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鉴定常识二死后变化(精品PPT) .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7675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医鉴定常识二死后变化(精品PPT)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法医鉴定常识二死后变化(精品PPT)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法医鉴定常识二死后变化(精品PPT)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法医鉴定常识二死后变化(精品PPT)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法医鉴定常识二死后变化(精品PPT)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医鉴定常识二死后变化(精品PPT)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医鉴定常识二死后变化(精品PPT) .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死 后 变 化,人个体死亡后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发生一系列变化,称为死后变化(postmortem changes),也称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尸体现象的意义:1、确定死亡 2、推测死亡时间 3、推断死亡原因 4、尸体痉挛 5、提示尸体曾否被移动 6、有些尸体现象容易与生前变化相混淆,根据尸体现象出现的早晚顺序,将其分为:1、早期尸体现象:指人死亡后24小时内所发生的尸体变化。包括超生反应、肌肉松弛、角膜混浊、皮革样化、尸冷、尸僵、尸斑、尸体痉挛、自溶及自家消化等。2、晚期尸体现象:指死亡24小时以后出现的改变。又可分为:毁坏型:包括尸

2、体腐败、霉尸、白骨化;保存型:包括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和浸软。,第一节早期尸体现象(一)超生反应 1、定义:躯体死亡后构成人体的组织、细胞和某些器官仍可保持一定的生活功能,对刺激能发生一定的反应,成为超生反应(supravital reaction)。2、超生反应的表现(1)断头反应(2)心肌收缩(3)肌肉的超生反应(4)电刺激所致肌肉收缩(5)瞳孔反应(6)肠蠕动(7)排泄,(8)血管平滑肌死后收缩 反应(9)死后分娩(10)汗腺发汗反应(11)纤毛运动(12)精细胞活动(13)白细胞的吞噬功能(14)死后细胞分裂,3、法医学意义 可根据各种超生反应表现的有无可进行死亡时间的推测。(二)肌

3、肉松弛(muscular flaccidity)1、定义 躯体死亡后,肌肉张力消失,肢体变软,称肌肉松弛。2、法医学意义:压痕可判断死后停放姿势、是否移尸及移尸时间等。(三)皮革样化(parchment-like transformation)1、定义 死后水分从皮肤较薄部位迅速蒸发,局部干燥变硬,呈黄褐色或深褐色,称为皮革样化。在空气干燥、温度较高、空气流动较快的条件下,易形成皮革样化。,2、法医学意义:可使擦伤更明显;易被误认为损伤或腐蚀性毒物所致。(四)角膜混浊(postmortem turbidity of cornea)1、定义 人死后角膜透明度降低,混浊,呈灰白色,最后完全不能透视

4、瞳孔,称角膜混浊。2、影响角膜混浊的因素 包括眼睑是否闭合,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3、法医学意义:推测死后经过时间。轻度612h,中1524h,重48h,(五)尸冷 1、定义 人死后,新陈代谢停止,热量不再产生而体表散热不断进行,体内的热量先传导至体表,继而经辐射及因周围空气对流而逐渐放散,尸体温度逐渐下降至环境温度,或低于环境温度,称为尸冷(cooling of the body,algor mortis)。法医学尸体检验,通常测定直肠温度或肝表面温度以推算死亡时间。2、影响尸冷的因素(1)环境因素: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每日的不同时刻,气温不同。(2)尸体本身的因素:尸体的胖瘦、年龄和死因。

5、(3)其他环境因素:衣着、冷水中、土中、空气湿度、通风。,3、法医学意义(1)尸冷是推断死亡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2)以前认为尸温下降到20时死亡的确证。(六)尸斑 1、定义 尸体血管内血液因循环停止,由于自身的重力,下沉至尸体的低下部位,坠积在未受压迫部位的血管中,并透过皮肤显示出边缘不清的有色斑痕,成为尸斑(hypostasis)。2、尸斑的发展:一般尸斑在死后12小时开始出现。通常分为三期。(1)坠积期 一般死亡后2小时开始出现,呈小块状或条纹状,36小时融合呈片,612小时后在身体未受压处,呈紫红色,而受压部位呈苍白色。,用手压迫尸斑可消退,移去手指重新出现。如翻动尸体,则原尸斑部分或

6、完全消失,而在新的低下部位重新形成尸斑。切开尸斑部位的皮肤,见血管中流出血滴,用纱布易擦去,擦掉后还能再流出。(2)浸润期尸斑 死后1224小时,尸斑多呈暗紫红色大片状;指压不能完全消退,翻动尸体,在新的低下部位尚可能形成隐约不清的新尸斑,原尸斑不能完全消失。切开尸斑部位皮肤时,用手挤压血管内流出少量血滴,同时组织中可有淡红色血水样液体流出。组织染成的红色不能被擦掉。(3)扩散期尸斑 死亡后24小时以后,尸斑固定。无论直接压迫或翻转尸体,原尸斑不再消失。切开尸斑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切面呈暗紫色或紫红色,无血液自血管内滴出。,3、尸斑的分布,尸斑出现于尸体低下部位的未受压处,尸体姿势不同时,尸斑呈

