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梳理 ——高中文言文复习漫谈.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3846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累与梳理 ——高中文言文复习漫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积累与梳理 ——高中文言文复习漫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积累与梳理 ——高中文言文复习漫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积累与梳理 ——高中文言文复习漫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积累与梳理 ——高中文言文复习漫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积累与梳理 ——高中文言文复习漫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累与梳理 ——高中文言文复习漫谈.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评析及复习指要,厦门第六中学 杨书松E-mail:,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必修课程 阅读与鉴赏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二、评价建议(二)必修课程的评价1、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一、

2、考点解读,2012年考试大纲: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的考点要求:1、理解(语文能力层级 B级)(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语文能力层级 C级)(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选择“浅易”的古文语段2选材范围较广,选材内容丰富3选择题减少,主观题分值加大4测试稳中有变,设题趋于灵活5侧重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6更加强调根据语境答题,命题特点,“浅易”一般是指文本的内容不深奥,语言不艰深,其中的名物、典故比较常见,阅

3、读的难度不大。“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考提供的文本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2012年福建省(语文)考试说明,所谓“浅易”,主要特征是: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从运用的词语说,主要是120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和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从句式上说,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选材与设题分析,文言文阅读的选材范围较广,选材内容丰富。选材注重内容的可读性

4、。试题阅读量相比往年有所加大,选文篇幅略有增加。题型和分值相对稳定,个别试题独具特色。试题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更加强调根据语境来答题。,考查的主要内容,(1)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4)筛选文中的信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前三项能力层级为理解,B级,后两项为分析综合,C级。,试题设置类型,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

5、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信息筛选、分析综合(断句)翻译文中句子,二、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分析,2012年福建卷试题回放,游龙鸣山记【明】陶安,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近五年福建卷文言文阅读考情分析,全国大纲卷:宋史郭浩传新课标卷:宋史萧燧传江西卷:元史彻里传广东卷:清史稿陶澍传山东卷:后汉书阴兴传辽宁卷:晋书列传第

6、39周顗上海卷选文一:汉书卜式传,北京卷: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安徽卷:清刘大櫆松江府通判许君传重庆卷:明罗洪先战马记(王桢)江苏卷:宋苏辙伯父墓表四川卷:清清镇海县志人物传二贺钦,2012年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2012年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湖北卷:世说新语家有名士,天津卷:清袁牧与薛寿鱼书(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浙江卷:宋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湖南卷:宋郑思肖自戒,福建卷:明陶安游龙鸣山记上海卷选文二:唐柳宗元潭州东池戴氏堂记,全国卷北史魏德深传全国卷宋书郭原平传北京卷史记叔孙通传天津卷管子小匡上海卷明史隐逸列传沈周 周去非岭外代答重庆卷贞观政要贪鄙安徽卷 杨士奇游东山记福建卷 归有光张自新传

7、广东卷宋史李迪传海南宁夏卷宋史朱昭传,2009年文言文阅读试题选材,湖北卷苏辙孟德传 苏轼书孟德传后湖南卷 张耒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江苏卷 汪琬书沈通明事江西卷 魏禧卖酒者传辽宁卷梁书孙谦传山东卷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四川卷 王安石慈溪县学记浙江卷 苏轼宝绘堂记,2010年文言文阅读试题选材,全国卷 明史王祎传全国卷 宋史康保裔传国新课程卷 明史花云传北京卷 宋清传广东卷 后登陆上海卷 欧阳晔、九疑山图记重庆卷 宋史查道传安徽卷 周书贺兰祥传福建卷 周维城传,湖北卷 原弊湖南卷 诸葛孔明 陈亮江苏卷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江西卷 临川文集辽宁卷 赵良淳山东卷 申甫传四川卷 汉书酷吏传天津卷 支诺皋上浙江卷

8、 胡叟,2011年文言文阅读试题选材,全国大纲卷 明史熊鼎传全国新课标卷 宋史何灌传北京卷 淮南子汜论训天津卷 顾炎武日知录重庆卷 江公皋传上海卷 稼说送张琥广东卷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安徽卷 万贞文先生传福建卷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湖北卷 谏成帝营陵寝疏湖南卷 严祺先文集序江苏卷 陈公弼传江西卷 汲黯 辽宁卷 旧唐书宋庆礼传山东卷 管子 四川卷 南村辍耕录隐逸浙江卷 新唐书张文瓘传,选文篇幅,2012年平均:756字。最长:上海卷,855字;最短:湖南卷:415字。,2009年平均:704字。最长:安徽卷,831字;最短:浙江卷,548字。2010年平均:691字。最长:湖南卷,879字;最

