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 25.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70120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南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 2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洛南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 2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洛南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 2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洛南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 2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洛南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 2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洛南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 2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南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 25.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及条件1.1 规划背景洛南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南洛河上游。地理座标介于北纬335200342558、东经10944101104006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全县土地总面积424.52万亩,其中农耕地49.6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04.34万亩,常见和珍稀树种48科96属160多个品种。总的气候特点是: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寒冷少雪,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多雨湿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1,七月份极端最高气温37.1,一月份极端最低气温-18。年均降水量754.8毫

2、米,年均日照时数为2045小时,无霜期为195天。秦蟒山区土壤多为棕壤 粗骨性棕壤 粗骨性褐土 褐土 沙土及粗骨性沙质土,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良好的气候和适宜的土地资源为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提供了得天独的有利条件。同时适逢全国及省、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座谈会的良好机遇,为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1.2发展现状全县共有19个镇,383个行政村(社区),土地广阔,劳动力资源充足,气候、土壤等诸多因子是油用牡丹的最佳适生区,发展油用牡丹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牡丹产品的需求

3、量不断增加,牡丹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县虽然牡丹栽培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以观赏为主,且品种混杂,零星栽植,未成规模,更谈不上产业化开发。1.3发展优势牡丹栽培在我县一是历史悠久,群众喜爱,有成功的栽培经验。二是土壤、气候、光照等诸多因子是最佳适生区。三是适逢全国及省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座谈会的良好机遇。1.4发展条件1、 基本条件具备:我县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广阔,质地优良,气候条件适宜,雨量适中,劳力充足,发展油用牡丹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2、 发展前景好:油用牡丹在林下种植,节约土地,且通身是宝,牡丹籽可榨油、牡丹根皮可入药,花瓣、花蕊、花粉可制茶、化妆品等。3、 科技实力雄厚

4、:县林业局有林业职工500多人,各镇都设有林业技术服务站,将为全县的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4、 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极为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广大油农对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乐意接受,开发热情高.1.5发展的必要性1、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油用牡丹既是食油油料树种也是能源树种,通过大面积的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提高牡丹籽油产量,对增加我国人均食用油的占有量,调整食用油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2、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是可持继发展的需要。油用牡丹既是优良的生态树种,又是优质的经济树种,牡丹花海,一

5、定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官效果。除了榨油,同步发展旅游、制茶,实现“三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牡丹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独特的口味和营养、保健价值,将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具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完全可以与国际上流行的橄榄油相媲美,国际市场前景也非常好看,就目前全国牡丹油产量而言,完全是空白市场,根本谈不上满足市场需求问题。大力发展油用牡丹,对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6存在问题1、认识不到位,发展缓慢。我县油用牡丹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对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认识不足,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牡丹主要为零星栽植,品种混杂

6、,至目前还未形成规模优势的主导产业。2、面积分散,管理水平低。全县只少数镇的个别农户栽植,呈分散、野生状态,投入低,管理粗放。3、品种老化,产量低。全县油用牡丹整体规模小,种植分散,品种老化,产量低而不稳,品质不高。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2.1市场分析从食用油生产上看。我国适合于多种油料作物生长,但用于食用油加工生产的并不多, 80%主要来自油菜籽和大豆,不能满足人们正常生活水平的需求,目前以油用牡丹为主的木本油料比重非常小,占生产总量还不到2%。所以发展以油用牡丹为原料的木本油料作物,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从食用油消费上看,我国年人均食用油自“八五”期间的4.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14公斤左右

7、,接近世界水平15公斤,但低于发达国家的20-30公斤。国内食用油年消费量约为2200万吨。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消费缺口已从“八五”的28%上升到如今的50%以上,国内植物油消费逐年在大幅度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对油用牡丹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加大。 2.2需求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增加,食用油消费量将逐年增加,食用油消费结构极不合理,大部分地区食用油结构单一,主要是豆油或菜油,牡丹籽油占有量人均仅为0.21公斤,难以满足人们对食用油的需求。2.3发展潜力1、资源潜力: 我县适宜发展油用牡丹的面积有 3万多亩,为油用牡丹的种植和栽培提供了广阔的土地保障

