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矿务(集团)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2937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矿务(集团)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徐州矿务(集团)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徐州矿务(集团)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徐州矿务(集团)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徐州矿务(集团)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矿务(集团)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矿务(集团)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前言 2 第一章矿井概况6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6第二节 矿区地质特征8第三节 矿井六大系统现状21第二章矿井“六大系统”26第一节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26第二节矿井监测监控系统49第三节井下人员定位系统50第四节压风自救系统50第五节供水施救系统53第六节通信联络系统54第七节无线通讯、广播系统54第三章投资估算56第四章存在的问题和建议58附录:投资估算书。附件: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2新煤安技发2010162号关于印发新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方案的通知。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

2、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4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委托书。前言一、企业概况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徐州矿务集团在新疆独资组建的子公司。2002年当地政府招商引进独资开发俄霍布拉克煤矿,2006年该矿井0.90Mt/a一期工程验收投产。俄霍布拉克煤矿的建设,解决了南疆电力用煤和民用煤的问题,促进了南疆四地州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根据南疆快速发展的需要,急需对矿井进行4.00Mt/a改扩建,以满足南疆即将兴建的多个大型电厂和煤转化项目的需要。几年来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发展,现已形成多个实体,资产

3、规模不断扩大,现总投资(含即将投资)达22亿元,公司发展目标是建成煤、电、路、化一体化的公司。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具有127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是江苏省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现有19个分公司、38个全资(控股)子公司和5个事业法人单位,年产煤炭20Mt,总资产212亿元,位列全国500家大企业集团第240位。连续多年被评为“信用江苏诚信单位”,并被多家资信评估机构和金融机构评为资信AAA等级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中国优秀企业文化奖”、“全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公司”。徐矿集

4、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徐矿集团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优势,积极参与西部富煤省区煤炭资源开发与整合,初步构建了本部、新疆、陕甘、贵州、国外五大煤炭生产基地框架,在建矿井12对。徐矿的孟加拉、澳大利亚矿业项目进展顺利。到“十一五”末,本部产量继续稳定在14Mt左右,异地年煤炭产量将达到38Mt以上,全集团生产能力将达到50Mt。徐矿集团具有合理的产业结构优势。初步构建了以煤炭开采为基础,以电力、机械制造、物流、房地产为支柱,集工程施工、化工、建材、商贸于一体的跨国、跨地区经营格局。到“十一五”末,集团控股电厂装机容量将达1800MW;规划建设的徐州矿区三大循环经济区中的西部区已初具

5、规模;年产3Mt煤基合成油项目及配套资源规划正在编制之中;非煤产业主导产品有矿用机械、建材机械、工程机械、矿用电器、特种钢材、防水材料、水泥等。形成了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支柱产业增长强劲,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产业链条合理,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良好结构体系。徐矿集团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徐矿集团长期致力于采煤工艺进步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拥有从极薄煤层到厚煤层、从平缓倾角到大倾角乃至急倾斜煤层的开采工艺和技术,其中大倾角综采、不稳定顶板条件下综采、顶水综合开采、三软煤层综放开采和旋转90综采等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矿井支护、防治水、软岩、瓦斯治理等成熟技术也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徐矿集团具有

6、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万名,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人员34名,高级技术职务人员647名;博士、硕士生4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4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产业技术工人资源十分丰富,中级以上技术工人比例占生产工人的74%,其中,技师以上技术工人占生产工人的10%。徐矿集团产业队伍特别讲认真、特别顾大局、特别重信义、特别能战斗,目前拥有年产百万吨综采队7个,千万吨水平采煤队2个,快速掘进队5个。新世纪、新阶段,徐矿人坚持走现代文化型企业之路,培育了九大核心价值理念;提炼出学习型企业“五五三三一”五星“创争”活动模型,建有职工品行习练基地,大规模开展执行与服从军事化

7、训练;精心培育创新文化、执行文化、创业文化、精细管理文化;全面打造徐矿人新形象。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徐矿,坚守强企报国之信念,在新的起点上瞄准建设极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特大型能源企业集团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蓝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到2010年企业总资产和营业总收入将双双突破200亿元。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的精神,“煤矿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