9、短:浙江卷,547字。2011年平均:708字。最长:重庆卷,914字;最短:江西卷,518字。,各卷题型和分值,大部分试题都是3至4个选择题再加一个翻译题,分值大多在1922分之间;考查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信息筛选、理解分析、文言翻译等题型。在翻译之外,今年考查文言断句的有北京、重庆、湖南、湖北、浙江、江苏(附加题)六卷。福建卷另选论语孟子各一则,考查文化经典阅读;浙江卷将对文意理解分析的考查定位为“概括与赏析”;浙江卷另选论语乡党,考查对孔子的仁爱观的理解。上海卷依然保持自己的命题特色,文言文阅读选取两个语段,从词句的理解翻译到文本的分析鉴赏,共考查了10小题,28分。,三、文言文阅读复

10、习备考策略,细化考纲,落实考点,抓住基础,提升能力,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透视一:关于文言实词词义的考查,文言实词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所考的四个实词,虽说不一定都是大纲规定的120个词语,但也是教材中常见,在中学课本中可以找到出处,所以复习时回归课本非常重要。,2012年文言实词考点统计,冒:贸然(不顾、顶着)阙:失职(过错、缺点)竟:居然(最终、终究)度:打算(推测)部:部署(统率)意:猜测(意料、料想)劳:烦劳(慰劳)益:有利(扩充、增强)劫:劫持(抢夺、强取)就:留下(靠近,接近),辱:辜负(敬辞,屈尊给我书信)履:鞋子(踏)举:推举(兴起,发动)躬:

11、弯腰(亲自)鄙:以为羞耻(轻视,看不起)横:强行(意外)闻(使知道)布衣(穿着布衣)息(繁殖)善(认为好),在17套试题中,作为正确选项出现,考查中涉及到的文言实词还有:已、乞、时、属、怀、易、假、多、笃、向、委、党、稔、为、执、袭、寿、给、胜、籍、许、矫、分、谲、期、肃、绝、谓、贽、过称、就、杳、干、延、擢、豁、卒、称、固、能、劾、宥、按、陵迟、坐、方,2009年文言实词考点统计,动:招致(经常)禀:赐与(生性、禀性)鄙:品德低下(见识浅陋)加:增加(施加)博:增加(换取、接受)谢:感谢(道歉)怪:责怪(“以为怪”)奇:奇妙(意动用法,认为惊奇)诛:惩罚(诛杀)弛:延缓(松弛),薄:削弱(迫

12、近)庶几:差不多(希望、企图)季:季节,季候(秋天最后一月)布:宣告(散布、宣传)率:率领(都,全)立:订立(立即)过:经过(错误)课:抄写(督促)去:归去(离开、消失),在2009年18套试题中,作为正确选项出现,考查中涉及到的文言实词还有:肃、会、堪、闲、直、爨、益、度、竟、秉、宥、比、秩、规、觉、延、过、加、了、戚、面、起、摄、婴、乘、利、弭、自分、零、介、奔干、躬、宾、属、引却、魁垒、数、吾侪、捐、期、犯、素、革、一、病、角、蓄,2010年文言实词考点统计,宠:重用(以为宠)及:趁着(到了,等到)趣:归顺(赶快)款:款待(诚心、真诚、诚恳)复:回答(再)质:人质(典当、抵押)贾:商人(

13、做生意)语:谈论(说)识:标志(明白,知晓)恙:祸患(病,担忧),鄙:卑鄙(见识浅薄)敌:敌人(能够匹敌)容止:形貌(居住、止息)薄:轻视(迫近,进攻)荫:功绩(庇荫)卒:步兵(通“猝”,仓猝)内:里面(通“纳”,收进)发:发放(打开、拿出)屈:屈辱(屈服),在18套试题中,作为正确选项出现,考查中涉及到的文言实词还有:报、祈、法、寻、会、遂、杖、翼、徇、家、年、总、居、券、诣、馈、治、第、属、具、寻、委、甫、畜、籍、伺、拒、见、归、著、庶几、除、愀然、干、尚、身、濒、客、薄、浸、敝、遽、具事、鸠、大辟、遗。,2011年文言实词考点统计,延:招聘(延请)敛:躲藏(退缩、收缩)归:归还(使之归)

