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筒油漆配套方案-金风2500KW机型.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79308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筒油漆配套方案-金风2500KW机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塔筒油漆配套方案-金风2500KW机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塔筒油漆配套方案-金风2500KW机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塔筒油漆配套方案-金风2500KW机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塔筒油漆配套方案-金风2500KW机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塔筒油漆配套方案-金风2500KW机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筒油漆配套方案-金风2500KW机型.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塔筒油漆配套方案(金风2500KW机型)泰克诺斯涂料(上海)有限公司2013年5月目录专心-专注-专业一. 防腐涂装体系的配套方案1. 设计要求1.1涂装部位塔筒及基础环部分1.2涂装防腐年限根据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金风MW塔架技术条件,标准号:Q/GW 2CG.60.2-2011中塔筒表面防腐处理所规定,本项目塔筒外表面属于腐蚀类别C4,内表面属于腐蚀类别C3, 环境温度:-4050。防腐防护保护等级为长期,二十年内腐蚀深度不超过0.5mm。2. 涂装体系推荐2.1使用部位:塔架筒体外壁塔架底座环椭圆孔下边缘以上范围内(不包括上下法兰面)。涂层涂 料 名 称

2、涂装道数干膜厚度(m)施工方法涂装间隔环境23理论耗漆量(L/m2)稀释剂 (用量)底材处理钢铁表面应喷砂处理至ISO8501-1 Sa 21/2级底 涂Teknozinc SE环氧富锌底漆150无气喷涂 2小时3个月0.099506稀释剂(0-20%)中 涂Teknoplast Prime 环氧中涂漆2140无气喷涂16小时以上0.169506稀释剂(0-20%)面 漆Teknodur 聚氨酯面漆(ral9016)150无气喷涂12小时以上0.089521稀释剂(0-20%)合计:42400.33注:1、理论耗漆量是在没有任何损耗和推荐膜厚下的数据,实际数据受施工管理、施工方式、底材情况、施

3、工人员的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会有一定的变动。喷涂损耗系数一般为:160%-180%。2、 前处理后4小时内必须进行底漆施工,同时,可以使用车间底漆对喷砂处理过的工件进行短期防护。2.2使用部位:塔架筒体内壁涂层涂 料 名 称涂装道数干膜厚度(m)施工方法涂装间隔环境23理论耗漆量(L/m2)稀释剂 (用量)底材处理钢铁表面应喷砂处理至ISO8501-1 Sa 21/2级底 涂Teknozinc SE环氧富锌底漆150无气喷涂 2小时3个月0.099506稀释剂(0-20%)中 涂Teknoplast Prime 环氧中涂漆290无气喷涂16小时以上0.119506稀释剂(0-20%)面 漆Te

4、knodur 聚氨酯面漆(ral9016)140无气喷涂12小时以上0.069521稀释剂(0-20%)合计:41800.26注:1、理论耗漆量是在没有任何损耗和推荐膜厚下的数据,实际数据受施工管理、施工方式、底材情况、施工人员的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会有一定的变动。喷涂损耗系数一般为:160%-180%。2、 前处理后4小时内必须进行底漆施工,同时,可以使用车间底漆对喷砂处理过的工件进行短期防护。二. 施工方案1. 表面处理1.1 钢结构处理l 钢结构表面须没有飞溅,焊渣和重皮,气孔和不连续焊等焊接缺陷须修正好。l 钢结构表面须没有毛刺,突起和锯齿,如果有以上缺陷须打磨或铲除。l 锐边和粗糙切

5、割边缘须打磨至半径R=2mm。l 手工焊缝应用砂轮磨去尖角。l 型材的轧制边原则上不打磨,仅用砂纸去除表面毛刺。l 手工气割面应用砂轮磨平。l 电焊引起的咬口深度大于1mm的应先补焊, 然后磨平。l 钢板表面凹坑深度大于1mm的应先补焊, 然后磨平。l 焊缝咬口深度小于1mm或钢板表面凹坑深度小于1mm的, 直接磨平。l 钢材表面叠片缺陷,采用砂轮磨光滑。l 所有残余物质、淤泥以及松动的腐蚀物体必须清除。1.2 表面清洁l 须涂装的表面应该没有影响涂层性能的污染物。l 喷砂前,所有油脂和无损伤探测测试的润湿剂按SSPC SP1 “溶剂清洗”除去。1.3 喷砂l 钢板表面的保护涂料的有效寿命,在

6、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板喷漆前的表面处理状况,所以所有需要涂装的该项目的钢结构都要求喷砂处理至ISO 8501-1 Sa2.5级,完全除去所有锈以及氧化皮,清除灰尘后钢面呈近白金属光泽,仅有微少斑痕,(5%面积以下),表面粗糙度达到Ry530-75微米。l 喷砂时注意防止油或者水对喷砂后钢材表面的污染。空压机必须安装油水分离器。l 喷砂后准备涂装的钢材表面要求清洁、干燥、无油脂,保持粗糙度和清洁度直到第一次涂装。所有灰尘必须彻底清理,根据ISO 8502-3灰尘量要小于3级。l 表面处理后4个小时内或者在钢材表面返黄前,应该涂装。如果钢材表面返锈、变湿或者被污染,要求重新清理至规定的级别。2. 涂

