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课件:选修3教材浅谈愚人之我见.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0697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科版高中生物课件:选修3教材浅谈愚人之我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课件:选修3教材浅谈愚人之我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课件:选修3教材浅谈愚人之我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课件:选修3教材浅谈愚人之我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课件:选修3教材浅谈愚人之我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科版高中生物课件:选修3教材浅谈愚人之我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科版高中生物课件:选修3教材浅谈愚人之我见.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粗涉选修3教材,浅谈愚人之我见,一、人教版与浙科版教材比较(个人看法),建议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多比对,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多研究和参考人教版的教材、教师用书和教学理念。在我省自主命题的背景下,我们不能脱离浙科版教材进行教学,而是要参考人教版教材的内容和理念,使我们把浙科版的教材教的更加有效。也就是说,参考人教版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教好浙科版教材。人教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如“专题教材分析”中的教学目的要求、专题的特点分析、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学生经验了解、教学策略等内容,对我们把握教学过程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几点说明:,浙科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编写差异的关键原因

2、可能是因为评价的问题,这是古往今来教育中的一大难点,在没有合适的评价制度下,浙科版教材与本省目标要求与人教版的差异也就容易理解。作为我们培养人的教师,应该去研究、去尝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和评价方式,这不但有利于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真正合格的人才,同样也是有利于高考应试的。如我们课题组在这些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并有所收获,借此机会简单介绍一下:,课题中对三维目标的理解,自主学习流程:,优点:应用为先,培养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积极争论和合作学习的氛围,提高合作学习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教学相长及教师了解真实的学情,及时有效地驾驭课堂。,合作学习流程,优点:获得合作的方法,养成讨论质疑等

3、良好习惯,促进教与学的方法变革,有效实现教学相长。,探究学习流程,优点:了解应用,培养问题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从中获得良好的学科素养。,实践强化流程,优点:了解应用,培养问题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从中获得良好的学科素养。,二、教材总体结构简析,特点: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具体的应用;从微观技术到宏观技术的纵向编排;每章内容都是从基础条件或概念、种类等开始,再进行深入学习;突出“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思想,强调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各章内容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三、章节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举例,第一章 基因工程 要注

4、意基因工程与遗传工程的区别(基因工程是狭义的遗传工程,广义的遗传工程泛指把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这种遗传物质所带的信息在受体细胞中表达)。若用式子可表示成如下等式:遗传工程=基因工程+整体杂交(个体水平)+细胞杂交(细胞融合,细胞水平)+染色体工程、染色体组工程和细胞质工程(亚细胞水平)章首页简单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含义(狭义的遗传工程,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其产生我们需要的基因产物,或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及核心内容(构建重组DNA分子)。该内容被列入到第一节内容的“浙江省教学要求”中(见后表格第1条)。,第一节 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1、人教版教

5、学目标与浙科版教学目标、浙江省教学要求对照(人教版对应内容为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加*的为发展要求),三者特点分析:前者更重视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后者更重视考试评价的方便程度,2、教材内容分析,在基因工程诞生的过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质粒作为转基因载体的发现与应用是功不可没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为基因分离和重组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而载体能够将外源基因运送到细胞中,达到基因工程的目的。教材的设计主要是“认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转基因载体的发现与应用及对基因工程的意义”(与人教版教学目标是一致的,但浙江省教学要求内容中有所改变)。,知识结构及教学重、难点(注

6、为本节教学重点,注为本节教学难点),3、教学策略与建议,(1)实际应用引入:感受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了解基因工程的含义及主要内容。目的:提高知识的实用性教学,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产生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学习问题打下基础。(2)问题串展开:实现上述应用,需解决哪些技术性问题?目的:引出工具酶和运载体,分析其作用、作用特点或化学本质与结构特点,体会工具酶的发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意识,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问题探究等)等习惯,培养分析(如工具酶的作用及对基因工程诞生的意义分析)、判断(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的判断)、归纳(如工具酶、质粒等对基因工程诞生的意义等)等能力;促进情绪

