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1071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总论1.1规划背景及任务由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原称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7月,原规划面积19.8平方公里。1993年10月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1995年9月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区内建立了国家级的“中国徐州民营科技园”,199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在区内建立了“江苏省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一区两园”构成了开发区的基本框架,成为徐州市重点发展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基地。2001年6月调整区划后,面积扩大至25.9平方公里。徐政发200584号“市政府关于将铜山县大黄山镇、大庙镇划归鼓楼区管辖的通知”规定将鼓楼区大黄山镇、大庙镇的人、财、物建制交由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2

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区辖区面积由25.9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52.8平方公里,下辖2个镇和3个办事处,常住人口16.8万人,成为徐州市市域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工业基地。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于2004年对开发区一期环评进行了批复。开发区一期面积为19.8km2,北起京杭大运河,南至扬山、老龙潭山脊线,东界引线河,产业定位为高新机械、电子、轻工、新型建材和信息、生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2007年徐州市政府决定在原开发区一期19.8km2的基础上,扩区建设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开发区二期大至范围为:北至京杭大运河,西至开发区一期西边界,南至规划路,东至大庙居住组团(安然山以

3、南),面积为60km2,产业定位为:光伏特(多晶硅、单晶硅、光电板、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下游产品)、港口物流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加工与制造、特种汽车工业。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环评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合作完成,于2007年11月1日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根据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省开发区环境管理水平的工作方案(苏环管200856号)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徐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与环评批复要求的执行情况,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江苏省徐州经济开发区回顾性环境影响报告书,回顾性评价面积为整个开发区一期、

4、二期规划的79.8 km2,并于2010年5月获得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徐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国办函201052号),国务院同意徐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本次规划环评的范围较一期、二期新增面积19.06km2,即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陇海铁路南侧的高铁国际商务区,则此次规划总面积为98.86km2,新增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高铁国际生态商务区两部分,分别编制了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园项目概念规划设计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园位于开发区西北

5、部,京杭运河以北,京福高速以东,与开发区一期、二期一河之隔,规划总面积约4.59 km2。高铁国际商务区规划区位于开发区南侧,位于京福高速公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南,西接京沪高铁站区和新城区,南临吕梁山风景区,规划面积18.6km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 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规定,规划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徐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对规划进行了详细分析,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规划范围内及周边环境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

6、,在当地相关部门收集了资料,并对环评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2评价内容与重点1.2.1评价内容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确定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如下:(1)规划内容概述和规划分析,包括规划方案分析、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相符性分析;(2)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二期回顾性评价,一、二期开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高铁商务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对已开发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4)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

7、;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规划的主要因素。(5)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识别、分析、预测,特别是规划实施对环境敏感区、环境功能区目标可达性的影响评价;(6)土地资源、水资源及水环境、大气环境的承载能力分析;(7)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及其实施方案;提出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的规划方案以及替代方案;(8)公众参与状况;(9)制定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1.2.2评价重点(1)分析徐州经济开发区规划开发区区域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优化产业结构;(2)分析开发区一、二期存在环境问题,并提出其对策措施;(3)分析开发区排水去向及可行性分析;(4

8、)论证规划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的环境可行性和合理性,规划选址的可行性,提出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的规划方案以及方案调整建议;(5)提出降低和减缓规划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1.3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1.3.1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开发区规划范围并向周边扩展3km的范围。(2)地表水环境京杭运河为徐州段蔺家坝断面至解台闸断面;房亭河为(上游段又名荆山引河)荆山引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断面至房亭河刘集闸断面;荆马河为荆马河污水处理厂排口断面至荆马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断面;三八河为三八河污水处理厂排口断面至三八河与房亭河交汇处断面;不老河为不老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上游5km断面至交汇处断面。

9、(3)地下水环境以开发区周边京杭运河、故黄河等地表河流为边界围成的区域,与边界以外区域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4)声环境开发区规划范围及周围200m噪声敏感区。(5)生态环境开发区规划范围并向周边扩展1km的范围。(6)社会环境整个徐州市范围。表1.3-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要素范 围大气开发区规划范围并向周边扩展3km的范围地表水(1)京杭运河徐州段:蔺家坝断面至解台闸断面;(2)房亭河:荆山引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至房亭河刘集闸断面;(3)荆马河:荆马河污水处理厂排口至荆马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4)三八河:三八河污水处理厂排口至三八河与房亭河交汇处;(5)不老河:不老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上游5k