8、。群众有一定的牡丹种植基础,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力量雄厚,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上的保障。2、价值潜力:油用牡丹全身都是宝。从中提取的牡丹籽油是食用植物油脂中的上品,牡丹籽油的市场欢迎度非常高,呈现价格不断攀升、产量供不应求的趋势。凤丹、紫斑两个牡丹品种,结籽多,生长快,适合药用。在高产试验中牡丹籽曾经达到过亩产1980市斤,目前普通的凤丹一般可以达到亩产500市斤种子,如果施点肥,再选育一下,一亩地可以产800到1000市斤花籽。而一亩黄豆的产量也就是300来市斤,在出油率相同的情况,牡丹籽的产出率是大豆的三倍,一亩牡丹等于三亩大豆。这还不算牡丹在结籽的同时,还能同时生产丹皮。如

9、果对牡丹花蕊再加以利用,生产牡丹茶和其他保健食品,一亩凤丹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大豆和其他经济作物。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表明,牡丹籽是前所未有的新资源,目前,做成食用油,1公斤油能卖到上千元。除牡丹籽油用外,牡丹花、牡丹根乃至牡丹叶、牡丹茎都蕴涵丰富的营养成分,这为牡丹深加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种植油用牡丹有极大的升值空间。3、市场潜力: 在食用油消费结构中,开发木本食用油已成为主要渠道和趋势,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了食用油木本化,牡丹籽油作为木本食用油主要品种,又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因而发展前景十分乐观。4、政策潜力: 加大扶持力度为油用

10、牡丹产业提供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结合荒山绿化、生态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加快油用牡丹基地建设;规划整合扶贫资金、移民项目资金、农业开发资金等政策性资金,重点投入油用牡丹开发。扩大信贷投入,利用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加大对油用牡丹产业化经营力度;创新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为提高油用牡丹经营和投资效益提供了良好环境。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3.1指导思想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生态系统和经营效益为目标,通过发展、保护、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油用牡丹资源,提高油用牡丹产量和质量,实现油用牡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基地建设

11、为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与林业产业建设和能源林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体现特色,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形成“产业促经济、生态保收益”的和谐格局。3.2规划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 把提高发挥油用牡丹的整体功能作为首要目标,以发展为主、发展利用相结合,建设结构合理的经营体系。促进油用牡丹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发展经济实体、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2、坚特科学规划。 油用牡丹规划与林业生态现状相衔接,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树立和落实生态理念,体现不同地域的经营特色。 3、坚持分类指导。 依据我县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

12、经营重点和经营模式,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合理布局,重点突破。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先易后难、先示范后发展的原则,坚持科学营造,间作与成片栽植并举,产学研结合,加大科技含量,提高栽植质量。 4、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 结合各镇的经营特点,采用合理的产业发展措施和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成果,做到保护与发展并重、改造与新建并举,在发展的同时,加强对现有零星牡丹产业成果的改造巩固提高。5、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经营者的意愿,维护他们的利益,实现经营与富起来、美起来相结合。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大力宣传产业法规政策,提高经营者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和提高我县油用牡丹产业经营水平。6、坚持

13、投入经营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采取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共同参与建设。 3.3发展目标通过2013-2020年8年的努力,完成新建1.2万亩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任务。把油用牡丹培育成为地方特色产业,使全县油用牡丹园基地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油用牡丹加工企业实现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具体是:一是发展以苗木生产为主的种植业。充分利用秦蟒山区地广人稀、且气候、土壤适宜油用牡丹生长的有利条件,选用优良品种,采用大户种植引导的办法,辐射带动发展。二是产业与旅游结合。在307省道沿线、洛河旅游走廊沿线、北部公路沿线等镇,结合旅游产业,发挥油用牡丹在旅游观光中的作用

14、,共同促进该项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以开发油用牡丹深加工产品为主的药品、保健品、食品加工等业,为产品回收做保障,消除农户种植的后顾之忧。四是培养技术队伍。加强对林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掌握过硬技术,作好产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服务工作,切实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将油用牡丹产业做强做大。3.4规划期限 自2013到2020年,全县油用牡丹栽植面积发展到1.2万亩.油用牡丹产业链建设初见成效.第四章 总体布局4.1规划范围首先建设好秦蟒二岭11个镇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包括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园、观赏园 、油用牡丹良种生产繁育基地建设和科技支撑建设内容。同时作好全县现有牡丹资源的调查、科学论