7、装施工条件l 空气湿度:空气的相对湿度在大于80%时,不推荐施工。l 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连续低于5或高于45时,不推荐施工。l 钢材表面温度:钢材表面温度低于露点3时,不推荐施工,钢材表面温度太高会导致漆膜表面气泡的产生,因此在钢材表面温度高于60时,应调整施工条件,将中午的施工移至早晨和傍晚,或架起遮阳棚,或移至车间施工。l 其它方面:施工时应有良好的通风,在涂装时要防止周围的污染造成对漆膜的污染,例如:喷砂,漆雾等。预计在施工过程中和涂装完后短时间内会有雨、雪、雾、沙尘暴的情况下应停止施工。强风或多污染的区域停止施工,过强的通风会使涂料的干燥性大大加快而使涂料的施工性变差,大量的污染物(

8、如沙子、盐粒、腐蚀沉积物)将造成很差的涂膜性能。3. 涂装施工步骤3.1 预涂l 预涂是涂装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针对焊缝、阴阳角、螺栓孔、边缘等隐蔽部位。l 在每一道油漆喷涂之前,务必对以上提到的部位进行预涂。l 刷涂作为预涂方式。3.2 涂料施工l 严格按照产品的施工作业书进行涂料的施工。l 严格控制重涂的最小时间间隔。重涂前,已有的漆膜表面必须清洁无任何污染物。l 每一道涂层涂装完毕后,将工件静置至少20分钟后,再进行强制加热干燥(可选择,视施工设备情况)。l 加热设备需缓慢升温至70-80,待温度稳定后,烘烤30分钟(可选择,视施工设备情况)。l 烘烤完毕,待工件温度恢复常温后,才

9、能进行下道涂装。重涂前,已有的漆膜表面必须清洁无任何污染物。l 一旦涂料混合后超过了混合有效期,即使涂料仍为液体状态,也不要试图再使用该涂料,否则会引起附着力等问题。l 对于大面积的涂装施工,推荐使用高压无气喷涂。l 对于小面积的预涂或者修补,可以采用刷涂的施工方法。3.3 现场修补l 所有损伤的涂层都要在现场进行修补工作,包括运输、装卸、电焊、切割以及其他作业所造成的漆膜损伤。l 损伤部位周边的完好涂层修补前必须打毛,并打磨成平滑的过渡层,保证修补部位平滑过渡。修补方案 面漆损伤(底漆完整):用80-100目的砂纸打磨或砂轮片打磨,用稀释剂清洁表面后,修补中间漆至设计膜厚,再补涂面漆。 底漆

10、损伤(没有锈):用80-100目的砂纸打磨,修补底漆至设计膜厚,再修补中间漆和面漆。 损伤到钢板,漆膜烧坏部位(返锈):用砂纸将钢材表面打磨至St3级后,用底漆修补至设计干膜厚度,再修补中间漆和面漆。3.4 最终检测l 最终的漆膜表面应该清洁,平滑,无起泡,流挂,针孔,开裂和干喷等。3.5 成品保护l 涂装作业尽量自上而下进行,涂装完毕的部位做好警示标志,与交叉作业部门协商,完善施工方案达到双赢。l 涂装作业后,需等到漆膜干燥到具有一定的强度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包装、吊装、运输等操作。l 完工构件应有保护措施,在运输和建筑吊装时应用软质包装物。涂装好的钢结构产品储存时,不要直接放在地面上,要在其

11、下面先放置木制十字架,避免接触水分。4. 质量控制4.1 涂膜检测湿膜厚度检测l 湿膜厚度测试在施工后应立即检测,若不及时执行,溶剂的挥发将影响到读数。湿膜厚度的检测应当依据ISO 2801 方法执行。l 膜厚的控制应遵守90-10原则规定,即是90%的测点应在等于或大于规定膜厚以上,余下10%的测点膜厚应不低于规定膜厚的90%,膜厚也应在要求膜厚值的90%以上,否则应予补涂,以达到膜厚标准。施工中,应该按照GB/T 13452.2-2008标准,每3平米进行一次测量,并做施工检查记录。l 对边、角、焊缝、和切痕等容易产生膜厚不足的部位,应先刷涂一道,然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涂装,以保证凹凸部位的漆

12、膜厚度。干膜厚度检测l 干膜厚度应当在施工的每一道涂层完成和充分固化、干燥后进行检测。l 对于金属,磁性和非磁性表面的干膜厚度测定推荐的非破坏的测试方法可参照ISO 2801 ,仪器的校准可按同一标准执行。l 不推荐使用破坏性方法测定干膜厚度,但的为了检验是否符合配套要求而必须使用破坏性方法时,也可采用。l 膜厚的控制应遵守90-10原则规定,即是90%的测点应在等于或大于规定膜厚以上,余下10%的测点膜厚应不低于规定膜厚的90%,膜厚也应在要求膜厚值的90%以上,否则应予补涂,以达到膜厚标准。施工中,应该按照GB/T 13452.2-2008标准,每3平米进行一次测量,并做施工检查记录。l