7、现的部位不同。,4、尸斑的颜色 死后经历时间越长,颜色越深。但主要取决于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颜色。CO中毒:呈樱红色 氰化物中毒:呈鲜红色 氯酸钾、亚硝酸盐、铅中毒:呈灰褐色 硝基苯中毒:呈蓝绿色 5、影响尸斑的因素(1)内在因素:主要与死因有关。(2)外在因素:低下受压迫处呈苍白色,压迫物形态,6、内脏器官血液坠积,死后血坠积,可使同一器官内血液量分布不均,上部位少而下部位多。,7、法医学意义(1)尸斑是最早出现的死亡指征之一。(2)尸斑可推测死亡时尸体位置和以后位置有无变更。(3)根据尸斑发展的程度可大致推测死亡时间。(4)尸斑的颜色能提示某些中毒。(5)尸斑浓、淡能指出尸体的血流量和性状

8、。(6)尸斑能指出外界环境条件对尸体的影响。(7)尸斑应与皮下出血相区别。皮下出血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范围常较小,边缘清楚,可伴有表皮剥脱和局部肿胀,可有炎症反应,压之不褪色。,(七)尸僵与尸体痉挛 1、定义 死后各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强直状态,称为尸僵(rigor mortis,cadaveric rigidity)。2、尸僵形成的机制:与肌肉内ATP耗竭有关 3、尸僵发生和缓解的时间 一般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尸僵,经46小时全身大关节也可检出,24小时最坚硬。在死后46小时内,人为地将已形成的尸僵破坏,不久可重新发生,这种现象称为再僵直。但强度较原尸僵为弱。死后超过68小

9、时,破坏的尸僵就不易再形成。4、尸僵形成的顺序 分为上行型和下行型两种。,5、影响尸僵发生的因素(1)个体因素(2)死亡原因(3)环境温度 6、尸体痉挛 是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死亡发生瞬间,肌肉未经松弛阶段直接进入僵硬状态,保持着死亡时刻的姿态和动作,成为尸体痉挛(cadaveric spasm)。多为局部性,全身性罕见。7、心肌和平滑肌尸僵 8、法医学意义(1)尸僵是死亡的确证。(2)可推测死亡时间。(3)有助于判断死亡时的状态,尸体曾被移动。,(八)自溶与自家消化 1、定义 人死亡后,组织细胞因受细胞内固有的各种酶的作用而发生细胞结构的破坏,因而各器官软化甚至液化,称为自溶(autolys

10、is)。2、影响自溶的因素(1)温度(2)死亡过程(3)器官组织的差异 3、自溶的形态学变化 4、自家消化(autodigestion)人死后,胃肠壁因受消化液的作用而溶解者称为自家消化。,5、法医学意义(1)根据自溶发展情况可明确死后已经过相当时间。(2)区别自溶和病理改变。病理改变有生活反应。(3)在剖验时不可将胃肠的自家消化误认为中毒或其他病变。第二节晚期尸体现象 晚期尸体现象分为毁坏性和保存型两大类。(一)毁坏型尸体现象,1、尸体腐败(1)定义:是人死后腐败细菌在尸体内大量生长繁殖,使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解为简单有机物、无机物和腐败气体,使尸体软组织逐渐分解和消失的过程。(2)腐

11、败过程:尸臭:死后36h 尸绿:死后2448h 腐败气泡:死后34d 腐败静脉网 腐败巨人观:死后57d 死后分娩(3)腐败菌群:需氧菌、厌氧菌,腐败巨人观,腐败静脉网,(4)影响因素 1)温度:2035 2)湿度:一般尸体组织含70%以上的水分 3)空气:需氧菌 4)尸体本身因素:衰老、瘦弱、脱水、贫血慢,水肿、肥胖快 5)尸体组织器官腐败的顺序:与各器官致密程度、含水量有关(5)法医学意义 1)可以粗略估计死后经过的时间。2)认识尸体的各种腐败现象,可避免疑为机械性窒息或中毒死亡。3)尸体高度腐败可使沉入水中的尸体浮起而有利于揭露犯罪。4)应及早进行尸体检验。,2、霉尸(molded ca

12、daver)(1)定义:尸体被置于潮湿的环境中,在适宜真菌生长的温度条件下,在尸体裸露部位或裸体的全身表面孽生一层白色霉斑和霉丝,称为霉尸。(2)法医学意义 1)可进行个人识别。2)可发现某些病变。3)可进行毒物分析。3、白骨化(1)定义: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而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称为白骨化(skeletonized remains)。动物对尸体的破坏将加速白骨化。一般埋于土中的尸体,经23年,软组织变为灰污色,似泥浆状。,白骨化,(2)法医学意义 1)尸骨上可长久保存损伤痕迹。2)某些金属毒物中毒,可取骨质作为化验检材。3)可判定死者年龄、性别

