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给水管道安装验收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外给水管道安装验收规范.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献花 第2版 最新版 2007-1-25 13:42:27中文词条名: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室外给水管网安装给水管道安装一般项目英文词条名:9.2.8管道的坐标、标高、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2.8的规定。说明:9.2.1给水管道在埋地敷设时,应在当地的冰冻线以下,如必须在冰冻线以下铺设时,应做可靠的保温防潮措施。在无冰冻地区,埋地敷设时,管顶的覆土埋深不得小于50MM,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不得小于700MM。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说明:9.2.1 要求将室外给水管道埋设在当地冰冻线以下,是为防止给水管道受冻损坏。调查时反映,一些特殊情况,如山区
2、,有些管道必须在冰冻线以上铺设,管道的保温和防潮措施由于考虑不周出了问题,因此要求凡在冰冻线以上铺设的给水管道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才能进行施工。 据资料介绍,地表0.5M以下的土层温度在一天内波动非常小,在此深度以下埋设管道,其中蠕变可视为不发生。另考虑到一般小区给水管道内压及外部可能的荷载,考虑到各种管材的强度,在汇总多家意见的基础上,规定在无冰冻地区给水管道管顶的覆土埋深不得小于500MM,穿越道路(含路面下)部位的管顶覆土埋深不得小于700MM。9.2.2 给水管道不得直接穿越污水、化粪池、公共厕所等污染源。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说明:9.2.2 为使饮用水管道远离污染源,界定此条。9.2
3、.3 管道接口法兰、卡扣、卡箍等应安装在检查井或地沟内,不应埋在土壤中。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说明:9.2.3 法兰、卡扣、卡箍等是管道可拆卸的连接件,埋在土壤中,这些管件必然要锈蚀,控出后再拆卸已不可能。即或不控出不做拆卸,这些管件的所在部位也必然成为管道的易损部位,从而影响管道的寿命。9.2.4 给水系统各种井室内的管道安装,如设计无要求,井壁距法兰或承口的距离:管径小于或等于450MM时,不得小于250MM;管径大于450MM时,不得小于350MM。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说明:9.2.4 条文中尺寸是从便于安装和检修考虑确定的。9.2.5 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
4、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管材为钢管、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管材为塑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说明:9.2.5 对管网进行水压试验,是确保系统能正常使用的关键,条文中规定的试验压力值及不同管材的试压检验方法是依据多年的施工实践,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综合制订的。9.2.6 镀锌钢管、钢管的埋地防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可按表9.2.6的规定执行。卷材与管材间应粘贴牢固,无空鼓、滑移、接口不严等
5、。 检验方法:观察和切开防腐层检查。说明:9.2.6 本条文中镀锌钢管系指输送饮用水所采用的热镀锌钢管,钢管指输送消防给水用的无缝或有缝钢管。镀锌钢管和钢管埋地铺设时为提高使用年限,外壁必须采取防腐蚀涂料有沥青漆、环氧树脂漆、酚醛树脂漆等,涂覆方法可采用刷涂、喷涂、浸涂等。条文的表9.2.6中给定的是多年沿用的老方法,但因其价格廉,易操作,适用性好等特点仍采用,表中防腐层厚度可供涂覆其他防腐涂料时参考(对球墨铸铁给水管要求外壁必须刷沥青漆防腐)。 9.2.7 给水管道在竣工后,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饮用水管道还要在冲洗后进行消毒,满足饮用水卫生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冲洗水的浊度,查看有部部门提供
6、的检验报告。说明:9.2.7 对输送饮用水的管道进行冲冼和消毒是保证人们饮用到卫生水的两个关键环节,要求不仅要做到而且要做好9.2.8条文的规定是本关既实际可行,又能起到控制质量的情况下给出的。9.2.9管道和金属支架的涂漆应附着良好,无脱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等缺陷。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说明:9.2.9钢材的使用寿命与涂漆质量有直接关系。也是人们的感观要求,故刷油质量必须控制好。9.2.10管道在连接应符合工艺要求,阀门、水表等安装位置应正确。塑料给水管道上的水表、阀门等设施其重量或启闭装置扭矩不得作用于管道上,当管径50MM时必须设独立的支承装置。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说明:9.2.1
7、0目前给水塑料管的强度和刚度大都比钢管和给水铸铁管差,调查中发现,管径50MM的给水塑料管道由于其管道上的阀门安装时没采取相应的辅助固定措施,在多次开启或拆卸时,多数引起了管道破损漏水的情况发生。9.2.11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敷设,其垂直间距在500MM以内时,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管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1.5M;管径大于200MM的,不得小于3M.说明:9.2.11从便于检修操作和防止渗漏污染考虑预留的距离。9.2.12铸铁管承插捻口连接的对口间隙应不小于3MM,最大间隙不得大于表9.2.12的规定。说明:9.2.12限定铸铁管承插口的对口最大间隙,主要为保证接口质量
8、。检验方法:尺量检查。9.2.13铸铁管沿直线敷设,承插捻口连接的环型间隙应符合表9.2.13的规定;沿曲线敷设,每个接口允许有2转角。说明:9.2.13限定铸铁管承插口的环形间隙,主要为保证接口质量。检验方法:尺量检查。9.2.14捻口用的油麻填料必须清洁,填塞后应捻实,其深度应占整个环型间隙深度的1/3。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说明:9.2.14给水铸铁管采用承插捻口连接时,捻麻是接口内一项重要工作,麻捻压的虚和实将直接影响管接口的严密性。提出深度占整个环形间隙深度的1/3是为进行施工过程控制时参考。9.2.15捻口用水泥强度应不低于32.5MPA,接口水泥应密实饱满,其接口水泥面凹入承
9、口边缘的深度不得大于2MM。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验。说明:9.2.15铸铁管的承插接口填料多年来一直采用石棉水泥或膨胀水泥,但石棉水泥因其中含有石棉绒,这种材料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故这次将其删除,推荐采用硅酸盐水泥捻口,捻口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级。9.2.16采用水泥捻口的给水铸铁管,在安装地点侵蚀性的地下水时,应在接口处涂抹沥清防腐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说明:9.2.16目的是防止有侵蚀性水质对接口填料造成腐蚀。9.2.17采用橡胶圈接口的埋地给水管道,在土壤或地下水对橡胶圈有腐蚀的地段,在回填土前应用沥青胶泥、沥青麻丝或沥青锯末等材封闭橡胶圈接口。橡胶圈接口的管道,每个
10、接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超过表9.2.17的规定。说明:9.2.17主要为保护橡胶圈接口处不受腐蚀性的土壤或地下水的侵蚀性损坏。条文还综合有关行标对橡胶圈接口最大偏转角度进行了限定。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
11、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A. 视角 B. 视敏度 C.
12、视野 D. 明适应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13、D. 教育内容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
14、始于德国哲学家。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17.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18.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19.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20. 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2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2.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
15、得成功。23. 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24.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5. 教学26. 学校课程27. 有意注意28. 社会抑制29. 学习策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0.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1.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32. 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33.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34. 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六、论述题(11分)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七、教育写作题(16分)36.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
