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高兴至茶园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5158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5.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国县高兴至茶园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兴国县高兴至茶园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兴国县高兴至茶园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兴国县高兴至茶园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兴国县高兴至茶园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国县高兴至茶园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国县高兴至茶园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X460线高兴至茶园公路县道升级改造(K0+000-K22+269)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赣州同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 O一 三 年 一 月目录1 概 述11.1 项目背景11.2 编制依据21.3 研究过程及内容21.4 建设的必要性41.5 主要结论41.6 问题和建议10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112.1 研究区域概况112.2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概况112.3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163 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223.1 公路交通的调查与分析223.2 预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53.3 运输量、交通量的发展和预测264 技术标准304.1

2、公路等级的确定304.2 设计速度的确定304.3 建设规模304.4 技术标准315 建设方案325.1 建设条件325.2 建设方案起终点论证335.3 备选方案拟定345.4 方案比选345.5 方案概况34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76.1 主要工程数量376.2 投资估算376.3 资金筹措407 经济评价417.1 评价依据417.2 评价原则417.3 评价参数427.4 费用调整427.5 效益分析457.6 国民经济评价及敏感性分析478 实施方案508.1 建设安排508.2 实施方案508.3 招标方案509 土地利用评价549.1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人均占有量549.2

3、 江西省土地利用发展规划559.3 项目建设用地579.4 土地复垦5810 环境评价5910.1 概述5910.2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5910.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6110.4 水环境的影响6310.5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6310.6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6411 节约能源6611.1 概 述6611.2 节约能源的计算6611.3 节能评价6812 社会评价6912.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6912.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7012.3 社会评价的结论7013 风险分析7113.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7113.2 风险程度分析7113.3 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7114 问题和建议721 概 述1

4、.1 项目背景兴国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改革开放以来,兴国县得到较快发展,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较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于建党一百年时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进入小康社会,为促进山区群众更快脱贫致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兴国县X460线高兴至茶园公路是兴国县路网规划一条重要县道公路,现有道路为路基宽4.5-6米,路面宽3.5米,基本还属等外路,局部弯道半径在20米以内、纵坡达到12%以上,路弯、坡陡、通视性差、行车安全性差,该线路至今没有开通客运班线,给当地居民的出行造成很大的不便。项目起于高兴镇G319国道K58

5、2+900处(起点桩号K0+000),跨濊水河,于K1+500下穿铁路跨线桥(原有一条机耕通道净高在10米以上,宽度30米),于K3+300处接上原X460线(对应原X460线老桩号K3+500处),途经高兴镇的樟坑、水口、黄群村,茶园乡的豪兴村、义渡村、全坑村,终于茶园圩(终点桩号K22+269),路线全长22.269公里。其中K0-K3+300段是高兴圩镇改线段,受原X460线在下穿京九铁路通道限制(该通道仅为6米宽),无法满足公路扩建需要。该项目的兴建,将有利于兴国县区域及沿线经济的发展,同时为开通县城至茶园客运班线创造条件,为高兴镇至茶园乡一带居民创造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农林产业化

6、发展,有利于该区域农民走出山区、脱贫致富,加快茶园乡、高兴镇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完善兴国县公路交通网络,提高公路等级,普遍实现路面硬化,提高路网通达深度,完善江西省交通网络体系,在全面提高国省道的通行能力,同时提升县乡道路的等级,改建现有县道显得尤为紧迫。为加快项目的建设进程,我单位于2013年1月上旬成立了兴国县高兴至茶园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报告项目组,在1:5万和1:1万地形图上对路线方案进行布设,对1:1万地形图上确定的路线方案进行实地踏勘及全面系统的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进行了路线、水文、气象、地质、征地拆迁等情况的勘测与调查,收集和调查了项目影响区的交通运输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划

