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 选修34高考复习建议.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64602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 选修34高考复习建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高三物理 选修34高考复习建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高三物理 选修34高考复习建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高三物理 选修34高考复习建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高三物理 选修34高考复习建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 选修34高考复习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 选修34高考复习建议.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选修3-4模块的复习建议和策略,研究教学要求 突出重点紧抓考试说明 提升效益,一、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的解读,2、对于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的四点强调,1、点击打开:选修3-4的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doc,强调1:注意考试说明与2010年相比发生的变化。,与2010年考试说明相比,减少了“波的反射和折射”、“电磁振荡”以及“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三节内容的要求,复习时请注意考试说明的这些变化。,强调2:在教学要求中明确10点是不作要求的,教学中不要随意加深。,强调3:教学要求中注明为“选学”的知识内容,考试检测中不作要求。,强调4:在考试说明中同是级要求的知识点,在复习时的实际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复

2、习时要参照教学要求的具体说明,注意深浅难易。,考试说明中I、的含义如下:I基本要求: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较高要求: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1、考试说明对“87.激光的特性和应用”有要求,而教学要求中“激光”这一节为选学内容,按理说,教学要求不作要求的,考试说明中应该没有才对,那么高考对“激光”究竟考不考?“光的偏振”亦有同样的问题。2、关于相位,在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有“通过两个相同摆长的单摆振动情况的比较,了解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而江苏省

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版)中删除了这句话,是否意味着教学和考试对相位的概念不作要求?,两个疑问:,我个人的理解是相位的概念不作要求,激光的特性及应用、光的偏振复习时要掌握课本内容,做到有备而无患,但在练习上不必花费太多时间。,二、近三年高考选修3-4模块考点分析,近三年高考选修3-4模块考点分析,20082010三年高考选修3-4模块的特点,分值固定:三年在选修3-4中均为12分;题型相对固定:基本上形成了“一选、一填、一算”的形式难度较低:识记或定性判断,属较简单范围内容倾向:简谐振动、振动图像、波动图像、相对论、光的折射等3-4模块中的一些重点内容。,三、关于选修3-4模块的复

4、习建议,15 个考点中包括两个探究性实验: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考试所占比例小(近三年分值均为12分)、题型单调(基本上是“拼盘”形式,大致形成了“一选、一填、一算”形式)。,基于对3-4模块自身、2011年省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的解读,以及对2008-2010三年高考试卷的分析,总结出选修3-4模块具有如下的特点:,知识点零散。呈“多”、“杂”、“碎”的特点。,模块知识本身有难度,但考试要求低,共有15个考点,全部为级要求。这就造成了复习时难度不易把握好,即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不太好处理。,一、明确复习目标 选修模块的内容比较基础,也比较简单,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

5、各校各类学生都必须力争拿到满分。要给学生树立这样的信心,明确这样的要求。,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2011届高三物理选修3-4模块的一轮复习。,降低难度有两重含义。一是和过去教材相比,要降低难度,在过去的教材中,有些选修3-4中的内容复习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二是和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的复习要求相比,要降低难度。降低题目的综合度,少做拓展和深化。加强对识记性基础知识以及它们的应用的练习。,二、立足课本,重视基础,降低难度和综合度,三、紧抓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有的放矢 要认真研读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对“选学”内容不要浪费时间,对“限定要求”的内容要仔细对照教学要求的具体说明进行

6、复习。教材中的一些难点内容,如光的双缝干涉问题、波的传播问题、相对论等,在现行的考试说明中要求已大大降低,在复习中应按教学要求的说明,以定性分析和判断为主,或能进行判断性计算。,四、突出重点,强化训练 分析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结合三年高考的实际情况,选修3-4复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大致有: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像.单摆的振动规律和周期公式的应用.波的图像、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现象.光的干涉的规律(不作定量计算的要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结论.探究单摆的周期公式及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建议大家在一轮复习时,突出复习这些重点内容,

