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疫苗针对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17疫苗针对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疫苗针对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新疆自治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内容,病 原 体流 行 病 学诊 断并 发 症免 疫 预 防控 制 策 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病毒性传染病,六种为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病原体,病原体,流行病学,流行病学,9,与2006年比,2007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上升6.22%,我国乙肝发病情况,10,1992年与2006年全国调查人群乙肝HBsAg携带率比较,11,我国乙肝的血清流行病学,我国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HBsAg携带率为9.75%(约1.2 亿),人群HBV总感染率为57.63%。2004年用2002年营养调查血清HBsAg携带率检测
2、结果为9.09。2006年乙肝血清学流调结果: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较1992年显著降低,1992年以后出生儿童降低更为显著。,GAVI项目启动前后新疆儿童HBsAg阳性率,14,1990-2007年全国甲肝报告发病率,(年份),疫苗上市,OPV使用,无脊灰证实,19532000年中国脊灰报告发病数,19602007年新疆脊灰报告发病率,全国19502007年麻疹发病率,新疆1960-2006年麻疹报告发病率,疫苗使用前,EPI实施,冻干苗使用接种2剂次,新疆1999-2008年麻疹报告发病率,2004,2005,2007,2006,全国2004-2007风疹报告发病率,全国风疹流行
3、概况,2005-2007年全国腮腺炎病例地区分布,全国腮腺炎流行概况,流行病学,诊断-流行病学史,诊断-症状体征,麻疹,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风疹,腮腺炎,诊断-实验室检查,29,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及其意义,HBsAg: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标志之一,但并不能反映病毒复制、传染性及预后。抗-HBs:HBV进入人体出现免疫反应,大约在感染612个月才会出现。疫苗也可产生此抗体。抗-HBc:感染HBV后出现IgM型核心抗体(抗-HBc IgM),抗-HBc IgG是既往受HBV感染的指标。HBeAg:HBeAg持续阳性提示肝脏炎症可向慢性发展,也提示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抗-HBe:抗-
4、HBe阳性表明传染性减弱或消失,但在部分慢性乙肝患者或携带者中,虽抗-HBe阳性,血循环中仍可检出HBV DNA。,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与乙肝疫苗接种的关系,并发症,32,慢性乙肝是严重的进展性疾病,每年有9%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每年有5%以上的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癌每年有28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CRS的临床表现,紫癜样皮疹和肝炎,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长骨发育迟缓,“CRS三联征”:失明合并耳聋、先心病,免疫预防-过渡时期的疫苗种类,免疫预防-疫苗免疫程序,36,乙肝,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策略-乙型肝炎的,建立发病报告,监测系统病人隔离治疗和消毒对献血员进行HBSAg筛查
5、,防止血液途径感染HBSAg携带者的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阻断母婴传播加强血液、血液制品及医院的管理,乙肝疫苗接种,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预防围产期感染 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 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37,乙肝报告发病存在的问题,乙肝病例报告中存在诸多问题-慢性病例存在重复就诊、报告,HBsAg携带者作 为病例也报告-临床表现复杂,报告标准的执行存在差异-诊断试剂问题-成人乙肝发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网络直报系统以报告慢性乙肝病例为主,急性病例仅占报告乙肝总数的1/10左右。不能仅用网络直报系统的报告发病率来评价我国乙肝实际发病水平。,38,全国18个乙肝监测点报告发病和大疫情系统报告发
6、病比较,乙型肝炎如何报告(一),急性乙型肝炎的报告 首诊医生发现急性乙型肝炎的病例时,一定要及时报告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报告卡。之后不管病人就诊多少次,只报告一次。,乙型肝炎如何报告(二),慢性乙型肝炎的报告 1.过去的要求: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例时,每年不管就诊多少次,一年只报告一次。2.现在的要求: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例时,如病人从未去医院就诊过需要报告,以前就诊过的病人就不需再次报告。,乙型肝炎如何报告(三),乙型肝炎病原携带者 1.过去的要求:自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时,国家曾经要求乙型肝炎病人及乙型肝炎病原携带者都必须报告。2.现在的要求:2006年6月12日卫生部
7、办公厅关于印发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卫办疾控发200692号的通知,要求乙型肝炎病原携带者可以不报告。但要求各报告单位在发现有携带者时仍需一一记录登记备案。,重申乙肝诊断标准,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如:不洁的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型肝炎病人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血清升高 血清阳性伴抗阳性()或阳性。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两项。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43,重申乙肝报告病例定义,近期出现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升高,或/和血清胆红素升高。HBsAg阳性。首次就诊!,44,20062010年
8、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总体目标,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至2010年使我国人群乙肝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有显著下降降低由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45,具体目标,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低于7%的省份,在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基础上降低1个以上百分点,46,工作指标,到2010年:新生儿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 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东部省区、中部省区、西部省区分别达到90%、80%、75%2002年后出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
