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景德镇“都帮”伦理思想探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400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时期景德镇“都帮”伦理思想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明清时期景德镇“都帮”伦理思想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清时期景德镇“都帮”伦理思想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时期景德镇“都帮”伦理思想探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明清时期景德镇“都帮”伦理思想探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摘要:明清时期“都帮”能成功控制景德镇瓷业,除了难得的机遇外,还与其思想息息相关。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都帮”的伦理思想。论文关键词:都帮  景德镇  瓷业  伦理思想“都帮”是明清时期活跃在景德镇、从事瓷器产业的都昌人的利益共同体,居景德镇三大帮派之首,它们几乎垄断了整个烧窑业与瓷器业,以至于康熙期问出现了“而今尽是都昌籍,本地窑帮有几家”(陶阳竹枝词)的局面。然而,都昌人并非景德镇土著,他们只是元、明、清时陆续来景德镇谋生的客籍人,且多由贫困或破产的农民组成。无论是技术、财力还是地域优势,他们都无

2、法与有着悠久制瓷历史的景德镇土著相提并论,可是为何到了清朝,都昌人却能够反宾为主,一举成为景德镇瓷业霸主呢?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一些论文与著作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作了一些解释。然而笔者注意到,这些解释几乎都有意无意地把都昌人的成功归结为历史机遇,如“三藩之乱”导致本地窑户破产,御用瓷器的民窑分摊制度使得本地窑户不堪重负而被迫“归田”等,而都昌人正是把握了这些“天赐良机”才成功立足景德镇的。然而据史料记载,明清时进入景德镇从事瓷业的外乡人不单是都昌人,还有鄱阳、乐平、抚州、丰城等地的农民。同样的历史机遇,为何鄱阳人乐平人没有把握住,偏是都昌人把握住了?笔者认为,都昌人成功掌控景

3、德镇瓷业,机遇固然重要(这对于任何来景的外地人都是相同的),而其自身内在因素更是不可或缺的。要想发现都昌人成功掌控景德镇瓷业的秘密,除了寻找历史机遇等外部原因外,还必须对其内在因素作深入的研究。而本文则着重分析了都昌人的伦理思想。一、吃苦节约创新进取据石奎济分析,都昌人是在明朝出现生产关系的萌芽后才开始大规模地涌进景德镇。这些背井离乡的都昌人,大多都是破产的农民,以卖苦力为生,有手艺的就在景德镇做手艺,比如木匠、桶匠、泥工和裁缝等。没手艺的,他们就推车、挑担、撑船”。这些行业在当时应该是贫困的下层人干的,收入微薄,勉强维持生计。即便如此,这些行业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因为在景谋生的外地人,除了都

4、昌人外,还有鄱阳、乐平、抚州等外地人。如果没有吃苦节约的精神,是很难立足的。比如,当“三藩之乱”导致本地窑户破产,御用瓷器的民窑分摊制度使得本地窑户不堪重负而被迫“归田”时,为什么没有任何资金、技术优势的都昌人能成功地接手这些“重负”并生存下来?原因固然很多,但起码有一点是必须的,即都昌人的“吃苦节约”精神。所以,石奎济认为,在景德镇发迹的都昌人都有“能吃苦”的特点。后来形成的“都帮”继承了先辈们的这种精神。比如,景德镇“三尊大佛”之首余英泾,这位拥有万贯家财的巨富,竟然是“两件长褂穿一过,木板旧房度一生”;在生产上,要求“勤俭节约、减少浪费”;其厅堂挂有”黎明即起,洒扫清除”的条幅。“四大金

5、刚”之首冯承就,在学徒期间“工作勤恳吃苦耐劳,对“烧窑业各行业业务精通”,成年后“省吃俭用,勤俭持家”阎。再比如“十八罗汉”之首王家琨在拥有不菲财产的情况下,其妻竟然“白天亲自下厨房烧饭、养猪,晚上经常擂料到深夜”。而创新进取的精神,亦明显地体现在都昌人及后来的“都帮”身上。明末清初时,景德镇本地人的制瓷技术是不外传的。都昌人想突破这种行规并染指瓷业必须有创新进取的精神。比如,“补窑原为本地魏姓专业,魏姓带了两个徒弟,但徒弟没学会,师傅就早逝了,技术失了传,于是都昌人就试着干起来了,进而由补窑而挛窑又挤进了满窑行渐渐地控制了满窑行”,还成功地插手“匣砖行、画作行、成型行、及至窑厂行”。在为数不多的关于来景谋生的都昌人及“都帮”中,这种创新进取精神随处可见。正是因为这种精神,都昌人不但取代了景德镇土著而控制了制瓷业,而且促进了这个行业的长足发展。梁淼泰认为,正是制瓷技术被诸如都昌人等外籍工匠所掌握,才得以“保持了技术的稳定性这是景德控制瓷技艺长期不衰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