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登革热监测防控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山县登革热监测防控实施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衡山县2014年登革热监测防控实施方案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蚊媒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为乙类传染病。近几年来,我县时有输入性病例报告,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我县登革热输入性风险明显增加。为进一步了解我县登革热生物媒介(蚊虫)消长趋势与登革热病毒携带的情况,及时发现本地病例或输入病例,加强我县登革热防治工作,提高各级卫生部门登革热防治工作能力,参照湖南省2014年登革热监测防控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监测防控目的(一)了解我县登革热的疫情动态、流行规律,及早发现处置疫情;(二)通过开展蚊媒监测,了解我县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包括孳生和密
2、度变化)的动态变化及登革病毒携带状况;为我县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防治对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二、监测防控单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直医疗卫生机构。三、病例定义(一)病例诊断按照登革热诊断标准(WS216-2008)进行。(二)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定义1、输入性病例:发病前15天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有蚊虫叮咬史;或登革热病人急性期血清抗体阳性,PCR产物或分离到的病毒经序列测定,其preM/E序列与到过的国家或地区的相同序列高度同源。2、暴发疫情: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社区、居委会、学校、村庄等),发生3例或以上登革热病例的。暴发疫情可
3、分为两类:一类是首发病例明确为输入性病例所引起的暴发疫情;另一类是首发病例明确为本地感染病例,或不能明确其感染来源的病例引起的暴发疫情。四、内容和方法常规人间疫情处理1、病例的发现和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向相应单位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发生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定义见后)时,病例报告同上,暴发疫情报告按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报告。即责任报告单位
4、发现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事件后应在2个小时内用电话等方式向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疾病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疾病控制机构报告,同时迅速组织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处置。2、个案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由县疾控机构对辖区内所报告的登革热病例和疑似病例全部进行个案调查,填写登革热病例个案调查表(附表1),并采集病例急性期血清和或恢复期血清,送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3、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1、定义1.1 输入性病例:发病前15天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我国的台湾省,有蚊虫叮咬史;或登革热病人急性期血清的阳性PCR产物或分离到的病毒经序列测定,其preM/E序列与到过的国家或地
5、区的相同序列高度同源。1.2 暴发疫情: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社区、居委会、学校、村庄等),发生3例或以上登革热病例的。暴发疫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首发病例明确为输入性病例所引起的暴发疫情;另一种是首发病例明确为本地感染病例,或不能明确其感染来源的病例引起的暴发疫情。2、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报告同常规监测疫情报告。3、病例流行病学调查3.1 进行个案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对每例疑似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收集相关病例的临床资料,采集病人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将病例血清标本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血清学核实诊断和病原学检测。3.2 根
