,高压管,但水泵分散,管理困难,同样造价高。减压阀分区供水方式:系统简单,造价低,管理方便,本人建议尽量采用此种供水方式。此种方式可保证安全、经济的

23、要求,维护管理方便,只要一套水泵,一套水泵接合器,一座水箱,一套电控设备,造价大大降低,但对减压阀的要求较高,应采用可调式减压阀,设定阀后压力并保持恒定。对上述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安全可靠是最重要的,但要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达到经济合理,尽量节省投资,使得维修管理方便,我们还要在设计当中认真考虑、细心比较,这样才能把工程做得更完善。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发表时间:2011-3-14 8:16:03 阅读次数:532 返回列表摘要: 高层建筑投资规模大,建筑使用功能复杂,使得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防火安全的设计。我国社会经济还不发达,因此,我们在设计当中既要考虑到控火及灭火的安

24、全性,又要考虑到投资的合理性。下面就笔者在设计当中的几点体会,愿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防火设计高层建筑投资规模大,建筑使用功能复杂,使得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防火安全的设计。我国社会经济还不发达,因此,我们在设计当中既要考虑到控火及灭火的安全性,又要考虑到投资的合理性。下面就笔者在设计当中的几点体会,愿与大家交流。 一、室外消火栓数量的确定 高规第736规定:“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本规范第722条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为1015l/s“,但是高规的条文说明是这样解释:“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保证供应建筑物需要的灭火用水量,其中包括室内、室外两部分“

25、,笔者认为条文说明的解释超越了高规的规定。室外消火栓是室外消防用水取水口,理应按室外管网来考虑。可以想象得到,室外管网供水流量一旦确定,即使设置再多的室外消火栓,其室外消火栓所能取到的水量的总和也就是室外管供水总量。当设计把室消防用水储存在室内消防水池时,室外管网一般就按室外消防用水量来确定,因此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室外消防用水量经计算来确定,但是高规第7453规定“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40米“。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水泵接合器的1540米范围内在一般情况下要设置室外消火栓。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在布置水泵接合器时,要考虑其相对集中,以利于

26、与经计算的室外消火栓数量对应,一旦设计中有较多的室内消防系统需要较多水尖接合器,且分散布置时,则需要适当增设“额外“的室外消火栓。 二、水泵接合器数量的确定 众所周知,水泵接合器的主要用途是当室内消防水泵发生故障或遇大火室内消防用水不足时,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通过水泵接合器将水送到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供灭火使用。 高规7451规定:“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按1015l/s计算:“这里指明水泵接合器的数量是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笔者认为这一点不好照搬,我们从水泵接合器用途不难知道,水泵接合器是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来增补室内消防用水不足

27、的接口。如果室外消防用水量远远小于室内消防用水量时,那水泵接合器设那么多是没有意义的,笔者最近做一个工程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按一类高层建筑设计,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但其室内大水滴喷淋系统设计用水量为133l/s,室内水幕喷淋系统设计用水量为167l/s,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用水量为30l/s,这些用水量按火灾延续时间计算均储存在地下水池中。按规范7451规定,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分别设10个,12个和2个。12个水泵接合器要12辆消防车从12个室外消火栓中取水供给,而室外的供水条件上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即使考虑到由消防车距离运水,那也不可保证大水滴淋系统和水幕喷淋系统的正常工作。因这两个系

28、统要正常工作时的用水量很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那么多消防车远距离运水来达到同时供水,如时间过长,那这两个系统也失去作用,最后时间一长就靠消火栓来灭火,因此笔者认为应对一些灭火系统可以适当减少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可以分别设35个就足够了;而对消火栓系统应重点保证,故水泵接合器的数量按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的同时应考虑室外供水能力综合确定,达到既节省投资的目的,同时又保证消防的安全可靠性。 三、消防水池容积的确定消防水池是储存消防灭火用水的构筑物,容积的确定关系着灭火的安全性。高规732规定:“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二类居住建筑除外),只要符

29、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均应设置消防水池。“高规733对水池的容积作了规定:“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时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以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一些地方针对这两条规定,却有不同的设计方法。 在福州地区,室内及室外消防用水量均储存了消防水池中,原因是市自来水公司无法保证市政供水的安全性,这显然会增大消防水池的容积。如每一幢高层建筑均要把室内及室外消防用水量储存在消防水池,那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 厦门地区是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

30、室外消防用水时,消防水池只满足室内消防用水量。一般做法为:从市政引两根进水管构成室外环状供水,以保证室外供水的安全性,消防水池设在地下室,只考虑室内消防用水量,但不允许考虑火灾时水池的补水量(规范没有作明确规定)。故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这样导致一幢高层公共建筑地下室一般都储存了四、五百吨的消防用水,一般占地均有二百多平方米。像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地下室储存了2600吨的消防用水,水池占地890平方米,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很不经济,仅工程造价就增上百万元;同时又增大管理的难度,如要清洗,定期换水等,又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果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合建水池,那必然会造成生活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所以笔者认为既

