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工作总结与工作方案.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7821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与工作方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与工作方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与工作方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与工作方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与工作方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与工作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规划工作总结与工作方案.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衡阳市2014年免疫规划工作总结与2015年工作方案,-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解生,2014年工作总结,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麻疹防控工作疾病监测工作湖南省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工作,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经费保障政策2005年市人民政府下发了衡政办函200593号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条例保障预防接种所需经费,并列入常年财政预算。2007年,市人民政府下发衡政办函2007122号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落实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工作补助经费的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适当增加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工作补助经费,以保障我市将流脑疫苗纳入免

2、疫规划所需工作经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经费保障政策2012年12月4日市卫生局下发了衡卫发2012218号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的通知,要求切实落实好接种补助经费及接种辅助工作补助经费。2013年,市人民政府下发衡政办函201318号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明确将预防接种补助经费按人均3元的标准单列,接种经费按照不低于5元/针的标准予以补助。,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培训会议培训:4次,其中3月与9月2次直接培训到乡级防疫专干。培训内容:2014年的工作计划、扩大免疫规划相关内容、湖南省信息化系统客服端使用、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五大子系统(预防接种管理、AEF

3、I监测、疫苗注射器管理、冷链系统管理、综合管理)的使用、麻疹类疫苗/脊灰疫苗的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方案11月,省级对市、县两级免疫规划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培训,主要内容为省级平台各子系统的使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接种率调查我市7月份开展了接种率调查工作结果:共调查了985名儿童,全市建卡率96.45%、建证率99.80%、卡证相符率90.36%;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86.80%;五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乙脑、A群流脑第一针、甲肝接种率均在90%以上;但麻疹8月龄及时接种率,麻疹复种接种率,A群流脑第二针接种率,百白破、乙脑、脊灰加强免疫接种率与A+C群流脑接种率均低于规定要求,各县市区

4、接种率调查结果,各县市区接种率调查结果,各县市区接种率调查结果,各县市区接种率调查结果,(1)建卡率低于95%、卡证相符率低于98%的单位建卡率:雁峰区、衡阳县、开发区卡证相符率:衡阳县、雁峰区、衡东县、衡南县(2)乙肝首针及时率低于85%、麻疹类疫苗8月龄及时率低于90%的单位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耒阳市、衡阳县麻疹类疫苗8月龄及时接种率:各县市区(3)麻疹类疫苗接种率低于95%的单位麻疹类疫苗复种接种率:衡阳县、衡山县、南岳区等9个单位,各县市区接种率调查结果,(4)其它疫苗接种率低于90%的单位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接种率:祁东县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接种率:开发区、祁东县、衡山县等8个单位甲

5、肝疫苗接种率:开发区、珠晖区、耒阳市、常宁市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衡山县、祁东县、开发区等8个单位乙脑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石鼓区、开发区、常宁市等7个单位脊灰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耒阳市、蒸湘区、石鼓区等12个单位A+C群流脑疫苗接种率:常宁市、祁东县、开发区等11个单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1、预防接种工作经费没有落实到位,接种人员积极性不高2、部分疫苗接种率偏低3、接种门诊预防接种相关公示内容、上墙制度不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建议:1、争取政府支持,落实工作经费;制定考核机制,落实接种补助经费。2、加强常规免疫接种,适时开展查漏补种工作3、扎实做好秋季入托、入学儿童接种

6、证查验与补种工作,适时开展春季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4、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强常住与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提高儿童接种率。5、统一上墙制度与公示内容,麻疹防控工作,(一)麻疹防控工作(二)麻疹监测工作(三)麻疹风险评估,麻疹防控工作,麻疹发病情况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市报告麻疹病例46例(实验室诊断45例,临床诊断1例),报告发病率0.63/10万,麻疹排除病例报告率5.25/10万。各地麻疹发病率情况:耒阳17例(1.44/10万)、衡阳8例(0.71/10万)、珠晖4例(1.20/10万)、常宁3例(0.36/10万)、南岳2例(3.34/10万)、雁峰2例(0.93/10万)、石鼓2

7、例(0.86/10万)、衡山2例(0.51/10万)、衡南2例(0.21/10万)、祁东2例(0.20/10万)、蒸湘1例(0.33/10万)、衡东1例(0.16/10万)。,麻疹防控工作,2013年底以来,我市局部地区出现了麻疹疫情上升,麻疹形势严峻,各地高度重视麻疹防控工作,为了加强麻疹防控工作,切实落实麻疹类疫苗常规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与麻疹监测病例处置工作,我市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衡卫发201428号)、关于麻疹防控工作情况的通报(衡疾控发201417号),并于4月23日举办了全市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技术培训班,对包括麻疹在内的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进行培训。,麻疹

