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75491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小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某小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某小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某小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某小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小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小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论文.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 业 设 计 (论文)系 (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班 级 08建筑电气(1)班 学生姓名 唐 晏 梅 学 号 08205060123 课 题 某小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 强电系统设计(二) 指导教师 张 鸿 恺 2012年6月6日摘要该论文主要阐述了依据国家规范对某小学综合楼进行电气设计的过程及设计思想。设计内容包括照明系统设计,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以及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在照明系统的设计中,本着节能的原则,选择荧光灯为光源,通过照度计算,确定最佳光源数,合理布置灯具,为学生和老师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在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中,根据负荷等级,

2、确定供电方式及系统方案。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并按照规定选择保护电器、电线电缆,达到安全用电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在防雷接地设计中,通过计算将本建筑物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并按照国家规范进行设计。本次毕业设计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照明系统,低压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rimary building school based on national norms on the main teaching building for the

3、electrical design process and design.The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a lighting system design,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as well as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system design . In lighting design,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choose fluorescent lamps as light so

4、urce, through the illumination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number of sources, rational arrangement of lamps,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create a good learning and working environment.In the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load level, determine the power supply and system

5、 solutions. Coefficient method using load calculation required,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protection of electrical options, wire and cable, to secure electricity and energy savings. In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design, this building will be classified by calculating the t

6、hird typ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for the buildings,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norms. The purpose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to design practic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knowledge, exercis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capacity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for the

7、future work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Key Words : lighting system,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system目 录摘要IABSTRACT II第1章 绪论11.1 建筑电气概况11.2 建筑电气设计内容11.2.1 工程概况11.2.2 设计内容11.3 设计依据2第2章 照明系统设计32.1 照明系统的设计原则32.2 一般照明系统设计32.2.1 照明方式及种类32.2.2 照明光源、灯具42.2.3 照明控制42.3 照度的确

8、定52.3.1 照明负荷平面布置52.3.2 照度计算的方法6 2.3.3 计算举例6第3章 供配电系统设计83.1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8 3.1.1 负荷等级分类83.1.2 供电要求83.2 供配电系统设计原则93.3 负荷计算93.3.1 负荷计算的方法93.3.2 负荷计算的步骤103.3.3 计算举例113.4 导线选择123.4.1 导线选择内容123.4.2 导线选择基本原则133.4.3 导线截面的选择133.4.4 导线选择举例143.5 低压断路器的选择14第4章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164.1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要求及思路164.1.1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要求164.1.2 防

9、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思路164.2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案174.2.1 接闪器的设计174.2.2 避雷引下线的设计174.2.3 系统接地型式的选择18结束语20致 谢21参考文献22某小学综合楼电气系统设计强电系统设计(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2008级1班 唐晏梅指导教师:张鸿恺第1章 绪论1.1 建筑电气概况建筑电气,是“建筑电气工程”的简称,是指电气工程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它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创作、维持或改善建筑环境功能,提高建筑环境等级和效益的一门科学。从广义上讲,建筑电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电气和非民用建筑电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

10、社会进步,现代化的工业厂房、高层建筑、智能化小区等不断涌现,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显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在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使得建筑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建筑电气早已突破了旧有的技术活动范畴,现代建筑电气所涉及的相关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术门类更为广泛,更加综合。近年来,我国建筑电气的发展极为迅猛,并且要求不断提高,技术先进,控制体系丰富多样。由于时代的需求在电气方面要做到以人为本,节能环保,在设计深度和广度上都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1.2 建筑电气设计内容1.2.1 工程概况本课题的设计对象(建筑物)是合肥市某小学综合楼,该楼建筑面积约为8000m2,共五

11、层,其中一至三层主要为普通教室及实验室,四层为机房及特殊教室,五层主要为阅览室、档案室、会议室等。1.2.2 设计内容本次毕业设计我主要负责二层及三层电气照明平面、低压配电系统、防雷接地装置等强电系统设计,其内容具体如下:1二三层照明配电平面图的设计;2配电系统图的设计;3防雷与重复接地布置图设计。概述如下:第1章为绪论,描述了建筑电气概括及设计的工程概况、设计内容和设计依据。第2章为照明系统,主要说明光源、灯具选择,照度计算,一般照明系统设计等内容,并依据文献等采用单位容量法进行照度计算,确定出各个房间合适的灯具数量,同时依据文献进行了照明平面设计,设计出各个供电回路及相应的配电箱。第3章为