31、要保证消防安全,又要降低工程造价及管理方便,首先要加强自来水公司的责任度,保证城市环状供水的安全可靠性,然后适当加大高层建筑的进水管,使得进水管在保证高层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的同时能够在火灾时补充消防水池的水量。这样经计算可以适当减少消防水池的容积,达到经济合理。同时笔者建议邻近高层建筑共用消防水池,对这一点希望有关市政部门能够牵头,对共用水池进行合理地管理,这也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合理公正的规划控制。 香港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学习,香港的建的消防水池就很小,相当于一个水泵吸水井,容量一般不超过50吨,他们只保证初期火灾的用水量,中、后期火灾的用水量直接靠市政管道的供给,大厦本身只提供提升设备及市政

32、管道的接口,在高层建筑林立的香港就可节约了很多的建筑面积供各种用途使用,我们应向这一方面学习与借鉴。 四、消防给水系统的形式 对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形式的选择,首先我们应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其次我们应尽量选用经济合理的供水形式。 按服务范围分: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笔者建议尽量采用区域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就如上述所讲:邻近高层建筑共用消防水池,但这往往得不到推广。主要原因是各开发商不能协调好,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能够牵头,共同解决管理及费用的问题,使几方面都能够接受。 按高度来分:分区给水和不分区给水。当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80MPa时,采用不分区给水形式,当消火栓栓

33、口的静水压力大于080MPa时,采用分区给水形式。分区供水方式又包括:并联分区供水方式;串联分区供水方式;减压阀分区供水方式。 并联分区供水方式:各个分区互不干扰,自成体系,对系统更加安全可靠,但造价高,维护管理较困难。 串联分共供水方式:各区水泵压力相近或相同,不需高压泵,高压管;但水泵分散,管理困难,同样造价高。减压阀供水方式:系统简单,造价低,管理方便,笔者建议尽量采用此种供水方式。此种方式可以保证经济,安全的要求,维护管理方便,但对减压阀的要求较高,应采用可调式减压阀,设定阀后压力并保持恒定。只要一套水泵,一套水泵接合器,一座水箱,一套电控设备,造价大大降低。 对上述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

34、知道:安全可靠是最重要的,但要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达到经济合理,尽量节省投资,使得维修管理方便,我们还要在设计当中认真考虑,细心比较,这样才能把工程做的更完善。大型及多层地下停车库的排水设计发表时间:2011-3-28 8:08:19 阅读次数:428 返回列表摘 要:在大型多层地下车库的排水设计中,外设高坡和防水沟渠,内置地漏和集水井,再选用相应功率的潜水泵,外防内排,“御”水于车库之外。 关键词:地下车库 排水设计 集水网络 潜水泵近年来,由于住宅楼盘的高档化及私车拥有量的增加,在地下修建一层或多层地下停车库,几乎成了各个楼盘竞相效仿的热点,且有愈演愈烈的迹象。但是,由于这部分建筑即地下停车库

35、的地面标高普遍低于室外地面标高,其排水不能自流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尤其是暴雨时节,若排水设计不当,常造成雨水宕积,影响车库的安全和使用。对此,必须在设计时引起高度的重视。1、地下车库的防水与排水由于地下车库地面标高低于室外道路标高,所以,防止暴雨时道路路面水的侵入是排水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其二,车辆出入口敞开部分雨水的汇集、冲洗地面的污水、扑救火灾时的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的积水如何排除,是排水设计的重点。根据这些防排水的特点,可确定如下排水方案:在地下车库出入口起坡处作一定的抬高处理,并设第一集水明沟,以阻断室外地坪瞬时积水的侵入;在出入口坡道最低处再设第二集水明沟,以拦截坡道处的雨水;在地下车库

36、室内设地漏及排水直埋管汇集冲洗地坪的排水;设适量集水井,由排水直埋管收集各种排水,并利用潜水排污泵提升、排放。1.1 起坡处的挡水起坡处的挡水,在设计中尤为重要,它关系到暴雨时车库能否抵御道路雨水的倾泻。设计中,通常在车道起坡处设一坡度为7.5%、高出室外地坪300mm的斜坡,并在最高处设置第一集水明沟,然后再以7.5%的坡度坡向室外地坪,明沟内雨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该明沟采用净宽为450mm,深度300mm,上设钢制或铸铁篦子。1.2 车库地坪排水的收集地下车库地坪排水,不宜设明沟排水,而是直接利用地面坡度坡向地漏,在车库地坪上设一定数量的地漏,再通过排水直埋管汇集至集水井。根据车库的柱距,