7、和公路交通的发展状况,对初拟的路线走向、路线主要控制点等问题,广泛征求了沿线各地方政府及其规划、城建、交通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专门组织人员在相关道路上布设多个交通量调查站点,对公路交通量及汽车行使起点进行了调查。依据兴国县交通运输局“关于编制兴国县X460线高兴至茶园公路县道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的有关要求,遵照交通部2010年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编制办法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我单位组织力量编制了兴国县X460线高兴至茶园公路县道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 编制依据1兴国县交通运输局“关于编制兴国县X460线高兴至茶园公路县道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8、”。2. 交通运输部2010年颁布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3交通运输部2011年颁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发改投资20061325号)(第三版)7、调查收集的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及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标准。通过实地勘测调查、发展

9、预测、综合评价,于2013年1月编制完成兴国县X460线高兴至茶园公路县道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3 研究过程及内容根据委托书的要求,我单位于2013年1月上旬成立了本项目研究组,赴兴国县进行现场踏勘。由于本项目研究区域地形较为复杂。因此,如何布线、合理利用地形,不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甚至关系到路线方案的确定。为此,我们在1:50000和1:10000地形图上反复对路线方案进行研究,赴项目所在地收集各方面资料并广泛听取甲方及地方意见。鉴于本项目的特殊性,为加强项目的管理与技术指导,由单位领导及部分专家组成该项目管理组,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1、初步研究阶段(1)现场踏勘,初

10、步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域自然环境。(2)组织人员、设备、成立项目研究组及单位专家指导审查组。(3)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综合交通、公路网和城市规划等方面资料,为社会经济分析、交通量预测和建设必要性论证提供可靠依据。(4)收集总体方案研究所需资料,如1:10000地形图,区域地质资料,相关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 (5)初步构思可能的路线方案,并依次在1:50000、1:10000地形图上布设。(6)进行建设条件、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和路线方案(包括现有道路使用状况)路线实地调查、踏勘。(7)收集既有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并实施了交通调查与典型路线断面交通量观测。(8)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地方

11、政府意见和实地踏勘结果,形成初步研究意见,并就路线走向方案向甲方等作了汇报,征得相关意见与建议。2、详细研究阶段该阶段重点进行了以下工作:(1) 综合各方意见,深入分析调查资料,调整优化路线方案。(2) 完成各特征年度区间交通量和结点交通量分配、预测。(3) 分析论证拟建项目采用的标准与建设规模。(4) 比选论证拟建项目采用的标准与建设规模。(5) 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6) 撰写研究报告。本报告是在广泛收集项目影响区内相关最新资料,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及重要控制点,结合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必备的功能,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量预测结果,研究论证了路线走向方案、建设

12、标准与规模等,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2、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公路网及主要相关道路;3、交通量分析预测;4、项目建设必要性;5、建设条件与环境;6、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7、路线方案研究;8、项目建设方案意见;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国民经济评价11、实施方案;12、问题与建议。1.4 建设的必要性1、县道升级改造的需要兴国县高兴至茶园公路是兴国县路网规划中的重要县道,连接了X462线和G319线,增强了路网功能,方便国道和县乡公路交通转换。因现有道路路况差,弯多、路窄、通视性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该项目的改造升级,将改变兴国县西北部乡镇交通落

13、后的现状,完善兴国县路网功能和农村客运网络,为开通该线路客运班线创造条件。2、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交通运输必须先行。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环境,为国家三农政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基础作用。3、交通量增长的需要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的发展联系将更加紧密,随着“十二五”计划的实施,社会经济总量将得到提升,必然导致交通量增加,使该路的交通量保

14、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根据交通量预测(见表11),到2029年路段交通量折合成小客车2515辆日,2034年为3527辆日。目前的道路现状,已远不能满足该地区发展的需求。综上所述,兴国县高兴至茶园公路升级改建非常必要。1.5 主要结论1.5.1 交通量预测本项目交通量的生成由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三部分组成,在充分调查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基础上,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经济并不发达,路网也比较简单,其中趋势交通量采用增长率预测,本项目起点段邻近京九铁路,交通流量转移分配时已考虑了京九铁路(即高兴火车站)对本项目的转移交通量。水路运输方面“十二五”期间兴国县规划:临近高兴一