16、”。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D解析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1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4.D解析 略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7.A解析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
18、为常模团体。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10. 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11. 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12. 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13. 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二、填空题14. 民主化 15. 康德 16.
19、能动的 17. 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8. 监督调节19. 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 认知内驱力 21. 态度情感三、辨析题22.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3.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
20、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24.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四、名词解释25.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
21、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6. 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27.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8. 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
22、扰。29.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五、简答题30. 答案要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31. 答案要点(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
23、;(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32. 答案要点(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33. 答案要点韦纳等人认为,对于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
24、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还可以按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易变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为工作难度,这是稳定的;机会和运气,这是不稳定的。34. 答案要点(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对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
25、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六、论述题35. 答案要点(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
26、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
27、和谐充分地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七、教育写作题36. 参考例文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
28、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
29、,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学习,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程。这种专门知识自
30、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
31、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 符合什么规律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32、.案例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案例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33、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案例6在课
34、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 为什么 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育学练习一.选择题:“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
35、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36、 D )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A
37、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 A )“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8、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A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 A )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B )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 ( C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A )近代启蒙
39、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C )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 D )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 A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 ( D )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40、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 D )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 B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 C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D )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 B )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 A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
41、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 B )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 C )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 B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2.1)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 ( C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 ( D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 D皮亚杰 ( C )“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 )
42、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 ( D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 ( B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A 制度化 B 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 ( C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3.1 ) A 系统性 B 能动性 C 客观性 D 主观性 ( B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 ( C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弗洛伊德 B 威尔逊 C 格塞尔 D 皮亚杰 ( C )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 D )提出“白板说”的是 A 华生 B 洛克 C 卢梭 D格塞尔 ( B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 ( D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 ( B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 ( D )“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 A )能够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