12、低压配电系统,主要说明负荷等级的划分及对应的供电要求,负荷计算以及配电方式等内容的相关原理、原则、方法等,依据文献对负荷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级别负荷及负荷大小采取了不同的配电方式,并用需要系数法进行了负荷计算,确定各个系统照明负荷的容量、计算电流,以此选择出了断路器、导线,同时对动力设备进行了负荷计算,配电柜及配电箱设计。第4章为防雷接地系统,主要说明防雷系统的设计思路、要求以及接闪器、避雷带、避雷网、避雷引下线的设计,以及接地系统的设计思路、要求以及接地系统型式的选择和设计。1.3 设计依据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3供配

13、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5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8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功能需求及其他资料、文件。第2章 照明系统设计2.1 照明系统的设计原则照明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1在照明设计时,应根据视觉要求、工作性质、环境条件等使工作区或空间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合理的照度和显色性,以及适宜的亮度分布; 2照明设计应注重清晰度,消除阴影,减少热辐射,限制眩光; 3照明设计时,应合理选择照明光源,灯具,合理确定照明方式

14、及照明控制方式,以降低照明电能消耗指标; 4照明设计应在保证整个照明系统的效率、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绿色照明工程,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5照明设计应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所对应的照度标准,照度均匀度,统一眩光值,光色,照明功率密度值,能效指标等相关标准值的综合要求。2.2 一般照明系统设计2.2.1 照明方式及种类1照明方式的确定 (1)工作场所通常应设置一般照明。 (2)同一场所内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照度要求时,应采用分区一般照明。 (3)对于局部地点需要高照度并对照射方向有要求时,可装设局部照明;但规定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应只采用局部照明。 (4)对于部分作业面

15、照度要求较高,只采用一般照明不合理的场所,宜采用混合照明。2照明种类的确定 (1)工作场所均应设置正常照明。 (2)工作场所下列情况应设置应急照明:A.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需确保正常工作或活动继续进行的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B.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需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的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C.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需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出口和通道,应设置备用照明。(3)大面积场所宜设置值班照明。2.2.2 照明光源、灯具选用的照明光源及灯具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1照明光源的选择 (1)选择光源时,应在满足显色性、启动时间等要求条件下,根据光源、灯具及镇流器等的效率、寿命和

16、价格在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 (2)照明设计时可按下列条件选择光源:A高度较低的房间宜采用细管径直管形荧光灯; B商店营业厅宜采用细管径直管荧光灯或小功率的金属卤化物灯;C一般照明场所不宜采用荧光高压灯,不应采用自镇流荧光高压灯;D一般情况下室内外照明不应采用普通照明白炽灯,在特殊情况下需采用时,其额定功率不应超过100W。 (3)应急照明应采用能快速点燃的光源。 (4)应根据识别颜色要求和场所的特点,选用相应显色指数的光源。2灯具的选择 选择灯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使用安全:防触电和防火、防爆以及其他环境条件引起的危险;(2)提高能效:选用灯具效率高、灯具配光和场所条件适应,以

17、及光通维持率高的灯具;(3)合理考虑功能性(良好的照明效果)、装饰性(美观、协调)、经济性(性价比高)和能源效益的结合;(4)限制眩光。2.2.3 照明控制1照明控制要点(1)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特点,建筑功能,建筑标准,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照明系统进行分散、集中、手动、自动控制。(2)根据照明区域的灯光布置形式和环境条件选择合理的照明控制方式。(3)应急照明应与消防照明联动,保安照明应与安防系统联动。2照明控制方式(1)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宜采用集中控制,并按建筑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且具有夜间定时降低照度的功能。(2)根据布灯方式和应用情况采用的控制方式