15、带没有港口码头,所以不考虑水路运输对本项目的转移交通量。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1。 未来特征年的预测交通量 表1-1特征年预测交通量(辆/日)其中: (辆/日)汽车拖拉机摩托车其它2015660 561 33 40 26 20201142 971 57 64 46 20251815 1543 91 102 73 20302691 2287 135 151 108 20343527 2998 176 198 141 1.5.2技术标准根据公路发展规划和交通量预测结果,参照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中规定,全线拟定按三级公路标准改建

16、,设计速度为30公里/小时。技术标准主要指标见表1-2 主要技术标准 表1-2指 标 名 称单 位技 术 标 准设计采用公路等级三级三级设计速度km/h3030路基宽度米7.57.5路面宽度米6.56.5桥面宽度米净7净7土路肩宽度米20.51.020.51.0最大纵坡88最小坡长米100105最小平曲线半径米3036荷载等级公路-II级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P1/50小桥涵及路基P1/25路面面层结构水泥砼路面1.5.3、路线走终点、走向、主要控制点及建设规模该公路起于高兴镇国道319线K582+900处,途径樟坑、水口、黄群、义渡、全坑,终于茶园圩(茶园镇政府所在地),与X462线相交,路线全

17、长22.269公里。主要控制点为京九铁路跨线桥、樟坑、水口、黄群、义渡、全坑。建设规模见表1-3。建设规模表 表13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路线长度公里22.2692土石方数量立方米5793603水泥砼路面平方米1501814大桥米座 166.16/15中桥米座30/16小桥米座82/37涵洞道728平面交叉处149新占用土地亩5401.5.4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工期安排1、投资估算本项目投资估算根据交通部 201182号通知颁发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及江西省交通厅2013年1月1日起执行的江西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编制。估算费用按三级施

18、工队伍取定各项费率,人工费单价为44.72元工日,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率按省交通厅的补充规定计算,材料单价根据现场调查提供的材料价格选用,运杂费按交通厅补充规定中的规定一律按社会运输计算。建设项目估算总造价为7789.4515万元。估算成果见表1-4、1-5。人工、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表1-4序号工、料名称单位数量1人工工日2156672原木m3503锯材m3694R235级钢筋t1545HRB335级钢筋t5356钢绞线t237型钢t148钢管t129水泥t2101810石油沥青t11611生石灰t24312砂、砂砾m34426613片石m32309614碎(砾)石m312217515块石m32

19、789总投资估算表表1-5工程和费用名称金额(元)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58230082一、路基工程22873097二、路面工程23616448三、桥涵工程9820304五、交叉工程及沿线设施1920232七、利润2822045八、税金1887477第二部分 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51736第三部分 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13181040第一、二、三部分费用合计71462858预留费用6431657 估算总金额77894515 2、资金筹措本项目投资经费由上级政府补助和地方政府自筹解决。3、工期安排根据项目所需的人工及各分项工程量,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对各分项工程的实施进行具体的时间安排。参考已建同

20、类公路的经验,本项目的施工工期为二十个月。1.5.5经济评价本项目经济评价包括经济评价和敏感性分析,推荐方案评价结果各项指标见表16、1-7。1、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指标 表1-6静态折现率8内部收益率EIRR()回收期N(年)净现值ENPV(万元)回收期N(年)效益费用比EBCR净现值ENPV(万元)9.33 36595.27 12.38 2.23 8287.93 16.174 从表中可知该项目建成后,当折现率为8,效益费用比大于1,内部效益率大于8,在使用期内能收回投资,说明本项目效益好。本工程项目是可行的。2、经济敏感性分析经济敏感性分析主要指标表(当投资增加20,同时效益减少2

21、0) 表17静态折现率8内部收益率EIRR()回收期N(年)净现值ENPV(万元)回收期N(年)效益费用比EBCR净现值ENPV(万元)11.79 23829.62 17.14 1.49 3933.62 11.620 对本项目的经济敏感性分析,按工程投资增加20,效益减少20,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当折现率为8时,效益费用比为1.49,内部收益率为11.620%,回收期为11.79年,说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实施后,改善了茶园乡、高兴镇的交通条件,为西北部乡镇居民出入公路主干线提供了更便利的交通条件,本项目为茶园、高兴的农林产业发展、特色旅游开发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同时对兴国县的乡村

