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形象商圈旅游路线规划之研究(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中市形象商圈旅游路线规划之研究(1).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5,1,台中市形象商圈旅遊路線規劃之研究,沈永堂*,張偉振*,*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 副教授*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 碩士班研究生,目錄,緣起與目的,實證研究,研究方法,摘要,結論與建議,參考文獻,自民國八十九年政府開始實施週休二日後,不僅提高國人參與休閒旅遊的意願,更帶動了國內旅遊市場的發展。於此,政府與民間業者也相繼推出套裝旅遊路線及周邊服務系統供遊客參考,目的是為改善現今旅遊的品質,以便吸引更多的遊客參與並消費。惟國內目前旅遊路線規劃方式,大多採用經驗法則(Rules of Thumb),其劃設方法常導致各路線間重複的往返與交錯,進而造成時間與資源上的浪費。本研究
2、嘗試使用漢米爾敦迴路(Hamilton Circuit)及最近鄰點法(Nearest Neighbor Method),作為旅遊路線劃設之方法。以台中市現有的形象商圈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台中市形象商圈旅遊路線可規劃為一環狀迴路,其將有助台中市未來觀光旅遊之發展。,關鍵字:形象商圈、漢米爾頓迴路、最近鄰點法、旅遊路線規劃,摘要,根據交通部觀光局所發布的中華民國94年國人國內旅遊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國人國內旅遊率為91.3%較往年旅遊率成長了1.3%,顯示國人旅遊率有逐年提升的現象,其中於週末假日之際從事旅遊人口由前一年的67.5%提升到58.4%;且旅遊整體滿意度由前一年的94.1%增加至9
3、5.7%,由上述數據得知,國人近年從事旅遊活動時間多為週休二日之際,並隨著旅遊品質提升與周遭服務設施的改善,皆有助於提升國人的旅遊意願。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以下三點:(一)結合漢米爾頓迴路與最近鄰點法,提出改善路線劃設方式,減少路線設計時之誤差,並提高排程效率;(二)使遊客在各商圈往返間,減少旅遊資源及行駛時間上的浪費;(三)本研究結果期能提供台中市政府及相關規劃單位於未來旅遊路線規劃時之參考。,緣起與目的,陳肇堯(1997)提出以個體選擇模式之建構,考慮遊客選擇行為的心理偏好、社會影響動機及場所限制條件等因素,建立一遊客對遊憩區與旅遊路線的選擇模式。曾子華(1997)與杜慧音(2003)利用A
4、HP及遊客問卷調查法,進行旅遊路線的規劃,並依照不同旅遊時程及旅遊目的規劃出不同之遊憩路線。連英惠(2002)提出一旅遊路線排程研究,利用二元追蹤法、動態規劃與展開樹,可目的為依遊客個人的喜好與需求分析出適合景點。黃昆祥(2003)曾提出利用時空路徑分析法,透過對遊客在景點之間逗留、移動的時間以及前往下一個景點的路線上,再利用疊圖的方式配合遊客特性以及時間空間向度畫出時空路徑圖,並統整歸納出幾條較熱門之觀光遊憩路線。黃盈錚(2005)曾試圖降低旅遊活動中所花費的時間與成本,利用數學規劃軟體(LINGO)中建構出旅遊路徑模式。,文獻回顧,由上述資料中可得知,目前國內旅遊路線規劃研究方法,大多以實
5、地勘查法及問卷調查方式為主,較少運用線性規劃之研究探討旅遊路線規劃問題,一、最近鄰點法(Nearest Neighbor Method)屬於求解啟發式演算法其中的一種,顧名思義就是優先選取距離最近的需求點,操作步驟為:先選一點作為起始點,將距離起始點最近的節點相連接,接著再找出與前一次剛加入之節點距離最近的節點,並與之相連,依序重複連接步驟,直到所有節點加入,最後將整各路線頭尾相連形成封閉迴路。二、漢米爾頓迴路(Hamilton Circuit)為1857年愛爾蘭數學家漢米爾頓(Sir William Hamilton)首次提出此問題。目的為規劃出一條可串聯所有點的路線,同時卻不能經過同一個點
6、兩次。但上述提及的漢米爾頓路徑及漢米爾頓迴路,至今仍無一可快速判斷的條件,只能利用此類路徑或迴路的基本特性來做判斷。先假設一圖G=(V,E),通過途中的每一頂點且只通過一次的路徑稱為漢米爾頓路徑;若是要求必須再回到起始頂點的迴路,則稱為漢米爾頓迴路。,研究方法,圖1 漢米爾頓迴路示意圖,本研究假設研究範圍所有的形象商圈(96年台中市經濟局商業發展計畫)具同質性,將各商圈起點依照最近鄰點法劃設出路徑,探討商圈旅遊執行步驟1、使用Mapinfo 7.0套疊台中市都市計劃圖、道路系統圖與地址點,並建構出各形象商圈位置,如圖2所示;2、將各形象商圈位置套入PaPaGo R12中,計算各形象商圈間實際道