10、m至交汇处。地下水以开发区周边京杭运河、故黄河等地表河流围成的区域声开发区规划范围及周围200m噪声敏感区生态开发区规划范围并向周边扩展1km的范围社会徐州市1.3.2评价时段评价时段与规划期限相同,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20年。2规划概述与规划分析2.1开发区规划概述开发区一期面积19.8km2,于2004年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开发区二期面积为60km2,于2007年11月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开发区一期、二期目前开发势头良好。本次规划环评的范围较一期、二期新增面积19.06km2,即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陇海铁路南侧的高铁国际商务区,则此次规划总面积为98.

11、86km2,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述如下。2.1.1规划范围和规划目标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北起京杭大运河、荆山北,南临吕梁山风景区,东至大庙镇、大黄山镇,西至104国道、杨山、珠山、京沪高铁,规划总面积98.86km2。开发区规划目标为:中国重要的现代工程机械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淮海经济区及东陇海产业带的制造业中心、能源中心、物流中心,徐州都市区内有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的产业主导型城市综合新区。本规划以2011年为基准年,近期为2012-2015年,远期为2015-2020年。2.1.2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规划开发区产业主要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行业,配套发展特

12、色电子、新型建材和信息、医药食品、轻工纺织和港口物流产业,同时开拓发展以创新研发、商务办公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形成3类10个功能片区:生活居住片区:在大黄山镇区和现状金山桥居住集中区为基础各形成一个生活居住片区;产业功能片区:在京福高速公路以西(原开发区一期范围)形成综合产业片区,在运河北岸形成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在京福高速公路以东、城东大道以北形成新能源产业园,在徐贾快速通道以东、城东大道和陇海铁路之间形成光电产业园,在京杭运河、不老河沿岸区域形成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商务功能片区:利用京杭高铁徐州站的集聚效应,形成高铁商务区、总部经济园和高铁国际商务区三处商务片

13、区。2.1.3用地布局规划开发区总规划面积98.86k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89.57km2,占总规划面积的90.6%。工业用地面积29.55 km2,占规划面积的29.9%;居住用地面积12.48 km2,占规划面积的14.6%;物流仓储用地面积5.63 km2,占规划面积的5.7%;绿化用地面积14.0 km2,占规划面积的14.2%。2.1.4基础设施规划2.1.4.1给水工程规划规划区内现有城市地面水厂1座,即刘湾水厂,供水能力为20万m3/d。浑水输水干管1条,管径为DN1600MM;清水输水干管1条,管径1200MM。刘湾水厂的取水口,目前位于南四湖小沿河上。规划扩建刘湾地面城市水

14、厂,在京杭运河周庄涵洞处新建一个取水口(规模为20万m3/d),使总规模达到40万m3/d。开发区内现有地下水厂一个,即金山桥自来水厂,有地下水供水水源点3处,总供水量约为3万m3/d。规划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高铁国际商务区供水来自金山桥自来水公司给水管网。本评价建议开发区建设过程中,不得新增地下水开采量,新增用水主要依托刘湾水厂供水。2.1.4.2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区内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雨水以自排为主,污水收集后集中处理。2、雨水留蓄与排放加强雨水入渗,提高渗透铺装、增加绿地比例;推广雨水蓄积,屋面雨水收集、下凹式绿地;增强雨水蓄滞。雨水管道建设适当提高建设标准,重现期一般地区按

15、1-2年一遇。3、污水处理徐州经济开发区内及周边现有污水处理厂4座,区内的生产生活污水主要排入这4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中3座位于开发区内,分别是荆马河污水处理厂、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1座位于开发区外,为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同时,在运河北岸新建一座规模为0.6万m3/d的运河污水处理厂。新增加的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拟接入规划运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高铁国际商务区的废水拟接入大庙污水处理厂处理。2.1.4.3综合交通规划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联系网络:区域轨道交通横向利用陇海铁路和徐连客专,纵向利用京沪高铁;高速公路利用京福高速(G2513)、连霍高速(G30