22、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本项目经济评价是可行的。1.5.6土地利用、工程环境、节能及社会影响评价1、土地利用评价本项目的路基宽度7.5米、路面6.5米,工可阶段采取了有效的节约土地措施,尽量利用老路、少占用土地。本项目总用地为56公顷(840亩),其中新占用土地面积为540亩,利用老路300亩,占用土地2.591公顷 /公里,小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建标【1999】278号)中规定的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用地最低标准2.718公顷/公里,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建标【1999】278号)中规定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要求,因此本项目设计的用地规模是合理的。2、工

23、程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本项目的实施,可能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河湖水网的体系结构。2)路线及弃土场将占用农田、旱地等。3)项目的实施将对原有的水利排灌体系产生一定影响。4)建设时期,对土体产生扰动,对地下水的流动将产生一定的影响。5)环境空气质量:汽车的尾气污染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本项目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地增加路线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的程度。6)运营期间还会带来扬尘污染,降低空气的能见度,污染水源,但影响范围较小。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通过精心设计,在路线选择、路基防护、弃方及水土保持等方面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施工时做好对施工场地的管理,可将项目

24、带来负面影响降到最低。3、节能评价建设期的能源消耗是一次性投入,主要是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存在着对能源的直接消耗。运用先进设施、施工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公路设计、建设期节能的有效途径。本报告节能评价期与经济评价期相同,即项目建成后20年。通过计算,本项目建成通车至评价末年共可节约燃油8856吨,换算为标准煤为12652吨,节能效益比较可观。4、社会评价项目建设对社会及沿线居民的影响可以通过设计、施工、运营管理阶段的各种方法来缓解、消除。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扩大基础设施的共享效益、提高沿线居民生活质量。因此,从社会评价的角度来看本项目是可行的。1.6 问

25、题和建议1、本项目位于兴国县西北部区域内,连接高兴镇、茶园乡两个乡镇,并与X462线、国道319线连通,本项目所经区域为山岭重丘区,生态保持较好,地势高差较大,大部分路线为山谷和沿河布设,土石方开挖量及路面工程量大,应加强水土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实施阶段应注重生态保护,减少施工对生态的破环,对路基边坡尽量采用植物防护措施,与原自然生态景观相协调,减少水土流失。2、本项目基本上是利用老路拓宽改造,施工期间对当地沿线乡村的交通干扰较大,因此应尽量减少扰民,并做好宣传工作,以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3、兴国县是革命老区,赣南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贫困县之一,在建设资金和经济政策方面,希望得到上级

26、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使公路早日建成通车,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2.1 研究区域概况拟建项目位于兴国县高兴、茶园两个乡镇境内,兴国县X460线高兴至茶园公路的改建,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特别是将带动兴国县西北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加强镇村两级组织之间的联系,使沿线群众出入交通更加便捷。根据影响程度,将影响区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其中兴国县为直接影响区,赣县、万安、泰和为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见表2-1。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表2-1指标区域人口(万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农业总产值(万元)影响区域内

27、赣州市897393801119470057766002851400兴国县74321589700025.1210.25占全市比重兴国县8.758.168.015.125.082.2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概况2.2.1赣州市社会经济概况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南部,简称赣南。赣南土地面积3938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23.6%,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赣州市现辖一区两市十五个县,2010年年未总人口89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7.8人。全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资源充沛,平均年降水量1573.4毫米,水电资源可开发量158.6万千瓦,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资源丰富,

28、是全国柑桔生产的重要基地和重点建设的十八大林区之一。赣南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稀有金属不稀有”之说,是全国重点金属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之称,“稀土王国”之美誉。赣南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夏长、秋短、冬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宜人,为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基础。赣州市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既是珠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的前沿腹地,又是通往闽西、粤北、湘南的交通要道。京九铁路的贯通自然把宋城赣州推到举世瞩目的位置上,与港、澳、台变成一衣带水,与东南亚也成了近邻。赣州市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

