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五、边塞征战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五、边塞征战类.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边塞征战类,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题材特征,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征战诗到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并形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另外王维、李白、杜甫等都写过大量的边塞诗。,标志,1、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2、诗中意象多反映边地风貌与军旅生活:自然景观类:黄沙、白云、冰川、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漠北、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西山、受降城。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刁斗、羌笛、胡笳、琵琶、战马、戈矛剑戟、斧钺弓箭。
2、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等。,内容情感,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或表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从军热情;或抒写将军出塞,驰骋疆场的丰功伟绩;或讴歌功业理想,不惜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这类思想情感主要表现在初唐时期。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或描写战争的激烈,表现将士勇敢顽强的英雄气魄;或描写豪迈从征,表现将士视死如归的勇气与大无畏的精神;或描写边塞环境的恶劣,表现将士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如大漠戈壁、玉塞萧关、冰川雪峰、火山热海等,这些边塞风景,常常充满一种昂扬雄壮的
3、情感基调。,内容情感,4、征人思乡的情愁。征人思乡,或表现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揭示爱国与思乡的矛盾;或极写边地环境的恶劣与从军生活的艰苦,表现将士无法排遣的思乡深情;或写戍边生活的单调无聊,表达渴望归家的期望,等等。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或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呼吁朝廷停止穷兵黩武的政策;或极写战事之惨烈,控诉边将的无能,朝廷的用人不当;或揭示军中的不公与腐败,谴责边将的骄奢、朝廷的昏聩;或讽刺帝王的好大喜功,引发对战争的思考。6、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常用技法,第一,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如修辞方面的,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4、1、夸张。例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用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环境的艰苦、天气的恶劣,从而反衬出将士的不畏艰难和高昂的爱国热情。2、对比。例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将将军和士兵苦乐悬殊的生活进行对比,隐约地道出了失利的必然结果。3、互文。例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常用技法,4、用典。如李益的塞下曲(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中第一句咏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的故事;第二句用
5、班超投笔从戎,封定远侯的故事;第三句引用古代晋人与姜戎败秦的故事;第四句引用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全诗用典,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用于牺牲的精神。第二,要立足于整体,有侧重地来分析其技法。边塞征战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征战场面的描写,日常生活的撷取。其侧重点又有不同,有的侧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的着力于意境的营造,有的立足于情感的抒发。1、侧重于表现人物形象的,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2、着力于意境营造的,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课堂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光,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
6、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诗的前两句通过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