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码头基床抛石.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75094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码头基床抛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施工方案码头基床抛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施工方案码头基床抛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施工方案码头基床抛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施工方案码头基床抛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码头基床抛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码头基床抛石.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分项工程概况42 编制依据及验收标准43 分项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54 施工方案 54.1 施工工艺流程 54.2 施工前准备 64.3 施工顺序64.4 测量控制方法 64.5 施工方法 65 质量保证措施 86 安全、环保措施 107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117.1 设备进场安排 117.2 人员进场安排117.3 工期保证措施117.4 施工进度计划表111 分项工程概况本工程基床抛石共6.51万m3,采用10100kg块石。抛石断面如下码头典型断面图(施工时以施工图代表范围为准),顶宽为20.6m,外坡为1:1.5,内坡为1:1,顶标高为-14.7m,基床顶面预留的向墙后倾

2、斜的坡度采用0.5%。施工采用分层抛填、分层打夯,每层厚度不超过2.0m,厚度不足2.0m的基床一次抛填成型。2 编制依据及验收标准本工程施工图纸本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文件号09S074-SS-GGS-SG-0003)本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文件号09S074-SS-GGS-SG-0004)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3 分项工程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常务副经

3、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安监部财务部测量队试验室材料部质检部工程部分项工程负责人:基床抛石施工班组4 施工方案4.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定位船定位铁驳运载分层抛填、打夯断面测量分层验收4.2 施工前准备基床抛石在验槽合格后开始进行。在抛石前检查基槽尺寸有无尺寸变动,如有显著变化时进行处理;当基槽底有回淤沉淀物含水率150%、厚度大于0.3m时,清除后再进行基床抛石。4.3 施工顺序按照1#泊位、2#泊位的施工顺序依次进行,依据基槽挖泥验收情况具体布置。4.4 测量控制方法基床抛石采用定位船定位法,定位船采用手持式GPS结合全站仪定位,标高控制采用水砣测深法,通过岸上设立的水尺确定潮位,以确定标高。

4、现场水尺设置于斜坡码头附近,通过水准仪校核标高。4.5 施工方法a.石料来自开山石料或外购,将石料装船后,水上船运至待抛地点,反铲挖掘机实施抛填。对于每一产源的石料,都将通知监理见证取样,并委托捷航检测做抗压强度试验。对于每一批进场材料,由现场技术人员通知监理单位到海上抛石现场一起观测,如有出现石料过大、风化、成片状或有裂纹现象,即责令石料退场,不予抛投。b.本工程基床分段、分层抛石,分段长度由基槽挖泥长度确定,分层抛石厚度以不大于2m一层控制。c.码头基床抛石采用500t自航平板驳做定位船(定位船上配备反铲挖掘机),200500t平板船(民船)运输石料,定位平板驳上反铲挖掘机下料抛填的施工工

5、艺。抛石时,定位平板驳先行定位在预抛断面位置,民船外沿纵横各一侧每间隔1m划上标记。抛石民船靠在定位平板驳一侧,抛石工指挥挖掘机手把抛石民船上的石料抛下指定基床。基床抛石按照由南往北的顺序施工。d.抛石过程中考虑水流、风浪、水位对抛石位置的影响,用试抛确定抛石船位,抛石时测量工勤测水深,避免漏抛或超高现象。e.抛石时,每层按粗抛与细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层底部1.4m厚度范围进行粗抛、顶部0.6m范围进行细抛。f.抛石时预留夯沉量,可取每抛石层厚度的10%进行预留。g.基床抛石施工时连续施工,以防基床顶面及分层接触面有回淤。5 质量保证措施a.施工质量检验标准:水下基床抛石允许偏差、检测数量和

6、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测单元和数量单元测点检验方法1顶面标高+0-500每个断面(每510m一个断面,且不少于三个断面)12m一个点,且不少于三个点用回声测深仪或测深水砣检查2边线+400-0每个断面(每510m一个断面)2验收时,取10m一个断面,通过岸上全站仪测出每个断面的位置,在每个断面上2m一个点用水砣测深,安排相关人员在水尺附近观测水位,并及时向船上验收人员报告水位变化。b.基床抛石采用10100kg开山块石,在水中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未风化、不成片状和严重裂纹。c.抛石施工前期,以10m为一标准段,观测记录石料抛落基床过程中随水流飘移及成层情况,总结出经

