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的思路与个例解析,案例分析示例,语文教学设计的概念,根据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的分析,运用系统的方法,遵循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作出整体安排所最终提出的方案,是使教学最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程序、方法、传媒等)、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具体设计。,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特征,(一)充分体现整体性1.要体现语文学习整体性的特点。2.切合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3.应“面向全体”学生。,(二)充分突出实践性1.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应“让学生更多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
2、”,在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训练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积极开展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三)充分体现科学性1.教学目标应鲜明、重点突出,多目标无目标。2.设计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的“序”,依照语文学习自身的规律,分阶段性地、有“序”地确定目标的难易程度,以便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3.教学目标设计应重视教育创新,突出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合作精神。,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1.促进学生的发展。2.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3.适应社会需要。,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语文教学目标按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陈述,并确定相应的学习水平,规范适当的行为动词。具体内容如下:,(一)结果性目标的
3、学习水平、行为动词,1.学习水平分为知识、技能两大部分。其中知识部分包括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技能部分包括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水平、迁移推广水平。,2.行为动词及语文举例,了解水平:背诵、说出、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语文举例:会写、读准、认识、学习、学会、把握、了解、写下、熟记等。,理解水平: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括、概述、判断、区别、提供、转换、预测、猜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语文举例:理解、展示、扩展、使用、分析、区分、判断、获得、表现、扩大、拓展。,应用水平: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
4、结、推广、证明、评价等。语文举例:评价、掌握、运用、懂得、联系上下文。,模仿水平:模拟、重复、再现、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语文举例:讲述、表述、阅读、复述、诵读、朗读。,独立操作水平: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语文举例:倾听、观察、推想、揣摩、想象、转述、讲述、选择。,迁移水平: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语文举例:扩写、续写、改写、发现、借助、捕捉、提取、收集、修改。,(二)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行为动词,1.学习水平分为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领悟(内化)水平三种。,2.行为动词及语文举例,(1)经历水平:经历、感受、
5、参加、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语文举例:感受、尝试、体会、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讨论、体验、策划、积累、组织、交流等。,(2)反应水平:遵守、拒绝、认同、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喜欢、讨厌、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摒弃、克服、拥护、帮助等 语文举例:喜欢、有的愿望、体会、乐于、敢于、有兴趣、欣赏、感受等。,(3)领悟水平: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语文举例:体味、辨别、品味、关心、养成、领悟等。,(三)具体到课文的目标叙写,“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
6、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积累词语、掌握音形义;体会课文写景的精妙;把握作品主题。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他人的成长足迹,联系自我实际,思考自己如何走好成长途中的每一步。,“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 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如朱自清的春:,1.体味春天景象及特点2.理解作者
7、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3.模仿其中的一幅图画描写春天一景,返回片2,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思路框架图,个例解析:基于课题研究的教学设计,(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含义及价值 所谓课题研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精心设计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内容为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亲身实践,来培养其独立探究学科结构,掌握学习技能的态度和精神。它是目前国际课程改革的一种新趋势,也是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中新增加的一门必修课。,课题研究教学的核心是要