7、路的距離與行進路線記錄下來。3、再將其結果套入MapInfo 7.0中,進行最近鄰點法路線劃設,得到各形象商圈旅遊路線圖。4、利用漢米爾頓迴路,針對各形象商圈所呈現出的旅遊路線圖形,進行比較與分析。,圖2 台中市形象商圈位置圖,實證研究,目前台中市政府已規劃的形象商圈分佈情形,如圖2所示,其中包括有位於中區的電子街形象商圈、繼光街形象商圈、自由路形象商圈,西區的精明一街形象商圈、大隆路形象商圈、美術館綠園道形象商圈,北區的一中街形象商圈、天津路形象商圈,北屯區的大坑形象商圈及西屯區的逢甲路形象商圈等共十個形象商圈;從上述中可得知,台中市政府所規劃的形象商圈位置,大多集中在中區及西區兩地,相較於
8、北屯區與西屯區兩地皆只規劃一個形象商圈,有明顯之落差。使民眾在選擇商圈之際,大多以市區周遭與靠近大眾運輸系統之商圈為優先選擇。,結果討論,最後,將各形象商圈路線總距離,按照實際道路距離進行統計後計並比較。發現自由路形象商圈、電子街形象商圈、繼光街形象商圈三者所劃設出圖形,其路線距離為最長,而逢甲形象商圈及一中街形象商圈兩者的圖形距離最短。顯示單一環狀迴路圖形,可有效的節省其旅遊路線距離。,依據交通部觀光局指出,台灣地區對觀光的需求亦大幅成長,且觀光產業對台灣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也逐步提升,與全球的趨勢一致。而一般旅遊活動規劃包含路線規劃等過程,其路線規劃則為預前處理階段時之考慮因素,其目的為使
9、民眾在從事旅遊活動中節省時間與成本,使行進過程更加完善。從本研究的實證研究結果發現,各形象商圈間並無考量到遊客於各商圈間行進之路線,因此常造成遊客在往返各商圈途中,於道路上行駛之時間過長,與旅遊成本不符。因此若能將台中市形象商圈之旅遊路線,規劃為單一環狀迴路,則有助台中市未來觀光旅遊之發展。於後續的研究中,建議可將形象商圈旅遊路線規劃問題,其縣市內之觀光景點,同時考量結合大眾運輸系統,以解決目前景點周遭交通堵塞問題。,結論與建議,1、連英惠,2002,“智慧型旅遊路線排程系”統,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張薇文,2003,“以旅行成本法估計風景區遊憩效益-內灣風景區為例”,中華大學建築
10、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3、周宜強,2003,“台灣地區國內旅遊市場區隔變數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4、黃盈錚,2005,“遊憩路線規劃模式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5、陳肇男,2000,“旅遊行程安排及探勘分析之實作”,雲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與資訊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6、吳連賞,2003,“臺南市觀光遊憩資源調查與路線規劃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7、林晏州,1986,“遊憩活動特性與需求之分析”,都市與計畫,第十三卷,PP.107-140。8、Hideki Hashimoto,Toshihide Ibaraki,Shinji
11、 Imahori and MutsunoriYagiura,2006,“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flexible time windows and traveling times”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Vol.154,2271-22909、Paolo Toth and Daniele Vigo,1999,“A heuristic algorithm for the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vehicle routing problems with backhauls”,European Jo
12、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113,pp.528-54310、Christos Voudouris and Edward Tsang,1999,“Guided local 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113,pp.469-49911、Jean-Yves Potvina,Ying Xu and Ilham Benyahia,2006,“Vehicle routing and scheduling with dynamic travel times”,Computers&Operations Research,Vol.33,pp.1129113712、台中市政府網站http:/www.tccg.gov.t,參考文獻,簡報結束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