8、防控工作,3-5月两次对各县市区开展了含麻疹防控工作在内的督导工作,各县市区均对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及周围人群进行了应急接种或查漏补种工作。7月开展了含麻疹类疫苗在内的接种率调查工作,麻疹第一针接种率达省级要求95%,第二针接种率未达到省级要求。8月龄麻疹及时接种率偏低。,麻疹防控工作,9月,全市开展了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活动。据统计:全市共接种麻疹类疫苗104902剂次,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接种率95%以上,达到省级要求。10月,全市开展了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强化免疫快速评估,除少数县市区评估接种率未达95%以外,其余均达标。,麻疹监测工作,2014年我市麻疹病例46例,发病率0.63/

9、10万,死亡病例1例,无麻疹暴发疫情。麻疹排除病例382例,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5.25/10万。高质量完成428例疑似麻疹病例的监测,麻疹各项监测指标,除病原学采集率未达标(10%)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达省级要求。,麻疹监测工作,麻疹病例三间分布情况(1)时间分布2014年麻疹疫情有两个高峰,一个在1月份,一个在5-8月份。全年1月份病例最多(10),随后病例迅速减少,4月病例继续上升持续到9月。(2)空间分布各县市区均有发病,发病数前三的有:耒阳、衡阳、珠晖;发病率前三的有:南岳、耒阳、珠晖(以上数据均按审核日期统计,数据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麻疹监测工作,麻疹病例三间分布情况(3)

10、人群分布性别:男:34、女:13,合计47例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含)以下儿童,共报告41例,占87.23%(其中0岁组25例,1岁组9例,2岁组3例,3岁组4例);成人病例占一定比例(20岁以上4例,占8.5%)。职业:87.23%病例为散居儿童(以上数据均按审核日期统计,数据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麻疹监测工作,监测病例麻疹免疫史情况免疫规划对象273人8月龄-1岁192人,无免疫史77人,免疫史不详5人,麻疹疫苗接种率57.29%2-14岁81人,无免疫史12人,免疫史不详7人,麻疹第一针接种率76.54%、第二针接种率41.98%。,麻疹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1、麻疹监测病例麻

11、疹疫苗接种率低。2、病原学标本采集率低(10%)3、个案调查表不能在48小时内及时录入系统。4、麻疹血清送达实验室后,不能在4日内网上报告检测结果。5、麻疹疑似病例不能在报告后10日内完成病例分类审核订正。上述指标3、4、5要求均来源于中疾控疫发201120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2011年版)的通知,麻疹防控,建议1、麻疹防控工作不能松懈:一是要继续做好麻疹疫情的监测工作,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为处置麻疹疫情提供参考;二是要继续做好麻疹查漏补种工作,提高麻疹类疫苗接种率。2、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疾控中心人、财、物地投入。3、切实落实医院预检分诊制度,强化院内隔离、通风、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

12、,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麻疹防控,建议4、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应常态化。教育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联合组织对幼儿园和学校新入学儿童进行接种者查验,并督促各部门各司其职,落实工作,及时发现未种儿童,按要求补种各类疫苗。5、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登记,加大社会对预防接种的宣传力度以强化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预防接种的工作氛围。,麻疹风险评估,麻疹风险评估,我市风险评估结果:(一)评估的12个县市区中,耒阳市、祁东县、衡阳县、珠晖区、雁峰区、蒸湘区、衡东县7个(58.33%)县市区麻疹疫情风险总评分较高。(二)耒阳市、衡东县2个(16.67%)县市区为“疫情易于发生扩散”的高风险地

13、区。(三)耒阳市、祁东县2个(16.67%)县市区为“基础免疫水平薄弱”的高风险地区。(四)衡阳县1个(8.3%)县市区为“麻疹监测质量不高”的地区。,衡阳市各县区麻疹疫情风险评估评判结果与对应措施,疾病监测工作,(一)AFP监测(二)AEFI监测(三)乙脑监测(四)流脑监测,(一)AFP监测,截至12月31日,我市共报告AFP病例25例,其中实验室检测24例阴性,1例疫苗株病毒阳性,报告发病率1.68/10万,48小时调查率100%、标本7天内送省中心实验室率100%、14天内双份标本采集率100%,均达到省级要求。石鼓区未报告AFP病例。,(一)AFP监测,(二)AEFI监测,AEFI监测

