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暖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暖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凉州区养殖暖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项目建设背景凉州区地处石羊河流域中上游核心地区,全区总人口1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非农业人口23万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9.66亿立方米;耕地146万亩,集中了全流域人口的45%、水资源总量的55%、耕地总面积的28%、,是全流域人口最多、密度最高、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重点区域和省上确定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的10个试点县区之一。 自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以来,区委、区政府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契机,采取关井压田、水权水价改革、搭建日光温室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战略转型
2、,以发展生态型经济、构建节水型社会为重点,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要途径,坚持治理与发展并重,以发展促进治理,以治理推动发展,加快日光温室、暖棚养殖等低耗水、高效益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区农牧业产业化进程。2007年全区新建标准化养殖暖棚痤707座,暖棚面积11.76 万平方米,养殖畜禽26.4万头(只),其中新建生态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34个,修建标准化养殖暖棚174栋,4.2万平方米,养殖畜禽4.2万头(只),养殖暖棚建设对加快流域综合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切实改善凉州区生态与环境恶化状况,缓解区域农业用水矛盾,控制农业灌溉规模,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步伐,依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规划发展思路
3、及治理目标,拟建本项目,以实现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目前全区亩均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640立方米,为全国1500立方米的43。由于灌溉面积过大,复(套)种比例过高,灌水技术相对落后,种植结构不尽合理,加之,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等影响,致使农业用水效率偏低,耗用水量过大,使农业用水量占到总用水量的85以上,通过实施养殖暖棚建设项目可缓解我区农田严峻的用水矛盾。(二)有效利用压缩农田2007年度重点治理项目实施后,凉州区已关闭机井170眼,压减耕地1.6万多亩。依据关井压田目标,未来2年,凉州区要关闭农用机井
4、100眼(其中:2008年80眼、2009年20眼);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凉州区压缩农田灌溉面积19.35万亩,除2007年已压减的1.6万亩外,未来3年凉州区减少农田灌溉配水面积18万亩(其中:2008年7万亩、2009年6万亩、2010年5万亩)。到2010年全区将压缩农田19.6万亩,为防止压缩土地沙化,在采取封育保护、自然修复、防护林建设、轮歇耕作等措施的同时,可制定科学发展规划,进行养殖暖棚建设,在发挥土地生态效益的同时增加农业经济收入。(三)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规划要求,全区农田灌溉规模将按流域水量分配进行调整, 凉州区农业产业结构急需调整。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养
5、殖业已成为农村致富的主导产业,尤其在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后,农民养殖热情高涨。养殖暖棚建设项目的实施,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农业灌溉规模,使水资源处在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节水效益显著养殖业与种植业相比节水效益十分明显,每头育肥牛平均日需水50升,一个育肥周期(按5个月计)耗水7.5方,头均纯收入750元,每方水效益100元;每只育肥羊平均日需饮水4升,一个育肥周期(5个月)需耗水0.6方,只均纯收入100元,每方水效益167元;每头育肥猪平均日耗水15升(包括排污),一个育肥周期(4个月)耗水近1.8方,头均纯收入300元,每方水效益170元;每只肉鸡
6、整个饲养周期需饮水0.01方,只均纯收入3元,每方水效益300元。每亩小麦用水460方,亩均纯收入500元,每方水效益1元。即:牛、羊、猪、鸡头(只)均水效益约是小麦的100、167、170、300倍,养殖用水效率显著。三、 项目建设点基本情况及建设条件项目建设点:凉州区。(一)地理位置及其资源1、地理位置: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地处东经10159351012340,北纬372315-381254。属甘肃省武威市管辖,东接武威市古浪县,西邻金昌市永昌县,南靠武威市天祝县,北连武威市民勤县,东西长122公里,南北宽90公里,总面积5081.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75万公顷。有发
7、源于祁连山的西营、杂木、黄羊、金塔四大水系。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光热资源充足,林、田、渠、路配套。2、行政区划:凉州区现有38个乡镇,其中建制镇15个,乡23个,全区有行政村448个,3873个村民小组,18.96万农户,总人口101万。3、地形地貌:凉州区境内地形复杂,主要有西南部祁连山山地,中部绿洲平原,东北部有开阔的砾质和沙质荒漠三个地貌单元组成。总趋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4、交通通讯:凉州区是甘肃省的物流中心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兰新铁路横穿全境,312国道、省道与乡镇道路,路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区内信息网络覆盖,城市电话用户普及率95%以上,农村普及率31.4%以上,交通、通讯顺畅便捷