8、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学习,而不是科研含义上的对某一门类学科或某一专门问题所使用的科学研究。语文课题研究教学若能密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则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基本特征,1.粗放性与灵活性2.合作性3.针对性4.主体性,(三)框架设计及操作,1.设置最能实现的课题2.预计重点、难点3.收集、分析研究资料,形成假说4.重返资料,验证假说5.解决问题,表达和交流成果,案 例,初中文言文“记”类散文研究(片断),一、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在初中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学习过许多“记”类散文,它们是:
9、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对这类散文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古代“记”类散文的看法。,【指导参考】,“记”类散文在写作对象、作品主题、表现手法、创作动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中学课本里,这一类散文选用较多。加深对这一文体的认识,将为学生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准确表情达意资以辅佑,从而在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上一举多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积极探索文学创作的规律和特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习中都将得到体现。研究性学习有多种类型:a.实验型;b.调查、考察型;c.文献研究型;d实践型;e.思辩讨论型。根据学科实际和“记”类
10、散文的特点,决定采用“文献研究型”。,二、分析问题的方法,选择3个以上的方面将“记”类散文与“赋”、“序”、“志”、“论”、“表”、“说”、“书”及“纪传体”等类型散文加以比较,分析研究我国古代这类散文的特点。比较的方面有:文体比较、写作对象比较、作品主题比较、表现手法比较、创作动机比较等,学生可选择某一比较角度进行研究。这些分析研究在形式上可以采用“图表说明”的方式进行。本研究性学习课题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由一个学习小组(3人以下)合作完成。,指导参考,“文献研究”有些常用的步骤和方法,教师应当给予指导。其研究步骤通常有:明确课题内涵检索相关资料作纵向、横向对比研究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
11、结论,写出课题报告。这其中的第三项“作纵向、横向对比研究”难度较大。在本题目的研究性学习中,它应当指的是对“记”类的散文,从历史沿袭中找出其“同类要素”,这是纵向比较;二是拿“记”类散文与“赋”、“序”、“铭”、“志”、“论”、“表”、“说”、“书”以及“纪传体”等古代散文作横向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要素”;三是参照他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受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时间等等因素所限,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应该实事求是,力求有所提高,但不拔高。,三、解决问题,形成成果,学生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假说。然后再将自己的假说拿到不同体裁(2一3种)中逐项验证,检验假说的合理性,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12、最后将问题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口头报告材料。,指导参考,这是课题研究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提出的观点只要能有理论支持,教师就应当给予充分肯定。需特别强调的是,本内容的研究性学习不是要让学生去想办法验证已有的观点、看法,也不是要大家去从不同角度得出一个相同答案。教师的指导和评价都应当重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的科学性(这也是本课题设计不提供课题研究参考答案的原因)。,四、本课题的解决及理论模式,问题假说验证结论,点 评,这种类型的研究侧重于对研究对象的特点、规律进行探究和阐释。本课题通过对古代散文中“记”类散文的纵向发展研究,以及与古代散文中的其他类型散文的横向比较研究,探究并突出显示了“记”类散
13、文的特征,并由此对“赋”、“序”、“铭”、“志”、“论”等类型散文有一个较全面、深人的认识。这种研究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收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因此,它是一种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当然,该课题有一定难度,但鉴于研究对象和范围均在学生已学习过的课文中进行,且教师又提供有指导及参考资料,因此,此教学设计是可行的。,返回片2,案例分析示例,列举四个案例,案例一,根据课程标准理念,请就羚羊木雕的教学片段作一简要评析,【案例】一:根据课程标准理念,请就羚羊木雕的教学片段作一简要评析,师:同学们课前一定认真预习了课文,我先请你们提出一些问题,难一难同学或老师。生1:爸爸已经把木雕送
14、给了我,妈妈为什么一定要收回来呢?生2:羚羊木雕不过是一只木雕,爸爸为什么说它贵重呢?生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这句是什么意思?生4:刚才李明同学说的这句到底是景物描写还是心理描写呢?生5:“我”把东西送给万芳到底对不对?,生6:课文原题是反悔,课文为什么改成羚羊木雕呢?生7:“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她为什么不开口说话帮我呢?生8:到底该怎样评价父母的做法?师:同学们问题提得很好,等会儿我们再去解决,下面先请同学们听一遍课文录音。(伴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朗诵者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诵,教室里安静极了!)师:哪名同学能够用简短的语言说
15、说课文讲了什么事?,评 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标准的四大理念之一,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本值得大加赞赏,然而像提案例中这样安排了学生质疑的环节、接着对学生的问题不管不问、又完全按照自己的预设去教学的做法却不可取,既消耗了时间,长此以往又会损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案例二,根据散步的教学片断实录,在A、B处对老师的做法作精短点评,并在片断末作一简要评析。,师:(极有人情味地读课文)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读得特慢),稳稳的(读得特稳),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师:你是怎样理解