18、。2.3 照度的确定选择照度是照明设计的重要问题,照度太低会损害工作人员的视力,不合理的高照度则会浪费电力。选择照度必须与所进行的视觉工作相适应。在满足标准照度的条件下,为节约电力,应恰当地选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种方式,当一种光源不能满足显色性要求时,可采用两种以上光源混合照明的方式,这样既提高光效,又改善显色性。另外,充分利用自然光,正确选择自然采光,也能改善工作环境,使人感到舒适,有利于健康。2.3.1 照明负荷平面布置 设计原则: 1每一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单支回路所带灯具和插座的数量应满足相关要求,一般最多可以带灯具25盏,插座10只。 2每个照明开关所控

19、光源数不宜太多,体育馆、影剧院、候机厅、候车厅等公共场所应采用集中控制。 3供电半径应满足要求,一般不超过30米。 4插座不宜和照明灯接在同一分支回路。 5尽量使三相所带负荷平衡。照明负荷具体布置见照明平面图。2.3.2 照度计算的方法 照度计算的方法有利用系数法、单位容量法、逐点计算法等,在本次设计中,主要通过单位容量法(比功率法)来进行照度计算。计算公式: (2-1) (2-2)式中 P总安装容量(不包括镇流器的功率损耗),W; S房间面积(一般指建筑面积),m; P0满足某最低照度时的单位面积安装功率(查表得到), W/ m; Pt一套灯具的安装容量(不包括镇流器的功率损耗),W; N在

20、规定照度下所需灯具数。 表2.1 学校照明功率密度值房间或场所照度功率密度(W/m2)照度标准(LX)现行值目标值普通办公室119300高档办公室1815500会议室119300实验室119300教室、阅览室119300多媒体教室119300美术教室1815500档案室87200饮水处5350走道、楼梯间53502.3.3 计算举例 本次设计中教室、教师办公室、实验室及器材室均统一选用T5系列节能双管荧光灯,每套功率为72W,安装方式采用吸顶安装,开水间以及走廊均采用普通吸顶灯,功率都为36W,安装方式也都为吸顶安装。如二层一教室(如下图所示):教室面积为S=9*7.5=67.5(m),P0取

21、目标值9W/ m进行计算,求得灯具数量为 N=67.5*9/2*36=8.4375,考虑到照度要求及房间布置灯具的美观性,故该教室实际布灯10套。以此为例,可分别确定出各个房间的灯具数量。第3章 供配电系统设计3.1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3.1.1 负荷等级分类电力负荷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1.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2)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者;(3)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 (4)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者。对于某些特等建筑,如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信枢纽、国宾馆、国家级

22、及承担重大国事活动的会堂、国家级大型体育中心,以及经常用于重要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的一级负荷,为特别重要负荷。中断供电将影响实时处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正常工作或中断供电后将发生爆炸、火灾以及严重中毒的一级负荷亦为特别重要负荷。 2.二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政治影响者;(2)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者;(3)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者。 3.三级负荷: 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电力负荷。3.1.2 供电要求 各级负荷供电要求如下: 1一级负荷的供电“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但在实际设计中为了满足一级负荷的供电,可以采用两路

23、高压供电,但当供电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自备发电机,故可以采用一路高压电源加一路备用电源-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当一级负荷容量较大时,应采用两路高压供电。对于特别重要的负荷供电,除了必须采用两路高压外,还必须设置应急电源(应急柴油发电机),并且该电源中严禁接入其它负荷。 2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宜由两回线路供电”,即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或线路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设计中常采用一用一备两路高压电源供电或一路高压,另一路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但当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架空线供电。 3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此外,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层

24、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消防用电设备进行负荷等级划分,对于二类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并且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配电设备应明显标志。3.2 供配电系统设计原则配电系统设计应满足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的要求。配电系统以三级保护为宜,系统结构不宜复杂,在操作安全、检修方便的前提下,应有一定的灵活性。配电线路或配电室及配电箱应设置在负荷中心,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导线截面,降低电能损耗。同一用电设备性质相同或接近,应有同一线路供电;不同性质的用电设备应有不同支路的线路供电。在供电线路中,如果安装有冲击负荷大的用电设备,应有单独支路供电