13、和种族等。(二)保存型尸体现象 尸体受某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使腐败过程中断,软组织免于崩解液化,并将尸体部分或全部保留下来,称为保存型尸体(preserved corpse)。1、木乃伊(1)定义:尸体因水分迅速蒸发而不发生腐败,以干枯状态保存下来,称木乃伊(mummy)或称干尸。(2)形成机理和条件 1)环境条件:干燥、通风和高温环境是形成木乃伊的首要条件。,木乃伊,2)尸体条件:消瘦、脱水;新生儿、幼儿、老人;砷中毒。(3)木乃伊的征象:干瘪、质脆或柔韧、较硬,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可比生前减轻70%(4)法医学意义 1)可保留生前某些病变 2)可保留生前个人某些特征和损伤形态。2、尸蜡(adi

14、pocere)(1)定义:尸体长期浸在空气不足的湿土里,腐败进行缓慢而停止,尸体的脂肪组织因皂化或氢化作用,形成污黄白色的蜡样物质,使部分或全部尸体得以保存,称为尸蜡。(2)形成机理: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和化学过程。(3)尸蜡的外观:腊样物,有油腻感,可压陷,但脆而易碎。(4)法医学意义:保存生前伤痕。,3、泥炭鞣尸(1)定义:浸于富含多种腐植酸和单宁物质的酸性泥炭沼泽中的尸体,因酸性物质的作用,腐败停止发展,皮肤鞣化,肌肉与其他组织蛋白逐渐溶解,骨骼和牙齿脱钙,而使尸体显著缩小,重量减轻,变软易曲,这种保存型尸体称为泥炭鞣尸(tanned cadaver in peat bog)。(2)法医学

15、意义:可保存生前损伤。4、浸软(maceration)(1)定义:8周以上的胎儿,在子宫内死亡后,不能完全被溶解吸收,浸泡于无菌的羊水中,发生自溶性改变,称为浸软。(2)浸软程度:一度,二度,三度。,浸软,第三节尸体的毁坏 一、动物对尸体的毁坏 蝇类对尸体的破坏最常见,其次有蚂蚁、水蛭、鼠、犬、鱼、狼、鸟类等。1、蝇蛆:夏季,婴儿尸体68日,成人尸体34周,被蝇蛆吃尽软组织只剩骨骼。2、蚂蚁与甲虫:表皮剥脱、组织缺损、创缘内卷,蚂蚁能于48周将地面上尸体软组织噬食殆尽,只剩骨骼。3、鼠类:咬食尸体多在眼睛、口唇、鼻尖、耳廓和其他身体暴露部位。创口不大,创缘极不规则,有锯齿状的小齿痕,深度一般仅

16、达皮下筋膜。4、犬:创面组织破碎、撕裂状,创面、创缘不整齐,无出血反应。骨断端可留有齿痕。尸表可有犬爪骚痕。,5、鸟类:创缘深浅不一,粗糙不平,组织被扭转、撕扯,体表有鸟类爪痕。6、水族动物:损伤多在体表突出部位,可吃掉耳、唇、眼皮、脸部等组织,破坏脸部特征。二、其他死后损坏:心脏按摩、尸体搬运、漂流伤、分尸、碎尸、死后交通损伤、尸体解剖。,动物对尸体的毁坏,第三节 死亡时间推断 根据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一、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一)尸体温度的测量(二)尸体冷却的规律(三)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的公式及方法二、根据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三、根据各种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 1、根据组织学改变推断死

17、亡时间 2、根据组织化学改变推断死亡时间 3、根据酶组织化学改变推断死亡时间 4、根据尸体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根据昆虫生长规律判断死亡时间 气温在30以上时,蛆每日生长0.240.3cm,约45日后成熟,体长可达1.2cm,潜入附近土中变为蛹。再经1周左右,蛹破壳为蝇。春秋季节,蛆每日生长约0.1cm,约2周变成蛹,4周变成蝇。一般12天的新鲜蛹壳呈红褐色,蛹壳较软,约10天呈黑褐色,1520天呈灰黑色,壳壁变脆。30天以上蛹壳可裂成碎片。目前应用蝇类生长规律推断死亡时间主要有两种方法:通过测量在尸体上找到的蛆虫的长度,计算出蛆龄。将尸体上发现的蝇幼虫在实验室中培养致成虫,来推断死亡时间。,根据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推断死亡时间 一般认为:胃内充满食物呈原始状态而没有消化时,为食后不久死亡;胃内容大部分移向十二指肠,并有相当程度消化,大约为进食后23小时死亡;胃内空虚或仅有少量消化物,十二指肠内含有消化物或食物残渣时,约为进食后45小时;胃和十二指肠内均已空虚,认为进食后6小时以上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