16、)以及未来的徐临高速。与徐州市区交通联系网络:向东依托三环北路东延、城东大道、和平路、彭祖大道等联系新庄新镇和陇海新城;向南依托三环东路、长安大道、彭祖大道、昆仑大道、丽水路及金贾大道等联系徐州新城和张集组团;向西依托三环北路、桃山路、杨山路、城东大道、和平路等联系徐州主城区;向北依托新104国道联系茅村,凤凰大道联系青山泉,徐贾路和金贾大道联系大吴新镇和贾汪新城。规划区内路网结构:以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共同形成“五纵六横”路网骨架。快速路包括:三环东路、凤凰大道、金贾大道、三环北路、彭祖大道;主干路包括:长安大道、徐贾路、杨山路、城东大道、和平路、昆仑大道。在五纵六横的路网骨架基础上,构建次干

17、路和支路系统,服务地块,完善城市路网功能。道路分四级配置,快速干道宽60米,主干道宽50米,次干道宽40米,一般道路20米。主干道间距1000米左右,次干道间距400600米左右。2.1.4.4燃气工程规划规划全区拟采用天然气,气源为西气东输徐州天然气门站。规划区内燃气管网输配系统压力级制采用中、低压两级制。燃气中压干管网络根据气量分布情况,基本呈环状布置,分别采用DN300、DN200的管道服务居民。居民供气方式采用柜式调压与箱式调压相结合的方式,分户计量后进户使用。公建供气方式根据用户需求,设置调压箱、采用中-中压或中-低压调压计量后进户使用。燃气管道采用埋地敷设,管道埋深不少于0.8米。

18、管道走向沿东西向道路敷设时,管道布置在道路北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沿南北向道路敷设时,管道布置在道路西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2.1.4.5供热工程规划开发区实行集中供热。由开发区西侧的圣戈班(徐州)管道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区一期西部的供热,该供热锅炉规模为365t/h。由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区运河以南区域的供热热源,热电厂现有两个厂区,规模分别为275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390t/h次高压、次高温循环流化床供热专用锅炉、3220 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作为开发区主要热源进行集中供热。由开发区北侧的徐州华鑫发电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区运河以北地区和运河以南、城东大道以北部分

19、地区的供热热源。供热管道近期按枝状布置,远期主干管可连接成环,增强供热能力,保证供热稳定性。热力管道采用架空和埋地两种敷设方式。沿河流敷设时,采用低支架架空敷设为主,沿道路和横跨道路时全部采用埋地敷设。2.1.5生态环境规划2.1.5.1环境保护目标大气环境:开发区及周围地区均为二类功能区。地表水环境:区域水体达到类水质。声环境:各片区及周围地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执行2类标准;工业区执行3类标准;道路交通干线两侧执行4类标准。固体废弃物治理:规划期末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2.1.5.2环境保护措施1、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引进清洁环保产业,限制发展大气污染工业;改善能源结构

20、,推行节能降耗,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开发区的绿化水平;加强建筑工地的施工期环境管理;治理汽车尾气。2、水环境污染控制措施调整产业结构,限制废水排放量大的项目,降低单位产值水污染排放量;推行清洁生产,控制点源污染;建设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开展开发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加强水环境监测,强化监督管理。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控制系统,加强对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统一委托徐州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进行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实施综合无害化处理。4、声环境污染控制措施通过用地布局的合理调整,加强对城镇生活噪声的污染控制;明确道路功能,在交

21、通干道两侧预留缓冲带,在穿越环境要求较高功能区的交通干道两侧设置声屏障,加强交通管理,限制居住区段车速;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装备水平,控制夜间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2.1.5.2景观生态系统结构1 绿地系统与开放空间系统本次规划主要依托区内自然山体、水系等元素,通过生态绿地走廊,来确立区域主要绿地骨架,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大背景。同时,依托道路形成多条生态绿化通廊。2 生态景观系统区域的景观体系主要由街道、广场和城市绿地形成的人工空间景观带以及上述三者相互联系的景观轴线共同组成。规划确定开发区整体景观系统的构筑要素如下:一心:高铁商务景观核心;三园:杨山公园、金龙湖公园、城东公园(大湖水库