8、。5、水文、气候资源:凉州区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境内地势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14403263米, 日照时数2968小时,年均气温8,无霜期150天,降雨量101.6,蒸发量1981.1,太阳辐射量133-138千卡/平方厘米。日照百分率62-68%。气候的总特点是:1)光热资源丰富。2)地势南高北低,气候垂直差异较明显,年平均气温平川区为7-8,山区为5。3)热量资源不足,农时上呈现出一年两熟不足,一熟有余的特点。年极端最高气温38,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7。川区牧草4月初返青,10月初枯黄,停止生长,生长期可达200天。4)降水主要发生在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5%以上。5)农
9、作物的主要灾害是伏旱(发生率27%)、冻害、沙尘暴、干热风。6、农作物秸秆丰富:凉州区粮食作物稳产高产,每年可提供饲料36万吨以上,年产玉米秸秆96.5万吨;年产麦秸54.5万吨;甜菜叶及各类农作物秧蔓17.8万吨;酒厂、糖厂、食品厂等企业年产糟渣类13.7万吨,合计182.5万吨。(二)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与特色农业现状:全区辖38个乡镇,44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0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8万人,非农人口23万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7.2%,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裕。粮食稳产高产,畜牧、蔬菜、制种、葡萄是凉州区的四大支柱产业。畜牧业以农区畜牧业为主,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发展草食畜奠定了良好基础。
10、2、工业水平:凉州区工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有机械制造、纺织化工、建筑建材、皮革加工、食品加工、酿酒、淀粉加工等十多个行业、上千种产品。拥有集贸、蔬菜、花卉、劳动力等综合专业市场50多个,目前,全区主要工业企业有皇台集团公司、荣华公司、全圣纸业公司、森泰等一批工业企业。3、第三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凉州区商贸运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中介服务、市政服务、信息咨询、房地产、教育、科技文化、娱乐旅游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4、畜牧业发展现状:凉州区是我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依靠科技兴牧,大力调整畜牧业结构,努力提高畜产品品质,畜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1、和社会效益。截止2007年底,全区牛、猪、羊存栏量分别达33.4万头、60.5万头、62.2万只,分别较2006增长7.2%、2.1%、0.5%;出栏量分别达12万头、80.6万头、38.3万只,分别较2006年增长4.3%、.8%、5.2%。鸡饲养量689万只,较2006年增长1.3%。肉产量7.8万吨,蛋产量1.56万吨,奶产量1.98万吨,分别较2006年增长6.1%、5.4%、6.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1020.1元,较2006年增加186.7元。(三)技术力量雄厚,服务体系建全凉州区境内有甘肃省畜牧工程学院、甘肃省家畜繁育中心,多年来凉州区一直与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
12、技术合作,通过技术合作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指导生产的实际工作能力;全区5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分站),现有畜牧技术人员340人,其中高级6人,中级28人,初级306人。推广服务体系较为完善,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四、 项目建设内容1、 建设时间 2008年-2010年,三年时间。2、 建设目标按照“走出庭院,人畜分离”的原则建设标准化养殖暖棚90万平方米,养殖畜禽290万头(只),其中养牛暖棚27万平方米,养牛9万头(只);养猪暖棚36万平方米,养猪36万头;养羊暖棚9万平方米,养羊15万只;养鸡暖棚18万平方米,养鸡230万只,配套水泥青贮池32万立方米,大型化粪池18万
13、立方米。3、 分年度进行2008年:新建养殖暖棚20万平方米,养殖畜禽63.3万头(只),其中养牛暖棚6万平方米,养牛2万头;养猪暖棚8万平方米,养猪8万头;养羊暖棚2万平方米,养羊3.3万只;养鸡暖棚4万平方米,养鸡50万只,配套水泥青贮池6.5万立方米,大型化粪池4万立方米。2009年:新建养殖暖棚30万平方米,养殖畜禽100万头(只),其中养牛暖棚9万平方米,养牛3万头;养猪暖棚12万平方米,养猪12万头;养羊暖棚3万平方米,养羊5万只;养鸡暖棚6万平方米,养鸡80万只,配套水泥青贮池10.5万立方米,大型化粪池6万立方米。2010年:新建养殖暖棚40万平方米,养殖畜禽126.7万头(只
14、),其中养牛暖棚12万平方米,养牛4万头;养猪暖棚16万平方米,养猪16万头;养羊暖棚4万平方米,养羊6.7万只;养鸡暖棚8万平方米,养鸡100万只, 配套水泥青贮池15万立方米,大型化粪池8万立方米。表1 年度建设任务分解年度项目2008年2009年2010年合计新建养殖暖棚(平方米)20304090养殖畜禽(头、只)63.3100126.7290配套青贮池6.510.51532配套化粪池468184、 建设内容及投资(1)养殖暖棚建设:90万平方米,需投资22500万元。(2)养殖畜禽290万头(只),需养殖流动资金90230万元,其中养牛54000万元;养猪28800万元;养羊3750万
15、元;养鸡3680万元。(3)青贮池、化粪池建设:需投资3680万元,其中:青贮池2240万元,化粪池1440万元。项目总投资116410万元,申请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养殖暖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13090万元,农民自筹103320万元。五、经济效益预测及分析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出栏畜禽189.5万头(只),向市场提供优质畜禽肉3085万公斤,养殖纯收入达12325万元,其中:出栏育肥牛4.5万头只,产牛肉1125万公斤,纯收入3375万元;出栏育肥猪25万头,产猪肉1525万公斤,纯收入7500万元;出栏育肥羊10万只,产羊肉180万公斤,纯收入1000万元;出栏鸡150万只,产鸡肉255万公