7、验后再铺开抛石。d.抛石过程中,抛石工密切注意水流方向及速度,顺流抛石,预留提前量,并注意潮汐变化,及时调整定位平板驳的船位。e.基床抛石预留夯沉量,先按30cm控制,待试夯得出经验数值后再作修正。顶层基床抛石后的高差情况符合整平要求。f.基床抛石过程中,相邻两段同层面搭接的断面或隔天再抛石的断面位置做好记录。在该断面附近连续抛块石时,避免重叠抛高。g.施工过程中对水尺和水砣经常进行校核,并派专人读尺和发布水位,潮位每变化0.1m通知船上施工人员。h.抛石过程中控制好基床顶面高程不超过规定的高程,且不宜低于0.5m。i.为防止基床顶面及分层接触面有回淤物沉淀,本工程在基槽挖泥时同时将港池一起开

8、挖,减少回淤物的来源;有利于施工质量与进度;并且基床抛石工程中派潜水员进行水下探摸,如有超出规范规定厚度的回淤物,立即进行清理。6 安全、环保措施a.船只或船组进场前,主要负责人先与项目部密切联系,了解、掌握工地现场的实际地形、海上作业环境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LNG管线轴向处设置浮标和警示标志,严格控制各船舶抛锚范围。b.分项分包负责人督促船组各位船长在接受项目部的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安全交底后,及时地对所管辖的所有船员进行详细、全面的安全交底、教育,督促遵守、实施,特别是对掌握LNG管线的精确位置作重点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c.参加施工的所有作业人员及船员在上岗作业前熟悉作业船舶的安全

9、操作规程、安全教育材料,熟悉船只结构、船用设备,特别是救生设备、消防器材的配备情况、使用方法等。d.施工船上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机械操作规程。e.船上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及后勤人员重视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重视安全教育材料的每一条内容,如酒后不能上岗,必须戴安全帽、穿救生衣上岗等细目内容。f.船组所有人员在工地内外严格遵守、执行国家及当地政府相关的政策、法规,自觉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发生。g.发生海上交通事故,首先采取自救或救助他船,及时向项目部和有关单位、部门报告现场情况。h.挖掘机在驳船上抛石控制其旋转方向,不将装载块石的铲斗跨越船员室或人员。i.夜间抛石设置足够的照明灯具,及时清理甲板上散

10、石,并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j.进入潜水作业区前,抛石船应与潜水负责人取得联系。配合潜水员抛石时,服从潜水负责人的指挥。k.遇有紧急情况立即向项目部和有关单位、部门报告。l.挖掘机于定位船上作业时,定位船的倾角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当遇到船舶倾角过大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待船身平稳时再继续施工。并圈画挖掘机作业范围警示线,现场管理人员如遇挖掘机越出范围作业应作出及时警告,。m.恶劣天气安全措施:当遇大风天气:抛石作业现场应保持同岸上项目部联络的畅通,及时收取天气预报,做好防风、避风工作。挖掘机、吊机抓斗避风停置时应做好固定工作。当遇能见度不良天气:施工船舶预先了解、掌握航标布设、船舶活动规律和锚泊船

11、只的布设情况及航道边缘以外水深。船舶航行时,驾驶人员应按规定鸣放雾号,减速慢行,注视雷达信息,并派专人进行瞭望。7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7.1设备进场安排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船机计划拟投入情况如下表所示序号船机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定位船500t自航平板驳1艘定位2抛石民船200500t6艘运输用船3挖掘机PC4003台石料装船及抛石4运输汽车10m36辆运输石料5运输汽车20t5辆运输石料6交通艇20t1艘施工人员上下船7.2 人员进场安排编号工种人数进场时间1技术负责人12010.11.132管理人员22010.11.133船员及相关操作人员202010.11.1

12、47.3 工期保证措施a.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进度;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配置人员、设备,多工作面展开施工;加强组织管理及协调;保证技术、人、材、物、机供给;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偏差情况调整船机投入。b. 实行技术交底制度,分项技术人员在施工之前及时向班组做好详尽的技术交底,勤到现场,对各个施工过程做好跟踪技术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现场就地解决,防止工序检验不合格而进行返工,延误工期。7.4 施工进度计划表标识号任 务 名 称单位工程量20102011111212345671基床抛石(第一阶段5件沉箱位置)m322126 11.20 12.16 2基床抛石(第二阶段7件沉箱位置)m324450 2.5 3.11 3基床抛石(第三阶段12件沉箱位置)m318564 4.28 6.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