25、。对于容量较大的用电设备(10千瓦以上),应有单独支路供电。在三相供电线路中,单相用电设备应均匀地分配到三相线路,应尽可能做到三相平衡。由单相负荷分配不均匀所引起的中性线电流,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25;每一相的电流在满载时不得超过额定电流值。在配电系统中的配电屏、箱应留有适当的备用回路。选择导线截面也应适当留有余量。3.3 负荷计算3.3.1 负荷计算的方法1需要系数法 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2利用系数法 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

26、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因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但因利用系数实测与统计较难,在民用建筑电气中一般不用。3单位面积功率法一般情况下,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对于住宅,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均可采用单位指标法。3.3.2 负荷计算的步骤 1设备容量的计算 在计算用户的设备容量时,应先对单台用电设备或用电设备组进行下列处理再相加: (1)单台设备的设备容量一般取其铭牌上的额定容量或额定功率。(2)照明设备的设备容量采用光源的额定功率加上附属设备的功率。如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高压汞灯,均为灯泡的额定功率加上镇流器的损耗

27、。低压卤钨灯、低压钠灯为灯泡额定功率加上变压器的功耗。(3)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不包括备用设备的额定容量。 2计算容量(含计算有功功率、计算视在容量、计算无功功率)的计算 本次设计的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 公式如下: (3-1) (3-2) (3-3)式中 - 需要系数 ; - 设备容量(kW) ; - 计算容量(kW) ; - 无功功率(kVar); - 视在功率(kVA); - 功率因数 .在三相线路中,单相负荷应尽量均衡地分配到三相中。当无法使三相完全平衡,且最大一相与最小一相负荷之差大于三相总负荷10%时,应取最大一相负荷的三倍作为等效三相负荷计算,否则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同类设备

28、的计算容量,可以将设备容量的算数和乘以需要系数。不同类型的设备的视在功率,应将其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分别相加后求其均方根。 (3-4) 3计算电流的计算(1)220/380V三相平衡负荷的计算电流: (3-5)或 式中 Ue-三相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Ue=0.38(kW)(2)220V单相负荷的计算电流: (3-6)式中 Ud -单相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Ud=0.22(kW)3.3.3 计算举例例如,对该综合楼第二层配电箱AL2-1进行负荷计算,应急照明为1KW,照明和风扇回路为1KW,共四条,即为4KW,另两条照明回路共2KW,另外插座每条回路设为1KW,四条总共4KW,电铃设为1KW,热水

29、器插座为9KW,将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累加得到配电箱总负荷为21KW,取需要系数0.8,功率因数0.8,则可得有功功率 Pjs = PeKx = 210.8 kW = 16.8 kW计算电流 = 31.91 A 3.4 导线选择3.4.1 导线选择内容导线选择包括导线型号、导线截面(相线截面、中性线截面、保护线截面)及敷设方式选择等内容。1 导线型号选择 导线型号反映导线的导体材料和绝缘方式。若为一般用电系统,只需满足非火灾条件下的使用,其导线型号可按一般要求选择普通线缆;而对于有防火要求或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线路,除必须满足消防设备在火灾时的连续供电时间,保证线路的完整性及系统正常运行外,还需

30、考虑线缆的火灾危险性。因此,导线型号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具有不同防火特性的阻燃线缆、耐火线缆、无卤低烟线缆或矿物绝缘电缆中进行选择。2 导线截面选择导线截面选择,是导线选择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着技术经济效果。根据导线所在系统的电压等级不同,其选择的方式方法以及导线数量有所不同。如高压系统,大多采用三相制供电,导线选择主要是指相线截面选择;而在低压系统中,则是根据采用的供电制的不同,指相线、中性线、保护线和保护中性线的截面选择。3 导线敷设方式选择电气工程中,线缆敷设是实现电能安全传输、安全应用的重要环节。所谓敷设是指确定线缆走向,并放线、护线、固线的全过程,俗称布线。建筑电气中的线缆敷设方式与作