15、证及栽植试验等工作。 4.2建设布局 属陕南油药一体化发展区1、重点发展区:以现规划11个镇为重点发展区。该地区生态和立地条件优越,发展基础好,是发展优质油用牡丹产业的最佳区域。2、一般发展区:以其它8个镇为带动发展区。该区域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宜发展油用牡丹。但由于高寒边远,待后发展。第五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5.1基地建设2013-2020年新建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总面积为1.2 万亩。其中:20132017年0.5万亩(2014年0.05万亩,2015年0.1万亩,2016年0.15万亩,2017年0.2)万亩,20182020年0.7万亩。 5.2示范园建设2013-2020年新建油

16、用牡丹产业示范园0.06万亩。其中:20132017年0.03万亩(2014年0.03万亩,20152017年巩固提高0.03万亩),20182020年0.03万亩。 5.3观赏园建设2013-2020年新建牡丹产业观赏园0.05万亩。其中:20132017年0.02万亩(2014年0.02万亩,20152017年巩固提高0.02万亩),2018 2020年0.03万亩。 5.4 种苗建设油用牡丹采穗圃1个,面积50亩;新建苗圃基地3个,面积198亩。可提供优质油用牡丹苗3960 万株。5.5加工与利用项目建设陕西省秦裕木本油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商南县)、华美农业化开发有限公司(镇安)、陕西省智

17、源食品有限公司(山阳县)及洛南县飞鹏有限公司等植物油加工企业是我市油料生产龙头企业,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了稳定的产品销售合作关系,为我县油用牡丹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加工保障。 5.6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经营理论为理念,一是充分利用先进的营造林技术,对现有零星牡丹实行良种改造和综合科管,达到提高质量和产量;二是新建一批标准化良种示范基地,为以后的大力发展提供出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三是建立一批苗圃,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作好生长对比试验。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种苗是关键。以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广、生长势强的“凤丹”品种为主,也可以考虑选择“紫斑牡丹”,为我县油用牡丹产

18、业发展提供出优质良种苗木;四是及时作好与加工企业的衔接事宜,促进产品的收购、加工和流通工作,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营机制;五是协作攻关。采取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为龙头,聘请和依靠技术实力雄厚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省科研单位的专家组成科研团队,对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为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5.7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由政府委托相关部门积极申办原产地证明商标及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企业要加强营销人员培养工作,建立自己的营销人才队伍。在稳定洛南县市场的同时,加大对西北市场的拓展力度,扩大油用牡丹的销售规模,逐步打开省外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到大中城

19、市建立经营网点、分公司和专卖店等营销服务网络;同时,支持农户和其他经纪人从事名优油用牡丹产品推销,全方位扩大名优油用牡丹产品销售渠道;利用各种网络渠道,大力推行电子商务,开展网上销售,方便快捷地把产品推向市场5.8市场监测和监管针对油用牡丹产业快速发展及油用牡丹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的预期,为防止油用牡丹市场不良操作行为,林业、工商、司法等主管部门应积极履行职能,加强油用牡丹产品的产、供、销市场监管,确保油用牡丹市场的公平竟争和稳定成长。 第六章 栽植技术及田间管理6.1栽植技术1、栽植地块选择油用牡丹栽植,宜选高燥向阳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适宜PH值6.5-8.0。2

20、、整地土壤深翻30-40,每亩施用150-200公斤饼肥或腐熟的厩肥1000-1500公斤,40-50公斤复合肥作为底肥。同时施入10-15公斤/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5公斤/亩多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3、栽植时间及苗木处理油用牡丹栽植时间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佳。一般选择2-3年生“凤丹”实生苗,用800倍福美双浸泡5-10分钟,晾干后栽植。4、栽植密度油用牡丹定植株行距一般为4050,即每亩3300株。如果是1-2年生种苗,为有效利用土地,栽植密度可以暂定为每亩6600株,株距行距=2050。1-2年后,可以隔一株去除一株,移除苗可用作新建油用牡丹园,也可用作观赏牡丹嫁接用砧木,剩余部

