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说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关系》说课.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关系说课,经济管理系 连波2012-3,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课程特色,公共关系说课,一、课程简介,1,2,3,课程介绍,课程定位,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课程编号:41006课程性质: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为宗旨。是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一、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课程定位,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后续课程,前导课程,广告原理与实务,二、课程目标,协调内部关系把握外部关系应对企业危机开展专题活动,公关策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
2、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市场意识职业素质礼仪修养,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课程内容,1、选取原则:以能力为本,应用为主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三、课程内容,2、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三、课程内容,3、重点与难点及解决办法,三、课程内容,3、重点与难点及解决办法,三、课程内容,4、教材选择:,沈瑞山 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新世纪高职高专基础类课程规划教材,4、教材选择:优点: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内容的深度、广度合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导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灵活性、实用性案例丰富,三、课程内容,课内课外相结合,四、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模式:,职
3、业能力的培养,高职教学的目标定位,岗位技能的目标定位,就业导向的目标定位,校内校外相结合,学期内外相结合,高职教学的目标定位,岗位技能的目标定位,就业导向的目标定位,高职教学的目标定位,岗位技能的目标定位,就业导向的目标定位,高职教学的目标定位,岗位技能的目标定位,就业导向的目标定位,高职教学的目标定位,岗位技能的目标定位,就业导向的目标定位,高职教学的目标定位,岗位技能的目标定位,就业导向的目标定位,高职教学的目标定位,岗位技能的目标定位,就业导向的目标定位,高职教学的目标定位,岗位技能的目标定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期内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期内外相结合
4、,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期内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期内外相结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达到要求,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应变能力,(二)教学方法、手段:,四、课程教学设计,4,8,1.讲授教学法:主要的教学方法,用于基本理论、问题的陈述总结。,四、课程教学设计,四、课程教学设计,2、分组讨论法,(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分组讨论:针对赞助活动、庆典活动、宴会、展览会等常见专题活动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交流(在前期准备基础之上),教师点评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四、课程
5、教学设计,3、角色扮演法(1)设置教学情境,比如:设计麦当劳被315晚会曝光(2)将学生分成危机管理团队:,(3)针对公司发生的危机情况,分角色进行模拟演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四、课程教学设计,4、案例分析法,5、情景模拟实例,通过设置模拟情境,让学生模拟工作的场景,进行表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自信心和团队意识,借此增强对工作的理解。,四、课程教学设计,6、现场演示法,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对某些教学重点的现场演示,并点评其优缺点,可较好的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四、课程教学设计,7、多媒体教学法,四、课程教学设计,通过运用多媒
6、体,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教学要点,还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视频资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课件教学以其趣味性和新颖性,受到学生的喜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勤,课堂表现,实际演练,期末考试,10,15,15,60,四、课程教学设计,(三)教学考核与评价:,(四)学习方法指导 1、学情分析:学生大多是90后,聪明活泼,喜欢交流,乐于实践,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讲求“快乐享受”,现实有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与其沟通,多安排互动环节,强调参与,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四、课程教学设计,2、学法指导 教学一半是教一半是学。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会传授知识,而且还得教会学生如晓何去学习掌握知识。本课程主要让学生会运用如下学习方法。(1)温故知新法:以旧带新既巩固了旧课,又有利于学生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2)预习法:通过对新知识的预习,充分收集相关资料,更加有利于对讲授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同时便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应有教学目的。(3)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四、课程教学设计,3,教学手段灵活多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1,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4,五、课程特色说明,Thank You!,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