8、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的要求,为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安全避险系统(以下简称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受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以下简称俄霍布拉克煤矿)的委托,我院开展了俄霍布拉克煤矿矿井“六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二、设计的指导思想1根据俄霍布拉克煤矿的具体情况,将井下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供水和通信等已有系统纳入安全避险系统,向符合安全避险的要求延伸,加以完善,并与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有效对接,共同构成井下整体安全避险系统。以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人员紧急避险需要为原则,突出

9、重点防护,坚持预防为主,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 2.依据煤矿安全评价报告提出的煤矿重大危险源,有针对性的设计控制重大危险源的整体安全避险系统。3对国内外安全避险系统的发展和使用情况积极调查和了解并根据煤矿现有“六大系统”系统情况,选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施,做为矿井建立和完善煤矿“六大系统”的基础。从而建设坚实的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使煤矿安全生产健康稳步发展。4.设计的安全避险系统的设备应便于安装使用和易于操作,设备应在事故状态下具有较强的抗破坏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三、设计编制的依据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

10、煤装2010146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3新煤安技发2010162号关于印发新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方案的通知。4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5煤矿安全规程(现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煤矿紧急避灾和应急系统企业标准(QB/2200D623)等规程及规范。6. 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5026-2009)7俄霍布拉克煤矿提供的各矿井井下采掘工程实测资料、避灾线路图纸以及井下压风、供水

11、、供电、通讯、监控现状资料和调查了解收集的资料。8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设计委托书”。四、主要技术特征(1)在现有矿井已有系统基础上完善矿井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讯联络系统。(2)建立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井下设置1座永久避难硐室,设置1座临时避难硐室,8个移动救生舱),新增1套KJ262煤矿信息救援及辅助系统,做为硐室、移动救生舱、硐室外巷道各系统救援的补偿。(3)矿井建立和完善六大系统总投资为4097.11万元,其中:设备采购3866.8万元;工程施工230.31万元。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俄霍布拉克煤矿位于库车县城北69km处

12、,井田东部14km处有217国道(独库公路)通过,217国道与井田间有矿区公路连接,目前217国道正在扩建。矿井交通位置见图111。图1-1-1二、地形、地貌及河流矿井位于天山南部的中山地区,海拔高度约+1910m,相对高差约100m。东部地形由于沟谷切割而起伏不平,西部为中山丘陵,四周是山,中部平坦。矿井周围地表无常年性河流,东部的克孜库坦河,夏、秋季节有水,冬、春季节枯竭。井田以北约7km处的卡特古尔河,八月丰水期流量可达3600m3/h,1月枯水期表面冻结,水量有所减少约为2400m3/h,不均衡系数1.5。水质类型为HCO3.SO42Ca2SO42HCO3Ca2型水,矿化度0.436g

13、/L,水质较好,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类标准要求。东部的俄霍布拉克泉水及引流的渠水流量为3500m3/d。历年洪水水位均不高,水头12m,顺沟谷直泄,没有造成大范围的淹没。三、气象、地震本区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1.6,夏季平均温度为20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4;冬季平均温度为-12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7.4;历年最高气温为41.5,最低气温为-27.4。最高气压90.10kPa,最低气88.49kPa。年降水量200mm左右,最大蒸发量2088mm。区内最大积雪厚度为160mm,最大冻土深度为1200

14、mm。矿区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年平均风速2.0m/s,历年来矿区最大风速23m/s,产生的季节主要为春、夏、秋三季(311月),区内在四、五月份有沙尘暴和扬沙出现,其中沙尘暴4月份平均1.4日,5月份平均1.3日;扬沙4月份平均3.3日,5月份平均3.6日。井田地处天山地震带,地震频繁,微震时有发生,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四、主要自然灾害自然状态下无崩塌、滑坡,但井田北部有较多山体,汇水面积大,由于下部排泄通道狭窄,在井田线、线冲沟容易发生泥石流、水石流。随着矿井建设,道路修筑,开山挖石

