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论文浅谈职务犯罪的预防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论文浅谈职务犯罪的预防及对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职务犯罪的预防及对策 浅谈职务犯罪的预防及对策黄圣贵(泰顺县人民检察院浙江泰顺325500) 摘要:近年来,作为腐败的极端形式的职务犯罪,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它极大地损害社会正义,破坏着经济的发展,腐蚀着政治清明,各国对此都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我国政府对职务犯罪的防治工作更是将其列为重中之重。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政府对防治职务犯罪的的决心,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个问题:职务犯罪现象仍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很多隐藏的职务犯罪分子没有被发现、查办,反腐败工作依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本文针对上述客观情况,作者就职务犯罪形成及对策略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职务犯罪
2、预防、权力制约 一、产生职务犯罪的原因 职务犯罪现象如此严重,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学者一直在积极探求职务犯罪泛滥的原因。其有微观层次上个人素质方面的,也有宏观层次上制度结构方面的,而究其根本原则应该是权利的失控。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公共权利即人民的权利,人民的权利主要是由公职人员代行的,这种授权关系已经由于社会制度的先进而有自动免除近而被代行者滥用的可能,形成职务犯罪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必然有共同的原因。 (一)职务犯罪的主观因素 1、公职人员的个人素质低劣在现今在职的公职人员中有较大一部分素质较差。首先是个人品质和政治素质低。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公职
3、人员个人品质好,秉性忠直,不谋私利,任劳任怨,对于外界的各种诱惑能够自觉的抵制,在处理问题时能够秉公执法,在对待工作时能够认真负责,即使身处滋生职务犯罪的土壤中仍能自觉抵制犯罪的发生。反观凡是参与职务犯罪的人员,由于缺乏传统革命思想的教化,大多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又放松自身的学习,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往往对名利的追求过于苛刻,不能够严格自律,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极易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使人生观、世界观产生错位,价值观扭曲,把手中的权力当作捞取金钱的工具,以权谋私、钱权交易,把工作的原则和规范抛之脑后,无视公正,最终走向了职务犯罪的
4、道路。其次是部分公职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构成职务犯罪的人员大多数都是没有树立起牢固的法律观念,对法律、规章、制度缺乏足够的学习、认识和理解。因此,其在实际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觉的遵照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办事。有一部分人往往会认为其在工作中不会出现问题,不会犯错误,就是出现违法违纪的情况后,仍然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在这种心态支配之下,往往其对工作便会缺乏高标准和严格要求,不能兢兢业业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2、公职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 公职人员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公职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但综合最近三年来涉嫌职务犯罪的情况来看,基层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年龄偏大。他
5、们往往都是靠自己多年的辛苦努力才走上领导岗位的,心理上存在着”捞一把”的想法。从自身来看,这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极易在各种利益引诱之下迷失自我,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职务犯罪的制度性成因 权力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约和监督,没有制约的权力容易被滥用。当权力过度集中而有失控或约束不力的情况下,个人的意志常会处于无压的情形下,从而使掌握权力的人随意使用手中的权力;而由于缺乏制约机制作保障,权力行为常常会丧失原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得不到真正的贯彻。所以说,权力越大就越是应当予以规范和约束。而现实中则是相反,即权力地位越高,受到的制约和监督越弱,使得有些人有恃无恐,肆意妄为。 二、职务犯罪的预防
6、高发的职务犯罪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权力的滥用严重破坏了国家政治和法制的统一。各种滥用权力的行为侵犯着公民的合法权益,导致法制权威的极度削弱,引发、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稳定。职务犯罪现象已经侵蚀着社会结构的每一环节,已经泛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党和国家一贯清楚地认识到职务犯罪的严重危害性,一贯重视与其做斗争。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检察机关应加强宣传教育,推行法制,实施监督,这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履行法定的检察职责是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核心。 加强预防就可以把职务犯罪消灭在萌芽阶段,既挽救了犯罪者本人,又保护了他人的利益
7、不会受到损害。可见,预防是解决职务犯罪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应当把预防工作放在解决职务犯罪工作的首位。能否有效的利用各种手段做好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政府形象。 (一)加强法制建设 早在1988年,中共中央就发出了关于保持党和国家机关必须保持廉洁的通知,提出要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保证廉政建设。1993年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抓住最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总结实践经验,严格纪律,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对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要严格执行;对要修改的,要抓紧时间修改、完善,要根据新的情况,尽快的研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加
8、强法制建设可以说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保障性工作,而加强法制建设,首先要从立法上使应对职务犯罪有法可依,建立起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完善的廉政法律体系。现阶段产生的职务犯罪有一部分就是因为长期我国法律的滞后性,钻法律的漏洞,打”擦边球”。其次就是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不依,法律就失去了效用,而要做到有法必依就要求法律的普及,应当鼓励公职人员乃至全社会参与对法律的学习、了解、认识、掌握,使法律制度真正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准则。在执法是要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提高职务犯罪的必捉率,必受惩罚的几率,还要求有适当的力度,而在职务犯罪的高发时期,就应当加大对其打击惩处的力度。预防与打击并
9、不矛盾冲突,无论是预防还是打击,最终的目标都是遏止和根除职务犯罪。打击或者说刑罚是刑法的内容,其本质不在报应,而是维护社会生存的自卫手段,是防范性的。预防是打击的目的,打击是预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预防的一种手段。打击惩处可以使职务犯罪分子承受违法犯罪的刑罚,也可以起威慑性作用,使未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公职人员有所顾忌。要对职务犯罪分子进行严厉的打击就要坚决的杜绝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罚代法。这就必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改善执法条件,保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权力的制约 职务犯罪的根源在权力失控,这是制度、机制的问题,我们道德应着眼于此。在现代化进
10、程中发生的问题应当通过推动现代化的全面建设予以克服,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为清除职务犯罪、实现立法政治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外历史的实践表明,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这是一个全方位的目标。它告诉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等于经济现代化的价值压倒一切。如果政治现代化如政治民主、政治效率、权力结构科学化等没有相应的发展,经济增长创造的财富就很可能成为犯罪分子饱食的美餐或被其挥霍浪费。近十几年来围绕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进行了以放权为主的权力体制的改革,但传统权力结构却没有相应调整,权力只是在集权的结构中大量下
11、移,由上级的集权形成众多的大大小小缺乏制约和规范的小集体、小单位甚至是个人的集权。以国有资产为例,一方面在不断增值,另一方面却因企事业单位中管理、经营权力的滥用而大量流失,进入小集体和个人的私囊。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和政治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加速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如果政治发展不能及时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滞后的时期过长或距离太大,必然为腐败提供泛滥的空间。所以必须依照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改革权力结构的种种弊端。这一点应当是职务犯罪斗争中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职务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12、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工作中,必须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发挥预防工作的整体效能。检察机关,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必须立足于履行检察职能,紧紧围绕检察职权,不能超越检察职权搞预防,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配合和系统预防、部门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防止在工作中脱离检察机关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分工和定位,更不能”种了别人之田,忘了自己的地”。只要我们运用正确有效的手段,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敢于坚持不懈地同权力犯罪作长期而坚决的斗争,才能有效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才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 作者简介:黄圣贵(1981-),浙江省温州人,大学本科学历,泰顺县人民检察院书记员,主要研究方向:检察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