21、分作为油用牡丹继续管理。5、栽植栽植时,用宽度为20的铁锨插入地面,别开一个宽度为5-10、深度为25-30的缝隙,在缝隙两端各放入一株牡丹小苗,使根颈部低于地平面2-3,务必保持根部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密接。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20的土埂,以利保温保湿。6.2田间管理1、锄地:油用牡丹生长期内,需要勤锄地,一来是灭除杂草,二来是增温保墒。开花前需深锄,深度可达3-5;开花后要浅锄,深度控制在1-3。2.、追肥:牡丹栽植后第一年,一般不追肥。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50公斤复合肥;第二次在入冬前,每亩施用150-200公斤饼肥,40-50公斤复合肥。3、 病

22、虫害防治:2月上中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时要覆盖整个地面;3月初,每亩撒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公斤;4月初,于花期前7-10天喷施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5月下旬开始,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600-800倍。4.、浇水: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应保证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但特别干旱时仍需适量浇水。5、 清除落叶: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扫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第七章 保障措施 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是一项战略性的综合工作,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社会各方面各部门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持,

23、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 7.1加强组织领导 建议县上成立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财政、发改、土地、林业、规划、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跑项目争取进入国家计划“笼子”,主动跟省 市林业部门资金扶持对接,为争取资金包装好项目。同时,林业局成立专门的油用牡丹发展班子,具体组织实施我县油用牡丹产业规划发展。 7.2加大资金投入 因油用牡丹前三年基本没有经济收入,因此,油用牡丹建设除争取上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外,要采取龙头企业带动为主农户投入相结合。县上设立油用牡丹产业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集中扶持基地建设。 7.3抓好示范带动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还是

24、一个比较陌生的朝阳产业。要抓好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开。通过示范点做给群众看,带着农民干,以实实在在的效益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7.4搞好种苗繁育 油用牡丹根系为肉质根系,不利长途运输,大规模栽植最好就近运输、随起苗随栽植,且能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7.5强化技术保障聘请和依靠技术实力雄厚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省科研单位的专家组成科研团队,对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八章 效益分析8.1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810.1万元,其中,20132017年投资815.7万元,20182020年投资994.4 万元。1. 种苗费12000亩3300 株/亩0. 3元/株1188万元;2.

25、研究推广中心40万元;3. 种质资源库20万元;4. 技术培训费300人100 元/人3万元;5. 栽植费12000亩300元/亩360万元; 6. 采穗圃50亩3300 株/亩2元/株33万元;7. 采穗圃栽植费50亩300元/亩1.5万元;8. 不可预见费10%164.6万元。 8.2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根据测算,栽植油用牡丹每亩用种苗3300株左右,2年生种苗市场价0.3元左右,种苗成本每亩900元左右;农药、肥料、锄地、锄草、种子采收等用工每年每亩需800元。油用牡丹第三年起开始结籽,结籽高产期为5-30年,产籽寿命可达60年以上。高产期每亩可产牡丹籽400公斤左右,按去年每公斤20

26、元的收购价,每年的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按牡丹30年一个生产周期核算,每亩纯收入为6000多元。按现在种植常规的农作物,每亩年效益1200元计算,种植牡丹效益是种植常规农作物效益的5倍左右。 2、生态效益油用牡丹是很好的生态树种,栽植密度2500-3200株/亩,可以40年不换茬,且不与粮争地,堪称铁杆庄稼。而且该植物耐干旱、耐贫瘠、耐高寒,可以绿化荒地,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造林绿化 面积,生态效益显著。 3、社会效益 油用牡丹是多年生作物,可谓“一人栽植,终身受益”。可以在房前屋后、田坎路边、荒山栽植生长,油用牡丹在春季开花,气味芳香,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发展其产业,不仅可以吸纳富余劳动力,还可以带动多项产业的发展,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1. 油用牡丹资源现状调查表表12.油用牡丹种苗生产情况统计表表23. 油用牡丹加工企业现状统计表表3 4.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任务规划表表4四张 5.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园建设任务规划表表66. 牡丹观赏园建设规划表表7 7. 油用牡丹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规划表表8 8.油用牡丹科技支撑任务规划表表9 9.油用牡丹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规划表表1210.种苗供需平衡表表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