16、斤,纯收入450万元.(投资效益祥见表2)2、社会效益:一是可改善农牧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区经济协调发展。二是可加快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竟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凉州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仅靠粮食生产收入非常微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开展养殖暖棚建设可使群众利用现有的土地、饲草料资源和技术走脱资致富之路。3、生态效益分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根本和切入点,畜牧
17、业已成为我区农业生产的主导支柱产业,养殖暖棚的建设可有效利用区内荒滩闲地和治理压减的农田,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促进农副产品及农作物秸秆的转化利用,另外通过修建养殖暖棚,可减少土地沙化,有效保护流域生态环境。表2 养殖暖棚投资效益表类别项目暖棚牛舍暖棚猪舍暖棚羊舍暖棚鸡舍合计1、投入养殖暖棚建设建筑面积(平方米)273691890单价(元/平方米)250250250250250小计(万元)675090002250450022500畜禽养殖养殖数量(头、只)93615230290头、只均养殖流动资金600080025016小计(万元)54000288003750368090230青贮池数量(立方米
18、)27532单价(元/立方米)7070小计(万元)18903502240化粪池数量(立方米)1818单价(元/立方米)80小计(万元)14401440总投入(万元)6264039240635081801164102、产出出栏畜禽(万头、万只)4525101501895单产(公斤/头、只)250611817畜产品(万公斤)112515251802553085头、只均纯收入7503001003纯收入(万元)33757500100045012325六、保障措施(一)加强项目组织管理本项目是由凉州区石管局主管、区农牧局负责实施。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成立以区委、区政府、区农牧局、水利区、石管局、
19、林业局、农机局、科技局、区农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项目涉及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协凋、相互配合的项目实施领导网络。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政策指导和行政协调,在金融、土地、税收、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对项目实施的方案的制定、资金安排和工程建设给予协调监督检查,确保其在技术、工艺等方面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运作,实行目标管理,定期检查,分阶段验收,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的有效使用,区农牧局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资金运作机制,对项目资金进行专户管
20、理,做到按程序审批,计划列支、专款专用。(二)扶持和帮助群众开展养殖暖棚建设及其产品销售制定并发布的养殖暖棚建造技术规范、养殖暖棚建设典型及知识问答、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养殖暖棚补助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政策和技术性文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养殖暖棚建设。根据农户建设养殖暖棚的经济技术条件和意愿,有重点有区别的予以扶持。完善区、乡两级养殖暖棚建设技术服务队,实行技术服务包干制,确保每个重点乡镇有12名专业技术人员蹲点服务,保证技术服务人员队伍稳定可靠,并逐步建立可持续的各个层次技术保障体系。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经过培训的农民技术人员的作用,扩大培训覆盖面,对新建养殖暖棚农户,继续采取集中培训和现
21、场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先培训后建棚。 (三)加强市场开拓和研究工作,强化市场信息服务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指导和帮助农民发展订单农业,维护农民公平权益,防范市场风险。充分发挥畜牧协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强与外地运销、加工企业合作,在重点销售区域扩大直销点,进一步提高养殖暖棚畜产品订单化生产的覆盖面。加强对缺乏养殖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农户的帮扶和支持力度,帮助他们科学养殖,走上致富之路。进一步完善已经建立的服务网点,不断扩大规模,重点加强市场劳务需求、产品销售、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信息收集与发布,逐步形成高效、快捷、准确的多功能服务网络体系,最大限度的化解养殖风险
22、。(四)推进养殖业保险服务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推行农业保险。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让农民认识和了解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调动农民主动参保的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因地制宜地探索制定合理的养殖业保费补助办法,最大限度的降低养殖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帮助和指导农民积极理赔,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稳定农民收入,提高养殖业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可行性研究结论一是本项目符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及水效益,对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显著作用。二是科学养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标准化养殖暖棚建设,家畜及其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促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三是项目的实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目的相一致。四是通过养殖暖棚建设,不但可提高土地、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可实现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压地不减效的治理目标。