14、略:简略(大概、主要)次:排列(停留)苦:痛苦(为所苦)纵:腾跃(释放;放走)抵:碰到(到达,抵达)顾:回头(只是)拔:拔除(超出),易:更换(轻视、看不起)夺:强取(改变)充:代理(担当、充任)渝:坚持(改变、违背)刺:乘坐(划、撑)当:充当(相等、相当)趣:通“趋”,前往(催促)方:仿效(比拟、比作),在17套试题中,作为正确选项出现,考查中涉及到的文言实词还有:汲、迎、彻、长、结、赞、败、易、反、齿尊、累、漫漶、籍、且、顾、已、修、济、官、耸、戟、蠲、秽、怃、起、豫、援、爽、第、嫌、俾、徐、厕、惠、病、绍、加、离、迫卒、物故、躬、罢、乖、比、矫、指、劝、乐、顷、从,考点指津,文言实词提升

15、词汇,熟练技巧,文言实词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所掌握的常见文言实词的词汇量的大小,以及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引导同学们回归课本,将课本各篇经典文言文的实词做一个分类梳理,这样有利于复习巩固自己的文言词汇,查缺补漏。,鉴于文言词汇常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特殊用法,所以无论是采用什么方法,证明文言词义最根本的原则还是翻译,只有将翻译代入原文,上下文流畅贯通,语意明确,才可能是正确选项。,2012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科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文言文160个实词初中文言文140个实词,扩大文言实词关注范围,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透视二:关于文言虚词意义和

16、用法的考查,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长度压缩、题量减少、客观题减少的趋势日益显现,文言虚词单独设题的省份逐年减少。,考试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重点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对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考查,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部分试卷选句不再涉及教材内容,只选用考查文本的句子。,关于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2012年文言虚词考查情况,未考查:全国大纲卷、全国课标卷、福建卷、湖北卷、江苏卷、辽宁卷、重庆卷,2012年文言虚词考查情况统计,这10份试题中,除北京卷的“舍”为文

17、言实词,“然”在规定的虚词范围之外,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常用虚词,一共考查了12个,只有“何、乃、若、焉、也、因”6个虚词没有考查到。被考查的12个虚词中,“以”出现的频率最高,为9次;其次是“为”,考查了7次;再次是“其”,5次;“之、而”分别为4次;“于、所”分别出现了2次;“则、且、乎、与、者”,各1次。,近年文言虚词考查频率统计,2008年:考查13个虚词,“以”出现的频率最高,6次;其次是“之”,4次;再次为“因、而、与”,分别为3次;“所、何、其、于、乃”分别出现了2次。2009年:考查13个虚词,“以”出现的频率最高,7次;其次是“而”,6次;再次“其”,5次;再次“之、乃”,分

18、别是4次;“为”考查了3次;“因、所、于、者”分别2次。2010年:考查15个虚词,“之”出现的频率最高,6次;其次是“以、而”,5次;再次为“于”,4次;再次为“其”,3次;“为、且”2次。2011年:考查12个虚词,“以”出现的频率最高,5次;其次是“而、于”,各4次;再次为“其、之”,分别为3次;“因、为、且、则”分别为2次;“何、也、所、乃”,各1次。,安徽卷、天津卷、江西卷、湖南卷、浙江卷、山东卷、四川卷、上海卷八卷中,命题涉及课内文言语句,覆盖了中学语文课本17篇文章: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赤壁赋、逍遥游、兰亭集序、师说、陈情表、劝学、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苏武传、归去来兮辞

19、、滕王阁序、游褒禅山记、祭十二郎文、孔雀东南飞、伶官传序。还有34选自课外篇目:始得西山宴游记、子路从而后、蹇叔哭师(2句)。,2012年文言虚词考查情况统计,这些试题中,涉及的课内文言语句,覆盖了中学语文课本17篇文章:课内篇目中,选句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鸿门宴 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赤壁赋,各有3句;其次是逍遥游兰亭集序和师说,各有2句。天津卷和四川卷不约而同地选用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这一句,分别考查“其”和“而”的意义和用法。,2012年文言虚词考查情况统计,各套试题中,涉及的课内文言语句,覆盖了中学语文课本17篇文章(其中1句出自初中课文桃花源记,1句出自文言诗歌琵琶行)。出现频率最高