22、);两带:京杭运河、房亭河景观带;六廊道:京沪高铁-京福高速生态廊道、城东大道景观主通道、徐贾快速景观主通道、杨山路景观次通道、陇海铁路景观次通道;多节点:分布在各功能区内部的次要景观节点,如蟠桃山佛教景观、荆山公园山体景观、高铁国际商务区中心湖景观。2.2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工程机械产业园利用开发区已有招商引资平台,延续一河之隔的工程机械产业组团发展,强化南北产业联动;高铁商务区开发区域以“北联、西引、南敞、东延”的策略,整合开发区资源,达到与周边城区和环境的有机融合。但是,两个规划的实施也存在着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与区域相关规划的协调性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

23、度,分析规划方案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找出矛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2.1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协调性分析1、规划要点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企业管理等环节信息化改造升级,推行先进质量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研

24、发设计业,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

25、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2、相符性分析陇海铁路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穿过,开发区发展符合加快构建沿陇海经济带的要求。开发区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依托京杭运河航道和陇海铁路发展物流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关于推动、优化发展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物流业的要求;开发区规划新增的高铁国际商务区主要发展产业为创新研发,符合纲要提出的推动研发设计,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要求;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主要发展为装备制造业配套的

26、机械加工与制造业,辅助发展物流业,也符合规划纲要关于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产业的要求。综上:区域的开发建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符合。2.2.2 与江苏省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2.2.1与江苏省“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苏政发201251号,2012.4.17)的协调性1、规划要点(1)主要目标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重点流域水质加快好转,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和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工程达到序时

27、进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2)推进淮河流域治污和南水北调江苏段、通榆河“清水廊道”建设。以控制氨氮为重点,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加强跨省界河流的达标治理工作,解决徐州、宿迁等城市尾水出路问题。继续推进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加大徐州等主要城市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截污导流工程,确保2013年通水时水质稳定达标。到2012年,确保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江苏段水质达到类标准。到2015年,跨省界断面水质满足国家考核要求,洪泽湖水质达到类标准,高邮湖、骆马湖水质达到类标准。(3)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地下水污染

28、状况普查,做好徐州、连云港、淮安等地地下水源补给区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针对污染问题突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存、垃圾填埋、矿山开采及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四类场地,有计划地开展南京、徐州、常州、苏州等地的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大力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退耕还草还林,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水防治示范。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避免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和沿海地区海水入侵。2、协调性分析开发区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大气、水、噪声、固废防治措施,关闭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纳入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后的尾水优先进行中水回用,剩余尾水接入南水北

29、调尾水导流工程,控制地下水开采规模,严格执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较小。综上,在做好各项大气、水、噪声、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尾水出路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区域的开发与江苏省“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苏政发201251号,2012.4.17)不相违背。2.2.2.2与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苏环发200911号)、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11-2020)(徐州市人民政府,2012.2)的协调性分析1、规划要点(1)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内禁止一切与保护维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活动;限制开发区内在不影响其主导生态功能的前提下

30、,可以开展一些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的建设和开发活动。(2)根据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和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11-2020),开发区辖区范围内涉及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有京杭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房亭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七里沟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具体见表2.2-1。表2.2-1 开发区涉及的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序号名 称主导生态功能范 围1京杭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水质保护禁止开发区为水体及两岸背水坡各100m范围(现有和规划的重要港口、码头分布区除外);限制开发区京杭运河两岸背水坡外100m至1km范围。2房亭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水质保护限制开发区为西起大庙闸站,东至

31、房亭河入京杭运河河口,以房亭河中心线两侧各250m,全长61.6km。不划禁止开发区。3七里沟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水质保护一级保护区:以开采水井为中心,半径为30m的圆形区域;二级保护区:以开采水井为中心,半径为30-50m的圆形区域;准保护区:七里沟水源地补给区及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小于10米径流分布区域均划为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禁止开发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为限制开发区。2、相符性分析开发区建设涉及京杭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京杭运河位于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南侧。开发过程中,开发区域相对京杭运河退让100米,不在禁止开发区内;开发区域的废水全部接管至污水处理厂处理,不排入京杭运河,满足其限制