31、业现场的环境条件、防火要求等密切相关。线缆敷设方式分为明敷设与暗敷设两种。3.4.2 导线选择基本原则导线型号的选择,应满足用途、电压等级、现场环境和敷设方式的要求;1导线材质的选择,应满足经济、安全的要求;2导线产品的选择,应满足科学、合理的要求;3适当考虑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需要。3.4.3 导线截面的选择导线截面要满足:有足够机械强度;长期过负荷电流不能使导线过热,线路计算电流要小于导线载流量,避免电器火灾;线路电压损失不能过大;选用保护装置与线路相配合。1相线截面的选择相线截面选择要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导线截面,线路计算电流不超过导线长期允许的电流,即 (3-7)式中 In-导线或电缆允许的

32、工作电流,A; Ial-导线或电缆的允许载流量,A; Ic-线路的计算电流,A。导线或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与环境温度有关,若载流量表中给出的环境温度与实际中的环境温度不同,要根据发热等效的原则对线缆的载流量进行修正,即 (3-8)式中 Kt-修正系数当有多根线缆并列敷设时,导线的散热将会受到影响,此时也应对线缆载流量进行修正,即 (3-9)式中 K1-修正系数2中性线截面的选择(1)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中性线,要考虑不平衡电流和零序电流以及谐波电流的影响。(2)一般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中性线截面应不小于相线截面的一半。(3)有三相四线制引出的两相三线制和单相线路,因中性线电流和相线电流相等,故中性线截

33、面和相线截面相同。3保护线截面的选择在本次设计中,保护线材质与相线相同,按照热稳定性要求,其截面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表3.1 PE线按热稳定要求的最小截面相线截面S()PE线和PEN按热稳定要求最小截面() 16 3.4.4 导线选择举例从节能角度考虑,为了减少电能传输时引起的线路上电能损耗,要求减少导体的电流阻抗,则使用铜比铝好。故,本次设计中所有导线电缆全部选用铜芯线。 以二层教学楼AL2-1中的一回路L3为例,Pe =1.0KW,Pjs =KxPe=0.81.0KW=0.8KW,=4.55A,拟选用导线截面积为2.5mm2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穿钢管。2.5mm2的铜导线在30摄氏度时允

34、许的载流量为19A,因为19A4.55A,满足发热条件,且满足穿管绝缘导线所允许的最小截面铜芯为1.5mm2,故选择的导线截面符合机械强度要求。故选择导线截面为2.5mm2的BV导线,即:BV-2*2.5-SC20/WC.CC。 3.5 低压断路器的选择1低压断路器的选用要点:(1)断路器的额定电压不小于线路额定电压。(2)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与过电流脱扣器的额定电流不小于线路计算负载电流。(3)断路器的额定短路通断能力不小于线路中最大短路电流,注意进出线端的短路通断能力是否相等。(4)断路器欠电压脱扣器额定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5)选择配电断路器需考虑短延时,短路通断能力和延时梯级的配合。(6

35、)漏电保护断路器需选择合理的漏电动作电流和漏电不动作电流。注意能否断开短路电流,如不能断开短路电流则需和适当的熔断器配合使用。2选择结果依据断路器的选择原则,参照电子样本,本次设计的全部低压断路器均选用HSM8系列塑壳式断路器。 具体选择根据回路容量。以二层教学楼一回路L3为例,此回路为N阶梯教室照明回路,此回路负荷计算如下:=1.0KW=KxPe=0.81.0KW=0.8KW=0.80.62=0.496KVA=O.80.8=1.0Kvar=4.55A整定电流为5.0A,考虑预留负荷进行适当放大,选定此回路的低压断路器型号为HSM8-63A/16A-1P。第4章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4.1 防雷接

36、地系统的设计要求及思路4.1.1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要求1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和发生雷击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2.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根据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采取防雷措施,对所采用的防雷装置应作技术经济比较,使其符合建筑形式和其内部存放设备和物质的性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施工维护方便。3建筑物防雷设计时宜明确建筑物防雷分类和保护措施及相应的防雷做法,使建筑物防雷与建筑的形式和艺术造型相协调,避免对建筑物外观形象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美观。4

