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八级下册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8800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初中八级下册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级下册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级下册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级下册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级下册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八级下册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八级下册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新中国采取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我国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和尊重,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2)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

2、隆会议。 教学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搜集有关史料、影视资料和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把全班同学分为六个两组,以备小组教学。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屏:由日本海啸导入外交,这节课让我们跟着历史镜头走近周总理感受他的外交智慧,领略他的外交风采。一、历史片段一:为弱国把脉,为新外交选择未来1、多媒体展示材料学生回答问题:清政府一次次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并归纳总结:旧中国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外交的核心是不独立、无自主、不平等。值得庆幸的是中华民族经过一百多年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受外族奴役的命运,于1949年10月成立了新

3、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改变了屈辱的面貌了吗? 2、资料:毛主席的宣告: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能否指引我们的外交事业一帆风顺呢?二、历史片段二:度美苏意图,在困境中寻出路1、展示课件新中国外交形势图和美苏形势图小组探究:由新中国外交形势图反映了建国初与之建交的国家有何特征?由美苏形势图反映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 引导学生翻阅课本,总体上把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展示主要成就) 展示地图:“建国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看法。师巡视课堂,了解情况,引导学生

4、认识:面对美国的孤立封锁,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为此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三、历史片段三:走向成熟,推行和平共处五原则1、 出示周总理会见印度总理的图片及资料:小组探究:你了解中印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吗?展示课件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师强调五项原则的内容记修给过的,指导学生做接龙游戏来识记内容,并强调遵循这些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也可以和睦相处,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的外交走向成熟,为新中国的外交奠定了基础。就像周恩来总理说过的一句经典的话:以前我们是在草台子上唱戏,现在我们要上大舞台上唱戏了。

5、展示课件: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展现周总理杰出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的风范。紧接着他率代表团出席了万隆会议。四、历史片段四:万隆会议,力挽狂澜显外交风范1、教师指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就万隆会议的概括进行采访,来激发学生兴趣。2、观看视频:周恩来参加这次会议的惊险历程小组探究:这次会议遇到什么困难?周总理是如何化险为夷的?“求同存异”方针的“求”和“异”的含义是什么?3、 展示课件:观看视频周恩来的外交风采五、畅所欲言通过学习这一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想说什么?进行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及50年代的外交成就,一条是周恩来在外交方面的成就,

6、有这两条主线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首先在回忆近代史上的外交特征后引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特征,从而正确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后面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影响打下基础。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时的外交形势,了解新中国联合苏联的必然选择。设计假如学生是新中国的领导人,应怎么做?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的理解,为后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做了铺垫。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的里程碑,这项成果源于周恩来的灵活、机智和高超的外交才能,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但这节课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在分析新中国的外交形势时,用时过多。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参与活动的范围不是特别广,学生参与课堂的活跃气氛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多加努力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