15、,道路两旁山体陡立,可能发生小型崩塌、滑坡,可采用锚喷、修筑挡土墙等措施来消除安全隐患。另外本区煤层埋藏较浅,煤层厚,浅部开采容易引起地面沉降、开裂,可以采用条带开采,矸石回填等措施消除影响。第二节 矿区地质特征1. 矿区地层煤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下侏罗统阿合组(J1a)和塔里奇克组(J1t)。本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下统塔里奇克组(J1t)。侏罗系下统塔里奇克组(J1t):含煤建造的特征为一套多旋回陆相地层。岩性一般多为各种粒度的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层所组成。为河床、湖泊、泥炭沼泽相的沉积。富含银杏、苏铁、本内苏铁、羊齿等化石。煤系地层总厚度为357.63m。含煤1

16、5层,煤层平均总厚35.41m。根据含煤建造的特征分为上、中、下三个含煤段。分述如下: 上含煤段(J1t3):层厚185m,为含煤最发育地段。含煤10层(即下1下8),煤层平均总厚31.61m,岩性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灰黑色、黑色炭质泥岩及煤层。韵律旋回清晰,中细砂岩、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及碎片,交错层理、斜层理、水平层理、收敛斜层理等发育。该段含煤系地层无论沿倾向或走向都比较稳定,变化不大。中含煤段(J1t2):层厚85m,含煤4层(即下9下12),煤层平均总厚度为3.17m。岩性为一套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灰白色粗砂岩、石英砂岩等组成。粉砂岩、细砂岩、泥岩交

17、替沉积。砂砾岩不甚稳定。中上部夹有棕褐色薄层菱铁矿透镜体。粉砂岩含较多的植物化石及化石碎片。其中有拟木贼化石。具斜层理及断续斜波状层理。石英砂岩比较稳定,为中上含煤段之分界线。该段含煤不太发育,煤层不十分稳定,由东向西变薄或尖灭。下含煤段(J1t1):厚度 87.63m,含煤1层(即下13煤层),煤层平均总厚度0.63m。岩性以中粗砂岩及砾岩为主,砂岩粉砂岩互层,含植物化石碎片,具水平层理和斜层理。本段含煤不发育,煤层为局部可采。综上所述,含煤地层厚度、岩性、岩相无论沿倾向或沿走向变化都不大,煤系地层由西向东略有加厚的现象。2.地质构造该区位于库车山前拗陷地带 ,捷斯得里克复式背斜的倾伏端。矿

18、区内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 ,倾角一般514,总体呈单斜构造。北部边界受F3断层影响,地层变陡甚至直立、倒转。走向上,两边较缓,中部稍陡,沿走向有一次级的波状起伏。构造简单。根据断层特点分布范围划为四组。井田内各断层要素见表1-2-1。表1-2-1 井田断层情况一览表断层编号断层性质断层长度(km)断 距断 层方 向产状要素断 层位 置水平(m)垂直(m)倾向倾角F1走向逆断层7.70190北东东南西西NNW北部F1-1走向逆断层0.65近东西向NNWF1断层东部分支断层F1-2走向逆断层0.55NEESWW向SSWF1分支F1-1南北F1-3平推断层0.90NE SW向F1分支位于剖面北部

19、F2走向逆断层2.90160近EW向N70位于线北部J11F3走向逆断层6.302545近EW向S5045位于F2南其西部F2上F4走向正断层1.5010NEESWW向N60F3东部南缘F5走向逆断层10.2100250近EW向S4070南部F7-1斜交正断层0.33NE SW向SW80F6南F7-2斜交正断层0.52NE SW向SW7033F7-1西F7-3斜交正断层0.50NE SW向SW7064F7-2西F7-4斜交正断层1.20NWSE向且有分支SW55F7-3西,南部有一小断层F7-5斜交正断层0.75近SW向近S.WW75F7-4西F7-6斜交正断层0.80近SN向近SEE75F7

20、-6西F7-7斜交正断层0.50NE SW向SE向6034F7-6西F7-8斜交正断层0.14NE SW向SWF7-7西F7-9斜交正断层0.50NNWSSESWW62F7-8西F7-10斜交正断层0.12近SN向W72F7-9西F7-11斜交正断层0.32近NESW向SEE70F7-10西F7-12斜交正断层0.41近SN向E6570F7-11西F7-13斜交正断层0.21近SN向EF7-12西F7-14平推断层0.23NESW向F7-13西F7-15平推断层0.48NESW向F7-14西第一组:由F1逆断层及派生的次一级F1-1、F1-2、F1-3等断层所组成。分布于勘探区北部三叠纪地层中