14、指标完成情况2014年,我市共报告AEFI 504例,报告率0.23,其中一般反应474、异常反应28、偶合症2例。各项监测指标情况:48h内报告率为100%,48h内调查率100%,3d内调查表报告率96.67%,个案报告卡完整率100%,上传调查报告9例,省级临时要求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均要补传调查报告,导致7日内调查报告上传率低,2014年10月,国家已明确需要上传个案调查报告的异常反应种类。,(二)AEFI监测,疾病监测工作,(三)乙脑监测2014年,我市共报告5例疑似乙脑,确诊4例,均为7月份发病,病后6个月均已随访。我市珠晖区监测1例衡东乙脑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省级要求,并

15、按要求随访;(四)流脑监测 2014年我市无流脑病例报告。,信息化建设工作,今年国家新建了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湖南省部署了湖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各乡镇接种点的客户端,目前我市两个系统同时运行,尚未互联互通,导致目前疫苗出入库、冷链监测等工作需要在两个系统同时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湖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1、培训2、客户端使用情况3、省级平台使用情况4、2015年编码调整情况(县级核实)5、扫码接种情况(截止3月6日),信息化建设工作,培训:3月30日-4月4日,对全市13个县市区开展了信息化培训工作,安装了预防接种客户端252个,产科客户端62个,培训乡级操作人员549人。9月25-30日

16、,市疾控组织了县、乡骨干对客户端的使用进行了培训,并发放了培训教材。11月中旬,省疾控组织了市、县骨干对省级平台各系统的使用(特别是电子监管系统)及对应客户端疫苗的管理与扫码接种进行了培训。,信息化建设工作,预防接种客户端使用情况:全市客户端数据共906462条。全市252个预防接种客户端,有12个接种点30天未接种疫苗或未使用客户端。客户端接种信息7天内及时上传率50.40%,信息化建设工作,产科客户端使用情况:全市客户端共录入新生儿数据39781条,金苗建档率仅27.17%。(提示:产科录入新生儿信息利用率低,或大部分儿童未接种疫苗)全市62个产科客户端,均已正常使用。客户端接种信息5天内

17、及时上传率64.52%,信息化建设工作,省级平台使用情况省级平台主要提供查询与统计功能,目前需要操作的只有疫苗电子监管系统。我市疫苗扫码出入库工作已正常开展,但只有51个单位(共314个)有扫码接种记录,扫码接种10针次以上的门诊只有8个。,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1、产科数据不能更好的利用2、预防接种客户端数据庞杂,重卡、临时卡多3、大部分客户端未开展扫码接种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建议:1、在我市推行产科发放预防接种证制度,从源头掌握免疫规划对象,提高产科数据利用率。2、各接种门诊应系统梳理客户端的所有个案,即将所有临时卡转为在册卡,积极清理重卡,避免单纯迁出卡;对居住在辖区内3月以上

18、的儿童在客户端建立接种卡,确保每个儿童均有电子接种卡且在全省范围内只有一张电子接种卡。3、落实扫码接种工作,真正做到疫苗朔源。争取1月底全市扫码接种单位数达70%以上,2月底达90%以上。,编码调整情况(核实),删除单位,编码调整情况(核实),新增单位,编码调整情况(核实),单位名称、编码需调整单位,扫码接种情况(截止3月6日),扫码接种情况(截止3月6日),2015年工作方案,(一)目标(二)重点工作内容(三)常规工作,2015年工作方案,(一)目标1、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无白喉状态,麻疹得到有效控制,乙肝发病率逐年降低。2、力争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建卡、建证、卡证符合率达

19、95%以上。3、保持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在全省前列水平。,(二)重点工作,1、开展由产科发放预防接种证与条形码工作,从源头把握预防接种工作。2015年起,实行由县级及以上医院产科发放预防接种证及条形码工作,由唯一的条形码来识别儿童,避免湖南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产科系统录入的信息不全或不准确造成产科建挡无法下载,导致的产科建档儿童建卡率低,部分儿童预防接种情况无法掌握的情况。为确保产科发放条形码工作顺利进行,各地要保障产科每针不低于5元的预防接种补助经费,补助经费标准如下:建卡2.5元/人、建证2.5元/人、接种信息扫码录入0.5元/针次、签署知情同意书0.5元/针次、接种1.5元/针次,上述补助标准