6、据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临床资料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核实诊断。4、媒介调查有媒介伊蚊分布或媒介伊蚊分布本底不清的,进行相关媒介监测。5、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调查5.1 自然因素:自然地理资料(包括人口、地形、地貌、河流、植被、海拔、气温、降雨量、土壤等)、既往登革热流行情况。5.2 社会因素:人员流动情况、供水及储藏情况。6、流行病学分析重点统计罹患率,分析“三间”分布,提出可能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分析暴发或流行原因。7、疫情控制措施根据“三间”分布、流行特征、可能的传播因素实施疫情控制措施,包括患者的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开展主动疫情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防蚊灭蚊意识;翻盆倒罐,清
7、除积水,及其他消毒、灭蚊的工作。8、分析总结对暴发或流行的原因、传播方式、流行特点、流行趋势、措施评价及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六、工作职责(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对报告的登革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及时组织流行病学调查,编制调查报告。2、负责登革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标本的采集、运送工作。(二)医疗机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病例,隔离治疗病人,协助各级疾控机构进行个案调查、采集标本、填写疑似登革热病人检材送检一览表和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表等(见附表7、9)。七、数据收集、分析、反馈(一)数据收集内容1、疫情报告卡2、个案调查表(附表1)、登革热病例调查一览表
8、/登革热发病情况入户调查登记表(附表2)3、媒介伊蚊监测孳生地调查登记表及统计报表、伊蚊成蚊密度调查表(附表3、4、5)4、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表、疑似登革热病人检材送检登记表、病原学检测结果一览表、媒介伊蚊登革病毒分离送检登记表(附表6、7、8、9)5、实验室检测记录(二)统计分析指标1、发病数(例)、死亡数(例)、发病率(/10万)、病死率()和死亡率(/10万);2、逐月发病数、死亡数;病人年龄、性别、职业分布;3、蚊虫名录、分布、密度、带毒情况;4、病毒分离及基因变异情况。(三)定期报告、反馈资料1、发现登革热或疑似登革热疫情后,必须按照乙类传染病的规定及时进行网上直报。疫情证实后,应通
9、报相邻有关市县(区)乡镇,并向其它相关部门通报相关情况。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5日前将前一个月登革热的个案调查表录入数据库(EpiData),并汇总上报。3、及时将血清学实验结果录入个案调查表数据库。八、附件附表1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个案调查表附表2 登革热病例调查一览表/登革热发病情况入户调查登记表附表3 登革热媒介伊蚊诱蚊诱卵器监测表附表4 登革热媒介伊蚊容器指数监测记录表附表5 登革热媒介伊蚊成蚊诱蚊灯监测记录表附表6 媒介伊蚊登革病毒分离送检登记表附表7 疑似登革热病人检材送检一览表附表8 病原学检测结果一览表附表9 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表(临床)附表1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个案
10、调查表县(市)名称: 国标码: 病例编号:一、基本情况1. 患者姓名:_ (如患者年龄14岁,则家长姓名:_) 2. 性别: 1男,2女 3. 年龄:_岁 4. 民族:1汉族,2壮族,3维吾尔族,4其他少数民族 5. 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饮食从业人员(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待业(17)其他6所在单位:_;联系电话:_7家庭住址:_省(自治区/直辖市)_县(市区)_乡(镇/居委会)_村(街道)二、发病情况1. 发病日期:_年_月_
11、日 /2. 就诊日期:_年_月_日 /3. 发病地点:_4. 住院医院:_5. 住院号:_ 6. 住院日期:_年_月_日 /7. 出院日期:_年_月_日 /8. 入院诊断: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 4其他 9、临床诊断日期:_年_月_日 /10. 出院诊断: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 4其他 11临床分型:1典型,2轻型,3重型,4其他 12. 转归:1 痊愈, 2 好转, 3 死亡(日期:_年_月_日) 三、症状和体征及一般实验室检查1. 起病急:1是, 0否 2. 乏力: 1有, 0无 3. 发热: 1有, 0无 如有,则热型为:1
12、双峰热,2稽留热,3驰张热,4其他 4. 头痛: 1有, 0无 5. 颜面潮红: 1有, 0无 6. 眶后痛:1有, 0无 7. 肌痛: 1有, 0无 8. 关节痛: 1有, 2无 9. 胸红: 1有, 0无 10. 结膜出血:1有, 2无 11. 鼻衄: 1有, 2无 12. 牙龈出血: 1有, 2无 13. 呕血: 1有, 2无 14. 便血: 1有, 2无 15. 血尿: 1有, 2无 16. 呕吐: 1有, 2无 17. 结膜充血: 1有, 2无 18. 眼睑浮肿:1有, 2无 19. 黄疸: 1有, 2无 20. 皮肤出血点:1有, 2无 如有,则出血点为:1散在,2条/线状,3簇状