13、干膜厚度的检测按照ISO 2808和SSPC PA2执行。l 每3平方米测量5个点;每一测量点要进行3次测量;l 每一点的测量,在一个很小面积内测量3个点的平均值;l 5个测量值必须符合规定的涂膜范围;l 单一测量点不能低于规定膜厚的90%。4.2 漆膜附着力检测l 在每一批构件进行涂装的过程中,应至少准备2块涂层样板,涂层样板和该批构件同时施工,具有相同的涂层配套和质量要求。等该批构件最后一道施工结束并固化、干燥后,需对样板涂层进行涂层附着力检测,用于评估该批涂层的附着力。如果样板涂层附着力较差或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等级要求,必须在该批构件上进行附着力检测,以确定该批构件的最终附着力结果。l 十

14、字划格法(ISO 2409)l 使用单刀锋或多刀锋切割工具,间隔1-3毫米,90交叉划线,划进涂膜直至底材上面。每条划线的间距根据涂膜厚度而不同,涂膜越薄,线距越小。l 在被涂工件上选择5个点进行检测,若有2处以上不合格,应再增加检测点,若附着力不良点超过30%应及时采取对策进行补涂。l 切割划线后,用软刷轻扫表面,除去松散粒子,然后用胶带贴住测试部位。用手指来回摩擦使之牢牢贴住,而后拉起。漆膜厚度底材划线间隔060m坚硬底材1mm060m柔软底材2mm60120m坚硬或柔软的底材3mm121250m坚硬或柔软的底材3mm划格法附着力测试的分级描述级别描述0完全光滑:无任何方格分层1交叉处有小

15、块的剥离,影响面积为5%2交叉点沿边缘剥落,影响面积为5%15%3沿边缘整条剥落,部分或全部不同的格子剥落,影响面积15%35%4沿边缘整条剥落,有些格子部分或全部剥落,影响面积35%65%5任何不同根据4来进行分级的剥落级别l 拉开法(ISO 4624)l 铝合金圆柱用240-400目细度的砂纸砂毛,使用前用溶剂擦洗除油。l 测试部位用溶剂除油除灰。l 按正确比例混合双组份无溶剂环氧胶粘剂,再涂抹上铝合金圆柱,压在测试涂层表面,转向360,确保所有部位都有胶粘剂附着。l 用胶带把铝合金圆柱固定在涂层表面,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在室温下要固化24h;氰基丙烯酸胶粘剂按说明书要求(15min后达到强度

16、,最好在2h测试)。l 测试前,用刀具围着铝合金圆柱切割涂层到底材,干膜厚度在150um以下只要各方同意,也可以不用刀具切割。l 用拉力仪套上铝合金圆柱,转动手柄进行测试,记录下破坏强度(MPa)以及破坏状态。用百分比表示出涂层和底材、涂层之间、涂层与胶水以及胶水与圆柱间的附着力强度和状态。5. 安全作业5.1 使用和储存注意事项l 涂料应在25环境下储存。涂装和操作现场避免明火。l 涂装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良好通风,l 避免大量有机溶剂吸入人体而影响健康, l 避免溶剂浓度积聚到爆炸极限浓度而引起爆炸。l 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皮肤、眼睛直接接触涂料液及稀释剂。建议穿戴好专门的护目镜防护面具,以

17、及橡胶手套、工作衣。l 操作完成后,应及时将手及其他暴露部位清洗干净。l 溅出的涂料用吸收性的抹布等擦净,并浸放在盛有水的专用容器中。5.2 紧急情况的处理 l 若发生火灾,应选用干粉灭火器、CO2灭火器等适合的灭火器灭火。l 若涂料溅入眼睛内,应在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诊治。l 若吸入漆雾及溶剂气体而引起头晕、恶心和头疼等症状,应及时转移到空气新鲜处。l 皮肤上沾上涂料时,应及时用水和肥皂洗净。l 若误食误饮涂料或稀释剂,应尽快就医诊治。6. 参考标准ISO 8501-1Preparation of steel substrates before application of pai

18、nts and related products-Visual assessment of surface cleanliness.表面清洁度目测法评估ISO 8502-3Preparation of steel substrates before application of paints and related products-Visual assessment of surface cleanliness. 表面清洁度测试评估准备涂漆的钢材表面灰尘评估压敏胶带法ISO 8503Preparation of steel substrates before application of p

19、aints and related products-Surface roughness characteristics of blast cleaned substrates.喷射清理表面粗糙度度特征SSPC PA 1Solvent Cleaning 溶剂清洗SSPC PA 2Measurement of Dry Film Thickness. 干膜厚度测量方法ISO 2808Measurement of Film Thickness. 漆膜厚度测量法ISO 2409Cross Cut test十字划格法ISO 4624Paints and Varnishs - Pull-off test for Adhesion色漆与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ISO 11126Non-metallic abrasives非金属磨料ISO 11127Test methods for non-metallic abrasives非金属磨料测试方法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