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说课.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8769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说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说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说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说课.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课程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评价汉武帝。(二)教学内容:本课是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三目组成,分别从思想文化和政治方面介绍了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使大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三)教材地位: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以一个发达国家而闻名于世,也是从秦汉开始的。如果说,秦开创了统一国家的模式,那么汉则是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大一统突出特点发展纵深的典型朝代。而本课所介绍的内容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进一步扩大版图

2、,发展和巩固大一统事业的皇帝汉武帝。所以本课在整本教材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以后古代史的学习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说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的史实。正确评价汉武帝。认识“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在统一思想方面采取措施的异同。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国家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感。三、说重难点 本课

3、的中心内容是汉武帝如何推进汉朝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因此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重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及其作用。 正确评价汉武帝。难点:汉武帝为什么要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四、说学情七年级学生历史知识积累有限,但学习历史的兴趣浓厚。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该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初步了解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需要史论结合、全面并客观分析的方法和态度。通过对第14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央集权、大一统国家等概念有初步理解,但七年级学生对于古代政治制度理论兴趣不大,应将枯燥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多种形式的途径教授清楚。 五、说教法1.导学法:学生根据学习提纲,自主学习

4、,掌握基础知识。2.探究法:从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原因、过程、影响三方面探究,深入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背景、具体措施、作用及影响。3.表演法:情景课本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演,让学生了解各学派治国思想的优劣,明确汉武帝的决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讨论法:通过“议一议”,分析讨论削弱封国势力的必要性、存在的风险、措施的成效,让学生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的“巧妙之处”。5.比较法: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加强思想统治措施的异同,认识其加强思想统治的共同目的,对待儒家学派的不同态度。比较秦始皇、汉武帝监察制度,认识汉武帝对大一统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比较汉景帝“削藩令”和汉武帝“推恩

5、令”的不同结果,认识“推恩令”的巧妙之处。6.讲授法:讲解董仲舒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让学生深入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作用和影响。图示讲解“推恩令”,让学生理解其内容和巧妙之处。讲解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评价汉武帝,进一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六、说学法比较学习法、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七、说思路本课的内容分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三部分,而且三部分内容全部围绕“汉武帝如何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大一统格局?”这个问题展开。在教学设计上,依据课程标准,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一是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习提纲,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二是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分三

6、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喜忧参半(原因篇),主要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背景;第二部分披荆斩棘(过程篇),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及作用;第三部分巩固大统(影响篇),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成效及影响。三是评价人物。教给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结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正确评价汉武帝。四是趣味练习。通过“模拟采访汉武帝”的教学活动,检查巩固本课主要内容。八、说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秦皇汉武”分别指谁?历史上,人们总是把秦始皇、汉武帝相提并论,就是因为他们都为我国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2.介绍大一统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其大意。3.出示学习目

7、标,明确学习重点。(二)自主学习1出示学习提纲,明确学习要求,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板书“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结构图,让率先完成的学生填写,构建知识框架。3.学生展示交流,明知识,勘正误,抓要点,立框架。(三)合作探究1.喜忧参半原因篇(1)武帝之喜:结合课件讲解西汉初的经济萧条、文景之治的经济繁荣,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由于汉初的休养生息,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 (2)武帝之忧:结合两则史料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汉武帝统治时期,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思想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二是诸侯王势力大,威

8、胁到皇帝的地位。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重要信息的能力,明确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背景,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2.披荆斩棘过程篇(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情景剧表演,对比了解各学派的观点,明确武帝的决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结合课件介绍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说,让学生认识到儒家思想顺应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被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为学生深刻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重大意义奠定基础。了解为落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汉武帝在选拔官员和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让学生了解儒家学说成为专制王朝正统思想的过程。分析归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提高学生理

9、解分析能力。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思想统治措施的异同,让学生认识其加强思想统治的共同目的,对待儒家学派的不同态度,全面深刻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2)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结合课件讲解西汉王国问题的产生和危机,让学生全面了解颁布“推恩令”的背景。通过“议一议”,分析讨论削弱封国势力的必要性、存在的风险、措施的成效,让学生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的“巧妙之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列举汉景帝发布“削藩令”,引发“七国之乱”的史事,让学生认识强制削藩的弊端,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巧妙削弱封国势力形成对比。明确“推恩令”的内容,并

10、用图形分割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推恩令”的内容,并能认识到其巧妙之处。(3)强化监察制度出示“汉武帝时期监察制度表”,了解汉武帝强化强化监察制度的具体措施。比较秦始皇、汉武帝监察制度的优劣,认识汉武帝对大一统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想一想”,让学生理解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的作用。3.巩固大统影响篇总结归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的作用和影响。补充汉武帝在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的功绩。总结汉武帝统治为我国大一统帝国的巩固和发展做出的重要的贡献。引用:“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赞扬汉武帝的丰功伟业,激发学生情感。(四)评价人物讲解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教给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列举汉武帝的功与过,让学生在评价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评价中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五)趣味练习模拟采访汉武帝,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