13、,4其它_ 21. 皮疹:1有, 2无 如有,则皮疹为:1斑丘疹、,2麻疹样皮疹条/线状,3猩红热样皮疹簇状,4红斑疹, 5其它_ 皮疹部位:1全身,2四肢,3躯干,4面部 22. 烦躁: 1有, 2无 23. 昏迷: 1有, 2无 24. 休克: 1有, 2无 25. 肝大: 1有, 2无 26. 脾大: 1有, 2无 27. 淋巴结大:1有, 2无 28. 束臂试验: 1阳性,2阴性,3未做此项检查,4不详 29. 白细胞计数:1正常,2增多,3减少,4未做此项检查 30. 中性粒细胞(): 31. 淋巴细胞(): 32. 血小板减少: 1有,2无,3未做此项检查 33. 红细胞压积: 3
14、4. 出血时间: 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 35. 凝血时间: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 36. 脑脊液: 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37. 尿常规: 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38. 肝功能: 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四、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测结果(未做者请注明为“未做”)项目标本采集时间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登革抗体IgGIgM登革病毒分离登革病毒抗原五、病例分类1. 是否首例:1是,2否 2. 病例类别:1输入性病例,2本地病例,3不明感染原因病例 3. 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诊断病例 六、既往史1. 过去身体
15、是否健康: 1是,2否 2. 既往是否患过登革热或“乙脑”: 1是,2否 3. 乙脑疫苗接种: 1是,2否 七、接触史及有关因素调查1. 发病前2周内是否有外出(或旅游)史: 1 是,2 否 如是 ,到何地:_;外出时间: 天 返回时间:_年_月_日 /2. 发病后到过何处:_;停留时间:_天 3. 病家及院内人口:3.1 04岁_人 3.2 59岁_人 3.3 1019岁_人 3.4 2029岁_人 3.5 3039岁_人 3.6 4049岁_人 3.7 5059岁_人 3.8 60岁及以上_人 4. 有无家庭其他成员出现过类似症状:1有,0无,9 不详 如有,最近一例发病时间(患者除外):
16、_年_月_日 /5. 发病处院内或周围环境:5.1 积水容器数:_个 5.2 阳性容器数:_个5.3 积水容器类型:1花瓶,2瓦盆,3铁罐,4碗碟缸5池塘,6树洞,7竹桩,8假山,9盆景,10其它_ 6. 防蚊设备:1蚊帐,2蚊香,3纱门,4灭蚊剂,5其它:_ (病例编号填写说明:年号(两位数)、流水号(后边三位)调查日期:_年_月_日调查地点: 调查者: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附表2 登革热病例调查一览表/登革热发病情况入户调查登记表调查时间:_年_月_日 / 调查者:_户编号户主户内人数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发病天数起病急发热头痛关节痛骨肌痛呕吐眼红出疹出血点鼻衄牙龈出血烦躁抽搐意识
17、障碍就医转归其它发病处内外环境容器数阳性容器数附表3 登革热媒介伊蚊诱蚊诱卵器监测表监测单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月份日期天气气温风力月月份环境类型放置地点放置个数回收个数阳性个数蚊虫数阳性率月居民区公园工地医院废品收购站合计附表4 登革热媒介伊蚊容器指数监测记录表监测单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天气:气温: 月份环境类型永久性容器暂时性容器合计容器数量阳性数数量阳性数数量阳性数阳性率月居民区公园工地医院废品收购站其它 合计监测人:审核人:附表5登革热媒介伊蚊成蚊诱蚊灯监测记录表月份环境类型布灯数捕蚊数蚊密度(只/小时)1 淡色(致倦)库蚊2 三带喙库
18、蚊3 白纹伊蚊4 埃及伊蚊5 中华按蚊9 其它合计上半月居民区公园医院下半月居民区公园医院合计居民区公园医院合 计构成比(%)居民区公园医院合 计监测单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人:附表6 伊蚊登革病毒分离送检登记表编号捕蚊日期地点是否病家数量蚊种备注送检单位:_送检人: _ 送检日期:_接收单位:_接收人:_ 接收日期:_附表7 疑似登革热病人检材送检一览表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电话临床诊断发病日期取材日期检材种类检验项目备注送检单位:_送检人: _ 送检日期:_接收单位:_接收人:_附表8 病原学检测结果一览表监测点名称: 国标码:标本编号标本类型采集日期采集人检测结果型别检测日
19、期检测人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序列测定注:对于核酸检测中的序列测定,报送结果中应包括原始测序彩图文件和序列文件的电子版拷贝。填表时间:_年_月_日 单位(盖章):_; 填表人:_附表9 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表(临床)送检单编号:_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单送检或住院号:_ 检验室编号:_姓名:_ 性别:_ 年龄:_地址:_入院日期:_ 发病日期:_临床诊断:_入院主诉:_临床表现:1. 发热:_(最高)持续:_天2. 头痛:(1)有;(2)无3. 关节、肌肉痛:(1)有;(2)无4. 束臂试验:_,皮肤淤点:_ 鼻衄:_ 呕血:_ 其它出血:_5. 血压:_kPa6. 脉搏:_/分钟流行病学史:临床化验:血小板:_109 (起病后第_天)红细胞压积:_血标本:采血日期:_(1)入院时 (2)出院时 (3)恢复期检测项目:(1)登革热病毒分离 (2)登革热抗体检测送检医师:_ 单位:_送检日期:_注:标本管上必须注明相应的姓名、送检编号或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