20、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有7句;鸿门宴和师说各有3句,烛之武退秦师伶官传序各有2句;四川卷和湖南卷不约而同地选用同一语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同一虚词(“其”)作为考点。劝学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归去来兮辞等重点篇目也是命题者选材的对象。,2011年文言虚词考查情况统计,2008年:全国卷、海南宁夏卷、湖北卷、江苏卷、江西卷、辽宁卷、上海卷、四川卷、重庆卷2009年:全国卷、全国卷、海南宁夏卷、福建卷、湖北卷、江苏卷、辽宁卷、重庆卷2010年:全国卷、全国卷、海南宁夏卷、安徽卷、福建卷、湖北卷、江苏卷、辽宁卷、重庆卷2011年:全国大纲卷、全国课标卷、福建卷、湖北卷、江苏卷、辽宁卷、重庆卷、上海卷20

21、12年:全国大纲卷、全国课标卷、重庆卷、江苏卷、湖北卷、福建卷、辽宁卷,近年高考取消文言虚词考查情况统计,考点指津,文言虚词虚词不虚,义项辨清,虚词的复习同样要以课本为重,要搜集课本中的典型例句来理解每一个虚词的每一个义项。,考纲列举的18个必考虚词都能在课本上找到经典例句,所以最后时刻,同学们仍然需要回归课本,落实课文中的每一个虚词的用法。,一、位置推断法二、删除观察法三、搭配分析法四、语境推断法五、对应分析法,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搭配分析法:从虚词的搭配对象去判别它的词性。,分析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3以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 4

2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这四句中的“以”所搭配的对象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它们构成短语修饰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原因、时间、凭借等,可知“以”为介词。,5杀之以应陈涉6昔秦穆公不听蹇叔之言,以败其师7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8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58句中,“以”搭配的对象是动词或动宾短语,可以断定“以”不是介词,而是连词,根据全句的意思可以推断它们应该分别是表示目的、结果、目的、修饰的连词。第9句“以”字前后和形容词搭配,是并列连词。,“以”作介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操当以肃还付乡

23、党。(赤壁之战)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袁枚祭妹文)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表示工具。拿,用;表示凭借。凭,靠;表示所处置的对象。把;表示时间、处所。于,在,从;表示原因。因为,由于;表示依据。按照,依照,根据。,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透视三:关于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纲指的主要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关于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2007年北京卷:省略句式2008年江西卷:意动用法2008年广东卷:宾语前置2008年浙江卷:省略句式2009年浙江卷:词类活用(意动、形动)2011年

24、北京卷:省略句式,2012年,该考点未单独命题。,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011年北京卷)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 D.遁逃奔走,(然)不使其难,不可谓勇,D.“然”补充,上下句不是转折关系,而是顺承关系。,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009年浙江卷)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余三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25、2006年广东卷)A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B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C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D何故而至此(屈原列传),答案 A(B、C、D全是正常语序;例句和A是介词宾语前置。),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2006年北京卷)A.(但)无乐有上矣。B.(景公)令趋驾追晏子其家。C惟夫子之令(是听)。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答案 A(A项省略的文字应是“民氓百姓”),下列句中的“病”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008年江西卷)A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老臣病足,

26、曾不能疾走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答案:B。(B项与例句的“病”同属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病”,即译为“对感动担忧”。A项为动词,“成为病态”;C项也是动词,“患病”;D项为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2008年广东卷)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答案:B。(B项“之”代词,“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正常句式应为“不罪之”。A项“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之”是代词,代“杜弘”;D项“之”起提宾的作用。),文言句式和用法的复习方法,1、可以借助

27、虚词知识掌握文言句式。如“者”、“也”常用在判断句里;“之”、“是”常用来作句子倒装的标志等等。2、要从与现代汉语的比较入手,掌握各种特殊语序句式的表示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住这些形式。每一种形式要记一两个典型例句,以便类比判断。3、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不亦乎”?表反问;“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 等。,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评价能力的发挥。因而,明确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考查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可以达到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真正读懂文言文的目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透视四:关于断句和翻译的考查,2008年五卷

28、:北京卷5分;广东卷4分;浙江卷3分;重庆卷2分;江苏卷附加题6分2009年三卷:北京卷5分;广东卷4分;重庆卷2分;江苏卷附加题2010年六卷 北京5分;广东4分;重庆、湖南、浙江、上海3分2011年四卷 北京5分;广东4分;浙江3分;湖南3分2012年六卷:北京卷5分;重庆卷3分;湖南卷3分;湖北卷3分;浙江卷3分;江苏卷附加题6分,2012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扁 鹊 见 秦 武 王 武 王 示 之 病 扁 鹊 请 除 之 左 右 曰 君 之 病 在 耳 之 前 目 之 下 除 之 未 必 已 也 将 使 耳 不 聪 目 不 明 君 以 告 扁 鹊 扁 鹊 怒 而