7、适当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同时在复习这部分重点内容时,还应该关注与它们相关联的一些知识。其他的知识点,例如:受迫振动和共振、光的衍射、多普勒效应、电磁波谱等,在复习中带领学生研读课本内容,知道相关概念和结论,再辅以一定量的训练即可。,四、课时安排及主要知识点的复习指导,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对机械振动的复习应着重放在简谐运动的运动学定义、动力学条件和振动图象上;同时也通过简谐运动的规律复习力学的主干知识。,1、关于简谐运动,要突出从运动和受力两个角度理解简谐运动不同于其它运动的特殊性。,运动学定义:如果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就叫做简谐运动。这是从运动学的

8、角度定义简谐运动,它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运动是简谐运动。这种运动具有往复性、周期性、对称性的特征,可以采用图像和公式两种方式表示。,关于振动图像,理解其物理意义是关键,从振动图像中读取相关的信息是重点,08、09两年高考均考到。所以一定要反复训练,做到熟练准确才行。,从动力学条件理解简谐运动:回复力与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这里告诉我们,物体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做简谐运动。这是形成简谐运动的原因。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条件都是简谐运动所独有的,因此两者都可以用来判断一个运动是不是简谐运动。,此外,在理解以上两个特征的基础上,要能用动力学的方法,分析简谐运动中位移

9、、速度、回复力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中动能、势能、总能量的变化规律(对于竖直的弹簧振子,涉及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三者的变化,考试说明不要求从能量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2、关于单摆的复习,首先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弄清回复力的来源,知道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其次,练习用单摆的周期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注意和振动图像联系解题。考试说明不要求会推导单摆的周期公式。,3、关于两个实验的复习,“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有文章可做。在这儿再次遇到通过作图判断两个量的关系的方法:不是线性的,化成线性关系。这是高中物理中不可多得的几

10、个提高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实例之一。,“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则是从如何减小实验误差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复习时应首先从单摆实验的装置和实验条件来思考如何减小实验的误差;然后,再从数据处理的角度思考减小误差的方法:应多测几次求平均值,或者通过作出 图像,求其斜率,进而求出重力加速度。以上减小实验误差的道理和方法,是对所有实验都适用的,所以复习时应注意和知识、方法进行联系,加深理解,提升能力。,第十二章 机械波,对机械波的复习应着重放在波的形成过程、传播规律及波动图像上,特别是波的传播规律、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的联系和区别,是考试的热点所在,建议多加训练,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复习,要弄清振

11、动和波动的关系,理解波动的本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介质本身并不传播,并且要知道波传播能量和信息。复习方法方面,应深入细致地分析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理解以上几个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弄清横波和纵波的区别。,2、波的图像是复习的重点,也是考试的热点,08、09两年高考均考过。一定要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在“区别”上下功夫,在“联系”上做文章。,区别:,不但要能从两个图像中获取相关信息,还要理解两个图像信息之间的联系:例如08年江苏的高考题,此类问题很多,各地的调研及模拟考试亦多次出现。,理解公式本身:知道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决定因素,3、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与波的图像、振动图像结合,解决的波

12、的传播问题,例如:课本30页的例题2。,考试说明只限于波沿单一方向传播的问题,所以不应深挖。,4、波的干涉和衍射,知道干涉和衍射的条件,强调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重点复习波的干涉,特别是如何判断某点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这些是下一章光的波动性的基础。,在辨别上下功夫,一是辨别两者的图样,二是辨别和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干涉和衍射现象,5、考试说明对惠更斯原理以及波的反射和折射已不作要求。对多普勒效应只要能感受、了解和简单应用,知道波的频率如何变化,不需要知道变化的详细原理和计算。,第十三章 光,1、光的折射是教学和复习的重点。应突出以下两个要点复习:一是折射定律的应用