9、童95%以上得到补种 人群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47,我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根本开展婴幼儿及青少年乙肝疫苗查漏补种高危人群成人的免疫工作实施医护人员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新婚夫妇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分阶段实施其他高危人群,HBsAg携带者的家庭成员,静脉注射毒品者,托幼机构、孤儿院/教养院儿童,慢性肝病/用免疫抑制剂病人,同性恋及性乱者等,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05,48,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的策略,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疫苗在医院和接种门诊的可获得性;建立免疫规划与妇幼人员的合作机制;明确“谁接生,谁接种”的制度;提高服务提供人员
10、和家长对首针及时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县、乡、村级卫生人员的培训、督导和监督;落实接种补助。,49,提高医院出生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的策略,明确负责提供首针接种的人员“谁接生谁负责“培训产科医生及相关人员 采用统一的表格登记首针及时接种的时间使用三连单给家长、医院和村医定期督导医院避免对接种禁忌症的错误理解出生体重低早产,50,甲肝,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策略-甲型肝炎,建立发病报告,监测系统病人隔离治疗和消毒,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饮食卫生、水源管理,预防接种,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应对突发甲肝疫情,51,甲肝暴发定义,突发: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
11、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病例。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短时间出现很多具有相同症状与特征的病人,并具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绝大多数病人常发生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C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流行病学(第四版),控制策略-维持无脊灰,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疫苗覆盖率常规接种工作质量继续强化免疫活动提高AFP监测质量及敏感性医疗机构报告实验室检测加强六省监测项目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加快脊灰病毒封存进程,AFP报告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常见的AFP病例包括
12、的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常见AFP病例,AFP病例分类流程图,要求按照“
13、行动计划”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继续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卫生部已修订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008年版)做好常规报告工作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建立和完善麻疹实验室网络开展麻疹疫情的预测预警已经将“麻疹专报系统”并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专病/单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9年4月1日正式实施。,控制策略-消除麻疹,我国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麻疹发病率小于1/100万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每年发病约1000例,工作指标以县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95%以上;入托、入学儿童2剂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麻疹暴发疫情调查率和
14、血清学确诊率均达到100%;以省为单位麻疹发病率在1/10万以下时,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80%以上;建立国家、省、市(地)三级麻疹实验室网络,网络实验室达到WHO认证标准;,消除麻疹的操作定义和指标,新麻疹监测方案简介1,所有麻疹疑似病例作为监测对象,包括经实验室检测、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排除麻疹的病例(非麻疹疑似病例)麻疹病例分类: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一致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排除病例标本采集责任相对明确血标本采集医疗机构负责就诊的疑似麻疹病例疾病控制中心负责未就诊的病例病原学标本采集疾病控制中心负责组织,新麻疹监测方案简介2,考核指标非麻疹
15、疑似病例报告率达1/10万的县区比例麻疹疑似病例48小时调查率麻疹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血清标本及时送达率实验室血清检测结果及时报告率麻疹暴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采集病原学标本的暴发疫情占总起数百分比15岁以下麻疹疑似病例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率合格血标本:定义仅限于标本状态,出疹后3天内采集血标本不再定义为不合格血,: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在10天内发现2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或以乡镇、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现5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麻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厂矿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
16、作规范(试行)的要求报告。,麻疹暴发的定义监测方案,核实疫情,明确诊断及时赶赴现场,核实疫情,开展相关调查 采集现症病人的血清标本,及时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麻疹实验室检测,明确诊断。开展病例调查与搜索当发生麻疹暴发,对每1例麻疹病例都应进行调查必要时开展社区病例主动搜索及时开展应急接种应急接种应根据麻疹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当地免疫状况等,确定应急接种范围和接种对象,短时间内完成,接种率应达到95%以上应急接种的实施应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可提前至6月龄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疫点消毒及个人防护要求调查结束结案后,通过专病单病监测系统的“麻疹暴发疫情信息汇总表”模块上报该起暴发疫情汇总信息,麻疹暴发疫情控制,由于风疹、腮腺炎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控制传染病时间很短,监测方案、控制策略还未出台,目前工作重点主要是逐步提高符合免疫程序的儿童疫苗接种率。,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