37、一般每两跨柱距设一地漏,如地漏设于车道与车位交界处,则可充分利用地面坡度。该地漏及直埋管通常选用DN100型。在车道出入口坡道最低处设第二集水明沟,以拦截坡道雨水。因该明沟设于结构底板内,故其深度不宜过大,其尺寸同第一集水明沟。根据车道有、无顶盖的情况,应充分考虑坡道的汇水面积,并对该接收集水井的设计流量进行校核。2、地下车库集水井的设置及潜水排污泵的选用对于日趋增多的地下二三层车库的排水,只需在各层地坪设地漏及排水管(PVC-U),排入最底层的地漏或集水井。应强调的是:在排水管上应设置阻火圈,以免火灾的蔓延。地下车库集水井应为隔油集水井2.1 集水井的设置集水井对于车库排水非常重要,多层车层

38、尤其如此,设置时一般应根据车库的形状,合理布局。因此每设一处集水井,将增加潜污泵的数量,增加供配电系统以及自控系统的数量,同时由于集水井的设置,最下一层的结构底板将作挖深处理,在增加造价的同时,亦增加今后的物业管理的工作量及维修费用。在设置集水井时,应尽量利用地下车库底板的混凝土厚度,安排排水埋地管。如地下车库的底板厚度通常为500600mm,除去上下钢筋和保护层距离250mm,尚有205350mm的空间,可使排水埋地管从中穿越。设计时应利用这一高度,将排水埋地管的坡度尽可能采用最小,排水埋地管采用最小设计坡度,是利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以延长排水埋地管的长度,扩大集水井的汇水面积。在集水井

39、的设置中,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每个集水井的受水区内应无沉降缝、伸缩缝、变形缝,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建筑物内排水管不得穿越以上诸缝。(2)每个防火分区必须独立设置集水井,以免排水直埋管穿越防火分区。一旦发生火灾,虽然防火卷帘将两防火分区阻隔,但隐患埋藏于车库底板下。(3)在有人防的地下车库,每个人防防护单元内应独立设置集水井,排水直埋管也不应穿越防护单元,且排水直埋管亦不能穿越人防区与非人防区。2.2 集水井的设计 集水井主要起收集、贮水及调节作用集水井的平面尺寸,对地下车库而言,一般无太多的限制。只要能满足潜水排污泵的安装和土建施工时拆、装模板的操作需要。集水井的深度可分为三

40、部份:(1)淹没部分:即最低水位线以下。对于小功率潜水泵,其电机无水套冷却装置,而靠淹没在周围的污水冷却。这部分高度即为潜泵保护高度。这一数值一般在潜水排污泵说明书中针对每一型号均有规定。对于2.2kW左右的潜水泵,其高度约在300400mm.(2)调节部分:即有效高度。地下车库排水流量不稳定,为保证潜水排污泵不因频繁启停而损坏电机,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要求,这部分贮水容积不宜小于井内最大一台泵在自控状态下5min的出水量。同时这一高度将对集水井的设计深度起到决定的作用。设计中,在满足控制设备的灵敏要求下,通常尽量压缩这一高度,取500600mm以减少集水井的总深度,以利于结构设计并适当降

41、低造价。(3)超高部分:一般取300400mm,该部分要满足控制系统装置的要求及盖板的厚度。2.3 潜水排污泵的作用根据总的流量和扬程,在潜水排污泵特性曲线高效区选泵。并注意选用潜水泵保护高度小者。潜水排污泵组多为一用一备,当多层地下车库或排水量较大时,宜采用多台泵并联方式(多用一备)。2.4 其它当地下车库内设有卫生间等生活设施时,其生活污水应独立排管、独立设污水集水井、独立设潜水排污泵排放,以避免生活污水和臭气通过地漏逸出,并设通气管高空排放臭气,宜选用带有切割或允许通过相应粒径颗粒污物的潜水排污泵。给排水工程设计及施工中易出的一些问题发表时间:2011-8-15 6:33:48 阅读次数

42、:64 返回列表洪 德 琼(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61004)提 要: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工作中所经历的、观察的、收集的一些给排水专业方面容易疏忽的一些问题,供公司内部同仁共同探讨。“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房地产的技术管理人员须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并加以改进,为企业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打下基础。关键词:疏忽 给排水 技术管理 细节 标准化 规范化 总结 改进众所周知,设计阶段的管理是房地产企业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房地产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设计质量的优劣,一方面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决定了公司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另一方面设计决定了公司产品70%以上的成本支出。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规