21、。F1断层为本区最大的高角度逆断层。走向SWWNEE,断于T1与T2地层之间。贯穿于全区。断层两侧岩层倾角陡立,甚至倒转,岩石扭动破碎,揉搓成角砾岩。断层倾角5168,F1断距190m,虽然F1断层较大,但对井田无什么影响。F1断层东部F1-1和F1-2两组相对应倾向之逆断层,使T1地层形成了“地垒”式的“向斜”构造。向东基本平行于F1断层的方向展布。F1-3平移断层将T1地层错开,向西南方向延展与F1断层相交。第二组:断层分布于下含煤组北部边缘地带。由F2、F3逆断层及F4正断层所组成。F2断层走向近于东西,倾向N,倾角70左右。断距160m,故使T3h及J1t地层部分缺失。对煤田影响不大,

22、仅切割了下13煤层露头,(从而掩没了下13号煤层。矿区西部)。F3逆断层基本沿下10断层底板切割,使煤层挠曲破碎。煤层中冲进棱角状砂岩碎块。断层走向近于东西,倾向南,倾角4550,落差2545m。线及线以西,由于断层切割的影响地表缺失下10煤层。线以东接近线间断层与煤层相交,沿煤层顶板切割。煤层顶板破碎错乱。断层延至克孜勒库坦河东岸逐渐消失。该断层对深部矿体无影响。由于断层的牵引,使煤层露头倾角变陡。F4断层倾向N,倾角60,垂直断距10m左右。线以东切割了下6、下7、下8煤层(线间),以西切割了下5煤层。虽然水平断距有一定位移,但垂直断距很少,同时又是逆断层倾向切割了煤层露头部分,对矿体影响

23、不大。断层深延与F3断层相交。第三组:F5逆断层分布于矿区南部。J1a地层重复。垂直断距100250m,走向近于东西,倾向南,倾角4070左右。切割了深部煤层。该断层为隐伏断层,由电法及钻探控制。第四组:F7-1F7-15等15条横切断层组成。分布在矿区外南部J2k地层中。断层多为NWSE及NESW方向呈雁行排列,羽状构造。3. 煤层特征矿井共含煤15层,自上而下编号为:下1、下2、下3-1、下3-2、下4、下5、下6、下7-1、下7-2、下8、下9、下10、下11、下12、下13。煤层平均总厚35.41m,其中可采煤层12层,即下1、下2、下3-1、下3-2、下4、下5、下6、下7-1、下7

24、-2、下8、下10、下12,平均可采总厚度33.73m。而下1、下5、下7-2、下8则为本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各煤层厚度、结构、层间距等详见表1-2-2。表1-2-2 煤层特征一览表煤层编号煤层厚度煤层间距结构顶 板岩 性底 板岩 性稳定性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点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点数)层数夹矸厚度下14.040.893.80(44)8.174.766.01(41)0100.27砾 岩炭质泥岩粉砂岩泥 岩稳定下21.920.791.26(41)0100.23泥岩细砂岩泥 岩中砂岩稳定14.495.6710.86(40)下3-12.010.581.41(41)000.33炭质泥岩中砂岩粉砂岩中

25、砂岩稳定10.344.167.12(37)下3-21.090.000.75(37)0粉砂岩泥 岩粉砂岩中砂岩较稳定16.5410.5713.99(37)下41.460.590.99(42)0200.12炭质泥岩中砂岩炭质泥岩粉砂岩稳定22.8216.5119.74(42)下512.717.639.56(44)002.12炭质泥岩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稳定23.347.1617.53(43)下63.050.751.69(43)0200.21中砂岩粗砂 岩炭质泥岩细砂岩稳定5.812.724.46(19)下7-11.660.001.07(19)0100.49粉砂岩炭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较稳定11.851