7、兴奋向思维兴奋转变,使教学的目标性更明确、有效。(3)教学辅助手段的合理运用:模型与示意图在本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自我评点:知识网络构建,有利于理清知识间相互关系;填空式学案式板书有利于知识巩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紧扣教学目标,并使其能在板书中得到清晰呈现。,(4)学案式板书的构建(划线部分文字由学生填写,加*为发展要求),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1、人教版教学目标与浙科版教学目标、浙江省教学要求对照(人教版对应内容为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加*的为发展要求),比较三者可知,人教版教学目标第2条“尝试”要求属技能性目标,后两者缺少;浙江省教学要求与浙科版教学目标比较,第1条要求更加明

8、确(把“了解”明确为“简述”),第2条要求概念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实质基本一致;此外,增加了发展要求内容(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步骤中的“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的原理”)。,2、教材内容分析,基因工程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其产生我们需要的基因产物,或者让它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其核心是构建重组DNA分子。知识结构及教学重、难点(注为本节教学重点,注为本节教学难点),3、教学策略与建议,仍可以前节“应用”为例,以核心问题的问题串形式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展开合作学习和思考讨论(问题式探究)应成为本节教学的主要方法。以“在大肠杆菌中生产人的胰岛素”为例,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都应成

9、为学生思考、分析和探讨的核心问题,如“如何获得目的基因”、“如何形成重组DNA分子”、“如何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如何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以及“为何要有以上各步骤”等。本节内容教学时关键是要克服传统的讲授方法,这是因为讲授法不易激起学生的有效思考,而问题探究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习惯和方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回顾、总结和应用,促进他们积极思考,突出其主体作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知道,“思考过的效果远远大于听的效果”这是基本的教学心理常识。教师适当的启发以及学案式板书的构建和“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示意图”的绘制,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或手段

10、。并可通过基因工程的实际操作录像,帮助学生的学习巩固和进一步了解实际应用情况。,建议:修改和完善教材图1-4,并让学生划出与5个基本步骤对应的区域,学案式板书的构建(划线部分文字由学生填写,加*为发展要求),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基因工程的概念(若前节已完成教学,可省略)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目的基因)在 宿主细胞 中 稳定 和 高效 表达。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获得目的基因形成 重组DNA分子 将 重组DNA分子 导入受体细胞 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表达。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的实例:略,自我评点:录像、板图、板书结合呈现,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构

11、建、理解和记忆,有利于明确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弥补了教材原图中缺少“筛选”等环节。,第三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1、人教版教学目标与浙科版教学目标、浙江省教学要求对照(加*的为发展要求),因人教版与浙科版编写内容上的差异,使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一定差别。在此不再详述。,2、教材内容分析,基因工程诞生势必带动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因此本节内容各环节均与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紧密相扣。知识结构及教学重、难点(注为本节教学重点,注为本节教学难点),3、教学策略与建议,基因工程的应用是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一个必然结果,因此本章教学不能只作为一种成果学习,否则其思维力度远远不够。为此,建议加强指导学生收集和处理信

12、息这一环节。具体做法可从寻找目的基因等进行落实。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信息资料,并设计下表,指导学生从教师所供的信息材料或课本内容中寻找相关信息,填写此表中的一部分内容,剩余内容可作为学生课外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得答案:,自我评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体性和学习自觉性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还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成就感”的“动力学”作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以当前世界存在的重大问题(粮食问题、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不治之症等)为主题,让学生将课文内容或课外知识进行以重大问题分类为基础的重组。(有利于突出

13、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多元学法引领,有效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使学生感悟肩负的社会责任,从而激发努力学习的动机)重视问题讨论和归纳是教学环节中不能省略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转基因动植物的获得方法、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方法、基因治疗的概念等,都可让学生讨论后由师生共同归纳完成。值得一提的是:浙科版教材“基因工程药物”中省去了“工程菌”的概念,这对目的基因如何实现表达产生了一个盲点,因此建议教学中还是有必要介绍“工程菌”及其作用。即生产基因工程药物可归纳为:目的基因(导入)工程菌(表达合成)基因工程药物(分离提取)。此外,要重视辩证思维的教育,尤其是科技这一“双刃剑”的正反教育。,学案式板书的构建(划

14、线部分文字由学生填写,加*为发展要求),全章编写的总体思路:工具酶发现与基因工程的诞生(条件)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四、对选修3教学总体想法点滴,认真研究目标:要充分了解教材编写意图,讲究教学逻辑设计,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逐步体会,而不要急于什么都告诉他们。如:第二章克隆技术在学习克隆之前,不要急于告诉学生克隆是无性繁殖,而要让其了解了克隆的具体内容后,再逐步去领悟。又如,不同章节内容在编写设计过程中包含着不同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此时我们应根据内容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活动安排(后面举例说明)。此外,由于教学时间安排有限,所以课