43、模的进一步扩大,也相应越来越重视设计环节的技术管理工作,作为房地产公司技术管理人员的一员,常常感到如履薄冰、责任重大。技术管理所含盖的内容环节很多,这里仅就近几年工作中所经历的、观察的、收集的一些本专业方面(主要是给排水专业)容易被疏忽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供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一、施工图说明有误1、施工图说明中引用的规范或标准图不是现行有效的版本。产生错误的原因是,设计人员为了节省时间,COPY标准化说明而没有变动,时间一长,当规范或标准图修订而未及时相应变动,导致引用了废止的版本。2、有的设计说明缺乏针对性,对标准化说明基本不作变动。图纸与说明间相互矛盾,设计说明作为设计文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有

44、足够的重视,在审图时及时提出。3、材料设备表对于规格参数没有充分体现,有通用型号的材料不写通用型号,写出的型号为厂家专属型号,这种情况在审图时及时提出并要求设计人员修订。二、施工图深度不够1、有的工程为了赶进度,把详图(如卫生间、电缆井等井道大样等)省略了,这样往往造成施工中的扯皮现象,容易造成施工方认为图纸不明确索要变更签证。2、管线综合图设计单位一般都未画出管道埋设剖面大样(因为具体做法施工规范和图集04S520有规定),造成管道挖土填土填沙的工程量预算的扯皮,今后类似这种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没有很明确规定的,我们宜考虑将其作为企业标准在设计任务书中单独明确。3、水施图没有雨水管

45、道图,雨水仅在建筑专业图中体现,而雨水管道系统是由安装专业施工,这给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带来极大不便。4、喷淋管道没有画出梁系图。三、关于厨房和卫生间的设计1、厨房、卫生间的布置厨房、卫生间的布置一般由建筑专业完成,有的主卧带卫生间的房型通常有卧室的梁在卫生间板下,如果建筑与给排水专业没有配合好,导致DN100的污水横支管走在梁下太低,占去过多有效净高,对于要求污废分流的工程(如上海地区),洁具的平面布置不合理又经常会造成污水横支管和废水横支管在下一层卫生间顶部交叉,也影响到下层空间的净高。建筑专业在布置脸盆马桶浴缸等卫生洁具同时,由给排水专业同步考虑排水立管及排水横支管的合理位置及连接。还有独

46、栋或联排多层别墅或情景洋房,建筑专业为了考虑到平面功能的分配和空间的丰富性,经常把卫生间设在了起居厅、餐厅甚至卧室厨房的上部,排水管走在下层客厅或房间上方,影响别墅品质(如图1、图2某项目独栋别墅)。厨、卫的布置是各专业共同的事情,必须做到提前介入,主动协调。从给排水专业设计角度来讲,住宅厨、卫布置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应特别强调以人为中心,在设备选择与空间布置上应尽量满足人体工程学的基本要求;给排水主管位置是否合适,支管走向设计是否简捷、顺畅、合理,要注意协调好给排水主管位置与卫生器具布置之间的相互关系。2、燃气热水器 对于较普遍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区域,需特别注意燃煤气热水器进出水管的预留口

47、与连接燃气表具的燃气支管预留口的相对位置的合理性,燃气热水器同燃气表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燃气热水器的排气管贴近燃气表具。虽然按规定施工前燃气公司应该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但这个问题容易疏忽,待煤气公司最终验收时再提出这个问题,就会造成大量返工。所以给排水专业设计同动力专业设计在细小问题上的专业协调也不容忽视。四、给排水管道的敷设设计1、雨水排水管道与外立面的协调性:某些项目外墙颜色较深,与白色的外墙雨水立管颜色反差大,产生视觉的不协调性,影响外观(如图3)。今后可供借鉴的的解决办法:与建筑专业统协调,雨水立管及空调冷凝水管尽可能设于凹面或置于空调室外机百叶内隐蔽处;雨水立管定制成外墙同颜色(厦

48、门五缘湾一号项目可借鉴)尽可能避免将屋面雨水排水立管设于阳台影响阳台的使用,阳台设一根阳台排水管接阳台地漏排入污水系统;减小明露的空调冷凝排水立管管径,如将DN50改设为DN40或用DN25给水管。2、洗衣机进水管预留口与排水地漏以及与洗衣机插座的位置要注意协调的问题:洗衣机与排水地漏的相对位置不合理,或是洗衣机与排水管地漏距离太远,或是洗衣机插座与给排水不在同一侧,去年年底的质量大检查中某项目存在此问题,此问题应在施工图图审前消除。3、有的户型厨房面积较小,设计人员在布置给排水立管时容易忽视塑料管道应与灶台边缘保持不小于0.4m的距离,与燃气热水器保持不小于0.2m的距离的规定。容易忽视的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