29、特,是江西所有城市中保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现存的文物古迹又数宋代最多、品位高,被专家学者誉为“宋代博物馆”,有中国唯一的北宋城墙、“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北宋建造的慈云塔、名扬海内外的八镜台、郁孤台,均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改革开放以来,赣州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显出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综合实力得到加强。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19.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8%,增速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创1996年以来新高。从生产角度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1.89亿元

30、,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96.7亿元,增长16.3%,其中,工业增加值425.14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410.88亿元,增长15.5%,增速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从增长贡献率来分析,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第二产业增势强劲,是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2%,拉动经济增长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2%,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来观察,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8.9%,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4.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为38%,

31、提高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6.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2.2.2兴国县社会经济概况1、基本概况兴国,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东倚宁都,东南邻于都,南连赣县,西邻万安,西北界泰和,北毗吉安市青原区、永丰县,连接吉泰盆地,距赣州市82公里、省会南昌346公里。全县辖2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304个行政村,全县国土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兴国建县于三国,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著名人物古有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宋代理学诗文家李潜、李卿、李仆父子兄弟七进士,明代史学家吕复,钦天监灵台博士廖均卿,清雍正重臣礼部侍郎王思轼,近有美国决策科学会议主

32、席、泛美大学教授李电白博士,美国加州州立科技综合大学终身教授范新亚以及著名史学家、目录学家姚名达等。兴国是现代中国风水学中最盛行的流派赣派风水的发源地,位于兴国县东南60公里的梅窖镇三僚村,素有“中国风水地理文化第一村”之称。唐代末年黄巢兵进长安后,原任司天监监正的风水地理大师杨筠松,弟子曾文山、廖均卿隐居三僚村,传播风水文化,后被尊为风水祖师。风水文化在三僚村绵延一千多年,历代名师迭出,享誉海内外。古代南京、北京十三陵、故宫、长城都是三僚风水先生堪择。兴国是全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烈士县和誉满中华的将军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苏区时期

33、,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多人,为国捐躯的达5万多人,全县姓名可考的烈士达23179名,长征路上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将士倒下。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孕育了肖华、陈奇涵等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毛泽东同志曾称赞兴国人民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并亲笔书写了“模范兴国”的奖旗授予兴国。、自然条件兴国系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8.8,年平均降雨量为1515.6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84天。、自然资源兴国县地处南岭成矿带,萤石资源蕴藏丰富,目前探明较大储量的有4处,已发现矿床、矿化点29处,主要分布于10个乡(镇)。现全县萤石保有储量48

34、3万吨,远景储量1062万吨以上,氟化钙最高品位达91.6%,平均品位63%。境内还富含钨、煤、金、石灰石、稀土等20多种矿产资源,石灰石、花岗石储积量居江南之首;九山生姜、兴国灰鹅、兴国红鲤鱼、绿色茶油等特产名扬四海,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灰鹅之乡”、“红鲤鱼之乡”和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油茶之乡”。4、交通环境兴国县位属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距赣州黄金机场、井冈山机场均1小时路程,可通过京九、浙赣铁路与长江三角洲进行经济联系,紧邻广州黄浦港、深圳蛇口港、汕头港、厦门港等港口城市,路程均在550公里以内,且都有高速公路相连接。境内有319国道和泉南高速公路经过,距昆厦高速公路40公里。5、经

35、济社会发展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7%;财政总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28.5%;地方财政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32%;累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4.53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98亿元,同比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900元和3961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1.5%。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调整为25.4:47.9:26.7。工业经济加速转型。全年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亿元以上项目7 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分别达22.42亿元、98.2亿元和11.94亿元,

36、同比分别增长16.68%、42.35%和42.41%,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9.6%。农业经济平稳发展。脐橙产量5.2万吨,“将军红”脐橙被评为省名牌农产品;新植高效优质油茶8000亩、花卉苗木2600亩;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达18家,总数位列全市第一;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达127个;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官田中央兵工厂纪念园和烈士陵园改造项目全面竣工,成功举办了官田中央兵工厂军工教育基地竣工典礼;三僚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荣获省优秀新旅游景区称号,品禄园酒店被批准为国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全年接待游客8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5亿元,同比