26、.305.50(19)下7-210.793.017.30(47)150.047.58粉砂岩粉砂岩泥 岩稳定16.078.1211.99(47)下85.911.514.04(47)0303.07砾 岩粉砂岩泥 岩粉砂岩稳定102.2250.5471.08(1)下90.480.000.24(1)0石英砂岩细砂岩细砂岩石英砂岩不稳定7.46下102.710.321.42(16)0100.74砂砾岩泥 岩炭质泥岩中砂岩较稳定14.932.179.55(17)下111.910.330.76(17)0100.10炭质泥岩粉砂岩砂 岩中砂岩不稳定7.472.175.49(15)下121.040.000.73

27、(15)0100.27炭质泥岩粉砂岩砂 岩中砂岩不稳定68.2766.6567.24(3)下130.970.000.54(3)0100.10炭质泥岩细砂岩粉砂岩不稳定4.煤层火烧区本区煤层露头火烧区仅分布在矿区东部线北部露头区。西部线没有火烧区分布。补勘工作对火烧煤层露头线及火烧区边界进行了修测填绘,与原报告基本一致,火烧区范围没有变化。补勘工作针对火烧区布置了地面磁法工作,网度5020m,完成普通剖面35条,42.98km,精测剖面7条,9.06km,完成磁法物理点2902个。根据定量计算,火烧区由单层火烧板状体至三层火烧板状体组成,走向上从精测1线至7线均有分布,火烧深度不大,一般为281

28、01m。钻探控制:补勘工作有2个钻孔控制到火烧区底界。-06孔控制下1煤层火烧底界;-07孔控制到下5煤层火烧底界,均有火烧残留煤。-06孔、-08孔针对火烧层进行了抽水试验。通过地面磁法和钻孔验证,本区煤层露头火烧区与原精查报告基本一致,火烧深度一般28101m,一般最低到1810m水平,个别煤层可达1780m水平。平面上火烧区仅在东部线露头区分布。各煤层基本都有火烧。(三)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下1、下4、下6、下8、下10煤层顶板一般为灰白色中粗砂岩或砾岩。其余煤层顶板均为炭质泥岩或粉砂岩;底板一般为泥岩、炭质泥岩或粉砂岩。其中下6、下8煤层顶板为厚层状灰白色中粗粒砂岩,胶结不好,见水

29、即成散砂。下1、下4、下10煤层顶板在勘探区东西部为中砂岩或砂砾岩。下1煤层顶板为巨厚层的灰白色砂岩,砂砾岩、砾岩及薄层炭质泥岩。为硅质胶结,坚硬。厚度稳定,岩性沿走向、倾向变化不大,底板为粉砂岩及细砂岩、泥质胶结,厚度变化不大,较稳定。下5煤层顶板为炭质泥岩,中细砂岩及粉砂岩,炭质泥岩为直接顶板,致密性脆,岩石抗压强度30.77150MPa,岩石强度为坚硬或半坚硬,底板为粉砂岩及细砂岩,硅泥质胶结,质坚硬。岩石抗压强度33.753.5MPa,岩石强度为坚硬或半坚硬。下8煤层顶板为洁白色中粗砂岩,泥质胶结,见水成散砂,岩石抗压强度19.36795.0MPa,按不同部位有坚硬或半坚硬或软弱的,而

30、以软弱的居多。底板为粉砂岩,泥硅质胶结,较坚硬。岩石抗压强度17.6073.30 MPa,岩石强度为软弱的或坚硬的。详见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综合表1-2-3、表1-2-4。表1-2-3 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综合表岩 层编 号岩 石名 称抗压强度Mpa抗拉强度Mpa拉剪强度Mpa软化系数稳定程度干燥状态饱和状态正应力剪应力下1底板粉砂岩夹细砂岩51.8920.150.8851.58815.560.39不稳定下5顶板粉砂岩56.9230.771.9162.49624.470.54中等底板粉砂岩中砂岩62.6946.545.422.71326.5970.72中等下7 顶板粉细砂岩