15、堂教学中所用的例子与学习练习都应与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有效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挖掘身边事例、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权利(思考、发言、提问、争论等)、让学生有成就感、营造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等。如第二章各种克隆事件分析;第三章第二节胚胎工程中“胚胎分割”与自然界中同卵多胎现象的比较分析;第四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可展开个人基因隐密性的重要性讨论(非法买卖人体器官等);第五章生态工程可涉及各种环境人工化后果分析、移民对生态的影响及原因分析、垃圾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的利与弊等。,重视教与学的方法问题: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应该成为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尤其是笔试内容较少的部分

16、更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如第二章的教学中,要重视比较、归纳和分析的教学方法,可对无性繁殖与克隆、动植物等不同形式的克隆等的原理、过程、特点等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通过求同和求异,深刻认识其本质所在。又如,第四章第一节来自生物技术的忧虑,若采用“讲授法”教学,学生不但兴趣不大,而且收获很小,若以美国科技幻想片等内容为素材,教师提供明确的探究性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自发组建学习小组,通过资源收集查找和讨论总结,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撰写成交流报告,在组间进行交流讨论和质疑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再选出优秀材料进行评奖或展示,或许会收到课堂无法收到的效果(理由:学生合作效果使集体

17、动力学作用增大,信息大量获取过程中的收获远超过单纯听讲)。第四章第二节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总体影响,教学流程想法:提供目标问题自主讨论归纳总结展示与交流补充与完善(先学生后老师)学案式板书构建(理由:本节教学主要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积极作用”,二是“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目标要求很低,所以完全可以在有具体学习目标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而通过以上学习方式完成的内容印象会更深刻,同时可锻炼许多相关能力)。再如,第五章生态工程可通过观点论文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并通过学习成果展示或评比、评价,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通过成果分类和汇总,进一步

18、了解生态工程的类型。,重视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培养:如第五章学习中,可让学生思考“立体绿化的设计”、“居民区生态环境的优化”、“打破区域极性、追求区域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等问题。注意教材逻辑关系的正确处理:如前对必修3教材总体结构分析可以发现,个别内容在顺序编排上可能会有不理想的地方,尤其是由于浙科版教材在内容上作了很大的调整,使得个别章节内容的设计不尽如人意。最明显的是第五章的内容,通过下表人教版教材与浙科版教材的比较不难发现两者的优缺点:,危机课题产生探索之路 原理实例发展前景,谜语危机课题产生类型应用发展前景,与已学知识紧密结合,五、对青年老师的几点建议,(一)评价教师的两个关键要素:教学成

19、绩和学生欢迎度。(二)实现以上要素的必备条件:1、教师的人格魅力: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一般步骤:看教材备课(1备)看目标修正(2备)研究多种参考资料及相关练习后补充(3备:包括完善板书设计、确定教辅手段、精选例题和练习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修正(4备)精品教案(轻松、有效、全面获得综合素养等)3、重视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包括: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较长时间的专业训 练、专门的职业道德、恰当的自主权、终身学习等,#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08年宁海中评考题:当行走在田间或小路时,时常可以看到许多作物并非种植在平坦的土壤中,而是种在稍稍隆起的“垅”(田地里种植作物的土埂或浅沟)上。垅对农

20、作物的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地下部分结构的长大,或不易造成作物烂根。试从生态因素的角度分析“垅”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要求提纲式的简答)。阅卷结果:许多教师只停留在表象的分析上。(学生报告)#类比方法的合理运用能力:如“神经系统”抽象难记,学生易头痛,若用“电话系统(见图)”类比,即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便于理解记忆(学生一般更易记例子)。观察发现,学生一定时间后往往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是用例子比对完成回忆重构的。,*信任的作用:*多提出些有价值(思考、研究等价值)的问题:丝瓜抽水泵水的动力原因等*恰当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尽可能合理地运用综合素材:*多选择一些有兴趣的例子:*充分抓住学科教学机会渗透德育思想:*试题精选或编制能力的获得:,#加速自身专业素养提高的途径,占用了诸位的时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