20、供各地参考,请各地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用于产科预防接种补助经费的考核下发。,(二)重点工作,2、加强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与湖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管理工作。3、全面提高湖南省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水平(1)开展给2岁以下儿童预防接种证贴条形码工作,各县市区可根据需要扩大年龄范围。(2)加强湖南省免疫规划客户端的正常、高效运转,保证客户端无重卡、无单纯迁出卡、无临时接种卡(除外省流入儿童临时接种外)。,(二)重点工作,(3)确保产科建档儿童客户端100%建卡。(4)落实扫码接种工作,真正做到疫苗朔源。争取1月底全市扫码接种单位数达70%以上,2月底达90%以上(1月15日全市重点传染病防控与应急工作调度

21、会上已明确要求)。4、改变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模式,改为假期或入托入学前由接种单位查验、补证/补种后开具查验证明,由学校按班级收取查验证明并按学号整理存档。,(二)重点工作,5、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标化管理(1)各级免疫规划工作管理资料实施统一模板撰写。内容包括:工作大计划、工作大总结,专项工作小结(麻疹、风疹、AFP、乙肝、甲肝、流脑、乙脑、流行性腮腺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AEFI、接种率监测工作小结,信息化管理小结、4.25免疫规划宣传小结、7.28世界肝炎日宣传小结、强化免疫查漏补工作专项小结、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小结、AEFI调查报告、各种针对传染病疫情处置工作小结),免疫规划督

22、导记录。(2)接种单位预防接种和疫苗管理相关记录要统一。内容包括:预防接种证、卡;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书,预防接种现场接种登记本,疫苗和注射器分配计划、疫苗运输记录表、疫苗出入库登记表、冷链设备温度记录。(3)其它免疫规划基础性资料格式均按衡阳市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要求进行登记与上报。,(二)重点工作,6、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薄弱地区的免疫规划工作督导与考核根据各地免疫规划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开展重点地区和薄弱地区开展督导,以提高当地工作水平。每年对全市儿童疫苗接种率调查1次,对流动儿童接种率调查1次,以便掌握我市预防接种工作情况。7、加强基层接种人员培训市、县两级完成乡、村接种人员免疫规划工作

23、培训,以提高基层人员素质。,(三)常规工作,麻疹、风疹监测专病纳入率100%,个案调查率100%,48小时内完整调查率90%,散发病例血标本采集率90%,疑似病例血标本3日内送达率80%,实验室收到标本后检测结果4日内上网报告率80%,疑似病例病原学标本累计采集率10%,监测病例报告后10日内完成订正分类的比例80,无病例错分。,(三)常规工作,麻疹、风疹监测出现暴发疫情时,至少采集5例早期病例血清学标本(5例以下全部采集),10例病例至少采集2例,10例病例采5例新发病例病原学标本;暴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100%,病原学标本采集率100%,处理后7天完成调查报告并上传专病系统。排除麻疹、风疹病

24、例报告发病率2/10万。县级负责对散发确诊麻疹病例的调查处置,市级参与暴发麻疹疫情的调查处置。,(三)常规工作,AFP病例监测全年15岁以下儿童AFP发现报告率1.2/10万,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14天内采集标本率、双份合格便标本采集率、60天后随访率均要达到90%。,(三)常规工作,乙脑监测按湖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技术方案要求时限报告,并及时纳入专病管理,调查内容完整。疑似乙脑病例血清学实验室结果报告率80%;核实医疗机构出院病例转归情况报告率100%;病例发病后8个月内随访率80%,随访项目调查齐全。,(三)常规工作,流脑监测按湖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技术方案要求时限报告,并及时纳入

25、专病管理,调查内容完整;病例调查报告于下月8日前报市级,市级10日前报省级。脑脊液、血液及时进行增菌培养,培养物及时送省疾控中心鉴定,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相关标本检测结果于下月8日前上传专病网。,(三)常规工作,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报告县覆盖率达到100%;报告AEFI发生率达0.2;发现后48小时内报告率90%;需要调查的AEFI在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90%;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在调查后7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率90%;个案调查表在调查后3日内报告率90%;个案调查表关键项目填写完整率达到100%;分类率90;及时审核报告的AEFI。,(三)常规工作,国家要求报告的AEFI有以下情况的需要7天内上传附件(调查报告):1、死亡或后遗症;2、癫痫;3、格林巴利综合征;4、过敏性休克;5、喉头水肿;6、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7、脑病;8、脑炎和脑膜炎;9、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10、卡介苗骨髓炎;11、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2、全身化脓性感染;13、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