29、头 其 石 曰 君 与 知 之 者 谋 之 而 与 不 知 者 败 之 如 此 知 秦 国 之 政 也 则 君 一 举 而 亡 国 矣。(取材于战国策.秦策),【答案】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2012年湖南卷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奋其气威信敌国退

30、而让颇名重太山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A项出自答苏武书,是对必修四苏武传的补充;B项是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结尾时史迁的总结;C项出自于吕祖谦的东莱左传博议,是评述秦穆公与晋国的厉害关系;D项这句话出自孟子对滕文公,是对寡人之于国也的延伸阅读,强调民本思想。,考点指津,断句关注虚词,关注连词,断句题一般不难,但有几点值得注意:(1)文段大意理解后,再开始断句。(2)抓住“曰、云、言”、发语词(“其、盖、夫”等)、常用虚词(“之、乎、者、也”等)。(3)抓住固定词组(“

31、有所、无所、无乃、何以”等)和对偶句式。,断句与标点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复习备考时,首要的是了解文言句读的规律,掌握断句的方法,提高准确断句加标点的能力。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语法特点是综合体现的,一个文言语句,可能既有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运用,又有句式、活用等方面的特殊用法,能够较好地综合检测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应该莫过于文言翻译题了。,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2012年高考文言翻译题示例,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福建卷)(1)其水下飞潮音岩,

32、引以给庖。(3分)译:(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译:,答案:(1)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北京卷)A.仗踵疑门,告曰拄杖走到张疑门前,对他说B.不少见颜面没有稍微路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C.志其数而封识之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D.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答案:D(寄:寄存。),2012年高考文言翻译题示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全国课标卷,10分)(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

33、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答案:(1)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2012年高考文言翻译题示例,高考文言翻译考查的知识点举隅,(1)词语的理解和分析,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辽宁卷,亮:通“谅”,谅解。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全国大纲卷,设备:古今异义,设置守备。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全国课标卷,东西,古今异义,东部西部

34、。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江苏卷,礼,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湖南卷,法度,名词作动词,符合法度。,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福建卷,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公忿忿面数之曰重庆卷,面,名词作状语,当面。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山东卷,感动,使动用法,使左右的人感动。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海卷,“败”使动用法,“使变坏”。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上海卷,“出”,使动用法,使出,让欧阳公离开。,(2)句式的理解和掌握,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浙江卷,判断句。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山东卷,“见”表被动。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四川卷

35、,“奚以”,宾语前置。“为”,表被动,“为用”,即为世间所用。苟,子何欲?上海卷,“子何欲”为宾语前置。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江苏卷,“贤于言事官”为状语后置。,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上海卷,定语后置,“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即“有争舟而相殴至死之民”。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上海卷,省略句,“不使(之)居府中”;介词结构后置,“不使居(于)府中”。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福建卷,“引以给庖”省略主语“人们”。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山东卷,至诚发中,应为“至诚发于中”的省略。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天津卷,所以:固定结构,原因。,考点指津,翻译字字

36、落实,步步得分,文言翻译意在全面考查学生的文言文基本功,重点考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固定结构、文言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基本要求:(1)信、达、雅。“信”即忠实原文,“达”即无语病,“雅”即有文采。(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意译”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此,它也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式。命题者选择文言语段中的若干语句,要求用白话文直接表述其意思。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所提供的材料,找准具体语境,仔细斟酌,小心措辞,才能准确恰当地把句子翻译出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透视五:关于分析和综合的考查,

37、1、筛选文中的信息根据阅读材料具体情况的不同,命题形式也可出现不同的变化。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在这道题的考查中,根据选文材料的不同,要求分析归纳的角度也有不同的变化。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言文阅读试题中较少直接考查,大多将这一考点隐含在“理解、分析、概括”的四个选项中。,1、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提取信息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排除干扰因素,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根据阅读材料具体情况的不同,命题形式也可出现不同的变化。,大纲卷: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

38、的一组课标卷: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辽宁卷:能够体现周凯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山东卷: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江西卷:分别能表现彻里“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的一组,福建卷: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峭壁对立,状苫华表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其北有“甘露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A、B、C、D、,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直接”两个字。为游山时的天气,与龙鸣山景色无关,可排除A、B选项。是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而非“直接”。为作者登山归来在寺院中的感受,故可排除D选项。答案:C,考点指津,信息筛选把握对象,辨明手法,做文言文信息筛选题要看清题目要