16、“慢慢地”、“稳稳地”这两个词的意境的?想好了你就说。生1: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母亲年龄大,儿子年纪小,都怕摔,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师:不要给老师说,直接给大家说就行。A生2:我是这样想的:“我”为了让母亲、儿子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生3:我是这样想的:“慢慢地”、“稳稳地”是为了让母亲、儿子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生4:“我”孝敬母亲,是自己一片孝心;妻子疼爱儿子,是一片爱心。如果飞快地背过去,好像有厌烦的意味。生5: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想社会上所有的人都这样的话,世界将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学生争先恐后,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气势。学生妙语连珠,老师一副惋
17、惜的表情),师:老师还想听听大家精彩发言,先听老师唱两句歌词吧(老师重复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师:来,让我们一起唱两遍吧!(此时,我们已看出学生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里)师:谁能举一个你身边的例子,说说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师生情、父子情、母子情等等。(学生纷纷举例,“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课程标准)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请每人选一至两个最精彩的,在作文课上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B师:从课本到社会上,我们看到了和和睦睦的家庭令人羡慕。但是现在社会上还有一些不顾人情、友情、亲情的现象,谁能举例说明?(老师在本来不平静的学生心里,又撞击一下)
18、,生1:我们村有一个媳妇,每天跟她婆婆吵架。生2:我的邻居夫妻俩,每天吵,真烦人。生3:我的叔叔不孝顺,他不但不给我奶奶买好吃的,还吃我爸爸给奶奶买的好吃的,还惹我奶奶生气。(这个学生有点热泪盈眶了)师:是嘛!你批评一下你叔叔嘛!生:我不敢,他都敢吵我奶扔,还不敢打我?师:看来问题严重了,请代老师向你奶奶问一声好,你受委屈了。(学生抹抹泪,点点头)看来你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老师佩服你。(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品德教育)(老师见学生动了真情,就趁势让学生互相撞击心灵深处,想让他们迸发更灿烂的火花)师:大家继续说。生4:我妈对我奶奶就不好,还骂我奶奶“老东西”。(这女生哭了)生5:我爸爸爱喝酒,喝醉了
19、就打我妈,还打我。(这个女生也流下了动人的眼泪)生6:我没有见过我妈妈,我不知什么是母爱。(这女生说得更叫人心酸,此时,全班都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师:老师也感动了。这个话题留给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把你亲身经历的感人事整理好,咱们开个“人情、友情、亲情”专题报告会。,A:师不让提“老师”,让“给大家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更乐意发言B:师恰到好处地把话题延伸到写作,既给学生留下了作文要求,又没打击学生此时的学习积极性点评:此例中老师用迁移式提向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心中不断迸发出一朵朵情感的火花,充分体老师的教学机智。尤其可贵的是老师在结束本课时,又巧设一个动心的活动
20、:开一个“人情、友情、亲情”专题报告会,相信学生们在这次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中,听、说、读、写能力和思想情操都将会大大提高。,案例三,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春的教学片段,你认为这位教师的现代媒体使用恰当吗?请加以评述。,师:大家喜欢春天百花盛开的场景吗?生:喜欢。师:那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学习朱自清描写的春花图,好不好?生:好。师: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花盛开的景象。课件演示桃花、李花、杏花等开放的图片(生看画面)师:景色美不美?生:美。(异口同声地说)师: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生读),该教师使用不当。在本案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起了一定
21、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以至于在教学中无法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老师采用了先呈现画面,再读语言文字的方法,看上去是用画面帮助理解语言文字,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实质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语文学习应该提倡先阅读感悟,在学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的基础上,借助教学媒体,加深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德阳初中朱宏军提供),案例四,有一位教师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请你作简单分析,(1)朗读:分角色朗读全文,以增强语言形象感染力;(2)讨论:皇
22、帝为什么受骗,以启发分析能力;(3)联想:用笔画出最后一个场面;(4)编剧:根据自己的绘画编写一幕话剧(要求能集中故事的全部情节);(5)演出:在新年晚会上表演。,作业设计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去自读、自学、自练、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中探索规律。本课的第一项练习体现了语文教学植根语言的本质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走进文本;第二项练习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后三项练习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一举完成了多种训练任务,学生没有死记硬背之苦,学习兴趣极浓,既学了知识,又训练了能力,还锻炼了口头与书面表达方面的创造力。但练习设计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有兴趣画画、做编剧、做演员的,而且还应讲究效率,因此能否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任其选做其中一两项作业,以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德阳初中朱宏军提供),返回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