13、,要注意要求学生养成作光路图解题的良好习惯,并要求用尺规进行规范化地作图。二是“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一是怎么实验计算折射率,二是实验的误差分析。09、10年高考均考到光的折射,证明它还是一个考试热点。但要注意过去热如今未必热,考虑到前两年高考连续考到折射定律的应用,所以在2011年高考复习中,建议大家关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2、光的干涉应侧重于实验规律的复习,简单复习的干涉的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情况相同。勿涉及相位差或相干波的概念。再理解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如何满足光的干涉条件的。,重点复习实验的规律:如何判断屏上某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这个规律要能结合相关的公式进行定量的判断;相邻

14、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公式,这个公式不要求定量计算,但要能运用公式进行定性的判断;用单色光和白光分别做实验时,光屏上条纹的分布规律。,强调实验的价值和意义:干涉是波独有的特性,杨氏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这个实验不作要求。,注意和上一章波的干涉进行联系和对比。,3、全反射 光导纤维,要强调全反射有两个条件:一是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二是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要进行相关的训练,例如:分析常见的一些全反射现象等,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临界角公式,既要强调其在判断是否全反射现象时的定性应用,更要学生能在作图的基础上定量计算有关全反射的问题。,光

15、导纤维是全反射理论的典型应用,一要分析光导纤维的特点,理解产生全反射的原因;二要了解光导纤维在生产、生活的应用。,4、关于光的色散,注意新老教材在定义上的差别。老教材中是这样定义的:复色光在介质中由于折射率不同而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而新教材P56说“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这样就有反射色散和折射色散,薄膜干涉现象就是反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就是折射色散。,2、第1-4节内容考试不作要求。,第十四章 电磁波,3、知道光也是一种电磁波。,1、复习课时:1课时,4、知道电磁波谱中按频率(或波长)大小的排列顺序。并能通过实例认识电磁波谱。,5、重点关注无线电波

16、、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射线 的作用及应用,同时注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问题,通过练习和问题的形式进行反复训练。不要求知道它们产生的机理。,6、了解太阳辐射的能量分布集中在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区域。,第十五章 相对论简介,2、关于两个基本假设,知道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的内容,重点理解光速不变原理的涵义。,知道这两个假设是有实验基础的-迈克尔孙-莫雷实验(不需要知道实验本身)。,1、复习课时:1课时,长度的相对性和时间间隔的相对性要定性地知道,即知道什么情况下“变长”,什么情况下“变短”。特别是长度的相对性,还要知道是运动方向变短,垂直运动方向长度不变。,4、了解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物

17、理时空观的主要区别。,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而经典时空观与之相反。,3、关于狭义相对论的几个结论,知道什么叫同时的相对性:两个事件是否同时发生,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5、关于速度变换公式,要知道伽俐略的速度变换公式在高速情况下不成立,这时必须用相对论的速度变换公式就行了。,6、考试说明中未提到广义相对论,可不作要求。,7、本章内容难度很大,但教学和考试均限于定性地了解几个结论,不作定量的要求,所以复习时应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同时应严格筛选题目、控制数量与难度。一般以选择题为主,绝对不出计算题。练习设计应结合考试说明的知识点,回归课本,逐个扫描。把缺漏的知识,不扎实的概念设计成

18、专项训练题,使学生通过做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确保不留知识盲点。,理解与识记结合。能理解的尽量理解,在理解中强化记忆,实在不能理解的可强记有关的结论。例如关于相对论,学生很难完全理解,那么可直接记住有关结论,然后用练习进行强化训练。,总的来说,选修3-4模块由于其知识本身有较大,一轮复习不可能直接到位,所以一轮复习中不必太过纠缠,应在日后不断进行反复训练,防止遗忘。在训练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加强训练。选修3-4中的识记性内容比较多,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通过反复练习,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对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题目多次练习、重复练习。提高针对性。在复习中主要进行有关选择和判断的练习。可以将主要知识点编成习题进行训练。注意纠错。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将考试练习中出现的易错选项整理成判断题进行训练,在纠错中加深印象。,五、例题精选,点击打开:选修3-4例题精选(按考点分类).doc,欢迎批评指正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