39、求,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 侧面等词语。,最常见的失误是张冠李戴。题干的要求则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某人的一组是”。命题人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强拉到另一个人物的身上。,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归纳要点、概括中心也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深入的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括就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这种归纳概括往往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来进行的。,北京卷:下列的理解和分析

40、,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答案】C(文中说“不取其报”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上海卷21题要求考生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26题要求考生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浙江卷的先秦诸子选读,选取论语乡党中的一个语段:“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要求考生分别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江苏卷附加题要求考生用原

41、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敬慕陶渊明的原因。,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一件事或说明一个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多样、分散,这就要求考生能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且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相应会大一些,而且大都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无论是归纳、分析还是概括,都是建立在全文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全面地理解原文,将知识融会贯通,是顺利完成整篇文言文阅读的必要步骤。,上海卷20题要求考生分析第第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福建卷的文化经典阅读,选

42、取论语和孟子的语段,要求考生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已的话回答: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浙江卷的先秦诸子选读,要求考生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唐人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对论语乡党一个语段不同句读的看法。,考点指津,文意理解重视硬伤,不放软伤,文意理解是文言文阅读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做好这一类题型,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迅速找出文段中与选项相对应的原句并画线,仔细对照字句。(2)关注硬伤,即人物事迹张冠李戴、时间顺序前后颠倒、原则性的翻译错误。(3)关注软伤,如篡改文意、人物评价不当等。平时做练习,不要只关心错了什么,而一定要分辨出错误的类型。,高考文言文阅

43、读考点透视六:关于鉴赏与评价的考查,文言文阅读的鉴赏评价,是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语段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本题涉及到对文章内容的综合分析和赏析评价。,浙江18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D本文

44、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上海卷:23题要求考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4题要求考生分析第段“堂不待饰而已奂”的原因是什么。,重点难点:文言翻译!,1、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2、文言翻译的种类直译和意译3、文言翻译的方法留、补、删、换、调、选(1)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2)充分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3)看清上下文的意思和关系。(4)一般词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重点难点:文言翻译!,4、文言难句的翻译(1)注意词的古今意义;(2)注意一词多义;(3)注意词类活用

45、;(4)注意文化知识;(5)注意通假现象;(6)注意偏义复词现象。,备考策略,(1)全面复习文言文阅读各个考点,注重夯实基础;(2)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文言文篇目,积累和巩固;(3)每周安排一个单位时间专项测试,巩固能力;(4)重视2012年考试说明,有针对性强化训练;(5)关注文言文阅读新题型。,(6)掌握规律,用好方法,从教材中史传文章找基础、找规律、找方法【10篇课文要抓住: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荆轲刺秦王(战国策)、鸿门宴(司马迁);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劝学(荀子)、过秦论(贾谊)、师说(韩愈);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苏武传(班固)、张衡传(范晔)】,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

46、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令将军与臣有郤,词类活用沛公军霸上沛公欲王关中籍吏民刑人如恐不胜好美姬素善留侯张良吾得兄事之常以身翼蔽沛公头发上指 臣活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古今异义沛公居山东时约为婚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举例,省略句为(我)击破沛公军急击(之)勿失(时机)欲呼张良与(之)俱去则与(之)斗卮酒则与(之)一生彘肩竖子不足与(之)谋沛公奉卮酒为(之)寿 加彘肩(于其)上,文言句式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沛公安在?贪于财货 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

47、为之虏矣 珍宝尽有之,精选精短语段进行专项训练,一、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参考答案: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转折,然而;连词,表递进,而且;连词,表修饰,地;连词,表承接,才;代词,同“尔”,可译为“你”;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精选精短语段进行专项训练,二、判断“为”在文段中的意义。“天行有

48、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为至理,当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巫所惑。巫者,以诡为业,其所为皆为利也。故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参考答案:介词,因为;动词,是;介词,对,向;介词,被;动词,作为;动词,做;介词,为了;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介词,替;句末语助词,表反问,可译为“呢”。,精选精短语段进行专项训练,三、判断“之”在文段中的意义。一僧欲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之应。久之,此僧以箪食瓢饮之助至南海,夸之于唐僧:“此何难之有?”唐僧曰:“汝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乎?”,参考答案:动词,到,往;代词,他;音节

49、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指示代词,这样,这些;代词,这件事;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人称代词,我。,精选精短语段进行专项训练,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参考答案: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文言断句练习一,精选精

50、短语段进行专项训练,文言断句练习二,顾炎武手不释卷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精选精短语段进行专项训练,文言断句练习三,治国必先富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