37、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联结。5在防雷设计时,建筑物应根据其建筑及结构形式与有关专业配合,充分利用建筑物金属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等导体作为防雷装置。6用电设备接地及安全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发展规划和地质特点以及操作维护情况合理确定设计方案。7用电设备的接地,一般可区分为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4.1.2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思路根据工程特点,本工程属于三类防雷建筑。1接闪器:在屋面采用10热镀锌圆钢做避雷带连接线网格不大于20m20m或24m16m。 2引下线: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四根直径12mm的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

38、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3接地极:接地极为建筑物基础底梁上的上下两层钢筋中两根主筋通长焊接形成的基础接地网。4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接地极焊接。建筑物四角的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上500处设测试卡箱。5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金属屋面,金属屋架均与避雷带可靠焊接,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6.本工程按三类防雷设计,在配电房设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总等电位接地引上带,材料为40mm4mm热镀锌扁钢,由接地网焊接引上至与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联结。利用铁栏杆做屋面避雷带,避雷带采用直径为10的镀锌圆钢,由直径为10间距为1米、高为0.1米的支持卡固定于屋面,暗敷避雷网,10的圆钢暗敷于屋面

39、隔热层内,网格不大于20m20m或24m16m。4.2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案4.2.1 接闪器的设计1接闪器由下列各形式之一或任意组合而成:(1)独立避雷针。(2)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3)屋顶上的永久性金属物及金属屋面。(4)混凝土构件内钢筋。2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外,接闪器应镀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3三类防雷建筑接闪器布置滚球半径为60m。4.2.2 避雷引下线的设计1防雷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墙中的主钢筋,还宜利用建筑物的钢柱,金属烟囱等作引下线。2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为25m,避雷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40m以下建筑除外)。3利用

40、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两根钢筋作为一组引下线;(2)当钢筋直径为10mm及以上时,应利用四根钢筋作为一组引下线。4上部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1m处焊接出一根直径为12mm或40mm4mm热镀锌扁钢导体,此导体伸向室外距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m。5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并经最短路径接地。6暗装引下线和利用结构柱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应在图纸上标明用作为引下线的柱位。7当防雷系统采取等电位联结措施时,应将引入建筑内金属设备管道及金属建筑构件等连接成等电位体。4.2.3 系统接地型式的选择接地型式的种类

41、及使用范围:TN系统(其中包括TN-S、TN-C、TN-C-S)为中性点接地系统。TN-S系统的N线和PE线是严格分开的,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与PE线相连,由于PE线在电源端接地,因此,正常情况时PE线上无电流流过,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不会带电,是安全的。同时可避免对接在PE线上的电气设备的电磁干扰。这种系统适合工作环境较差,对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及电气装置对电磁干扰要求较严的场合。民用建筑、单相负荷量大或三次谐波严重的用户、电子设备用房等。TN-C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合一的,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或只有单相负荷、或三相谐波分量较大时,PEN线上有工作电流流过,使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在正常运行

42、时带电,此时将装置外导电部分与PEN线相接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这种系统只适合于三相负荷平衡、且单相负荷很小的小型工业企业与民用建筑,也可用于电子设备得的供电。TN-C-S系统中的一部分PE线与N线合一,一部分分开,兼有TN-C和TN-S系统的特点。但当TN-C部分出现三相不平衡负荷时,会导致TN-S部分PE线上会带电,因此为了保证PE线与PE线分开的部分完全具备TN-S系统的特点,往往在PE线和N线分开处作重复接地处理,使分开后的PE线始终保持零电位。这种系统一般用于由于城市公用低压线路供电的工业企业与民用建筑,也可用于电子设备用电机房的供电。TT系统电源有一点直接接地,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至电气上与电源接地点无关的接地极。如果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未接地,则当设备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外露可导电部分就要带上危险的相电压。其各自的PE线间无电磁联系,因此适于对数据处理、精密检测装置等的供电;同时,TT系统与TN系统一样三相四线制系统,接用相电压的单相设备十分方便,如果装设灵敏的触电保护装置,能够保证人身安全。因此这种系统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在我国也得到推广,这种系统使用于负荷小且分散的乡村低压电网。IT系统的中性点不接地或经大电阻接地,正常运行时不带电部分必须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