31、32.2329.8754.5952.20721.630.93不稳定底板粉砂岩55.57524.6152.413.09130.310.44不稳定下8 顶板中粗砂岩33.3319.3672.9693.24231.790.58不稳定底板粉砂岩45.3835.3852.4482.4023.520.77中等下10 顶板粉砂岩14.1511.06+2.4052.15221.100.71不稳定底板粉细砂岩38.5812.771.3281.85718.200.33不稳定表1-2-4 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综合表(天然状态) 项目孔号下5煤层顶板下5煤层底板下7煤层顶板下7煤层底板抗压强度MPa抗剪强度

32、MPa抗拉强度MPa抗压强度MPa抗剪强度MPa抗拉强度MPa抗压强度MPa抗剪强度MPa抗拉强度MPa抗压强度MPa抗剪强度MPa抗拉强度MPa2-443.8221.662.5544.0424.6754.1993.8928.6423.5326.353.08-03106.243.195.036.0-0115040.25.73-0852.82.953.5/33.7/6.44.0/3.832.94.337.45.5-0977.712.04.429.03.22.6-0530.7724.471.91646.5426.5975.4229.87521.634.59519.3731.792.969-0748

33、.48.76.02瓦斯在-09钻孔中分别对下3-1、下5、下6及下8煤层采取了四个瓦斯样进行分析测试,同时又收集利用了原精查报告中的有关资料,本区400m以浅各煤层瓦斯含量均较低,其最大含量为0.335ml/g可燃物,甲烷含量最大为26.43%(-04孔下5),其余各样品瓦斯含量均在0.1ml/g可燃物以下,甲烷占瓦斯成份20%以下,均属二氧化碳氮气带,属低瓦斯矿井。矿井2010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确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83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574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5.648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556m3/t,因此确定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34、。3煤尘对下1、下5、下7-2、下8主要可采煤层采取煤样进行煤尘爆炸性的鉴定工作,由该资料分析,本区各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在生产中应加强煤尘的降尘工作,以防止事故的发生。矿井煤尘爆炸试验成果见表1-2-5。表1-2-5 煤尘爆炸试验成果表采样编号样品编号工业分析(%)爆炸试验爆炸性结论水分M.ad灰分A.d挥发份V.daf火焰长度cm岩粉量%下1-08-1全2.1216.8237.0240065有爆炸性下5-08-2-1全1.849.5437.6840075有爆炸性下5-09-4-2分1.6020.0838.1220040070有爆炸性下7-2-08-4-2分1.8213.9938.2940

35、065有爆炸性下7-2-09-6全1.6617.2136.2120030065有爆炸性下8-08-6全1.6911.8636.6140075有爆炸性4.煤的自燃本矿东部大面积出露煤层露头自燃现象较严重,浅部煤层大部分自燃。根据原精查勘探-01钻孔资料,距地表下67m的下5煤层已燃烧,结合其它资料,本区煤层自燃深度确定为100m左右,至+1800m水平左右。在开展钻探工作的同时也开展了磁法探火的工作,对火烧范围及深度有较准确和细致的圈定。另对下1、下5、下7-2三煤层采取了煤样,做了煤层自燃趋势的鉴定工作。根据该资料,下1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下5及下7-2煤层为级自燃煤层。各主采煤层自燃倾向等级

36、鉴定见表1-2-6。表1-2-6 煤层自燃倾向等级表煤层编号氧化样T3原样T2还原样T1T氧化度(%)工业分析(%)吸氧量(ml/g)自燃倾向等级水分M.ad灰分A.d挥发份V.dafSt.d(%)下133.50339.5340.05.010.02.1216.8237.02不自燃下51.6020.0838.100.380.58级下7-21.6617.2136.210.390.55级5.地温补勘工作在-08号钻孔进行了简易测温,结果显示无地温异常,500m孔深以内平均地温梯度为2/100m。(四)矿井开拓开采现状1.矿井开拓方式俄霍布拉克煤矿为正在生产的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矿井工业场地布置在II

37、I号勘探线附近煤层露头的平坦地形处,紧邻III号勘探线沿下5煤层布置主、副斜井,井筒倾角1430,沿下1煤层布置回风斜井。矿井在0.90Mt/a设计,主要生产环节留有1.50Mt/a的设计规模时,矿井分二个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为+1650m,二水平标高为+1460m。设计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式管理顶板。下1煤层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工艺开采,下5、下72、下8煤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其他煤层采用薄煤层综采工艺。矿井目前开采的下1、下5煤层,煤层赋存较稳定,结构简单。其中下1煤层平均厚3.8m ,下5号煤层平均厚度为9.56m,煤层倾角平均在1214之间,走向近东西向。矿井于2