32、开发区的保护要求。房亭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与开发区二期相邻。开发区二期内废水全部接管至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尾水近期排入房亭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上游,与保护区利用闸坝相隔,对房亭河水质有一定影响;尾水导流工程实施后,不再排入房亭河,对房亭河水质没有影响。开发区一期二期西侧涉及七里沟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发区在保护区限制开发区东北角(蟠桃山周围)规划有部分工业用地,规划开发区废水全部接管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该区域限制建设污水排放量较大的项目,不得进行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对厂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储罐区的防渗处理措施进行从严要求。因此在严格执行上述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开发区域的建设与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

33、区域规划、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11-2020)不相违背。2.2.2.3与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的协调性1、规划要点(1)规划期限: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2)规划目标总体目标: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水质明显改善,重点河流水质基本消灭劣类,国控断面优于类断面比例大于70%。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展得到遏制。全面保障城乡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南水北调东线及通榆河两条“清水廊道”输水安全、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等重点湖泊生态安全。总量目标: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较201

34、0年削减10.90%,氨氮排放量较2010年削减10.34%。(3)加大南水北调东线保护力度:优先在南水北调东线沿线全面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密度,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浓度标准、工业企业排放标准,加大徐州市的污染治理力度,开展截污导流工程,确保南水北调清水廊道污水零排入输水干线。(4)尾水导流通道规划与建设重点解决两条清水廊道供水安全保障地区的尾水出路问题。一是加快丰县、沛县和睢宁县尾水导流工程建设。二是加快洪泽县尾水导流工程建设。三是加快研究制定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尾水出路方案,使通榆河沿线实现清污分流、达标尾水导流入海,彻底解决清污水交叉污染问题。(5)加快尾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污水

35、厂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工作,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后用于工业、市政工程、绿化等,逐步开展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和节水技术推广。(6)抓紧落实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厂逐步实施提标改造,2015年前部分污水厂完成除磷脱氮技术改造,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类标准。2、协调性分析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涉及淮河流域单元为京杭运河徐州控制单元,序号为淮苏-05-48,涉及到的河流水体为不牢河,房亭河和京杭运河。其规划水质目标为类水质。开发区废水规划排入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和运河污水处理厂,其中除运河污水处理厂外,其它均已建成,规划远期扩建

36、荆马河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规划运河污水处理厂已列入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水污染控制项目清单中。规划区开发过程中,积极建设、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再生水回用工程;配套完善污水管网;对三八河、房亭河和荆马河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水质自动监测工程;污水处理厂尾水优先进行中水回用,剩余尾水接入尾水导流工程,不进入区域水体。目前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主体工程已经建成,配套设施正在完善,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预计于2012年年底能够排入导流工程。规划实施后,运河污水处理厂尾水全部中水回用,其它污水处理厂尾水

37、经回用后剩余量在允许导流量范围内。综上:开发区的建设与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不相违背。2.2.2.4与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15号)的协调性1、规划要点加快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实施排水许可制度,工业废水须经预处理达标后方可接入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要全面开展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再生利用率不得低于25。开发区市政、绿化、景观等用水应优先使用再生水。2006年以后经国家核准设立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其污水处理

38、厂及配套管网必须于2008年年底前建成投运;其余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其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必须于2008年6月底前建成投运。要确保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建设同步,确保污水处理工艺与开发区废水性质相适应,确保接管废水与接管标准相符。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成投运前,区内污水排放企业原则上不得投入试生产。上述期限内,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未建成投运的开发区,将实施区域限批,暂停区内一切建设项目审批。加快推进开发区集中供热中心及其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对已建有集中供热中心的开发区,须加快配套供热管网建设,确保于2007年年底前完成,并实现对区内企业集中供热;各项手续完备的集中供热中心必须在一年半内建成投运,

39、并同步建成供热管网。2、相符性分析开发区废水规划排入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和运河污水处理厂,其中除运河污水处理厂为新规划建设外,其它均已建成。新开发区域配套污水管网与道路建设同步。开发区建成区已实现集中供热,现状热源为圣戈班(管道)徐州有限公司和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规划徐州华鑫发电有限公司作为下一步新增集中供热源。新开发区域配套供热管网与道路建设同步。在规划区域做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规划区域的建设与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15号)相符合。2.2.3 与徐州

40、市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2.3.1 与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协调性1、规划纲要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实现以县为单位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普遍过上更加宽裕安康的美好生活,为未来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实现高新技术跨越发展、传统产业加速调整、创新型经济加速培育和农业提档升级,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先进制造