37、分别增长36.5%和41.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5.4亿元和45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亿元,同比增长17%。实施了21个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1.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1.14万人,城镇化率提高2.2个百分点、达到41.2%。全面开展了城市“治脏、治乱、治堵”和违章建筑拆除行动。完成新农村建设点250个、受益人口达3.96万人;启动了10个中央彩票公益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试点村工作;组织实施了富溪、凹脑、草塘等24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11座塘坝、堰闸加固工程,启动实施了枫边、南坑、崇贤等10个乡镇的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改造灌渠2

38、20公里;硬化农村公路180.8公里;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处,解决了4.5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把全县新增财力的2/3投向民生领域,重点实施了五大类100件民生实事。完成1150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扶贫搬迁2000人;投入2484万元改造农村“两红”人员及遗属危房1041户,改造户数全市第二;实施了1240套廉租住房建设,被评为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先进单位。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农家书屋45个。“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等3个国家级科技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兴国灰鹅无公害养殖和加工示范项目实施团队被评为国家“十一五”星火计划先进团队。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市三运会中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完成

39、“一大四小”造林绿化5.08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66公顷。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2%,达到101.8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5%和12%,达到8.75亿元和4.6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达到26.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达到73.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119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达到431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达到28.91亿元;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单位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能耗,以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

40、排放量持续下降。2.2.3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1、赣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根据今后五年规划,赣州市基本形成与人口大市相适应的较强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明显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和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跃上1000亿元台阶,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比重超过40%,财政总收入五年翻一番;城镇人口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2、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预测(1)人口预测 表中数据可见,各各影响区的人口增长都比较稳定,基本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增长,在本省人口计划政策控制下,预计未

41、来年各影响区的增长趋势比较平稳,选用一元线性模型预测未来人口值。具体模型及预测值见下表: 未来特征年人口预测(万人) 表2-2人口-年份R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33年回归曲线赣州市25.509x-468280.912690093399510401109兴国县13.568x-267810.93272021.823.224.328.9(2)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根据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先慢再快后慢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测,根据已有的经济数据集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进行适当调整的方法进行预测。个影响区

42、未来年的经济增长率及预测值,如下表:未来特征的GDP增长率(%)表2-3赣州兴国县正常方案2009年2013年9112013年2020年892020年2025年7.582025年2033年6.57未来特征年的GDP预测值(亿元) 表2-42013年2020年2025年2033年正常方案赣州市1227210330194391兴国县101.9 186.3 273.7 470.3 2.3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2.3.1交通运输现状1、赣州市综合运输网全市运输体系是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水运、航空为辅的主体交通网络。(1)公路全市公路由赣粤高速公路、瑞赣高速公路、康大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

43、石吉高速公路、鹰瑞高速公路、4条国道(105、206、323和319国道)、59条省道和1万多公里的县乡道路构成三级公路网络。2009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量程25525.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2.51公里,有3451个行政村通公路,占行政村总数的99.57%。省养公路2710公里,县乡公路22815.76公里,2010年完成公路客运量8928万人,客运周转量5.53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2517万吨,货运周转量129.07亿吨公里。(2)铁路1996年京九铁路建成通车,赣南路段262公里,经过兴国县、赣县、赣州、南康、信丰、龙南、定南县七个县(市),结束了赣南没有铁路的历史,1998年京九复线

44、通车后,使其更成为带动赣南腾飞的龙头。赣龙铁路赣南段260公里于2005投入运营,赣韶铁路、赣龙铁路复线进入实施阶段。2009年铁路完成客运量1156万人,货运量687.5万吨。(3)水运主要有赣江航线,赣南境内通航里程285公里,其次有贡水航线和章水航线。因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河床升高,航道正在萎缩,航程逐渐缩短。赣州港为江西六大港港口之一,可停泊300吨级的轮船。(4)民航赣州黄金机场始建于1937年,解放后经多次改建,2008年赣州新机场已建成通航,新机场为国际4C级机场,可起降波音737等大型客机,目前已开通了南昌、广州、厦门、北京、上海、南京、重庆等航线。(5)公路运输网的地位和作用 在区域交通运输业中,公路运输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成为区域运输的主力军,特别是随着赣州市路网的不断改善和高等级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公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得到体现。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