38、002年7月开工建设,主要生产系统已于2005年全部建成,并通过了自治区发改委、煤炭工业管理局、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的投产验收,2006年生产能力核定为1.80Mt/a,目前矿井实际生产能力大于1.80Mt/a。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现开采水平标高为+1650m。井田范围内共有3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下生产原煤通过主斜井的皮带运输机运至地面;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目前矿井已经完成4.0 Mt/a的初步设计和初步设计安全专篇报告,+1460m水平开拓巷道正是4.0 Mt/a的开拓工程。矿井4.0 Mt/a的设计时,划分为三个水平,一水平标高为+1650m,上

39、山开采+1650m以上的煤层,二水平标高为+1460m,上山开采+1650m+1460m间的煤层,三水平标高为+1250m,上山开采+1460m+1250m间的煤层。+1650m一水平阶段垂高约为20m210m,+1460m二水平阶段垂高为190m,+1250m三水平阶段垂高为210m。2.采区布置+1650m水平以上、下5煤及以上煤层划分为三个采区,一采区位于井田东翼,开采下2下5煤层,为一单翼采区,一采区上部的下1煤层划归为改扩建过程中的生产区域,矿井利用现有系统进行回采;二采区位于井田西翼现采空区西部边界到井田边界范围内,回采下1下3-2煤层;三采区位于二采区下部,回采下4下5煤层(详细

40、采区划分见采区划分部分),设计投产采区为一采区和二采区两个采区,二、三采区的回采需要布置采区大巷,其他采区采用石门联系不存在大巷的布置问题。设计采区下部布置西翼采区轨道巷和西翼采区运输巷,承担采区的辅助运输、主运输及进风任务,利用采区上部布置西翼采区回风巷,承担采区回风任务。3.井筒主斜井:位于号勘探线附近沿下5煤层布置,井口标高为+1927m,井筒倾角1430,斜长1106m,井筒断面为半园拱形,净宽4.8m,净断面积16.7m2,在第四系冲洪积层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厚400mm,基岩段和煤层段为锚喷支护,喷层厚150mm。井筒内布置有钢丝绳芯阻燃带式输送机,宽度1200mm,电动机

41、功率1250kW2;驱动滚筒直径1600mm,运输能力1150t/h。另一侧敷设检修轨道和架空乘人器,主井内敷设排水管、消防洒水管、压风管和动力、信号电缆等,并兼作辅助进风井。副斜井:位于号勘探线附近沿下5煤层布置,井口标高为+1927m,井筒倾角1430,斜长1106m,井筒断面为半园拱形,净宽4m,净断面积11.9m2,在第四系冲洪积层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厚400mm,基岩段和煤层段为锚喷支护,喷层厚150mm。井筒内敷设单轨,轨距600mm,轨型30kg/m。敷设消防洒水管、压风管等,兼作主要进风井。回风斜井:位于号勘探线附近沿下1煤层布置,井口标高+1920m,斜长945m,半

42、园拱形,净宽4m,净断面积11.9m2,井筒表土段倾角25,煤层段1430。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厚400mm,基岩段和煤层段为锚喷支护,喷层厚150mm。井筒内敷设消防洒水管、注氮管各一趟。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设台阶及扶手,作为矿井安全出口。井口坐标见表1-2-7。井口坐标表表1-2-7 井筒名称坐标(m)备注XYZ主斜井4677793.00028416383.000+1927.0副斜井4677779.09428416334.025+1927.0斜风井4677432.81428416339.2251920.04.井底车场及硐室+1650m水平设有井底车场,该车场为平车场,井底车场直接与石门相联,车场形式为折返式。井底车场内铺设双轨,轨距600mm,轨型30kg/m,材料重车设3下坡。+1650m水平车场主要硐室有+1650m水平排水泵房、泵房管子道、+1650m水平主、副水仓、+16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