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0555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药品管理模式,是按照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依其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核心:加强处方药的管理,规范非处方药的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切实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能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英语为prescription drug,ethical drug.非处方药不需要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英语为No

2、nprescription drug,在国外又称为“可以在柜台上买到的药”(over the counter),简称OTC.,Rx特点和药品种类,总的来说,处方药药理作用强,安全范围窄,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般应给与报销或部部分报销。这类药物应包括上市的新药和批准进口的新药以及特价药;抗生素的绝大部分药物;血液制品、生化制剂、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类药物、激素类药物;精神类药物、麻醉类药物;诊断用药、放射性药。,OTC的主要特点为,(1)产品易于使用,使用时不需要医务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2)标签或说明书的指导使用,文字通俗易懂;(3)适应症有限制,并是能自我诊断的疾病,药品起效快、疗效确切,易

3、于判断效果;(4)减轻疾病的初始症状或防止恶化,减轻或缓解已确诊疾病的症状和发展,不掩盖严 疾病;(5)高度的安全性,毒副作用极低,无依赖性;(6)成人、儿童用药包装规范,存储质量稳定。,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OTC无需处方,一般用于临时解除轻微的常是自限性的症状或处理轻微的疾病或不适。这种情况是常见的并易于自行诊断,无需要持有执照的医生的帮助;,需要处方的药物,主要是用以处理更严重的情况或疾病,药物效力较大,其有效性和危险性之间的距离较窄,副作用的发生率亦较高,不宜无监督的应用而且治疗的疾病不是自限性的,需要专业的诊断和处理。在药物发展、制造、宣传、销售、使用和管理等方面也有不少区别。,非

4、处方药的来源,非处方药是经过长期 应用(国际上通常为 610年),确认疗效可靠、质量 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由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审批通过。,OTC药物的遴选分类,西药非处方药分类是参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根据非处方药遴选原则与特点划分为:解热、镇痛药,镇静助眠药,抗过敏药与抗眩晕药,抗酸药与胃粘膜保护药,助消化药,消胀药,止泻药,胃肠促动力药,缓泻药,胃肠解痉药,驱肠虫药,肝病辅助药,利胆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感冒用药,镇咳药,祛痰药,平喘药,维生素与矿物质,皮肤科用药,五官科用药,妇科用药,避孕药23类。,中成药非处方药分类是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

5、证诊断疗效标准,将其中符合非处方药遴选原则的38种病证归属为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7个治疗科。,OTC药物的遴选原则,应用安全 根据文献和长期临床使用证实安全性大的药品。药物无潜在毒性,不易引起蓄积中毒;中药中重金属限量不超过国内或国际公认标准。基本无不良反应。不引起依赖性,无“三致”作用。抗肿瘤药、毒麻药、精神药物不能列入,个别用于复方制剂者例外。组方合理,无不良相互作用。中成药处方中无“十八反”、“十九畏”。,疗效确切药物作用针对性强,功能主治明确;不需经常调整剂量;连续应用不引起耐药性。质量稳定质量可控;在规定条件下,性质稳定。应用方便用药时不需做特殊检查和试验;

6、以口服、外用、吸入等剂型为主。,左卡尼汀口服液【适 应 症】用于防治左卡尼汀缺乏。如慢性肾衰病人因血液透析所致的左卡尼汀缺乏;改善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等。临床表现如心肌病、骨骼肌病(痛)、心律失常、高脂血症,以及低血压和透析中肌痉挛等。,但非处方药并非一成不变,每隔 35年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要进行一次再评价,并予以公布,确保其有效性、安全性。有的非处方药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新的不良反应,也有可能转变为处方药使用。有的处方药经过改变剂型、减小规格和剂量后也可转变为非处方药。,处方药向非处方药的转换,处方药向非处方药转换是指一个药 品的法 定分类的改变,是根 据该 药品可以在不依据处方使用时是安全和

7、有效的原则,将某一组分,适应症或某一产品从处方地位向非处方地位转换。,Rx转换为OTC考虑的因素,1直接危险性(包括毒性、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2间接危险性,主要是可能掩盖需 要医生指导的病情以及是否会增 加该药物的耐受性;3患者对适应症有辨别能力;4该药品是否已知有不正确使用 的情况;,5药物有广泛 的使 用经验,特别是 在某些患者 群(老人、儿童、某些种 族及 患有某 种疾病的人)的使用 经验,证 明是安全 的;6新规格、新 剂量、新给药途径、新年龄组或适应症,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是新适应症,可能需进一 步研究;,7注射剂产品,由于其意外风险和给药途 径复杂,通常应属于处方药;

8、8考虑药物的包装规格和包装形式对非处方药包装规格应用小包装,以防止用药过量包装容器。应防止儿童直接接触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制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第二条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第三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9、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第四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非处方药目录的遴选、审批、发布和调整工作。第五条处方药、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其生产品种必须取得药品批准文号。,第六条非处方药标签和说明书除符合规定外,用语应当科学、易懂,便于消费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第七条非处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必须符合质量要求,方便储存、运输和使用。每个销售基本单元包装必须附有标签和说明书。,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甲类非处方药标识,乙类非处方药标识,药品说明书和大包装可以单色印刷,标签和其他包装必须按照色标印刷。单色印

10、刷时标识下必须标示“甲类”或“乙类”字样。包装印有中文药品通用名称(商品名称)的一面,其右上角是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的固定位置。,第八条根据药品的安全性,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经营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批发企业和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它商业企业可以零售乙类非处方药。,第九条零售乙类非处方药的商业企业必须配备专职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专业培训后,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岗证的人员。第十条医疗机构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决定或推荐使用非处方药。,这是因为非处方药都是临床使用

11、必备的药物,如解热镇痛、抗过敏、助消化药,感冒药等,尤其是维生素,矿物质等。,第十一条消费者有权自主选购非处方药,并须按非处方药标签和说明书所示内容使用。第十二条处方药只准在专业性医药报刊进行广告宣传,非处方药经审批可以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第十三条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有关审批、流通、广告等具体办法另行制定。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十五条本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目的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品的监管,防止对消费者可能产生误导,或不能正确理解而错误使用。非处方药虽然允许在大众媒体宣传,但内容必须经审查批准,不许任意夸大或篡改,以正确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自

12、我药疗。,为什么非处方药还要分甲类和乙类?,为了使群众更为方便,将非处方药中安全性更高的一些药品划为乙类,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当然,这些普通商业企业需经相应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方可销售乙类非处方药。,为什么有的药既是非处方药也可以是处方药?,非处方药基本是从处方药转变(遴选)来的,部分药品的适应症中,有些可以为患者的小伤小病安全应用,即在“限适应症、限剂量、限疗程”的规定下,将其作为非处方药应用;而消费者难以判断的适应症,则仍作为处方药使用。,Rx可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一般疗程48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OTC作为非处方药,则只能用于胃酸过多、烧心。即对症治疗,规定只能服用一周,如不见好转,应向医师咨询。,既可作非处方药,又可作为处方药的药品,其适应症剂量和疗程差别较大。,“既然非处方药应用安全,加大剂量服用也不会有问题”这种说法对吗?,非处方药的“应用安全”是指在说明书指导下,按规定剂量服用是安全的,任意加大剂量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例如,维生素C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用于补充人体所需营养,但是,一般是每日用量在1克以下,如超过此剂量长期应用即可引起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甚至引起尿酸盐或草酸盐结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