41、业基地:(1)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围绕区域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有效投入,实现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展。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地位,重点发展工程机械主机、特色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新兴装备制造四大高端产业链,加快突破工程机械整机制造、数控机床制造、自动控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把徐州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和专业车辆制造业基地。能源产业。重

42、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燃烧控制设备、生物能源等新能源产业,不断扩大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能力,建立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打造新能源之都。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基地建设为基础,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全面提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水平,着力打造烟酒饮料加工、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及大蒜等食品产业链和人造板、家具产业链。(2)做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物联网、软件和服务外包、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对关键项目和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推进产业规模化、布局集聚化,引导建立相对集中的新兴产业园区。培

43、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1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光伏发电设备重点发展单晶硅太阳电池高温低频PECVD氮化硅镀膜、高效刻槽埋栅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等技术;重点研发薄膜晶硅电池及组件、非晶硅薄膜电池、自动跟踪聚光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装备重点发展风电设备偏航用回转支承、风力发电机、液压系统等产品。生物质能利用装备重点发展垃圾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以生物质利用技术为主的秸秆燃烧器、循环硫化床锅炉节油产品等产品。新能源车辆重点发展快速充电、高效蓄电池、电动车辆电控技术与产品。新材料产业。微电子与新型显示材料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品及电子浆料、封装材料、新型平板显示器、导电碳浆等产

44、品。新能源材料重点发展多晶硅材料及光伏辅材、半导体晶元、LED晶片等产品。高性能复合材料重点发展一步法PET混纤复合丝技术、玄武岩连续纤维工程木质复合材料技术与产品。纳米材料与绿色化工材料重点发展纳米氧化锌导电云母粉技术、环保型低重金属系列还原染料技术等。新型金属与电子陶瓷材料重点发展以轻质合金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开发的生产汽车用铝合金板材、以新型高介压电陶瓷复合功能材料开发生产压电陶瓷的点火粒子。新医药产业。新型化学药品原药与制剂重点发展降糖药、中枢神经药、心脑血管药品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开发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药物的化学替代新药等技术。生物、生化制品制造重点发展重组人胰岛素原料、制剂等产

45、品。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重点发展数字化超声诊疗仪、生殖健康医疗器械等先进适用医疗设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渗透应用,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开发、国际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文化动漫、旅游服务和商业中介等六大重点现代服务业。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铁生态商务区,努力建成面向京沪和淮海经济区的高端服务区、国内一流的生态商务区;加快建设新城区商务中心,着力培育新的城市中央活力区。(4)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培育特色工业基地。以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

46、点,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支撑,大力建设沿东陇海线工业走廊和徐贾工业走廊。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积极引导行业资源向优质企业、优势地区集中,加大增量和存量调整,重点建设工程机械、新能源、食品制造、电动专用车等一批龙头带动型、创新驱动型和品牌推动型特色产业基地。(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运用开发区建设的理念整合资源,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发展高端服务业和现代特色商贸,推动服务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积极发展中央商贸区、现代物流园、创意产业园、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科技创业园、商务服务中心和产品交易市场等七种形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探索发展金融服务、旅游商务服务和

47、总部经济企业集聚地的新型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和引导各类服务业企业加快向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中发展,将徐州软件园、大学生创业园、创意68产业园、高铁国际商务区、徐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新城区现代物流园等加快建成区域集聚实力最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6)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在推动现有百亿元企业加快规模扩张步伐的同时,集中力量支持徐工集团、中能硅业建设世界级企业,重点培育20家百亿元工业企业、15家50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力争更多的优势企业上市经营。(7)加快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 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围绕“八大中心”建设,修编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徐州都市区规划,加快城市资源优化组合,全面

48、增强中心城市吸纳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经济开发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为产业发展服务的配套设施,建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城市副中心;高铁生态商务区打造交通枢纽、生态、商务、居住“四位一体”的城市副中心;。优化空间开发布局: 构建“核心集聚、一带驱动、两翼推进”的建设开发空间格局。“核心”是指徐州都市区,是我市率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点区域,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城区、贾汪城区和临空产业园区六大片区。构建“双核两带三组团”的新型工业化布局。“双核”是指国家级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铜山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带动全市新型工业化的龙头。2、协调性分析符合打造先进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